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3衝鋒槍到底好不好用?美軍一直不讓它退役原來另有其因

衝鋒槍作為近距離交火的利器,可以說在軍隊輕武器裝備中佔有重要地位,特別是在慘烈二戰中大放異彩,德國人憑藉手中的MP38-40衝鋒槍,曾經征服了大半個歐洲,而蘇軍手中的波波沙更是讓世人記憶深刻。

M3衝鋒槍到底好不好用?美軍一直不讓它退役原來另有其因

但作為二戰時期的另一大軍事強國,美軍當時也裝備了不少衝鋒槍,但其卻更喜歡主要以半自動步槍為主的戰鬥方式。因為在30年代的時候,美軍對於衝鋒槍有比較大的偏見,他們認為衝鋒槍這種發射手槍子彈的武器,很難成為一種有效的進攻武器。

於是在戰爭初期其實美軍對於衝鋒槍並不太重視,但美軍參戰後不久,美軍高層逐漸從德制MP40衝鋒槍,以及蘇聯的波波沙衝鋒槍身上,認識到了衝鋒槍在近距離槍戰,以及塹壕戰中的巨大優勢。

M3衝鋒槍到底好不好用?美軍一直不讓它退役原來另有其因

不過那時美國自己只有造價高昂的湯普森衝鋒槍,採購成本也是高達206美元。當時400美元就能在美國購買一輛汽車,於是造價低廉的M3衝鋒槍被緊急研發出來,成為二戰美軍的主流槍械之一。

M3衝鋒槍可以說是將簡潔發揮到了極致,槍械內部的構件能省則省,全槍所有的零件加在一起不超過10個。儘管如此,這套精簡的機構卻沒有削弱該槍的威力,在綜合性能上可以說是非常不錯。

不過正是由於過於簡單,使得這款衝鋒槍外表顯得有些醜陋,在外形上頗似汽車使用的注油槍。因此m3衝鋒槍便有了“注油槍”外號。

M3衝鋒槍到底好不好用?美軍一直不讓它退役原來另有其因

很多人認為M3衝鋒槍有望取代湯普森衝鋒槍的最大因素就是生產成本,因為一支M3衝鋒槍的生產成本大約是20美元,而M3A1衝鋒槍的結構更加簡單;而最簡單的湯普森M1A1型衝鋒槍,生產成本也要每支45美元。

但是結果卻是M3衝鋒槍和湯普森一直共存到二戰結束,並沒能完全取代湯普森的地位。整個二戰美國總共生產了超過150萬支各式湯普森衝鋒槍,而M3衝鋒槍的產量要比湯普森少得多。

M3衝鋒槍和M3A1衝鋒槍總共才生產了65萬多支,其中改進版M3A1衝鋒槍在二戰期間生產了15469支,在朝鮮戰爭期間又生產了33000支。所以湯普森衝鋒槍的裝備數量是M3的二倍多,M3衝鋒槍全面取代湯普森衝鋒槍成為泡影。

M3衝鋒槍到底好不好用?美軍一直不讓它退役原來另有其因

為什麼“物美價廉”的M3沒能超過昂貴的湯普森衝鋒槍呢,說白了還是它的自身問題。雖然比湯普森造價要便宜得多,性價比也不錯!但戰場上生產成本只是其一,關鍵還是好用,武器可是用來保命的,M3衝鋒槍雖然一度被認為是非常完美的,但它的缺點也是要命的!

首先M3/M3A1衝鋒槍的安全性較低,唯一的保險機構是拋殼窗防塵蓋上的一個卡銷。當槍機處於待機狀態時,如果不小心打開了拋殼窗防塵蓋,槍支受到撞擊後容易因為意外解脫槍機而走火。

M3衝鋒槍到底好不好用?美軍一直不讓它退役原來另有其因

M3衝鋒槍的槍管拆卸比較麻煩,而且待擊曲柄和棘爪彈簧容易損壞並導致故障。另外為減小槍口上跳,將射速降低到450發/分,缺點是射速慢,精度不高,右側拉機柄強度不足,彈匣容易脫落等。

雖然上面這些問題很多到了M3A1型衝鋒槍時就被解決了,並在1944年底開始配發部隊使用。但是,1945年5月德國宣佈投降,8月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宣告結束,M3A1的生產也因此而停止。

M3衝鋒槍到底好不好用?美軍一直不讓它退役原來另有其因

M3A1衝鋒槍的生產時間很短,生產數量也只有15469支,和M3衝鋒槍的605664支的數量相比也有那麼懸殊的差距。慘烈的二戰結束後,美軍對沖鋒槍的興趣也開始降溫,其實整個二戰美軍都並不看好衝鋒槍(今天也是),所以相對產量最大的是M1加蘭德半自動步槍,裝備的話其實勃朗寧機槍也應該比衝鋒槍多。

M3衝鋒槍一般都是美軍低級指揮員或者坦克乘員喜歡裝備,因為它小巧便於攜帶且火力不差。戰後隨著突擊步槍的研發,衝鋒槍更是被美軍逐漸打入冷宮,雖然M3衝鋒槍前後算起來在美軍大規模列裝的時間很長,甚至1991年海灣戰爭時期美軍第一裝甲師的工兵卡車司機,都還裝備著二戰時期的M3衝鋒槍。

M3衝鋒槍到底好不好用?美軍一直不讓它退役原來另有其因

這是因為在最後一款M3A1衝鋒槍被正式採用後,至今的半個多世紀中美軍就一直沒有列裝過新型的衝鋒槍。但它可沒有像湯普森槍那樣在民間有那麼大的名氣和收藏,只是因為美軍對沖鋒槍非常不重視,才讓M3衝鋒槍得以一直在軍中延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