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情调”在圣母院大火前也从未消失

伟大品牌源于无数细小但令人动容的瞬间,跟老于一起,聊聊爱车背后那些鲜为人知的故。

“巴黎情调”在圣母院大火前也从未消失

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

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份。

如果海浪冲掉了一块岩石,

欧洲就减少。

如同一个海岬失掉一角,

如同你的朋友或者你自己的领地失掉一块。

每个人的死亡都是我的哀伤,

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

所以,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

它就为你而鸣!

约翰·多恩《丧钟为谁而鸣》

“巴黎情调”在圣母院大火前也从未消失

4月15日这一天,全世界都在为巴黎圣母院的燃烧而悲鸣。

标志性的哥特式塔尖在火焰中散架,玫瑰花窗在高温中融化,某种神圣和不朽都在我们的注视中无力凋零。每一寸的消失,都是人类建筑史和文化艺术瑰宝的一块陨落。

我们惋惜的同时,法国在汽车领域的故事也值得我们好好聊一聊。

“巴黎情调”在圣母院大火前也从未消失

不知为何国人一提到法系车就会由内而外的产生一种强烈的偏见感。当大家在讨论德系的严谨、美系的肌肉、日系的舒适时,如果把话题扯到法系车时就会就会有一种强烈的偏见。

DS作为最早进入中国的国外汽车品牌,法系车却没有享受到大众进入国内后的待遇,但是如果你有兴趣翻看下法系车历史的话你会惊讶的发现法国人在汽车工业发展上那丰富的底蕴,并且还会惊讶的发现如今汽车工业上那些我们常见常用的配置居然都是法国发发明。

“巴黎情调”在圣母院大火前也从未消失

如果说是上帝创造了女人,那法国人则创造了“女神”DS。空气动力学在当时的汽车设计领域算是一个时髦的话题,

虽然早有人尝试,但能兼顾气动造型和美学需求的却并不多。

所以当时的汽车造型多为“盒子”型造型设计,更偏重实用, 对美感的追求则放在其次。

1955年巴黎车展DS19的出现让汽车造型设计在此之后受到了相当大的重视。

“巴黎情调”在圣母院大火前也从未消失

“去掉4个轮子就是一架UFO”,这是在1955年巴黎车展首秀上观众对于DS19最多的评价,也是在这次巴黎车展上DS被媒体冠以“公路女皇”的称号。DS19也是传统法国“老爷车”的典型代表,在电影《变形金刚5》中,DS19作为女主的座驾出镜也是让人过目不忘。

“巴黎情调”在圣母院大火前也从未消失

仅仅依靠梦幻般的造型,DS便大获成功,在巴黎车展首次亮相15分钟内便接到了743份订单,24小时内,订单数已达12,000台。从1955年首发到1975年停产,DS总计售出了150万辆,并且在1960-1973年间这13年间,DS更是保持了每年80,000辆左右的订单数。以当时一辆DS汽车 93万法郎的售价来说即使放眼如今的豪华车市场都已是相当恐怖的数字。

“巴黎情调”在圣母院大火前也从未消失

DS19刺破空气的尖头造型,保险杠与车身融为一体,这在当时是一项极具颠性的设计理念,而如今市面上销售的汽车也多采用一体式车身设计。

“巴黎情调”在圣母院大火前也从未消失

对于DS所装载的气液式联动悬挂相信对于稍有资历的车迷来说一定不会陌生,

当初凭借着大胆的广告创意和该悬挂本身独有的优势让DS一夜声名大噪。

“巴黎情调”在圣母院大火前也从未消失

并且由于DS汽车气液式联动悬挂的诞生,加速了美国通用汽车集团在空气悬挂小型化路程上的研发,可以说如果没有DS的气液式联动悬挂,或许空气悬挂小型化并不会如此之快的来到我们的身边。

“巴黎情调”在圣母院大火前也从未消失

如今早已成为多数车厂标准配置的自适应照明系统,最早可以追溯到DS23上。

当时法国人注意到不管车灯照射范围有多广,在某些环境下依然会有照明盲区出现,并且在夜晚极易发生事故。

为此聪明的法国人发明了一项改变汽车行业的技术,

就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AFS自适应照明系统。比起现在的自适应照明系统只有15~20度的调节范围,

当初DS23所搭载的自适应照明系统可以使车灯进行最大80度的转向,几乎完全避免了夜晚灯光照射盲区的出现。

世界首款装配前轮碟刹的汽车

世界上首款采用全铝材质引擎盖的汽车

世界上首款采用轻量化设计的汽车

世界上首款大批量搭载电喷系统的汽车

世界上首个全系产品采用环保无沥青阻尼垫的豪华汽车品牌……

从当初的一个车型到现在的一个独立豪华汽车品牌,DS在这60多年的生命周期中创造了诸多第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