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有人一成不變,你變我即變

圖/網絡


那有人一成不變,你變我即變


世界千變萬化,作為世界中的一份子,我們能做的努力地適應這個世界,所以改變成了我們成長很重要的一部分。

分別許久的朋友在見面的時候,都會寒暄地說你變了,變得好看了,或者說話越來越幽默,或者越來越刻薄。

從頭到腳,改頭換面,在成長的過程中不自覺地變成了一個自己都有些不熟悉的人。

以前總希望自己可以成為溫暖被人的光,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樂觀向上,不受壓迫,不受外界干擾。以前總希望自己反抗不喜歡的事情,不阿諛奉承,不會違背自己的內心。

那個時候的自己最討厭的便是那種人。可最終,我卻變成了一個當初自己最討厭的人。

回顧四周,你會發現,很多時候你都身不由己。這個社會競爭激烈,適者生存,一意孤行很多時候會害了自己。

近日身上總被貼上“說話扎心”“高冷”的標籤。我困惑不已。唯唯諾諾,小心翼翼地我何時就多了這些我自己都沒有意識到的變化。

那有人一成不變,你變我即變


大概是從幾年前離家,獨身一人獨闖陌生城市的時候吧。臨走前,家人都千叮嚀萬囑咐,出門在外,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跟陌生人說話,做事情要三思謹慎,凡事要多留一個心眼。

所以,在外人看來我就是名副其實的高冷。因為我從不會主動與陌生人交談,即使她與我交談,也會以最快的速度結束話題。

保護自己的同時也終止了別人想要接近的心。有來有往,不如獨來獨往。

毒舌是保護自己的一種方式。它從側面證明了我內心的恐懼和害怕,自卑和膽怯。為了讓你自己不受到欺負,只能在外表上裝出一副無人敢惹的面孔

沒有所謂地真正的生人勿近,只不過是對陌生任何環境的一種抗拒。

環境改變了我,但同時我也是在適應環境。

有個朋友最近處於崩潰的邊緣,鬱悶到極點。找我哭訴的時候,他說自己以前不是這樣的人,只是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就變得脆弱無比。我開導他時,他卻說我的性格就比較像東北人,比較的樂觀向上。

我告訴他,我並非一直是這樣的性格。只不過是自己在慢慢改變。對於文化,我們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對於自己身上的缺點,自然也要有所捨棄。捨得捨得,有舍才有得。不然就沒有機會知道自己到底適合什麼。

當代年輕人是最容易崩潰的一代。壓在身上的稻草過多,你不知道那一根就成了壓倒你的最後一根。

那有人一成不變,你變我即變


他抱怨自己在崩潰的時候找不到人來哭訴,沒有人開解陪伴他。

我想說,沒有人能陪你一輩子,總有人要先離開。有些路只能自己去走,摸索前行。要是總依賴一個人,萬一那個人一走就全完了。關鍵是要找到適合自己的發洩方式。

我以前心情不好,就會給朋友打電話,哭哭唧唧地說一通。後來人家步入社會,每天都很忙。大家連說話的機會都沒有,更別提聽你哭訴。所以,我就選擇自己承受所有。

曾經脆弱的遇事就哭的我,如今堅強到將淚水往肚裡咽。不叨擾,儘量不將負能量帶給自己愛的人。

當你看到身邊都在變得越好的時候,不要忘了想一想,他們變成這樣付出了多少。也不要忘了學會欣賞自己,你並非不優秀,並非沒有學會改變,水滴石穿,結果總是在最後才會為你所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