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媳喪偶帶孫改嫁,孫子創業成家,可以向孫子要贍養費嗎?

mllmtv


對於老人的這種心情我能理解,畢竟從血緣關係上來說,這個孫子和自己的兒子是有無法分割的血緣關係的。但是,從法律上和現實情況來說,這個要求真的是有些無理。這種想法就是“父債子還”,但是,這是不符合法律規定的。

其實,這件事無非也就是兩個問題:

1、兒媳改嫁後孫子和祖父母之間是否還存在法律關係

2、兒子是否應該承擔父親的贍養責任

首先,第一個問題來說,孫子和孫父母之間的關係只能是跟著父母改變,比如說小兩口離婚了,並且都重新組成了新的家庭,那麼,孩子就得叫對方爸爸和媽媽了。當然,這個新爸爸媽媽可不是白叫的,叫了就是要承擔法律責任的。即新爸爸媽媽要承擔養育繼子的責任和義務,而等自己晚年以後,繼子也要承擔相應的贍養責任。

現在的情況是丈夫已經死亡,所以從法律上來說,兒媳婦兒就已經和婆婆沒什麼關係了,說白了,兒媳婦兒是不用承擔贍養婆婆的責任和義務的。自然就更不用說孫子要承擔贍養祖父母的責任和義務了,這也是更不現實的。

然後,第二個問題來說,兒子是否應該承擔父親的責任來贍養爺爺奶奶,這個事其實是不確定的。當然,這個不確定主要還是看孫子在小的時候有沒有接受過祖父母的經濟救助和人力照顧。如果祖父母曾經養育過孫子,那麼就算是後來隨著母親改嫁了,那麼孫子也是有可能需要承擔相應的贍養義務的。

當然,這裡肯定不是說孫子小時候被奶奶帶過一段時間,或者說奶奶幫忙照顧過就行了。而是說,比如孫子小時候因為父母工作太忙,一直是跟爺爺奶奶在一起生活,或者說孩子父母雙亡,然後由爺爺奶奶帶大,父母基本上沒有參與到養育孩子的事情中來。只有在這種幾乎完全由爺爺奶奶養大的情況下法律才會強制讓孫子去贍養祖父母的。理性一點來說就是看祖父母在養孫子這件事上花費了多少錢。

而就這件事情而言,孫子是在五歲的時候失去父母,然後隨母親改嫁的。可以說,基本上老人在孫子的成長過程中沒有承擔任何責任,自然也是沒有理由向這個孫子索要贍養費的。當然,至於孫子給不給全憑自願,給了是情分,不給是本分。


狂吃不胖君


我表妹26歲那年,有一個男孩,她的男人出車禍去世了。她公公婆婆就那一個獨生子,悲傷自不必說,但是天災人禍誰也沒辦法改變。公公婆婆慢慢想開了,還是像過去一樣,主動幫表妹帶孩子。一家人和睦地過著日子。

一年後,公公婆婆勸表妹再婚。他們說表妹年齡那麼小,孩子也不能沒爹。公公婆婆把表妹當作女兒。表妹跟單位一個未婚大學生結婚,孃家在外地,婚禮就是公公婆婆給操辦的。

後來,表妹又生了一個男孩。表妹的孃家和新結婚的婆家都在外地,她原來的公公婆婆繼續幫忙帶小兒子。週末表妹和愛人常回家和原來的公婆相聚。這麼多年來,從來沒聽說他們鬧矛盾。

當然,表妹的第一任公婆都有工作,公公還是縣級幹部,他們的見識廣,家境也好。早早就在省城和我們當地給我表妹的大兒子買好房子。表妹兩口子事業心強,工作好,公公婆婆一直認可。

我們這個地方小,表妹和公公婆婆的事被人們傳誦。都說遇到明事理的公公婆婆是表妹不幸中的萬幸。我想,題目中的問題,表妹家應該不會有的。

如果當年兒子不幸離開後,能理性對待兒媳和孫子,讓他們孤兒寡母得到溫暖,現在孫子創業成功,不用您開口,他會主動回報的。如果當年沒有關心他們,或者為了兒子的撫卹金和財產分配鬧得雞飛狗跳,現在最好不要去找沒趣。去了等於揭傷疤。

