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舅家風,三代傳”,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新大風歌


我是農村人,我是民俗愛好者,我來回答這個問題。農村俗語:“舅家風,三代傳”,說的是母系血緣關係的一些遺傳特徵和生活習俗會在男系家庭中傳習三代。我們這裡的說法叫“三輩不斷姥家根”,說的有道理。

從遺傳看,外甥身高長相遺傳舅舅很普遍

在現實生活中,男孩子張三的長相身高遺傳舅舅比較普遍。我們農村當地有個習俗,有時候通過孩子的言談舉止和長相就能判斷出他是誰家的外甥,也就是說他的舅舅是誰。在遺傳學上這很好理解。張三的下一代遺傳張三的長相身高,在和張三的舅舅求同,這就是三代遺傳了。

從性格和思維上看,外甥與舅舅存有諸多相似之處

人的的性格和處事方式與環境密切相關。除了母親的教誨和薰陶,在和舅舅的情感往來中,外甥或多或少會受到舅舅的影響。在性格、思維、處事方式上存有相似是極其正常現象。

從生活習俗上看,一個家庭都有母系家風的傳承與沿襲

在我們東北農村,一個家庭的習俗與風氣主要決定於家庭主婦,在某種情況下就可以理解為一個母親主導著一個家庭的家風和習俗,這裡有父系家風傳承,也必然有母系家風傳承。


小結

“舅家風,三代傳”既有科學道理,也有現實實例,是一種客觀存在。


薩滿民俗


孃親舅大相信這句話,大家都聽過,尤其是現在女性的地位是越來越高,那麼孃家人也會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比如像我們家裡,因為小時候經常在舅舅那裡呆,舅舅給我的印象都是非常親的,就像自家人一樣。

那麼舅家風,三代傳這三代應該是哪三代呢?


對我來說舅舅的這三代,第一代肯定是姥爺姥姥,也就是媽媽的父母,顯然,這一代對我們的影響是最大的,姥姥姥爺在我們印象中是最親的,尤其是現在家裡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姥姥姥爺的地位真的像自家人一樣,看過一段小視頻,女兒女婿回家了,沒有帶外孫子,結果姥姥一來,首先在車裡尋找自己的外孫子,誰知女兒沒有帶外孫子,老兩口大失所望,可見姥姥姥爺是多麼疼愛自己的外孫子呀!

第二代就是舅舅這一代,也就是母親的兄弟姐妹,孃親舅大,舅舅在所有親戚的地位是一個特殊的存在,也是媽媽的腰桿子,孃家人來了,閨女們都非常的重視,舅舅疼愛外甥外甥女,或許只有自己當舅舅了才能體會得到,那簡直就是一種幸福。



第三代,有句話叫親不過三代,也就是老表之間,當到了這一代的時候,影響也就很小了,或者說這就是邊緣的那一層親戚關係。

既然舅舅家的地位是如此的重要,那麼舅舅家的家風對我們的影響也很大,比如我小時候,外公因為孩子多,家裡特別的窮,我家以前是做豆腐的,外公常常會把這些豆腐渣拿回去給孩子吃,所以媽媽的兄弟姐妹這一代都非常的節儉,而且她們把錢也看的很重要,因為我們沒有經歷過她們所受到的苦,所以很難體會到她們的所作所為,不過對我的影響也很大,我就是傳說中的那種小氣鬼,我想這應該是遺傳了姥姥家的家風吧!當然到了老表這一代,因為舅舅去世了,也很少來往,我孩子都快不認識他們了。


舅家風,傳三代,以前的人都特別看重家教,講究家風,而這些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家風,肯定也會影響到我們,這也成為了一個家族的特色,好的家風應該受到傳承。


鄉村小二哥


生活在農村,常聽到長輩們說一些口頭禪,其實這就是大家常說的俗語,而民間的這些俗語,雖說聽起來比較糙,但是細細品味的話,會有頗多的感受。記得多年前,回鄉下摸不到路了,就問到旁邊幹活的老伯怎麼走,當時由於著急,語氣稍微有點重,老伯直接說上了一句俗語,“問路不施禮,多走五十里”,雖然是簡短的一句俗語,但是卻告訴了我一些道理,至此以後,但凡出門在外,我都以禮相待,語氣謙卑。其實俗語雖叫俗語,但是一點也不俗,只有我們細揣摩,深領悟才能深知之中的道理。比如下面的這則俗語,農村俗語:“舅家風,三代傳”,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舅舅是媽媽的弟弟或者哥哥,而說到舅舅,在農村有句俗語叫做“親孃舅”,意思是說舅舅最親的人,而且不涉及利益糾紛,家庭的各種大小瑣事都能公平的裁決。比如在在江浙一帶,舅舅一般被稱為“老孃舅”,家中有了糾紛,要請他來調停裁決。甚至熱心街道調節民事糾紛的居委會的人也被戲稱為老孃舅。而作為外甥也樂意學習和模仿舅舅的言行,自然影響深遠。

在有的地方還有這樣的俗語“天頂雷公,地下舅公”,其意思是說,舅舅是孃家代表吧,有很多喜事舅舅必須到場,比如說酒席場上,在筆者所在的家鄉。舅舅是絕對的頭一號尊者上賓,如果開席時,舅舅還沒到,那麼全部都不能動筷子,還要負責專門的人去接上舅舅,舅舅到了之後開始放鞭炮,酒席才算開始,上每道菜的第一杯酒都是先敬舅舅!

