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份,鬆大蚜開始孵化危害,及時防治,避免松樹再受傷

每年一到春天很多做綠化的朋友就會發現,在松樹的松針上常常會有透明的液體出現,在陽光下還一閃一閃的,很多人以為這是松樹的松脂,卻不知道這很有可能是松大蚜危害的標誌,而這些透明的液體其實正是松大蚜吸食松樹汁液後所排出的蜜露!

3月份,松大蚜開始孵化危害,及時防治,避免松樹再受傷

圖為昨天我拍攝到的松樹上松大蚜分泌的蜜露

松大蚜是園林綠化管理過程中十分常見的一種害蟲,它與其他種類的蚜蟲一樣都是靠吸食植物枝葉內的汁液為生,由於其體型較以往蚜蟲更大,而且主要是危害白皮松、油松、樟子松、赤松、馬尾松等松科植物,所以被稱為松大蚜。

松大蚜對松樹的危害是十分嚴重的,主要可以分為直接危害和間接危害兩種:

1、松大蚜對松樹的直接危害:

3月份,松大蚜開始孵化危害,及時防治,避免松樹再受傷

圖為松樹嫩梢上的松大蚜

由於松大蚜主要是以成蟲和若蟲的形式聚集在松樹的嫩枝嫩葉上吸食危害,所以被其危害的松樹輕則頂梢的松針尖端會出現發乾、發紅,或者會出現一些黃紅色斑點的現象,重則則會出現松針乾枯、落針的現象。

2、松大蚜對松樹的間接危害:

3月份,松大蚜開始孵化危害,及時防治,避免松樹再受傷

圖為松梢上分佈的大量松大蚜

松大蚜對松樹的間接傷害主要是由於其排洩物蜜露所致,這些分佈在松樹枝葉上的蜜露十分具有粘著性,會使松樹的松針和松枝沾染大量的煙塵和煤汙,從而誘發煤汙病的發生。

煤汙病不僅會影響松樹在園林景觀上的觀賞價值,同時還會使松樹的葉片無法進行正常的光合作用、健康生長,以至於長勢越來越弱,最終衰弱而亡。

另外,這些蜜露還會對我們人們的生活造成不好的影響,滴落在行人的衣服上或者車輛上都十分難以清洗。

因此,每年松大蚜的防治工作是很多園林養護工作者,以及松樹基地種植者的一項重要工作!

但是,松大蚜並不好防除,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就是和其他種類的蚜蟲一樣,松大蚜繁殖速度太快,世代重疊嚴重。

3月份,松大蚜開始孵化危害,及時防治,避免松樹再受傷

圖為昨天我在鄭州某公園拍攝的松大蚜

松大蚜與其他種類的蚜蟲一樣,不僅可以進行有性生殖,還可以進行孤雌生殖,而且在溫度環境都比較適宜的條件下繁殖週期很多,基本上5~7天就可以繁殖一代,世代重疊現象十分嚴重。

基本上這一代的松大蚜還沒有消滅,下一代的松大蚜就已經出來了,在同一個時期出現多種蟲態的松大蚜一點兒也不見怪,這大大加大了松大蚜的防治難度!

其次,就是有些松樹十分高大,並不好噴時藥劑。

3月份,松大蚜開始孵化危害,及時防治,避免松樹再受傷

很多松樹的樹體十分高大,而松大蚜又是主要危害松樹的嫩枝嫩葉等部位,這就使得打藥時的防治工作十分困難,很難將藥液噴施到松樹的嫩梢部位。

還有,就是即便是松樹不高,松大蚜聚集的位置也不容易被藥劑噴施到。

3月份,松大蚜開始孵化危害,及時防治,避免松樹再受傷

松大蚜主要是分佈在松針根部附近

即便是有些松樹的樹體不是很高大,但是由於松大蚜所分佈的部位主要是在松針的根部以及嫩梢的枝幹上,被周圍的松針層層保護,在進行人工噴施藥劑時藥劑很難噴到松大蚜所分佈的部位,很難一次性殺死所有的松大蚜。

而這些沒有完全殺死的害蟲,接下來很大一部分孕育並繁殖出具有抗藥性的下一代,加大其防治難度。

最後,就是松樹特殊的針葉結構,使得藥劑很難在葉片上粘著。

想要將藥劑噴施到松大蚜身上,在噴施藥劑就需要完全將松針噴溼噴透,可是松針的葉片結構比較特殊,其葉片表面很小,十分不易於藥液的粘著,再加上其表面比較光滑,噴施藥劑一大部分都會滴落下來,能起到效果的只有很少一部分。

這使得藥物的利用率十分低,加大了松大蚜藥劑防治的難度!

