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世南,我喜欢霸气员工的方式,有底气对老板说:我也要我觉得

“这件事情不能再等了。”在一个秋天的晚上,虞荔刚在弟弟家吃完晚饭,嘴还没来得及抹,便听到弟弟这样说。

他的弟弟名字叫很有意思,叫虞寄,普通话不好的话,容易念成西楚霸王项羽的太太虞姬。虞寄不能生孩子,具体原因,无史可考,所说的“这件事”是指,把大哥的儿子送给自己,以免将来香火断绝。

虞荔能力较强,生了两个儿子,并非舍不得送,关键是送哪个呢?两个儿子都特别聪明。纠结了很久,由于人性的作祟,他还是把身体孱弱、寡言沉静、貌似懦弱的小儿子虞世南过继给了虞寄。

虞荔是一个很重情亲的人,对这个送出去的儿子充满了不舍,为虞世南起了一个字,叫做伯施——这孩子是大伯家“施舍”的。

虞世南,字伯施,越州余姚人。

虞世南,我喜欢霸气员工的方式,有底气对老板说:我也要我觉得

虞世南

只是虞荔大概想不到的是,虽然身体孱弱、寡言沉静、貌似懦弱,虞世南却成了一代霸气员工,令霸道总裁屈服,使后世职人敬仰。

一 陈朝

霸气有多种解释,比如霸王气象、勇武雄伟、强横霸道,虞世南的霸气却是强悍与刚毅。

这种霸气,虞世南从小就有,只是侧漏的时间正是虞荔过世的时间。

公元561年,陈文帝天嘉二年,中书侍郎、太子中庶子虞荔去世,四岁的虞世南开始吃斋为生父服丧。三年后,陈宝应在福建造反,虞寄落入敌营,生死不明,虞寄在父丧已除的情况下,坚持长期吃斋,为养父祈福,一直到陈宝应兵败,虞寄回朝,当时陈文帝已驾崩,继位的陈宣帝还专门下令让虞世南开始吃肉,他才开始吃肉。距离四岁开始吃斋,已经过去了七年。

这种强悍和刚毅在虞世南的学业上也展现的淋漓尽致:世南性沈静寡欲,笃志勤学,少与兄世基受学于吴郡顾野王,经十余年,精思不倦,或累旬不盥栉。

虞世南师从顾野王,一学十多年,从没感觉疲倦,甚至达到了忘我的境界,忙得连刷牙洗脸都顾不上。足足半个多月不洗脸,严重污染教室的空气,也不怕找不到女朋友。

虞世南,我喜欢霸气员工的方式,有底气对老板说:我也要我觉得

顾野王暮

后来又师从王羲之的第七世孙永智和尚学习书法那智永和尚号称书痴,曾经专盖一座小楼练字,发誓“书不成,不下此楼。”虞世南也不落后,《书断》记载:闻虞眠布被中,恒手画肚。

就是说,即使到了晚上睡觉的时候,虞世南以肚皮当纸,一直写写画画。

进修学业期间,虞世南写了一首诗,表达了自己的霸气: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二 隋朝

如果说恪守礼制和求学的霸气是对自己强悍刚毅,那么接下来虞世南的霸气就是对付别人了。

隋灭陈后,虞世南不得不和大哥虞世基北漂长安城。二虞北漂的日子其实并不难过,因为他们在南方的时候便是文坛网红,当时的人把他们比作西晋的陆机和陆云。当时还是晋王的隋炀帝杨广和秦王杨俊更把他们当作得之则安天下的麒麟才子梅长苏。

虞世南,我喜欢霸气员工的方式,有底气对老板说:我也要我觉得

隋炀帝

于是晋王杨广和秦王杨俊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人才争夺战。虞世南不是梅长苏,没有调拨两个王子互掐的兴趣,很霸气地把两个王爷都拒绝了:家有老母,不宜入府。

但是虞世南没想到杨广比他还霸气,是强横霸道的霸气,硬是通过死缠烂打、围追阻截等方式把虞世南二人弄进了晋王府。

虞世南很生气:这哪里是招人,简直就是人口拐带。

渐渐地,虞世南发现杨广也挺不错,勤俭节约,爱民如子,还能写诗作文,跟自己的脾性很合,曾视他为明主。然而,事实上,这不过是杨广散播迷惑隋文帝的烟幕。打败太子杨广,等死杨坚,自己上位之后,杨广一下就变得铺张浪费、骄奢淫逸起来。

更可气的是,兄弟情深的大哥虞世基也开始贪图享受,就连大嫂家眷所用的被服物件,都胜过王侯。

虞世南劝谏过几次隋炀帝,也批评过几次虞世基,觉得还是勤俭节约的好,但是他们都霸道地说: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虞世南则回应以霸气:我也要我觉得。坚持清贫不改当年,逮住机会就讽刺隋炀帝,一点儿不留情面,弄的隋炀帝很没面子,所以让他当了十年的七品芝麻官。