在有的地方還常說“舅舅一頭牛,外甥一個頭。”言下之意,舅舅與外甥的關係是很親密的。平常的的密切來往,以及外甥的崇拜模仿,加上血緣的關係,受到的這種影響至少能延續三代。即使這代不像,到下一代相象的也有,因此在農村老人們就常說“舅家風,三代傳”。

人世間的親情不在於血緣,更多的在於平時的交往走動,看似無聊平淡的走動,才能真正的促進彼此間的感情。反之,即使是最親的舅舅,兩人的關係也會越來越淡漠。





農村四月


我認為舅家風三代傳,是有道理的。因舅家三代,也就是母親家三代,與父親家三代的關係。都屬於近親關係,這三代人,不管血型或遺傳性多有相同至處,因此三代人的外型性格,生活習慣多數是相同,個別的情況例外。

譬如對我家來說:我兒子的外貌個性跟他的表兄孃舅多很象,為人風格也八九不離十。過年過節到外婆家去,隔壁鄰居看到都說我兒子很象他孃舅老表,啊!”真是三代不岀舅家門”


用戶1301744626980普


舅舅是指媽媽的哥哥弟弟,俗話說的“親孃舅”,就是說舅舅是孩子除了爸媽外最親的人。

實際上舅舅其實是孃家的代表人,在我們湖北宜昌地區,舅舅是絕對的頭一號上賓,如果開席時,舅舅還沒到,那麼宴席都開不了,還要負責專門的人去接上舅舅,舅舅到了之後開始放鞭炮,酒席才算開始,第一杯酒都是先敬舅舅!很多的女子結婚後跟孃家兄弟往來頻繁,親情交際日漸濃郁,當然兩家為人處世方法方式會更相近。

兩家人來往密切舅舅與外甥的關係自然很親密的。平常來往密切,所以很多外甥都把舅舅當做自己的學習榜樣,加上血緣的關係,受到的這種影響至少能延續三代。當然也不是絕對的,即使這代不像,到下一代相象的也有,因此在農村老人們就常說“舅家風,三代傳”。

其實這話卻並不是很有道理,都說“外甥像舅”孩子的性格習慣其實都是平時養成的,並不會遺傳到舅舅,加之現在社會的快節奏,人與人之間走動的也沒有以前密切了,所以受到的影響也微乎其微了。





小鄉村的程程


很有道理的!

農村俗語,舅家風,三代傳,是這樣的意思,母親的兄弟舅舅最親,過了三代,親戚味就淡溥了,民間有句俗語很經典,新親戚炕上坐,舊親戚門上過,意思是母親都老了,母親的兄弟姐妹也老了,到兒孫生長過程中,己經都三代親戚了,就覺的母親的親戚不是哪麼太親了,兒子結婚後有了自己的新親戚,覺的老婆親戚更親一點,所以親戚過三代就不是哪麼太親了,在八十年代之前,母親娶媳婦會娶孃家侄女的,叫近親結婚!

八十年代之後,人們有了新的意識,不在近親結婚了,近親結婚對生育會受影響!生下孩子是有遺傳基因的!所以都不近親結婚!

農村俗語,舅家風,三代傳就這個意思!是很有道理的!


王興菊979


舅家風,三代傳。意思易理解,也是有道理的。舅是母親的兄弟,舅家風是指外公舅舅家的家規家教及風氣,三代應是指,外指外公一代,舅舅一代,舅表一代;內指父親一代,自己一代,兒女一代。三代傳就是指舅家風在自己這裡最少上下可傳三代,意即有三代會受很大影響。

人的親情受血緣影響而維繫。血親分兩類,父系與母系。習慣上男娶女嫁,男內女外,重男輕女,男近女遠,一般而言受父方的影響更大,但也有不少孃親舅大的,受母系的影響更大,不但家風受舅家影響,連相貌性格也似外公舅舅的。

人肯定是會受環境影響的,家庭環境影響更大,不少家庭還是妻子“話事”,老婆說了算,兒女受母影響更大,母更與外公舅舅親,受舅家風影響更多。而母與婆婆多有矛盾,父家的因此而多受排擠輕視也是當然,且人更有越近越不親,越遠越親的心態,常會捨近求遠,故意疏近親遠,疏內親外,所以舅家風往往受影響更多。

一代親,二代表,三代了了了。人之親三代內都親,三代外就漸漸疏亡遠不親了,所以舅家風,三代傳也合理。當然,凡事有例外,有兩代都不傳的,更有不止傳三代的,這要看父母關係及己關係,更要看父系母系家的基礎,家族影響等種種情形而定。


樹德漢碩


重視血緣和親情的關係,是中華民族悠久的文化傳統,尤其在農村,家族觀念顯得強烈,很多的女子結婚後跟孃家兄弟往來頻繁,都說“血濃於水”,這份親情關係真是用刀子都拉不斷。

記載這種親情關係的俗語很多,一直流傳到今天,足以說明結婚女子及後代和孃家親近關係的重要性。比如:“姑舅親代代親,壓斷骨頭連著筋”、“三輩不離舅家門”、“天上雷公,地上舅公”、“舅舅一頭牛,外甥一個頭”、“孃親舅大”等,說的都是外甥對舅舅的尊重,以及和舅家關係的重要性。

今天,想和大家共同分享“舅家風,三代傳”,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說的有沒有道理?

