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中古城略考——作者:李新海

榆中的營多,永登的城多,這是西北重鎮蘭州歷史的真實寫照,也是蘭州東西要道歷史遺蹟的寶貴遺存。


據不完全統計,永登遺留下來的古城地名有城關鎮、紅城、古城、滿城、黑城、連城、 坪城、坪城堡、鐵城、石城 、城字頭、滿城村、羅城灘村、滿城村、古城子、上山城、下山城、野狐城、洛洛城、鐵成口、馬家山城、山城溝、東城溝、三角城、石拉城、馬家山城等26處。

榆中古城略考——作者:李新海

(榆中興隆大道)

榆中以營留下來的地名有63處,以古城遺留下來的地名只有17處。榆中的古城地名為啥較少呢。是因為永登縣的古城大多是元朝至明朝的,和榆中的“營”的歷史相當。其實,歷史上,榆中境內建過的古城也不少,最早的城可以追溯到2000年前的秦朝,晚致明朝。早期的城不可能保存到現在,包括有名的公元385年至413年,鮮卑族乞伏國仁在苑川河中游建立的“西秦”國的都城“勇士城”都沒有保存下來。由於蘭州地區,地處黃土高原,黃土層深厚,氣候乾燥,過去,城牆絕大多數都是黃土夯築而成,最易被風化和雨水侵蝕而毀。因此,宋朝至元朝時代的古城遺蹟,能保存下來的,就已經很少很少了。保存下來的古城遺蹟,大多是元朝末期至明清時期的。所以,榆中早期的古城不但沒有保存下來,有些連地名也沒有留下 。現留有遺蹟和地名的,絕大多數是元明時代的。清朝以後幾乎沒有築城。
最早榆中的城池在何處 蘭州地區有文字記載的最早的地名,是“榆中”,是秦始皇統一中國後,設置的四十四個縣之一。據傳,為抵禦匈奴,“壘石為城,樹榆為塞”但縣治於何處?沒有歷史記載。有專家認為,縣治城池,在東崗鎮,有人認為在蘭州之西,有人認為在桑園子,有人認為在金崖鎮苑川河南岸的尚古城,有人認為在定遠鎮,還有人認為在蘭州東崗鎮古城坪往東至桑園子,往南至和平及定遠鎮這一帶。按照地理環境及蘭州的歷史發展軌跡,最後的一種說法,最為符合實際。因為在秦代,生產力還非常低下,抵禦洪水等自然災害的能力非常微弱,所以,不可能將縣治建在河谷河灘地帶,況且,蘭州市城關區西關十字以東,紅山根以北到黃河南岸,包括東崗鎮在內的大部分區域,在元代以前,都還是河灘沼澤地,發大水都會被洪水淹沒。將縣治建在蘭州以西,更不符合歷史。

榆中古城略考——作者:李新海


(榆中金牛廣場)

蘭州以西的西固,到西漢時,漢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大將李息在此築“金城”防守,才有了真正意義上的西古。西漢昭帝(公元前81年)在西古始置金城縣,隸金城郡。明惠宗建文元年(1399年),肅王朱楧率甘州中護衛移皋蘭縣(蘭州),在現在的甘肅省人民政府所在地建肅王府。在此之前,西古一直是包括現在城關區、七里河區、安寧區及榆中、皋蘭的一部分在內的蘭州廣大區域內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東來的絲綢之路,都在這裡的古渡口擺渡過黃河,經永登前往河西走廊到西域,或經紅古的平安驛前往青海到西藏或西域。到此以後,西古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才逐漸向現在的城關區轉移。近百年來,蘭州的開發建設,城關區的河谷地帶,還沒有任何古墓出土,也沒有任何文化層出現。倒是在定遠鎮東南二十里地的連搭鄉馬蓮山考古發現了漢墓群,在和平鎮的大池泉也發現了漢墓群。
據《水經注》記載:“《始皇本紀》,西北逐匈奴,自榆中並河以東,屬之陰山。然榆中在金城東五十許裡,陰山在朔方東,以此推之,不得在上郡”。這裡明確說明,西漢金城縣在西古,直轄包括現在城關的區域。以西漢金城縣為起點,當然,這個起點,可以是金城縣治所在地,也可以是金城縣直轄區域。向東五十里,就是榆中的位置。這就符合最後的一種說法了。而最有可能的地點,就是定遠鎮。定遠鎮南部山溝裡下來的水,是足夠數萬人飲用的了。且古時水量較大,在上世紀六十年代,這裡的水還能帶動幾盤水磨呢。