人心換人心。當然,這只是我的一家之言。歡迎大家討論。


驛夫


我們村裡,有個老人,他兒子開貨車的。一天兒子在夜裡不幸車和貨翻下山,人走了,留下老婆和兒子。當時兒子大概15歲左右。

當時兒子走了,老人很傷心。

大家都覺得老人老無所依。

但是,老人在兒子走後,善待兒媳,規勸兒媳找下家,撫養孫子。

2年後,兒媳找了個上門的。住在以前他兒子的自建房裡。兒媳沒有再生,老人也經常幫兒媳幹活。

兒媳現在自學裁縫,幫人改褲子,修拉鍊什麼的。賺生活費。兒子讀書費用老人和繼父出。

他們一家現在生活其樂融融,媳婦對老人孝敬有加。

老人家裡還有個老母親,今年98歲了,現在都是孫媳婦在照顧。

你說,這樣的兒媳,以後不會給老人養老嗎?肯定會的,連奶奶都照顧了。

其實,老人喪失兒子是不幸,但善待媳婦,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其實說白了,很多時候,沒有血緣了,沒有法律義務了,更多的就是人心換人心。


三個兒子一個媽


給你講個我們身邊的例子吧!

我認識一個小姑娘,稱之為小林。她在一歲左右,她父親不幸遭遇車禍去世了,當時賠償了六萬。那是二十年前了。因為是公事,所以,單位還有撫卹金,給孩子撫養費到18歲。

當時的公婆就說了,這些錢都給孫女用。他們一分也不要。

後來在整個長大過程中,公婆還不停地給孩子買東西,姑姑叔叔還不停的給錢。為的就是能時不時看看孩子。那個孩子越長越大,越可愛,一家人就感覺心酸可憐。後來,在孩子上大學時,公公病逝,留下的遺囑就是他的房子,將來給這個孩子。

這項決定,姑姑叔叔都贊同。

現在就剩下婆婆一個人了,那個小孩子跟奶奶很親,經常來看望奶奶。有時候孩子要給奶奶買東西,奶奶都是制止,不讓。

孩子媽媽改嫁過,過得不好,就又單身了。她也鼓勵孩子回來看奶奶。

這種事情,聯繫起來就靠親情和血緣了,要是赤裸裸談起錢來,談起贍養費來,更容易走向“感情破裂”啊!再說了,人心換人心,孩子小時候你對他好,他不會忘啊!


Longsuixinyuan


《婚姻法》中關於祖父母與孫子女之間的撫養關係是這麼規定的,

有負擔能力的孫子女、外孫子女,對於子女已經死亡或子女無力贍養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贍養的義務。

從上述規定可以看出,撫養及贍養的這個義務原則上還是在於父母與子女之間,即父母有撫養教育子女的義務,子女有贍養父母的義務。祖父母的贍養責任人原則上應當是祖父母的子女。

孫子女對於祖父母的撫養義務是有條件。首先,孫子女具備贍養的經濟條件,其次是祖父母的子女已經死亡或無力承擔贍養義務。

從問題來看,孫子創業成家,應當是具備負擔能力,但是否需要承擔贍養義務,則需要看祖父母是否還有其他子女或其他子女是否具有贍養能力。當然,這個是法層面的規定。一旦到實際中,介於親情關係的原因,只要是祖父母開口要求贍養費,並且是在孫子女的負擔能力範圍之內,我想,出現反對的情況應當可能性還是較小!


葉律師


先說法律吧,我是婚姻家庭律師,必須先講法,再說理。

我國婚姻法第二十八條 規定:有負擔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對於父母已經死亡或父母無力撫養的未成年的孫子女、外孫子女,有撫養的義務。有負擔能力的孫子女、外孫子女,對於子女已經死亡或子女無力贍養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贍養的義務。

即:如果你沒有其他子女,或者雖有其他子女,但其他子女沒有贍養你的能力,你可以要求孫子贍養你。這個,不因為他從小被媽帶走改嫁就無需履行法定義務。即便你從小並沒有照顧他,即便他對你並沒有感情。

但是,從你的問題裡,我看到的是濃濃的醋意和不平之氣。似乎要求孫子贍養的理由並不是因為你沒有生活來源,而是孫子創業成家、創業成家,即,孫子成人了,有錢了,發財了,為什麼就不能給爺爺奶奶一部分?

