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全国卷(一)数学试题变化带来的反思

高考综合改革后,统考科目只有语文、数学、外语3门,因此对3个统考科目的功能定位和区分功能提出新的要求。

3个统一学科即语数外,要发挥基础学科、通用学科和工具学科的特点,特别是数学学科不再分文理科,所有考生使用同一张试卷,数学科的考查目标和考试形式都迫切需要进行改革,以适应高考整体改革和人才选拔的需要。重要的不是难易,重要的要有区分度,高考应把应选的优秀人才选出来,如果没有区分度一味难――好学生、差学生都不会拉不出档次,高考试卷好坏要看区分度能不能拉开档次,让优秀的人表现出来,而不应一味研究试卷难易。

2019高考全国卷(一)数学试题变化带来的反思


大家注意我国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你同时要注意到,今年的考题并不是难,而是题目显得比较新颖,很多考生并不适应,这样才造成一种错觉:考题有点难。

就全国1而言,概率与统计在高考的考察难度与比重逐渐增大。这是对接大学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趋势。人工智能最重要课程就数学,你现在知道的绝大部分人工智能技术都是一堆数学公式,计算机主要是实现了这堆公式运算的过程。随着通信、电子技术的发展,数学确实非常重要了,为啥华为有那么多数学家有许多俄罗斯的。中美高科技竞争,数理化以后会越来越难。可能和近期华为任总的访谈有关,数学人才的培养关系着很多高科技行业的瓶颈突破。

像高考这种重要的选拔性考试,如果试题难度和区分度下降,考生拼的已不是资质和能力,而是对试题的熟悉程度和应试技巧。如果大部分学生都能通过拼命刷题取得较高的分数,这不仅不利于选拔人才,学生的应试压力还会越大!因为低难度的考试,必然促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通过反复刷题巩固自己的应试技巧,提高自己的分数,这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学业负担。

2019高考全国卷(一)数学试题变化带来的反思


尽管2018年全国卷(一)数学难度出现断崖性的下降!但是需要注意是试题更活了,概率不再是计算偏多而是需要思考更多,选填题较简单,但是也有套路在里面,导数第二问思路更是想都没想,选考题只看了坐标系,也是与平日做的不大同,所以难度是变了,但是思考的一点不少。给人感觉前边难度有所下降,圆锥曲线计算量越来越小,不过确实符合发展趋势,全国卷(一)还是那种稳中有变的风格,毕竟那么多人口大省需要通过高考为高校选拔优秀人才。需要引起注意是全国卷的数学阅读量有较大的提升,这对考生的耐心以及对关键信息的提取能力无疑是一个较大的考验!

2019高考全国卷(一)数学试题变化带来的反思


2019年全国一卷数学概率统计题作为压轴题出现,难度加大。 解析几何极少考抛物线,椭圆双曲线才是主流;立体几何也极少考四棱柱这么规则的立体。大题没有数列问题了,压轴也没有虚拟函数导数综合了,不等式考得也基础……毕竟高考是选拔性考试,是为大学选拔优秀高中生的,高考试题应能让各种成绩的学生都能发挥出来并且能够区分开来,而不是让大量考生的成绩扎堆。大学最热门专业――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需要一定数学基础做为支撑。概率方面的试题需要引起特别重视,主要原因:因为中国在概率数学方面太弱了,而美国在这方面很强,而且大数据人工智能都需要概率数学。 高考数学的函数与导数,解析几何和立体几何的内容,在试卷当中的分值依然比较大。其中,解析几何运算的难度可能会有所下降,但是考试的灵活程度将会提高,而函数与导数问题,立体几何的问题可能基本保持稳定。

2019高考全国卷(一)数学试题变化带来的反思


我觉得这是好事,圆锥曲线那种区分度基本靠庞大且繁琐的计算量,简直是高考数学的毒瘤,对思维训练几乎无益处,但一直作为高考理数的次压轴或者压轴,折磨一代又一代高中生。

目前的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用到概率统计的地方可太多了。提高概率统计的重心与地位,是目前大数据信息化时代的趋势,也是对未来人才的能力要求。今年的数学考题并不是难度加大,而是题型显得较为新颖,今后的高考数学命题不会增加难度,但是,你一定要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019高考全国卷(一)数学试题变化带来的反思


2019高考全国卷(一)数学试题变化带来的反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