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评审:不再唯论文制,其他三项要留心,要评就要一次过

觉得文章不错的,不妨收藏、点赞、转发。

娱乐圈一个翟天临论文造假事件,掀起整个学术圈的动荡。一个博士学位的演员,竟然不知道知网为何物?被深入扒皮之后,才被发现论文整段抄袭。国家教育部得知此事,下发通知各高校严查毕业生论文,查重率不得高于5%。这个事件所带来的的恶劣影响,差点导致很多学生无法毕业。

如今,国家部门对职称论文也开始严查,2019年职称评审不通过的三大原因,论文排第一。

现在的职称论文不仅要省级以上期刊发表,还要通过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检测。虽然论文审核越来越严格,但是论文如今只是申报中级、高级职称的一小部分。

职称评审:不再唯论文制,其他三项要留心,要评就要一次过

职称评审:不再唯论文制

职称评审不再唯论文制!

诚然,论文代表着一个人的工作水平和业绩,将其作为评审中高级系列职称的指标是必要之举,但如果将论文作为评定职称的唯一尺度未免过于单一。相当一部分科研工作者埋头攻关、潜心钻研,尽管成就斐然,但却因为拿不出论文而无缘高级职称,这显然有失公平。为此,不少人呼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创新评价方式,纠正重论文、轻实绩的职称评审导向,让科研工作者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深耕专业。

其实,对于职称评审“唯论文论”的弊端,人们已有较为清醒的认识,但改变起来并非易事。科研成果、论文数量被认为是高校实力的体现,也成为大学排名的重要指标。在以论文论英雄的评价体系下,很多科研人员为撰写论文所累,无暇将精力放在科研创新上。在现实中,将论文作为科技人员职称评定的硬门槛也制造了华而不实的论文泡沫:我国学者的论文发表量近年来呈现激增趋势,科研论文数已经位居世界第二,然而,优秀的论文却凤毛麟角。

对此,老张给大家整理出几个注意事项,帮助大家提高2020职称评审成功率!

职称评审:不再唯论文制,其他三项要留心,要评就要一次过

职称评审:不再唯论文制


1、评审专业

评审专业一定和工作方向一致,近几年从事的工作方向决定了职称申报专业,正确的选择申报专业才好提供相应的业绩材料。如果申报前换个工作,最好还是用前单位的业绩来报职称,因为新单位不可能有你的业绩。

老张建议想评职称的人,评中级最好三年内不要换单位,高级最好五年内不要换单位。


2、工作业绩

材料最好是申报人负责签字的,比如竣工验收报告、中标通知书、施工合同。这个业绩材料是你评审职称里能力和水平的最好的证明,业绩材料是评审中占的最大比例一方。业绩材料中该盖的章一个都别落下,否则严重降低通过率。

评审专业不一样,提供的重点也不一样。比如做设计的一定着重提供设计图纸,做检测的一定着重提供检测报告,做施工的一定要提供施工方案等等等。提供的业绩一定要有自己的签字,签字部分用荧光笔圈出来方便评委评审。

3、材料盖章

不懂就去咨询专业人员,别自己瞎琢磨。花点小钱保平安,这个才是最稳妥的。

中、高级职称评审所需要的材料基本相同,共分三部分:表格、第一分册材料、第二分册材料。需要注意的是,这三个部分全部都要盖章!没错,全部需要!而且一个都不能少!

职称评审:不再唯论文制,其他三项要留心,要评就要一次过

职称评审:不再唯论文制

觉得文章不错的,不妨收藏、点赞、转发。职称评审中论文期刊、专利、业绩方面有问题的可以留言或者私信我!老张有问必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