桑園子曾有古城,且這裡還有秦長城遺蹟。但桑園子南依高山,北緊鄰黃河,地域狹窄,不適宜建較大型的城池。但桑園子古城為何時代、何人所建,毀於何時,也無史料記載。
城關古城
榆中城關古城,位於榆中縣城。據史料記載,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廢龕谷、定遠二縣入金州。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降金州為金縣,治所由龕谷移現在的城關鎮,建有城池,後城市擴建而毀。
上堡子城
上堡子城位於夏官營鎮上堡子村西100米處。北臨苑川河,隴海鐵路從北部穿過,城址呈正方形,邊長300米,四面城牆保存較好,牆垣高4至8米,頂厚2至4米,夯層0.08至0.16米。西、南兩側正中各有馬面一座。城址北面臨河,其餘三面外有壕溝,寬10米,深6至10米。在城牆及附近曾採集到大量宋代瓷片。上世紀末,有人認為是公元385年至413年,鮮卑族乞伏國仁在苑川河中游建立的“西秦”國家政權的都城“勇士城”後有專家勘查,發現了大量宋朝時代的瓷片,以及根據殘留城牆的夯築特點,認為是宋城。
青城

青城,原名一條城,位於榆中縣北部的崇蘭山下,距蘭州110公里、白銀30公里、榆中縣城54.2公里。這裡地勢南高北低,海拔1450米,地形呈狹長地帶,黃河流經北部,屬典型的黃河谷地。氣候溫和,水源豐富。適宜種植瓜果蔬菜,尤其以盛產綠煙聞名。

榆中古城略考——作者:李新海

(榆中青城)

根據《甘肅通志》《蘭州府志》《皋蘭縣誌》《榆中縣誌》《金縣誌》記載:青城為宋代大將狄青擢秦州刺史巡邊時所築。《宋史·狄青傳》也記載:“寶元間,元吳反,青為延州指使,以功累遷西上總領事門副使,擢秦州刺史、涇原路都總管,經略招討使。”


青城原名“一條城”,約二里許,東西長、南北狹,故名。民國時期老百姓簡稱為“條城”。東門名“鞏安門”,上有朝陽閣,結構宏偉,懸匾額:“條城堡”。南門名“威遠門”,上即文廟。後代為紀念狄青,又將條城呼為“青城”。
根據青城《羅氏族譜》記載:宋寶元時,狄武襄公擢秦州刺史。有豫章羅月泉先生者,為宋儒從彥之曾祖,武襄聘為幕客。狄武襄公巡邊至定遠,築一條城。月泉襄辦屯田事宜,因僑居一條城。後還豫章,至裔孫柄之復遷於條。
解放後一條城被改名為青城。現也有人認為,將“一條城”改名為“青城”沒有可靠的歷史文獻依據,令人不可思議。由青城遷徙到靖遠、景泰、河西以及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一帶人的後裔,現在都還稱故地為“一條城”或“條城”。
青城,是蘭州水煙的主要產地之一,種植水煙始於明代,,盛產的水煙享譽全國。青城興盛於水煙,不但是水煙運輸的碼頭,而且發展成為蘭州周邊最大的商貿集散地。到上世紀九十年代,隨著水煙市場的暗淡,水煙業也萎縮且逐漸淡出市場和人們的視野。但青城遺留下了不少明清時的古蹟,成為一處著名的旅遊古鎮。

清水驛城

清水驛是古絲綢之路上的一處著名驛站,位於榆中縣中部,苑川河中游的南岸,隴海鐵路、312國道都穿小鎮而過。清水驛有古城,但建於何時,無據可考,但在民國初期,古城牆猶存。大約毀於民國中後期。

