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三大石窟寺是什么?

昇公子


中国三大石窟分别是: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

1.敦煌莫高窟

近代以来发现了藏经洞,内有5万多件古代文物,由此衍生专门研究藏经洞典籍和敦煌艺术的学科——敦煌学。

但在近代,莫高窟受到骗取、盗窃,文物大量流失,其宝藏遭到严重破坏。

2.云冈石窟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世界文化遗产 。

云冈石窟是我国最大的石窟之一,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依山而凿,东西绵延约一公里,气势恢弘,内容丰富。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造像5万1千余尊,代表了公元5至6世纪时中国杰出的佛教石窟艺术。其中的昙曜五窟,布局设计严谨统一,是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

3.龙门石窟

位于河南省洛阳市。

龙门石窟始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3年)前后,后来,历经东西魏、北齐,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现存窟龛2345个,题记和碑刻2680余品,佛塔70余座,造像10万余尊。 其中最大的卢舍佛像高达17.14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

三大石窟分布矗立在祖国的西 ,北, 中三个地区,不同的地域文化,产生了各自的艺术风格,虽都为石窟可是,差别很大。

云岗有明显的少数民族和犍陀罗的风格,龙门有明显汉化风格,而莫高窟主要是壁画,创作的主体是民间和地方绅士,前者多为皇家所创。


浓的化不开1


我国的三大石窟寺是:

1、位于甘肃省敦煌市的莫高窟。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2、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的云岗石窟。



云冈石窟的开凿从北魏文成帝时(460年)起,一直延续至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年)止,前后60多年。有窟龛252个,造像51000余尊,代表了公元5世纪至6世纪时中国杰出的佛教石窟艺术。其中的昙曜五窟,布局设计严谨统一,是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



3、位于河南省洛阳市的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南北长达1公里,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龙门石窟延续时间长,跨越朝代多,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


思无邪学无涯


我国的三大石窟寺是:

1、莫高窟,位于甘肃省的敦煌市,是随着丝绸之路的兴衰而兴衰的。

2、云岗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现正准备申办“世界文化遗产”。

3、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


哈哈我是淼淼


著名的三大石窟寺是:

1、莫高窟,位于甘肃省的敦煌市,见证了丝绸之路的兴衰;

2、云岗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云冈,是山西旅游业的标志;

3、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卢舍那大佛因传是武则天以自身形象建造而特别出名。


双鱼


还道理来说是四大石窟:

1莫高窟:位于甘肃省的敦煌市

2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

3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

4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天水麦积山






奔跑吧福建


三大石窟寺是:

1,莫高窟,位于甘肃省的敦煌市,是随着丝绸之路的兴衰而兴衰的。

2,云岗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现正准备申办“世界文化遗产”。

3,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


子龙zh


造像运动在南北朝的北朝魏时代。

原因很多

①受吐火文影响(就是口吃的钱文忠在百家讲坛上说的土撸火文)

②战争不会改变掠夺者的想法,为安息掠夺而死的人(如日本靖国神社)

③掠夺了很多农耕土地后,分配很难,该死的没战死,只能用信仰做幌子,去造像,用道德高度平衡利益。

用佛教造像其实很低级,最高级的方式多了去了,


枕戈夜


石窟艺术是我国古代文化宝藏之一。

它属于一种宗教文化,取材于佛教故事。

在我国,最早的石窟艺术出现于魏晋时期,发展到隋唐达到鼎盛阶段。

它吸收了印度健陀罗艺术精华,融汇了中国绘画和雕塑的传统技法和审美情趣,反映了佛教思想及其汉化过程,是研究中国社会史、佛教史、艺术史及中外文化交流史的珍贵资料。

我国最负盛名的有三大石窟: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敦煌莫高窟。其中敦煌莫高窟主要以大量的壁画闻名,其他二座石窟都是大规模的雕塑,而且各有特点。

如果仔细去研究这些石窟的建造年代:

敦煌莫高窟始建于前秦前秦苻坚建元二年(公元366年);云冈石窟凿于北魏兴安二年(公元453年);龙门石窟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4年)前后;接下来,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这些石窟的修建差不多在同一时期,魏晋南北朝,这个分裂割据战乱频繁的年代。

战争年代,百姓背井离乡,颠沛流离。所以,人民渴望现世安稳,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而佛教的教义,恰恰符合了大众的心理,故此时佛教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而其影响之一即是随之兴起的佛教文化,大批寺院的兴建。唐朝诗人杜牧的《江南春》里既有写造。

《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 》

唐 ·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艺术,是时代的产物。石窟艺术,正是这个时期佛教盛行所带来的副产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