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隆科多最終託辭力保三阿哥弘時,為何他不一心與胤祀聯手共圖大事?

可樂男孩


隆科多是康熙帝的託孤重臣,是雍正得以順利繼位時的關鍵人物之一。康熙駕崩後,是隆科多從乾清宮正大光明匾後取來傳位詔書,向諸皇子大臣宣讀先帝遺詔。雖然老十三胤祥控制豐臺大營,並率兵到暢春園勤王護駕,斷絕了八爺黨陰謀篡位的計劃。

但如果掌管九門防務的隆科多事先與八爺黨勾結,雍正的繼位之路必然困難重重。因隆科多的姐姐是康熙的第三位皇后且撫養過四阿哥胤禛,雍正登基後親切地稱其為“舅舅”,是清代唯一一位獲此殊榮的大臣。

那麼隆科多為何要背叛他曾經極力扶持的雍正帝,轉而投入了八爺黨的陣營呢?

政見不合,處處碰壁

雍正繼位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清理各省歷年積欠國庫的銀兩,隆科多大力舉薦曾任戶部主事的諾敏出任山西巡撫。誰知諾敏為了貪慕虛榮,不惜借用富戶的銀子假冒庫銀,欺瞞朝廷,被路過山西的田文鏡戳穿騙局,落了個身敗名裂的下場。雍正對諾敏處以極刑,隆科多薦人不當雖然未受責罰,但內心肯定是不好受的。此外,隆科多還是個貪官,在田文鏡徹查山西藩庫一案時,山西官員給隆科多行賄,請他在朝中進行斡旋。雍正帝最痛恨的就是貪官汙吏,因此對隆科多的恩寵也逐漸減少,對張廷玉和老十三胤祥越來越倚重,隆科多感到自己不受重用,從而開始對雍正心生怨恨。

雍正還極力推行攤丁入畝和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的新政,激起天下士紳的強烈反對。隆科多對雍正推行的新政感到非常失望,後悔自己當初扶錯了人。因此,在八爺黨成員的拉籠下投入了他們的陣營。

保弘時,不保胤禩

儘管隆科多投入了八爺黨的陣營,但他只承諾力保雍正帝的兒子弘時上位,而不是保八爺黨首腦老八胤禩。因為他保弘時上位,只是表明自己在先帝駕崩時保錯了政治對象,但如果保老八胤禩上位,就徹底屬於陰謀篡位的亂臣賊子了。因為康熙遺詔就是傳位給老四胤禛,既然胤禛治國無術,那麼保他的兒子上位就屬於合情合理的選擇。可老八胤禩根本就不是先帝指定的後繼之君,如果保他上位,隆科多就徹底背叛了在康熙面前所立下的諾言。

此外,保弘時對隆科多而言更加有利,他還是從龍功臣的身份,而且他認為弘時比胤禩更容易擺佈。隆科多知道八爺黨太多秘密了,他擔心如果胤禩上位,自己很可能會落得當年胤禛府上的高福那樣悲慘的下場。

結局悲慘,禍福難料

隆科多沒有想到的是,八爺黨精力籌劃的逼宮陰謀竟然以失敗收場,更讓他沒有想到的是,弘時的心腸之歹毒比胤禩有過之而無不及。隆科多因投靠八爺黨,圖謀逼宮失敗而獲罪後,弘時竟然派人在夜間用“壓麻袋”的方式謀害他,如果不是深夜,雍正微服私訪到隆科多府上,差點就讓弘時的陰謀得逞了。雖然隆科多奪過了弘時的暗害,但他依附八爺黨,意圖逼宮的犯上罪名已經足夠讓他掉腦袋了。雍正考慮到隆科多畢竟是朝廷重臣,在自己繼位時曾有過大恩,沒有將他明正典刑,而是罷官抄家,永遠圈禁。不久,隆科多病死於禁所,原本風光無限的朝廷重臣,因立場不堅定,站錯了隊伍,最終落得這樣悲慘的結局,令人不勝唏噓!


歷史茶坊


在《雍正王朝》中,隆科多可以算是一位託孤之臣。康熙臨終前令其扶保胤禛為帝,而在胤禛繼位登基後,隆科多也成為雍正朝一位如日中天的寵臣,還進入了權力中樞上書房。



但是,隆科多與雍正之間的嫌隙也越來越深。

先是在舉薦諾敏的問題上,隆科多出現了重大失誤。諾敏出任山西巡撫後,為了儘快解決山西數十年的積欠問題,以獲得雍正的寵信,遂動了歪主意,挪借山西商人的錢假冒庫銀,而這個主意正是隆科多出的。而且,諾敏還經常代表山西官員向隆科多輸送利益。這些事情隨著諾敏的死而死無對證了,只剩下舉薦諾敏一件事情為人所詬病,但雍正帝已經開始有意疏遠他,這意味著他開始失寵了。



後來,雍正大力推行多條新政,打擊既得利益集團,保障平民百姓的利益。士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打擊了士人的利益,攤丁入畝打擊了大土地所有者的利益,火耗歸公打擊了官員的利益,整頓旗務又打擊了旗人的利益。隆科多作為士人、地主、官員和旗人群體的代表人物之一,自然對新政恨之入骨,可謂政見不同,加之自己在雍正朝已逐漸失寵,所以他再次有意識地向八爺胤禩集團靠攏。

此時,八爺黨正緊鑼密鼓地準備以關外鐵帽子王的兵馬去奪京畿的兵權,以便實現其八王議政,架空雍正的企圖。隆科多作為領侍衛內大臣,是掌控宮廷的重要人物,胤禩找到他,希望能得到他的支持。隆科多趁勢提出條件,提出只扶保三阿哥弘時上位。



那麼,隆科多考慮的是什麼呢?

一方面,隆科多提出只扶保弘時上位的行為是具備合法性和正統性的。弘時是雍正之子,而雍正是康熙當年欽定的後繼之君,如果雍正昏庸無道,選擇其子取而代之,這樣做既合情合理,又不違背康熙帝的遺命。

另一方面,弘時比胤禩更容易控制。一旦胤禩成功奪位,作為功臣的隆科多極有可能被清理掉,而如果他扶立弘時繼位,他與胤禩則是同朝為臣的關係,二人致力於控制弘時,有共同的目標,不至於鬧僵,而且弘時相比於胤禩更容易控制,隆科多也更容易保證自己在朝中的地位。


達摩說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多少故事後人聽。很多事情沒有親眼看到,盡信書不如無書。臺上做戲,臺下做人。戲裡只是戲。後人評價只是後來人,事後諸葛亮。隆科多的選擇,出於他本身利益。他權衡利弊做出了選擇。

有一句話叫做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已是百年身。不僅隆科多會如此,很多人因為選擇也是考驗。但總的來說,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成敗往往都是一念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