一名澳大利亞記者是喬治·沃尼斯特·莫理循於1910年路過清水驛時拍攝的三張珍貴照片,真實地記錄下了清水驛古城的存在。
照片清晰地反映了當時清水鎮古城的建築和老百姓的生活情況。照片上拍攝到的是清水驛城門樓和一戶人家。圖中由一個大人領著三個孩子,身穿清朝服裝,長袍短馬褂,棉衣上破的地方露出了棉花。四個人背對的房屋,有著完整的圍牆和大門。從結構來看,與現在我市農村留存的舊式房屋十分相似,可以清晰看到是土坯牆,牆地基用石頭所砌。而遠一些的城門樓看上去比較壯觀,城牆足有四五米高,城門呈半圓形。

榆中古城略考——作者:李新海

(清水街道)

榆中古城略考——作者:李新海

(清水街道)

據史料記載,喬治·沃尼斯特·莫理循George Ernest Morrison 1862-1920生於澳大利亞,畢業於英國愛丁堡大學。1897年,莫理循成為《泰晤士報》駐華特派記者。1912-1920年間,擔任中華民國總統政治顧問。莫理循在中國生活了20餘年。
(澳大利亞記者是喬治·沃尼斯特·莫理循於1910年拍攝的清水古城,圖來自網絡)


東古城
東古城,一個古老的地名,位於蘭州市榆中縣清水驛鄉東古城村。到八十年代中期,城西半部已被苑川河水沖刷為河灘,東半部為居民村落,北城牆長100餘米,中間被挖開了20米長的一段通了村路,其餘保存還較好,但明顯受雨水沖刷和風蝕嚴重,比東牆低矮了2米多。殘留的東牆長度不及北牆的三分之一。村路由東南西北方向穿村而過,從城牆的結構分析,該城是呈長方形或正方形,城牆系夯土而成,從斷面上看,有過三、四次加築。城牆的下半部黃土純一些,上半部砂石成分明顯增多,甚至有碗口大的石頭。目前,城牆已被磚牆圍了起來,做了簡易的保護。 早在漢代時,由於榆中苑川河流域水草豐美,為“龍馱沃土”,故漢政府設牧苑於此,築“東西二苑,城相去七里”,苑川因此而得名。但東西二苑(城)在何處呢?據《水經注》記載:“苑川水地,龍馬之沃土”“苑川水地,有東西二苑城,相去七里,西城即乞伏所都也”。這裡,還是沒有明確具體地址座標,但肯定是在苑川河中下游,且西苑(城)系乞伏國都。這裡的“乞伏”就是公元385年至413年,鮮卑族乞伏國仁在苑川河中游建的西秦國的都城“勇士城”。此國都曾西遷七里,後又遷回。《水經注》沒有詳細記載,還是沒有確定西秦國國都的地址。


榆中古城略考——作者:李新海

(東古城)
東古城,是否就是公元385年至413年,鮮卑族乞伏國仁在苑川河中游建立的“西秦”國家政權的都城?有人說是,有人說是在夏官營,到目前,都還沒有考古及充分的證據。西秦國家政權,統治武威到天水、隴南及青海東部,共11州、30郡、48縣的地域長達28年之久,在西北歷史上很有影響。據相關歷史資料記載,西秦國定都苑川河中游的勇士城,曾三次遷都,較為詳細的一點,是曾在臨夏市的枹罕落過腳。公元388年,西秦國都由苑川(榆中)遷都金城(西古),“西去七里”。399年又遷回苑川。按照中國東西對稱習慣的文化傳統,都城就應該是東古城。明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在西關堡(西古城)舊址重建城堡防守,始稱西古城。這就符合歷史,東有東古城,西有西古城。到了清代,西古城才改名為西固城。據東古城村民編輯出版的《東古城村史》認為,東古城就是西秦國的都城勇士城。

榆中古城略考——作者:李新海

(東古城) 新營古城
新營,是榆中一處古老而有名的地方,也是榆中境內較早建築過城的地方,位於榆中縣南部,平均海拔2200米,距縣城52千米。甘(草)臨(洮)公路穿越鄉境內。
據史料記載: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年),西夏王李元昊佔領新營,為了防禦宋兵從臨洮進入榆中地,在今新營附近修築了瓦川會城,住城防守。新營是古絲綢之路榆中境內南線的交通要道,也是定西、臨洮通往榆中到蘭州的一條主要通道,歷史上一直是兵家必爭之地,戰略地位十分重要。但古城較早,毀於何時,無史料記載。


