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前先喝湯勝過吃藥。雞湯抗感冒!你熬的湯不好?差這6方面

人們常說“飯前先喝湯,勝過良藥方”,這話很有道理。

因為,從口腔、咽喉、食道到胃,猶如一條通道,是食物的必經之路。

尤其是午飯,作為一天當中最重要的一餐,吃飯前先喝幾口湯,等於給這段消化道加點“潤滑劑”,使食物能順利下嚥,防止乾硬食物刺激消化道黏膜。

飯前先喝湯勝過吃藥。雞湯抗感冒!你熬的湯不好?差這6方面


若飯前不喝湯,則飯後會因胃液的大量分泌使體液喪失過多而產生口渴感,這時才喝水,反而會沖淡胃液,影響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但是這飯前要喝的是什麼樣的湯呢?

中醫強調,要喝肉湯。這裡的肉湯可以是雞湯、牛筋湯、豬蹄湯、魚湯、肉皮湯、羊蹄湯、牛肉湯、排骨湯等。不同的湯可以起到不同的抗病防疾效果。

飯前先喝湯勝過吃藥。雞湯抗感冒!你熬的湯不好?差這6方面


雞湯抗感冒:雞湯,特別是母雞湯中的特殊養分,可加快咽喉部及支氣管膜的血液循環,增強黏液分泌,及時清除呼吸道病毒,緩解咳嗽、咽乾、喉痛等症狀。煲制雞湯時,可以放一些海帶、香菇等。

排骨湯抗衰老:排骨湯中的特殊養分以及膠原蛋白可促進人體微循環,50~59歲是人體微循環由盛到衰的轉折期,骨骼老化速度快,多喝骨頭湯可收到藥物難以達到的功效。

魚湯防哮喘:魚湯中含有一種特殊的脂肪酸,它具有抗炎作用,可以治療呼吸道炎症,預防哮喘發作,對兒童哮喘病最為有效。

飯前先喝湯勝過吃藥。雞湯抗感冒!你熬的湯不好?差這6方面


所以,飯前喝湯是日常養生的一個重要細節。但這並不是說喝得越多就越好,要因人而異,一般中晚餐前以半碗湯為宜,而早餐前可適當多些,因經過一夜睡眠後,人體水分損失較多。進湯時間以飯前20分鐘左右為好,吃飯時也可緩慢少量進湯。

總之,進湯以胃部舒適為度,飯前飯後切忌“狂飲”。

最後,我們再講一下應該如何熬製營養而又鮮美的肉湯。

(1)熬湯用陳年瓦罐效果最佳。

熬湯時,瓦罐能均衡而持久地把外界熱能傳遞給裡面的原料,而相對平衡的環境溫度,又有利於水分子與食物的相互滲透,這種相互滲透的時間維持得越長,鮮香成分溢出得越多,熬出的湯就越鮮醇,原料就越酥爛。

飯前先喝湯勝過吃藥。雞湯抗感冒!你熬的湯不好?差這6方面


(2)火候要適當。

熬湯的要訣是:旺火燒沸,小火慢煨。這樣才能把原料內的蛋白質浸出物等鮮香物質儘可能地溶解出來,使熬出的湯更加鮮醇味美。只有文火才能使營養物質溶出得更多,而且湯色清澈,味道濃醇。

(3)配水要合理。

水溫的變化,用量的多少,對湯的營養和風味有著直接的影響。用水量一般是熬湯的主要食品重量的3倍,而且要使食品與冷水共同受熱。熬湯不宜用熱水,如果一開始就往鍋裡倒熱水或者開水,肉的表面突然受到高溫,外層蛋白質就會馬上凝固,使裡層蛋白質不能充分溶解到湯裡。

此外,如果熬湯的中途往鍋里加涼水,蛋白質也不能充分溶解到湯裡,湯的味道就不夠鮮美,而且湯色也不夠清澈。

(4)熬湯時不宜先放鹽。

因為鹽具有滲透作用,會使原料中的水分排出、蛋白質凝固,鮮味不足。

(5)熬製時間不要過長。

長時間加熱能破壞煲類菜餚中的維生素;加熱1~1.5小時,即可獲得比較理想的營養峰值,此時的能耗和營養價值比例較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