這就值得玩味了。

你得先想想這孫子創業成家與你有什麼關係。你從小教導他了還是資助他創業了,題目上沒有看出來。反而是他媽早年喪偶,帶子改嫁,把孩子培養成人,實話說,你這孫子,對他繼父倒可能有贍養義務,對你,可能還真沒有。

這就是生恩沒有養恩重,他繼父和他媽一起把他培育成人,他會感恩,會回報,但是,對你,沒有。

你不平,你癢癢,你長草,你問天問地問鬼神,得不到你想要的答案。

哎,怎麼說你,愛是向下流動的,祖輩對孫輩的愛和付出,一般是不求回報的,你這沒有付出就想回報,也真是讓人開眼。


金粟


我姑父的弟弟就是如此,他年輕的時候,出了車禍,留下了一個媳婦和兩個小孩,後來媳婦帶著兩個小孩回到了山東老家,也沒有改嫁,但也沒有回過這邊,那個阿姨一個人操持著兩個孩子,還都是男孩,好像是在那邊賣水餃吧,現在兩個孩子都成家立業了,但基本上沒有回過這邊,他的爺爺呢,也沒有說問他們要過贍養費什麼的,講真的,你要真的過去要,說不定能被村裡人,或者那邊的人,罵的狗血淋頭,小孩成長過程中,你沒有給予幫助,現在小孩大了,你想要錢,怎麼可能呢?

不過,作為孫子的,我覺得逢年過節的,還是過去看看老人家的,尤其是他親生爸爸還是獨苗的時候,就那麼一個兒子,完後老人無依無靠,怎麼說也有點可憐,作為孫子,你也是他們這一脈傳下來的,不求給多錢,但過年的時候,來給自己父親上個墳,順便看看老人家,這還是可以做的,如果人好點,再給爺爺奶奶丟個幾百塊錢,這樣的話,在本地的口碑還是很不錯的。

最後,不強求這個孫兒怎麼做,但是老人一定不能先開口,不能問別人要,別人主動給你,和你開口問別人索要,這是有很大很大區別的。



小幸福的萌萌雷


兒媳喪偶帶孫改嫁,孫子創業成家,問,親爺爺奶奶是否可以向孫子要贍養費。

從法律的角度來講,爺爺奶奶沒有權利向孫子要贍養費,因為孫子不是爺爺奶奶的法定贍養人。因此,這種事情,只能從親情的角度來著手考慮。

我身邊有一家,與題目中的情況差不多。老兩口就一個獨子,當初兒子結婚時,公婆看不上兒媳婦,但兒子很喜歡。老兩口順了兒子的意願同樣結婚,但婚後公婆對兒媳一直不冷不熱、不太好。後來,兒媳生下個男孩,爺爺奶奶對孫子很是疼愛,但仍然對兒媳不怎麼好。

孫子23歲那年,兒子患病離世,一年後兒媳改嫁,孫子跟著媽媽離開這個家,但並沒有住在媽媽新成的家裡。因為已經買了自己的房子,工作也還可以,買房錢是孫子和兒媳一起湊的首付。爺爺奶奶經濟不是很好,沒給幫忙,但祖孫之間的關係還不錯,畢竟老兩口就剩這一個孫子了。

由於老兩口年紀越來越大,經濟來源越來越少,去年向孫子提出每月是否可以給爺爺奶奶三百元生活費。孫子找兒媳商量,兒媳不是很樂意,認為自己的兒子還在還房貸,還未結婚,經濟壓力太大。雖然說的這些都是實情,但主要還是因為兒媳自從進到這個前公婆家裡後,就沒被公婆重視過,心裡有氣,不痛快。現在公婆又想讓自己的兒子贍養他們,不是很願意。說實在點,還是由於公婆之前對兒媳的態度,使得兒媳對公婆沒有太深的感情。另外,還有一個原因,到現在,老兩口也沒有明確表示,自己百年後的遺產給孫子繼承,這也是讓兒媳不舒服的一個點。

不過,面對爺爺奶奶的這個要求,孫子本人到是沒太大微詞,因為在他的成長過程中,爺爺奶奶還是比較疼愛他的。所以,孫子瞭解到自己媽媽的態度後,暗地裡時不時的會給爺爺奶奶一些錢花,雖然不是按月固定數額,但也解決了一些老兩口的生活問題。

