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和什么共同养殖,能和虾共养吗?

龚一鸣


泥鳅和鲫鱼,泥鳅,鲤鱼可以共同养殖,不能和虾共养。

泥鳅背称为水中之参;,是一种营养价值非常高的鱼,在我国南方地区分布比较广泛。泥鳅的肉质鲜美,还富含很高的蛋白质,受到很多人的喜爱,目前人工养殖也在逐渐增加。不过泥鳅是底层鱼类,如果只是单一养殖太过单挑,而且比较浪费。

  养殖注意事项

1、池塘环境

池塘要挨近水源,方便对池塘定期加水,一般池塘的面积在1-3亩即可,池塘的水深最好为50-60厘米,池底平坦无淤泥,做好防逃措施,每亩用50公斤的生石灰混合15公斤的漂白粉对池塘进行消毒。

2、基肥给足

在池塘中放养泥鳅苗种之前需要给足底肥,培植生物饵料,可以选择家禽家畜的粪便,通常情况下每平方米施的肥料在10-15公斤。

3、苗种放养

 每平方米水面投放3-4厘米的泥鳅苗种40-50尾,泥鳅苗种下塘时需要用3-5%的盐水浸泡5-10分钟,避免出现水霉病等病害。

4、饵料投喂

一般投喂蛋白质含量为30%的配合饲料,投喂的饵料大约是成鳅体重的4%-5%,气温达到25℃-28℃时,泥鳅进食量较大,应适当的多投喂一些饵料,帮助泥鳅更好更快的生长,水温高于30℃或低于10℃时投饵量相应减少。坚持“四定”投饵,一般选择在傍晚投喂最佳。

5、水质管理

池水以黄绿色为宜,透明度以20-25厘米为宜,当水色变为茶褐色、黑褐色或水中溶氧量2毫克/升以下时,要及时换水,经常使用有益微生物制剂,保持水质肥、活、嫩、爽。

6、日常管理

实时对池塘的水温做监测,当水温在30℃以上时,要注入新水,降低水温,增加水中的溶解氧。除此以外,要做好巡塘工作,一旦发现问题要立刻解决。

7、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

防逃设施要完善,鳅种的质量要严把关,饲料检查要仔细,严禁浪费,水质、病害要控制好。

泥鳅和什么鱼混养好

1、鱼类选择

泥鳅进行混养,关键问题是要注意混养鱼类的食性不要同泥鳅的食性相同。如:一般农村都比较喜欢养鲤鱼和鲫鱼,但这两种鱼却不能与泥鳅混养,因为他们和泥鳅一样都是底层鱼类,又都是杂食性,混养在一起必然双方都长不好。与泥鳅混养的鱼类最好选择草、鳊、鲢、鳙鱼类。这4种鱼是中上层鱼类,草、鳊鱼吃草,而鲢、鳙鱼吃浮游生物,食性均和泥鳅没有多大的矛盾;而草、鳊鱼吃剩下的植物碎片还可作泥鳅的饵料,可节约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搭配比例

泥鳅与鱼类混养的搭配比例要科学,草、鳊和鲢、鳙鱼搭配的比例不能太大, 一般只能占放养总数的20%。另外,由于成鳅池子水位较浅,这几种鱼不能放养成鱼,只能放养鱼养。

3、饲养管理

鱼类是白天摄食,泥鳅却在夜间摄食,所以,在投饲时,应先喂鱼,后喂泥鳅,避免鱼、鳅争食。养鳅池要加强日常管理,坚持巡池,特别在夏、秋两季要注意池内鱼类浮头。要定期加注新水,以保证水质清新爽活,提高池鱼成活率。




陕西小雷


泥鳅和什么共同养殖,能和虾共养吗?

泥鳅是可以和小龙虾一起混养的,这样还能够增加经济收入。


混养一般有两种方法:粗放式养殖和精养。,

1,粗放式混养泥鳅和小龙虾:由于泥鳅和小龙虾共存的时候,泥鳅处于劣势。小龙虾长大后吃泥鳅,但是泥鳅伤害不了小龙虾。因此将小龙虾和泥鳅直接放在同一水域的时候。必须要时刻注意它们的生存环境和生长的周期。根据实践和经验,在5月份之前,虾田里的大部分小龙虾都还没有完全长大。而这个时候的泥鳅很多已经长大,所以这个时候养殖户下地笼的时候会捕捞很多泥鳅和小龙虾上来,可以说是双丰收。

但是5月份之后,随着小龙虾绝大部分长大,这个时候小龙虾开始吞食泥鳅。这个时候下笼子的时候你会发现,地笼里除了小龙虾之外,还有很多死泥鳅,而且有很多泥鳅被小龙虾吃的只剩下一根刺。所以这段时间之后,泥鳅产量大减。

2,混合精养泥鳅和小龙虾:这种模式下,虾田里主养小龙虾,然后用网箱养殖泥鳅。这种模式需要提前购置网箱,并且需要一定的泥鳅养殖技术。管理上养殖户也相应会比较累一些。这种养殖方法,泥鳅产量会大很多。

总结:

但是我们这里很少有混养泥鳅的,原因很简单,泥鳅的市场价格不高,就我们这边来说,很少超过10元/斤的。基本上属于薄利多销的路子。对比一下,显然养殖泥鳅不如用网箱养殖鳝鱼或者直接将鳝鱼投放在虾田水域里与小龙虾一起混养。我们这边鳝鱼价格长期保持在30元左右,最好的时候超过40元一斤,显然在价格对比上,泥鳅完全比不上鳝鱼。所以,你如果想混养的话,建议养殖鳝鱼更划算。