三角城
三角城,其地名因城而來。三角城地處榆中縣縣城以北3公里的“榆中盆地”、東鄰清水驛,西靠連搭鄉,南連城關鎮、小康營鄉,北接夏官營鎮。
這裡自古就是交通要道,是絲綢之路榆中境內南線的必經之路,地勢平坦,視野開闊,國道312線、省道101線,榆白公路,巉柳高速公路,隴海鐵路及寶蘭複線縱橫交錯,穿越全境。其中,國道312線、省道101線及新建的2014年5月底竣工投入使用的50米寬的城市一級主幹道榆中盆地大道,穿"城"而過。西距省城蘭州市37公里,南距縣城3公里。

榆中古城略考——作者:李新海

(三角城十字)

據《續資治通鑑長編》卷315神宗元豐四年(1081)八月丁丑條記載:“李憲總領七軍至西市新城,遇賊約二萬餘騎,官軍掩擊敗之,擒首領三人,殺獲首領二十餘人,斬二千餘級,奪馬五百餘匹。”西市新城,即今榆中縣三角城。三角城古城位於三角城村。上世紀八十年代末,還存殘牆50餘米,牆體風化非常嚴重,也無任何保護措施。有北城壕與東城壕,東有護城河寬30餘米,深1.5米。有人認為是西夏城牆。該地曾被西夏政權統治過。
小康營古城
小康營是位於榆中縣東南部的一個鄉鎮,距縣城8公里。歷史上,是定西、臨洮通往榆中到蘭州的一條主要通道,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歷史上曾數次建有城池。
據史料記載,小康營,上古時為羌、戎住地,後被匈奴佔據。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蒙恬逐匈奴。秦漢之際又被匈奴攻佔。漢武帝時,小康營又屬榆中縣管轄。宋代宗寶應元年,小康營被吐蕃所佔。宋仁宗景佑二年(1036),西夏李元昊攻佔吐蕃康古城(今石堡子)。
慶曆三年(1043)李元昊改康古城為龕谷城。宋神宗元豐四年(1081)八月,宋熙河(今臨洮)路紀略使李憲率部攻克西夏龕谷城,改城為寨。元佑七年(1092),廢龕谷寨。紹聖三年(1096)復修龕谷寨為堡。紹興元年(1131)金人佔據龕谷堡。金世宗大寶二十二年(1182),升龕谷堡為縣,屬會州。哀宗正大年間(1224~1227),置金州,轄龕谷、定遠二縣,州治龕谷。正大四年(1227),龕谷為蒙古人攻取。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廢龕谷、定遠二縣入金州。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降金州為金縣,治所由龕谷移城關鎮。


小康營保存古城有兩座,名為“前古城”和”後古城”。前古城在小康營羊胡咀,古城依南山而建。海撥2047米。遺址被公路切開,周家莊地面被引水渠切開。後古城又叫”上古城”位於龕谷山頂。南距前古城5千米,海拔2579米。見後古城位於小康營鄉彭家大灣,位南北走向的山脈豁口的南面山頂上,東西均為峭壁,唯見南部一牆,為關隘遺址,當是龕谷關。關牆東西走向長253米,今存城牆高6米,有村民依牆體修窯洞,農家院落挖出生士2米,其餘依靠城牆作崖面,現高出平面8米,夯層12-19釐米。關東側為龕谷峽,關西側為唐家峽,兩側均為石灰岩峭壁,自西向東50米有關門,關門呈甕城狀,縱深13米,寬12米,高7米,關內外沒有文化遺存。此關防禦從尖山、小坪南部方向來敵,保衛龕谷寨,,關口北望,龕谷寨一覽無餘。谷關往北,沿古城梁山順勢而下至龕谷賽,有古道相通,遺道清晰可見,部分路段低於兩側地表,當為多年侵蝕所致。
小康營古城可謂歷史悠久,史料記載頗多,文化積澱深厚,是研究榆中乃至蘭州及甘肅歷史不可多得的主要史料。
桑園子古城
桑園子,是榆中縣來紫堡鄉下轄的一個村鎮,位於黃河桑園子峽的南岸,有隴海鐵路和東金公路(東崗鎮至金崖)經過,隴海鐵路東出蘭州,設有第一個小站。

榆中古城略考——作者:李新海

(桑園子吊橋)

