收到“最殘忍生日蛋糕”,孩子當場崩潰,孩子的無聲壓力誰能懂?

最近在網上看到了這幾張照片,一個小男孩過生日,本來高高興興地過生日的場面卻因為一個生日蛋糕令小孩崩潰的大哭起來。


大家都知道,生日蛋糕一般是由孩子最愛吃的奶油或者水果做成的,可是當小男孩滿心歡喜地打開自己的生日蛋糕的時候,裡面的內容可能會讓他終身難忘。


收到“最殘忍生日蛋糕”,孩子當場崩潰,孩子的無聲壓力誰能懂?

一個插滿了教科書籍的“生日蛋糕”呈現在他面前,蛋糕上面還寫著“地球一日不毀滅,你都要去做作業的字樣”,通過這次“惡搞”也可以從側面也可以看出,家長希望孩子好好學習的心情這組圖片在網上流傳之後,網友紛紛稱這簡直是史上“最殘忍生日蛋糕”。


看著小男孩委屈巴巴的表情,我們在大笑之餘也不禁感到心疼,太小給孩子這麼多壓力真的好嗎?


收到“最殘忍生日蛋糕”,孩子當場崩潰,孩子的無聲壓力誰能懂?


對於孩子來說,一年當中最期待的兩個重要日子,一個是過年,另一個就是生日,經常聽很多大人在聊天的時候說:現在的小孩子,生活條件可比我們那時候好多了,然後就會感慨現在的孩子空有幸福的生活條件,卻不好好學習的想法。


殊不知,現在的孩子物質生活條件雖然比以前好,但是精神上的滿足卻未必能跟得上以前,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日後變得優秀,很小的時候就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興趣班。


收到“最殘忍生日蛋糕”,孩子當場崩潰,孩子的無聲壓力誰能懂?


不管孩子願不願意,有時候一點事做不好,面對的可能就是老師或者家長的批評指,孩子的無聲的壓力,又有多少家長能懂?


一、孩子還小,卻要承受著他這個年齡段不該承受的壓力,那麼家長知道孩子的壓力來自那裡嗎?

1、父母的攀比是造成孩子壓力的最大因素

相信每個人小時候都痛恨過一個人,那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尤其是媽媽說:“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學習成績咋就那麼好?”“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會的東西咋就那麼多?”“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咋就那麼懂事?”“再看看你,一天咋就不知道給我爭口氣”。


收到“最殘忍生日蛋糕”,孩子當場崩潰,孩子的無聲壓力誰能懂?


父母總是會拿自家孩子的短處去比較別的孩子的長處,這樣一來,孩子在心裡暗憎別人的同時,內心也會產生很大的壓力。久而久之,孩子的內心會變得越來越壓抑,不愛說話,不會發現自己身上的優點。


2、父母的期望同樣會給孩子帶來壓力

幾乎沒有父母不希望自家孩子差,尤其是在學習上,總是希望自己孩子能考個好成績,讓自己在別的家長面前“長臉”,所以在學習上就不斷地逼迫孩子。


收到“最殘忍生日蛋糕”,孩子當場崩潰,孩子的無聲壓力誰能懂?


之前寫過一篇文章,一個男孩已經21歲了還在讀高三,復讀了一年又一年,只因為父母想讓他上一個好學校,這個男孩最終被壓力壓倒,選了最極端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因為家長對孩子的要求,導致孩子的壓力倍增,除此之外,每天等待孩子的,還有如山般的作業以及各種各樣的補習班,試問,這樣的孩子真的會感到快樂嗎?


3、孩子自己給自己施加的壓力

有父母會問,孩子那麼小,他們會給自己施加壓力?是的,孩子也有自己的自尊心,他們當然也會不甘於平凡,也想變得優秀。


收到“最殘忍生日蛋糕”,孩子當場崩潰,孩子的無聲壓力誰能懂?

他們當然也知道老師和家長對於自己的期望,為了不辜負這些期望,他們只能選擇變得更加努力,一旦哪裡做得不好,或者考試沒考好,他們心裡就會覺得自己對不起爸爸媽媽,長久下去,孩子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會變得戰戰兢兢,生怕做不好就會令家裡人失望。


二、孩子的壓力如果得不到宣洩會有什麼後果?

1、暴躁易怒

當孩子的壓力得不到及時的宣洩的時候,往往就會出現兩種極端,其中一種就是情緒得不到宣洩,變得暴躁,易怒。遇見一點挫折困難就容易退縮,總以為自己做不好,如果家長再一說,孩子就會像是一個火藥桶一樣,一點就著。


2、沉默抑鬱

孩子的另一個極端就是將所有的壓力全憋在心裡,誰也不說,漸漸的,孩子就會變得越來越沉默,有時候即使孩子想要向父母訴說自己的內心的苦悶,但是卻得不到父母的理解,漸漸地,孩子學會將這些痛苦一個人埋在心裡,變得沉默,抑鬱。


收到“最殘忍生日蛋糕”,孩子當場崩潰,孩子的無聲壓力誰能懂?


三、那麼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應該如何疏解孩子的壓力呢?

1、正視孩子的“失敗”

當孩子考試沒考好,事情沒做好而感到垂頭喪氣的時候,家長一定不要去指責批評,孩子這個時候需要的是理解安慰,批評只會讓他們更害怕。


家長要做的是鼓勵孩子下次變得更好就行,正所謂失敗是成功之母,讓孩子明白,父母教育他是為了更好的愛他,讓他能體會和感覺到一時的失敗只是暫時的。


收到“最殘忍生日蛋糕”,孩子當場崩潰,孩子的無聲壓力誰能懂?


2、進行親子活動

鍛鍊,玩遊戲能有效地緩解壓力,尤其是父母和孩子一起進行這些活動,週末帶孩子出去爬爬山,外出打打球,既讓孩子感到放鬆的同時,也能拉近親子之間的關係,勞逸結合才真正的有利於孩子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