舅家風,三代傳,說的是兩家為人處世方法方式都非常相近,有了外甥後,無論是外甥的長相還是為人處世的家風都會受舅舅家的影響,甚至到第三代還是和舅舅的家風相近,其實這也跟農村家族往來的傳統有關係,很多的女子結婚後都非常顧家,無論大事小情都以孃家哥們弟兄為主,所以後代兒孫自然而然就傳承了舅家的家風了。

在中國,傳統的大家庭裡,家長具有絕對的權威來維繫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尊老敬老充分體現了中國傳統的家庭宗族觀念。另外,“故土難離”、“落葉歸根”等思想,也是這種思想觀念的反映。

親不過三代,隨著第一代人的離去,斗轉星移三代後,無論與舅家再近的親情關係也會漸漸變淡。不過,在農村關於和舅舅關係的這些老話流傳了千百年,從某種意義上說,其在人們的印象中有著不可磨滅的重要作用,也正是這些老話,讓平常的生活充滿了生命力,使親情顯得更加珍貴。


那些舊時光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關於舅舅的民間俗語有很多如:“孃舅大如天”,以及“天上老鷹大,地上孃舅大”,“親不過孃舅”,等等。這不但說明了舅舅在外孫面前的分量與應有的尊重,更是體現了舅舅與外孫那份濃厚的親情。

舅家風三代傳是指:即使是三代了也抹不去跟母系這邊的血緣關係,無論是從外表,還是為人處事和家風上,都會受到舅舅家影響,而且至少會影響到三代人,其實,這也跟農村家族往來的傳統有很大的關係,如果結婚後跟孃家兄弟往來頻繁,親情交際也會日漸濃郁。但是,隨著時代的變化,人事的變遷,很多本來親密的關係,也會隨著時間的流逝漸漸淡化了。

這些老話相傳千百年,話中哲理通俗易懂,蘊藏了很多的道理,讓我們平凡的生活充滿了正能量。


芳姐的生活錄


農村是個熟人社會,平時大家都很注重人情往來,這其中流傳著許多的俗語老話。農村裡尤其看重與舅舅之間的關係,有什麼事情舅舅樂意管,外甥也願意跟舅舅講。經常聽老人講“三代不離舅家風”,在農村裡眾多的親戚當中外甥受舅舅的影響最大,甚至會影響到以後外甥的治家。

農村裡舉辦什麼紅白喜的時候,舅舅也有著最獨特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主家拿主意。並且在酒席的座次中可以看出來,舅舅一定是坐一席。有這樣一種說法“孃親舅大”,舅舅甚至可以充當父母、教育子女、起到榜樣的作用。而外甥也樂意學習和模仿舅舅的言行,自然影響深遠。

在過去人們普遍都認為外甥是外人,有“外甥是狗,吃了就走”的說法,有著血緣關係可姓氏不同。但舅舅和外甥的關係卻超越了這一層,外甥向舅舅要什麼東西,基本都會得到滿足。俗話說“舅舅家的牛,外甥家的頭”,過去舅舅的家產都有外甥的一部分。雖然現在不會這樣,但這種親情關係一直延續保留了下來。

對於舅舅的崇拜一直存在,還有這樣的說法,“天上雷公,地下舅公”。農村裡講求輩分,尤對長輩非常尊敬,尤其是對於舅舅更為重視。首先舅舅算是孃家人,也是嫁出去女兒堅強的後盾,姐弟或者哥妹之間的感情也延續到外甥身上。這種關係是與生俱來的,自然就非常的親近,舅舅作為長輩也受到外甥的崇拜。

舅舅和外甥之間是純粹的感情,並沒有摻雜一些其他的東西,因此舅舅說的話也容易讓人信服。當外甥們有什麼矛盾,分家的時候有什麼問題,都喜歡讓舅舅來調節。舅舅作為一個局外人,兩頭都是親,能夠有比較公正的態度。而且舅舅也樂於扮演其中的角色,維護外甥們的家庭安定。

在農村有許多關於舅舅的習俗,流傳最廣泛的是,“正月不剃頭,剃頭死舅舅”。雖然人們知道這是莫須有的事情,是為了思舊,抗爭清朝當時的“剃頭令”。卻也一直被人們所遵循著,直到如今仍然非常普遍。除了人們圖吉利的原因,也是對於舅舅的尊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