這裡,地勢險要,南面靠山,北臨黃河,過去,是東進出蘭州的絲綢之路必經之地。過去,曾建有城池,駐軍防守。據《金縣誌》詳細記載:“長城在黃河南岸,秦時蒙恬所築„„在金縣境內者,自西北皋蘭之桑園城,長十里。沿河西至什川堡址,有二里餘。約計百餘里。又東至一條城,或斷或續,有四里餘。東至平灘堡至靖遠交界處,有二里餘。”雖然這裡的數據及方位不十分準確,但可以肯定的是,桑園子有城,且桑園子峽谷裡,還有蒙恬所築的秦長城殘跡。現在,在桑園子火車站東面的隴海鐵路和黃河岸之間,還有殘留的長城遺蹟。但桑園子古城毀於何時,已無從考究。現桑園子村有古戲樓和古寺廟等古蹟存在。


定遠古城
定遠鎮位於榆中縣西部,地處蘭州市以東 15 公里。東接連搭鄉,西連和平鎮,南由和平鎮、連搭鄉所圍,北鄰來紫堡鄉。平均海拔 1700 米左右。氣候屬乾旱半乾旱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榆中古城略考——作者:李新海

(定遠街道)

定遠鎮自古以來就是絲綢之路重鎮,商貿雲集,生意興隆。國道 312 線、 309 線、巉柳高速公路和水駱公路穿過,形成“井’ 字型格局,千百年來,一直處於交通要衝,是一處著名的驛站。文化底蘊深厚。


據史料記載,元祐七年(1092年),宋將修築李內彭(李諾平)堡,賜名定遠城。南宋孝宗淳熙九年(1182年),金人置龕谷縣和定遠縣。宋理宗寶慶二年、金哀宗正大三年(1226年),置金州(治所在石堡子),轄龕谷、定遠2縣。該城毀於何時,不得而知,但定遠在明清時期,還是著名的驛站,被稱為定遠驛。
甘草店城
甘草店,是蘭州市最東面的第一古絲綢之路名鎮,也是方圓百里的著名集市貿易重鎮,特別是在農耕文明時代,曾非常輝煌。甘草店成為貿易重鎮,已有700年的歷史了。 據史料記載,宋元豐五年(1082年),宋將又修築了甘草店堡(城),住城防守。據傳,在元明朝時代,甘草店堡(城)還在,毀於何時,無史料記載。
傳說,在元朝時,甘草店及其周圍的廣大地區,氣候溫溼,盛產甘草,特別是甘草店以北的北部山區,土壤更適合甘草的生長,盛產優質的甘草,一直到明末清初,都是進貢朝廷的名貴中藥。甘草店因甘草而得名。

榆中古城略考——作者:李新海

(甘草店街道)

來紫堡古城

榆中縣來紫堡,位於榆中縣西北部,苑川河下游北岸的坪上,東南距榆中縣城30公里,西距蘭州東崗鎮8公里,是一處老地名。

榆中古城略考——作者:李新海

( 黃家莊街道)

史料記載,“嘉祐八年1063年,宋將先後攻佔吐蕃西使城三角城,修築了質孤堡、勝如堡”。後質孤堡逐漸演變為買子堡, “來子堡” “奶子堡”,到明朝末期,一些文人借喻“紫氣東來”之吉祥意,改成“來紫堡”。 來紫堡(城)毀於明清時代。著名的明朝肅王墓,坐落在榆中縣來紫堡鄉黃家莊村北側平頂峰的南麓。

榆中古城略考——作者:李新海

(榆中肅王墓)

尚古城
位於榆中縣苑川河南岸,是榆中縣金崖鎮下轄的一個自然村,是金崖通往定遠的要道,過去也是古絲綢之路間的一處重要道口。地名因古城而來,但古城建於何時,毀於何時,已無從考查。
榆中,有一些小型的古城,還被稱為“堡”,這種現象在整個蘭州地域內都存在。如西古城,還被稱為西關堡。鹽場堡,也被稱謂鹽城堡。榆中還有一些以城命名的地名,如新城、舊城 、城河沿、萬城等,這幾處地名,都是依“一條城”及現在的青城而命名的。還有一些小的古城,沒有史料記載,也沒有地名傳承,被消失在歷史長河的雲煙裡了。
2020年3月8日下午於蘭州辰北花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