炀帝虽爱其才,然疾峭正,弗甚用,为七品十年不徙。世基佞敏得君,日贵盛,妻妾被服拟王者,而世南躬贫约,一不改。

即使虞世基黑化成佞臣,甚至蛊惑着隋炀帝一手断送了大隋江山,但是虞世南并未真正与他反目。后来宇文化及弑杀隋炀帝,又要杀虞世基,虞世南哭着抱住宇文化及,希望可以代替哥哥死。宇文化及没有答应,杀掉虞世基之后,放过了虞世南,把他带到了聊城。

宇文化及快乐的时光非常短暂,四个月后,夏王窦建德攻克聊城,虞世南征用为黄门侍郎。

两年后,窦建德为唐朝所灭,虞世南被李世民征用,他强悍刚毅的霸气才真正有了用武之地。

三 唐朝

第一件便是李渊修坟的事。

古人事死如事生,皇帝更是厚葬,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逼迫李渊退位退已属不孝,觉得这次决定好好弥补,做一下形象公关,尽快盖好陵墓,于是下诏:山陵制度,准汉长陵故事,务从隆厚。

虞世南,我喜欢霸气员工的方式,有底气对老板说:我也要我觉得

唐太宗

意思是李渊的坟墓要按照长陵的规模来盖。长陵是汉高祖刘邦和吕后合葬的陵墓,史书记载,长陵墓冢高三十丈,东西宽一百二十步,是一座非常高大的墓冢。

但是虞世南不要李世民觉得,要自己觉得:臣闻古之圣帝明王所以薄葬者,非不欲崇高光显,珍宝具物,以厚其亲。然审而言之,高坟厚垅,珍物毕备,此适所以为亲之累,非曰孝也。

虞世南的意思很简单,厚葬死人连累活人,是很不孝的行为,而且圣明的帝王都提倡薄葬,言外之意李世民如果厚葬自己的爸爸那就是一个昏君。

这一次李世民没有理会,虞世南又上了一封奏折:汉家即位之初,便营陵墓,近者十余岁,远者五十年方始成就。今以数月之间而造数十年之事,其于人力,亦已劳矣。又汉家大郡五十万户,即目人众未及往时,而功役与之一等,此臣所以致疑也

意思就是,人家汉朝皇帝刚继位的时候就开始营建陵墓,最短的时间也要花十几年,现在却让我们几个月完成人家十几年的工程量,而且人家汉朝一个大郡有五十万户人家,我们哪儿有那么多人?

核心意思就是,李世民,你丫没钱没人没时间,别充胖子要面子不要里子。

山崩了,有蛇出动了,虞世南就拿汉灵帝时出现青蛇、晋惠帝时出现三百步大蛇举例,证明李世民德行出了问题,唯修德可以销变

实事求是地讲,汉灵帝、晋惠帝这样昏庸不堪致使王朝落败的君王,与李世民完全不能放一起比。这对李世民的羞辱,不亚于把蓝翔技校和清华北大放在一起比,对清华北大的羞辱。

天上下了流星雨,虞世南不带着媳妇去看,反而说李世民,你丫不要沾沾自喜,以功劳自居,别以为考了第一名就可以不上早自习:然愿陛下勿以功高古人而自矜伐,勿以太平渐久而自骄怠,慎终如始,彗星虽见,未足为忧。

虞世南还严正告诫李世民不要沉溺于打游戏(游猎)而疏于政务。

他强悍刚毅的霸气连李世民都害怕。有一次李世民坚持己见,非要爽一把霸道总裁的感觉,但是虞世南就是不肯屈从,李世民只好打个商量,说:“人各有见,你为什么就不能让朕一次呢?”

话说到这个份上,虞世南也只是很不好意思地地红了下脸,说:“我觉得,盲目服从,就有阿谀奉承你的嫌疑。而且我觉得,大家有不同意见,这样才能讨论出真正的意义。”

四 霸气与底气

一人当不去盲从和谄媚权贵,断绝了拍马跪舔的机会,坚守住内心的底线,往往就会产生强悍刚毅。

可惜这种强悍刚毅若要形成霸气,而为人所敬,还需要底气,需要你从人升华到牛人。

比如,老板忽然想在屏风上写《烈女传》,但是没有稿子,作为男同志的你能不能上去一口气默写出来,丝毫不差?

老板出差不带电脑不带手机不带文件,带上你就可以了,你有没有信心?

老板要祭祀孔子,你能不能将《孔子庙堂碑》一挥而就,同行还纷纷派人来拍照复印?

这些虞世南都能。这是唐太宗没有生气,反而更加敬重虞世南的根本原因。没有真本事,却在那里强势地叨叨,只会被嫌弃。

即使如此,虞世南也是在花甲之年才遇到能够欣赏自己霸气的老板,成为大唐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唯一一个没有与李世民一起出生入死,也没有立下赫赫军功的文弱老头。

今天,我们并没有那么多机遇和时间去为我们的霸气试错,情商课更多会教大家多问问别人觉得怎么样,但是心中永远不要忘记自己觉得怎么样。

不过,李世民最终还是在虞世南那里爽了一把霸道总裁的感觉。有一次,七十岁的虞世南说:我觉得应该废除领导干部终身制,最迟七十岁就应该退休!”

李世民冷冷地看着虞世南,蛮横地说:你休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