那麼,如何才能做好松大蚜的防治工作呢?

首先,就是要在松大蚜發生之前提前預防。

3月份,松大蚜開始孵化危害,及時防治,避免松樹再受傷

圖為松大蚜在松針上的越冬蟲卵

在冬天松大蚜主要是以卵的形式在松針上越冬的,然後在第二年春天氣溫回暖之後,於二月底~3月初的這段時間開始孵化危害。

在北方地區可以結合2月底返青水的澆灌工作,在松樹的根部埋施二嗪磷、或者辛硫磷、毒死蜱等顆粒型殺蟲劑,讓藥劑通過鬆樹根系的吸收傳輸到松樹的各個部位,提前達到提前預防的效果。

其次,就是要把握好松大蚜的最佳防治時期。

3月份,松大蚜開始孵化危害,及時防治,避免松樹再受傷

圖為松梢上剛剛孵化出來的松大蚜

對於松大蚜以及大多數的蚜蟲來說,每年春天的2月底~3月初這一時期是越冬蟲卵的孵化盛期,也是松大蚜防治的最佳時期。

因為這個時候的松大蚜還沒有開始大量繁殖,蟲口數量較少,世代重疊現象也比較輕,蟲態相對來說比較統一,防治起來比較簡單。

而且,這個時候松大蚜的抗藥性還比較弱,一般情況下用較少的藥物就可以達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另外,除了早春的這一次防治之外,在松大蚜高發的4~6月份,9~10月份,還要根據松大蚜具體的危害情況,合理地進行防控。

然後,就是要選擇好藥劑。

在早春松大蚜越冬蟲卵的孵化盛期,可以選擇對若蟲以及蟲卵防治效果相對來說比較好的吡蟲啉、啶蟲脒、噻嗪酮等;

在松大蚜的若蟲期和成蟲期,則需要選擇啶蟲脒、高效氯氟氰菊酯、阿維菌素、氟啶蟲胺腈等進行防治。

最後,就是要掌握好施藥方法。

3月份,松大蚜開始孵化危害,及時防治,避免松樹再受傷

圖為部分已經長出翅膀的松大蚜

1、適當添加增效劑,提高藥物的粘著性。

前邊講到,松針的特殊結構使得藥物並沒有辦法很好的粘著在上邊,很大一部分都被流失掉了。

為了增強藥劑在噴施時的粘著性,提高其藥物利用率,我們還需要再選擇一些增效劑,如有機硅、礦物油、或者橙皮精油等,來增強藥物的粘著性和滲透性。

2、重點噴施松大蚜容易發生部位。

松大蚜的蟲卵主要是在松針上,而松大蚜危害時主要是在松樹嫩梢的枝幹上,也就是松針底部與枝幹接觸的那個部位。

在噴施藥劑時,要重點噴施松大蚜聚集危害的部位,爭取噴勻、噴透,不留死角。

3、把握好用藥間隔時間,合理用藥。

對於松大蚜的防治工作,並不是噴施一次藥物就可以了,一般來說至少需要2~3次。

每次噴藥的間隔時間,最好小於此階段松大蚜的繁殖週期,比如在早春松大蚜的繁殖週期在7天左右,我們噴藥的間隔時間就可以選擇在每次間隔5~7天左右。

4、幾種藥物交替使用,避免松大蚜產生抗藥性。

對於松大蚜的防治需要多次頻繁用藥,所以松大蚜很容易產生抗性,因此在對松大蚜的防治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幾種藥物的交替使用或者復配使用,避免長期使用單一藥物,使其產生抗藥性。

最後,需要注意的是:

松大蚜的防治工作並不是一次就可以完全解決的,它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北方地區每年的3~10月份松樹都有可能會被松大蚜危害,尤其是春季的4~6月份和秋季的9~10月份,更是松大蚜的危害高峰。

在每次松大蚜危害高峰來臨之前,也就是3月底、8月底這兩個時期,我們都可以採用在根部埋施殺蟲劑的方法,來預防松大蚜的發生,避免其大量爆發!

好了,關於松大蚜的防治問題今天就給大家簡單分享到這裡了。

我是頭條號園林郎中,大家可以關注我,每天為大家更新園林養護技術知識,以及關於植物的小秘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