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氧水能補充氧氣更加“營養”?不靠譜

富氧水能補充氧氣更加“營養”?不靠譜

“每月科學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市網信辦、首都互聯網協會指導,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共同發佈,得到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科技傳播專業委員會、中國晚報科學編輯記者學會、上海科技傳播協會、北京市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的支持。

1. 液化氣鋼瓶著火一定要先滅火再關閥門

流言:

燃氣爆炸最大的誤區就是立刻關閥門!一定要記住,是先滅火再關閥門!

真相:

事實並非如此,千萬不要被此流言誤導。液化氣鋼瓶一旦著火,要根據現場情況,採取不同的處置措施。

在液化氣鋼瓶閥門完好的情況下,首選是關閥,閥門關了火就滅了。網上流傳的“先滅火、後關閥,否則會回火導致爆炸”的情況,在液化氣鋼瓶著火時是不會發生的。只有在燃氣管道著火時,如果快速關閥,會導致管道里壓力快速下降,管道外面的壓力比裡面的壓力大,才會把火壓到管道里去造成回火。消防員在處置燃氣管道著火時,首先會慢慢把管道閥門關到最小狀態,把火焰降到最小後,再關閥滅火。這樣是為了防止回火。液化氣鋼瓶瓶體和瓶口較小,相對來說壓力較小,不會產生壓力差,而且液化氣鋼瓶裡面的壓力比外面大。

如果著火的液化氣鋼瓶的閥門損壞,可以不滅火,先把液化氣鋼瓶拎到空曠地帶站立放置,再用水冷卻瓶身,等待液化氣燃燒完畢即可。燒著的液化氣鋼瓶如果在居民家中無法轉移,可以先報警,撤至安全區,待消防處置結束,再送至專業的液化氣站。

如果液化氣鋼瓶橫向倒地燃燒,鋼瓶容易被火焰加熱,到達一定溫度後,瓶內的液化氣受熱膨脹,瓶體容易發生物理爆炸。一定要注意,不要讓燃燒的瓶體倒地。在無法預判和無處置能力的情況下,要第一時間撥打119報警電話,等待消防員到場處置。

2. “量子波動速讀”可1分鐘閱讀10萬字

流言:

這是一種革命性的閱讀方式,在量子波動速讀過程中,你只需高速翻動書本(類似於洗撲克牌的速度),甚至不需完全翻開,就能理解書中內容,並複述出來!

真相:

量子是能表現出某物質或物理量特性的最小單元,“量子波動”只是物理學上量子的一種狀態。

所謂的“量子波動速讀”,大概想包裝的概念是:通過量子波動讓頭腦中產生動態影像,即通過物理學的概念讓感知器官產生多維感受。

然而,量子波動或量子碰撞只能在巨大的“量子對撞機”中產生。單純用手翻閱書本,根本不可能產生量子波動,所謂“量子波動速讀”完全是異想天開。

據悉,不少地方都開設有量子波動速讀等披著高科技外衣的全腦培訓班,比如有的培訓方宣稱不僅可以“一目十行”,還能開發松果體——“松果體打開了,天眼就打開了,閉著眼睛也能看到書中的內容”。而當學生感覺“啥都沒學到”時,培訓方通常都會表示“學生年齡太大了,小孩兒送進來早的話,早就開天眼了”。

其實,松果體跟感知力沒有關係。閱讀速度受制於神經系統的傳遞速度,任何速讀都得面對人的機體極限,上限不可超越。凡是吹噓能超出上限提高閱讀速度的,都是騙局。

實際上,真正的量子力學和日常生活之間的聯繫非常微弱,這些虛假概念和量子力學毫無關係,只是利用前沿科技炒作出來的各種營銷宣傳。

3. 不穿秋褲會使人長胖

流言:

暴露在寒冷環境中的腿部,會為了禦寒而堆積脂肪,所以冬天不穿秋褲會發胖。

真相:

事實上,適當的寒冷可以刺激人體新陳代謝,增加能量消耗,只要保持均衡飲食,不但不會增胖,反而有助於減肥。

人是恆溫動物,正常生理活動要求人體核心體溫應維持在37℃上下的一個狹窄範圍內。體溫的維持是身體產熱與散熱平衡的結果,當人處於寒冷環境中,身體失熱加快,為了維持核心體溫,必須對身體熱量進行“開源節流”。

大量試驗證明,低溫暴露甚至僅輕度低溫都會增加機體代謝率。比如,2002年的一項研究中,受試者在16℃環境比適溫的22℃能量代謝顯著增加,而且這種增加並不是體力活動(肌肉收縮)帶來的,主要發生在受試者睡眠過程中,即基礎代謝率的升高產生的。

然而,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雖然寒冷可以增加人體代謝率和能量消耗,但同時也會增加食慾和進食量。如果不進行飲食控制,體重反而有可能增加。另一方面,雖然人體皮下脂肪一個重要的生理功能,是作為熱交換的隔離層保存熱量,但是局部脂肪的分佈是不受環境溫度影響的。

因此,稱天氣轉冷,短期內因為不穿秋褲就會導致腿部脂肪堆積,是沒有道理的。

4. 秋冬季蟑螂會自然消亡,不用滅蟑

流言:

蟑螂在夏天最猖獗,進入秋冬季它們自然就死了,不用考慮滅蟑。

真相:

北京地區常年活躍的蟑螂主要有兩種,其中一種體型較大的名為“美洲大蠊”,另一種體型較小的名叫“德國小蠊”,在下水道里更常見。

蟑螂的生命力特別頑強,不存在進入秋冬季就會自然死亡的情況。不過秋冬季節尤其是剛剛供暖後,是最佳的滅蟑時機,如果家庭或單位蟑螂密度高,可以趁機進行滅蟑。

蟑螂喜歡聚集在溫暖、潮溼、食物豐富和多縫隙的場所,因此集中供暖後,蟑螂會向供暖設備“靠攏”。供暖前這段時間,蟑螂則容易聚集在冰箱、微波爐、烤箱、熱水器等能夠散熱的電器後面。此外廚房中因為食物豐富,也是蟑螂密度較高的場所。

即便在生存環境中沒有食物時,蟑螂依靠啃點紙屑一樣能夠維持生命。因此,滅蟑是一項長期工程,居家滅蟑不需要等到最佳時機,隨時發現隨時消殺。

5. 富氧水能補充氧氣更加“營養”

流言:

採取了“尖端鎖氧技術”的富氧水,水中的含氧量更高,飲用以後更加健康,甚至有強身健體的功效。

真相:

富氧水當中之所以富含氧氣,是因為壓強發生了改變,一旦打開瓶蓋,壓強恢復正常值,氧氣又揮發到空氣當中,所謂富氧水和普通飲用水的區別也就不大了。

即使富氧水中的氧氣並未揮發,人體是否能通過口服飲用的方式補充氧氣,目前在學術界尚無定論。流言中提出這種觀點的日本醫學家野山英世,實際上查無此人。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包裝飲用水》(GB19298-2014)中明確指出“包裝飲用水名稱應當真實、科學,不得以水以外的一種或若干種成分來命名包裝飲用水”。因此,目前市場上所謂的“富氫”“富氧”水,僅從包裝上來看,也是不合格產品。

人體獲得氧氣的主要方式就是呼吸,在正常環境當中,健康的人通過呼吸,完全可以獲得充足的氧氣,沒必要用富氧水等產品進行“補氧”。

“江蘇消防”微信公眾號, 互聯網聯合闢謠平臺、“新聞建外14號”微信公眾號、人民網, “全民較真”微信公眾號, 北京晚報, 北京科技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