所以,像題目中的這種情況,主要得看老兩口與兒媳和孫子彼此之間的情感有多深。如果按我們民間老百姓的慣例,兒子沒有了,孫子贍養爺爺奶奶也合理,關鍵得看爺爺奶奶是否將這種親情之間的感情維護的夠到位。有些理論性的道理,只能說說,處理實際問題,還得根據人物之間的實際情感深度而定。除去法律規定外,人與人之間是相互的。

所以,題目中的爺爺奶奶,是否可以向孫子要贍養費,需要老兩口首先考慮,與孫子和前兒媳之間的情感關係如何。如果關係還不錯,便可以試著要要;假如關係不怎麼樣,那便需要斟可能成功的概率,免得被拒絕後傷心。

大家覺得爺爺奶奶可以向孫子要贍養費嗎?

【謝謝朋友們耐心閱讀,歡迎關注、評論等,發表看法,一起互動交流!】


龍族社


兒媳喪偶,帶孫改嫁,孫子創業成家!可以跟孫子要贍養費嗎?這個問題讓我這個從老山前線轉來的退伍兵感到吃驚!

不知要贍養費的這位老人是怎麼想的,首先我想問,當初你兒媳帶孫子改嫁時,你分過財產給她母子嗎?或者說你留過給孫子嗎,你都說明是孫子創業成家。即是創業,那是要付出代價的,在你兒媳母子最困難,最需要人幫肋的時候,你有沒伸出援助之手,你不覺得慚愧嗎?

即有當初,何必今日,作為長輩,應以身作則,若當時你為她母子考慮,招個上門兒子回來,你現要一定的贍養費還算天經地義……

你即讓兒媳帶子改嫁,一個弱小女人幾經辛酸把兒養大成才,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你眼紅,想生方,以帶血緣關係撬贍養費,我不說法律法規行不通!就從道義上講也不能過關!

瞻養你的第一責任人是你兒子,其次是女兒,你聽過隔席不照,這句話的意思嗎!

記住,人窮志不要短,為社會,為家庭,為他人留下一份善意和聲譽……

於11月29日零晨


永恆的思念876


如果爺爺和奶奶和孫子感情很好,估計也不會提出這種問題,孫子不缺錢的情況下,自然會替父親孝順二老,讓二位老人晚年過得舒服一些,但是如果感情不好,怎麼好意思張口呢?

俗話說隔輩親,但是我見過“不喜歡”子女的老人。


我有個二大娘,有三個兒子,大兒子出車禍不幸去世,然後大兒子家的孤兒寡母二大娘從來不過問。二兒子在我們當地開車,也算能達到小康水平。三兒子自己做買賣,生活還算寬裕,也算給二大娘爭臉,可能是小兒子,二大娘對老三很是喜歡,把房產都過戶給了三兒子。

二大爺過世之時,三個兒媳婦都來了,按我們當地的習俗是誰打靈幡,家產給誰。

老二說“房子都已經給老三了,我不管打靈幡”。

老三說“我又不是老大,我也不管”……

老大的孩子已經成人了,老大的孩子說“那我打吧?”

老二媳婦說“誰打都輪不到你打……”


送走了二大爺,二大娘就沒人管了,後來還是老大家的孤兒寡母將老人接了過去,結果我二大娘每次有人去看她,都告狀說“這娘倆不給我吃肉啊,自己偷著吃啊……”從來沒說過她們的好……

我們都替大嫂子她們娘倆不值,孫子又沒有贍養爺爺奶奶的義務,不管又能怎樣,管了還各種被埋怨。

為什麼感情不好?

在自己的兒子死後是如何對待孫子和兒媳婦的呢?

我有個親戚,也是兒子死了,兒媳婦要改嫁,親戚放話說“你想改嫁可以,孩子得留給我們”,後來,兒媳婦捨不得孩子一直沒走,但是從來不和二老走動。


我們同村的一個老人,同樣是兒子死了,兒媳婦要改嫁,老人說“我兒子沒了,你就是我親閨女,你從我們家嫁出去,我們就給你出彩禮,一定讓你風風光光的走……”兒媳婦感動地刷刷掉淚,說“既然我是你閨女,我就不走了,如果有合適的我在給你招一個兒子來,給你養老送終。”


人都是有感情的,既然想著以後要別人養你,那麼在別人困難的時候何必為難人家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