小龙虾晒太阳


泥鳅和鲫鱼,泥鳅,鲤鱼可以共同养殖,不能和虾共养。

养殖注意事项

1、池塘环境

池塘要挨近水源,方便对池塘定期加水,一般池塘的面积在1-3亩即可,池塘的水深最好为50-60厘米,池底平坦无淤泥,做好防逃措施,每亩用50公斤的生石灰混合15公斤的漂白粉对池塘进行消毒。

2、基肥给足

在池塘中放养泥鳅苗种之前需要给足底肥,培植生物饵料,可以选择家禽家畜的粪便,通常情况下每平方米施的肥料在10-15公斤。

3、苗种放养

 每平方米水面投放3-4厘米的泥鳅苗种40-50尾,泥鳅苗种下塘时需要用3-5%的盐水浸泡5-10分钟,避免出现水霉病等病害。

4、饵料投喂

一般投喂蛋白质含量为30%的配合饲料,投喂的饵料大约是成鳅体重的4%-5%,气温达到25℃-28℃时,泥鳅进食量较大,应适当的多投喂一些饵料,帮助泥鳅更好更快的生长,水温高于30℃或低于10℃时投饵量相应减少。坚持“四定”投饵,一般选择在傍晚投喂最佳。

5、水质管理

池水以黄绿色为宜,透明度以20-25厘米为宜,当水色变为茶褐色、黑褐色或水中溶氧量2毫克/升以下时,要及时换水,经常使用有益微生物制剂,保持水质肥、活、嫩、爽。

6、日常管理

实时对池塘的水温做监测,当水温在30℃以上时,要注入新水,降低水温,增加水中的溶解氧。除此以外,要做好巡塘工作,一旦发现问题要立刻解决。

7、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

防逃设施要完善,鳅种的质量要严把关,饲料检查要仔细,严禁浪费,水质、病害要控制好。


格式化11635816


两者能一起养吗?

泥鳅和小龙虾混养要看养殖方式,粗养型是肯定不行的,泥鳅会被成虾吃掉;精养型是可行的,小龙虾经过人工定时投放饵料喂养的驯化后,不会去捕捉泥鳅为食的,并且它们相互利用,共同生长,相得益彰。

粗养型养殖方式是,人工很少或者无规律的投喂饵料,大部分食物靠小龙虾自己寻找水草、藻类、弱小的水生动物为食。成年泥鳅比成年小龙虾要弱,打斗敌不过小龙虾,却成了小龙虾腹中食。因此粗养型养殖方法,小龙虾没有人工投喂,长期以饥饿状态生活,必须四处寻找食物充饥,泥鳅越养越少,特别是幼小的泥鳅越来越少。所以,这种方式养殖,泥鳅和小龙虾要分开来养殖。

精养型养殖方法与粗养型养殖方法是恰恰相反的。小龙虾靠自己寻找食物的机会较少,主要是人工定时定点定质定量投喂饵料,小龙虾在取食腹饱后,就很少四处寻找食物,等待腹饥时,又开始新一轮投喂饵料了。长期这样驯养过程周而复始,小龙虾无性趣去捕捉泥鳅为食。所以,这种经过精心喂养驯化的小龙虾可以长期与泥鳅共同生长,各自相安生活。而且泥鳅还能处理小龙虾日常吃剩的饵料和排泄物,避免了水质恶化,大大地净化了水质,减轻了小龙虾许多有害病菌的危害和有毒物质的产生。这种养殖方式,小龙虾与泥鳅共生存,互相利用,相得益彰。



楼13


泥鳅和小龙虾混养要看养殖方式,粗养型是肯定不行的,泥鳅会被成虾吃掉;精养型是可行的,小龙虾经过人工定时投放饵料喂养的驯化后,不会去捕捉泥鳅为食的,并且它们相互利用,共同生长,相得益彰。

粗养型养殖方式是,人工很少或者无规律的投喂饵料,大部分食物靠小龙虾自己寻找水草、藻类、弱小的水生动物为食。成年泥鳅比成年小龙虾要弱,打斗敌不过小龙虾,却成了小龙虾腹中食。因此粗养型养殖方法,小龙虾没有人工投喂,长期以饥饿状态生活,必须四处寻找食物充饥,泥鳅越养越少,特别是幼小的泥鳅越来越少。所以,这种方式养殖,泥鳅和小龙虾要分开来养殖。

精养型养殖方法与粗养型养殖方法是恰恰相反的。小龙虾靠自己寻找食物的机会较少,主要是人工定时定点定质定量投喂饵料,小龙虾在取食腹饱后,就很少四处寻找食物,等待腹饥时,又开始新一轮投喂饵料了。长期这样驯养过程周而复始,小龙虾无性趣去捕捉泥鳅为食。所以,这种经过精心喂养驯化的小龙虾可以长期与泥鳅共同生长,各自相安生活。而且泥鳅还能处理小龙虾日常吃剩的饵料和排泄物,避免了水质恶化,大大地净化了水质,减轻了小龙虾许多有害病菌的危害和有毒物质的产生。这种养殖方式,小龙虾与泥鳅共生存,互相利用,相得益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