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楊戩,埋藏在隴南市仇池山的祕密

一切都要從三國時代說起,當時武都西和禮縣也就是現在的隴南市,基本都是氐族羌族聚居區,其中氐族楊氏勢力最大。

二郎楊戩,埋藏在隴南市仇池山的秘密

楊家初祖楊騰自封為氐王,跟隨馬超、韓遂的羌氐聯軍起兵反曹(馬超的父親馬騰就是漢羌混血),戰敗後一部分楊氏族人跟著馬超投奔蜀漢。《後出師表》裡提到的青羌,說的就是氐族楊氏部屬。還有一部分氐人被曹操遷到了我們天水這一帶,首領楊千萬,因為傳說氐族有百頃聖山,受封為百頃王。後來氐族人苻堅建立了前秦政權,認定自己是秦人,所以自稱大秦天王,溯源在此,至今北道龍園都立著他的銅像,也算是我們天水出的名人吧。

咱們只說在天水一帶的氐族,到了西晉年間八王之亂時期出了位英雄叫楊難當,他的父親叫楊盛,長兄叫楊玄,楊難當排行老二,史稱楊二郎。他趁當時天下大亂,西晉朝廷無暇顧及之機,率領部族回到了西和老家,在現在的西和縣大橋鄉的仇池山開國,國號仇池!

仇池山的來頭很大,百度裡說仇池山就是傳說中的常羊山,刑天舞干鏚的常羊山!山海經裡記載:刑天與帝至此爭神,帝斷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為目,以臍為口,操干鏚以舞。

其實仇池山並不是常羊山,因為《竹書紀年》裡記載,常羊山還埋葬著另一位上古神王:炎帝。傳說炎帝神農氏在今天的寶雞天台山誤食斷腸草,死後葬之以常羊之山。目前國內有好幾個炎帝陵,最有名的兩處,一是寶雞常羊山炎陵,一是湖南株洲炎陵。根據三國時期皇甫謐所著的帝王世紀中記載,神農氏共傳八世,第一代炎帝叫薑石年,長於姜水,也就是現在的寶雞市岐山縣岐水鎮,陝西寶雞炎帝陵就是紀念他的,最後一代炎帝叫姜榆罔,被軒轅黃帝打敗後,流放到湖南,株洲炎陵很可能就是他的墓地。所以我認定百度有誤,今天的仇池山並不是遠古的常羊之山。

在漢代有本叫《遁甲開山圖》的讖書裡面說:仇池山,四絕孤立,太昊之治,伏羲生處。當年西和縣也就是據此認定自己是伏羲故里,當然這種書的可信度不高,而且孤證不立,所以這事也就這麼算了。


二郎楊戩,埋藏在隴南市仇池山的秘密

言歸正傳,第一代仇池國開國之後,史書記載:自難當立為王后,其勢更張,縱橫捭闔,先事宋,後附北魏。野心勃勃的楊難當並不以當年魏太武帝曹操所封的南秦王為足,他自稱大秦王,在仇池 "置百官具擬天朝" ,又喜戰伐,曾東伐梁州之漢中(現在的陝西漢中),南攻益州之涪城(現在的四川綿陽)和巴西(現在的四川閬中),雖一再被宋人擊敗,仍能退守祁山道,保其仇池國疆土。他算得上是氐族人中的頭號英雄,在他以前的楊騰、楊盛,以後的楊大眼,皆不能與之相比。所以氐人認定的族神,數典當首推這位楊家的二郎。

話說楊二郎死後,仇池古國依然佔據祁山道,國土有武都、陰平(今天的隴南康縣文縣)二郡,關起門來成一統,也算逍遙自在。可惜仇池國老楊家的血脈裡似乎流淌著刑天永不服輸的精神,永遠學不會不作死就不會死,他們挑戰到的都是中華文明史裡排名絕對絕對靠前的猛人們。首先招惹來的是同族的苻堅,毫無懸念,前仇池國被前秦給滅了,部族被遷到山西,後來被編入前秦那史無前例的龐大聯軍裡南征東晉,結果不用說大家都知道,淝水之戰慘敗後,楊家又一次趁亂跑路回到西和老家,又一次建立起仇池國,史稱後仇池國。沒多久,作死的楊家又招惹來了拓跋燾,然後又一次讓北魏給滅了。老楊家還不死心,不依不饒的在原地建過武興國、武都國、陰平國,你看名字就知道,這國土面積是越來越小,可老楊家作死的的精神頭越來越大。直到命運來臨的那一天,北周大象二年,陰平國王(文縣縣長)楊法圳舉傾國之兵(哪能有多少)響應益州總管王謙的號召,東征討伐北周權臣,巧的是這位權臣也姓楊,叫楊堅!於是仇池古國至此關門大吉,但是楊氏氐族的故事還沒有結束。

南北朝時,北魏猛將楊大眼勇冠天下,魁梧英偉,號稱可以手捉飛鳥、頭上繫著三丈的布奔跑而布不著地;他老婆姓潘,是個不愛紅裝愛武裝的美人,後來行為不端自盡了。他們有個兒子叫楊華,《梁書》裡說楊華:少有勇力,容貌雄偉,是個翩翩美少年。當時北魏太后愛上了楊華。楊華不肯,懼及禍,乃率其部曲降梁。可嘆楊大眼跟梁打了一輩子仗,到最後兒子卻因為不相信愛情投降了敵國。北魏太后對楊華思之入骨,寫了一首情歌叫《楊白花》,還組建了第一支宮女合唱團,拉手唱和以慰相思,歌詞:陽春二三月,楊柳齊作花,春風一夜入閨闥,楊花飄蕩落南家。含情出戶腳無力,拾得楊花淚沾臆,秋去春還雙燕子,願銜楊花入巢裡。到楊華叛國為止,歷史上對楊氏氐族的記載就結束了。


二郎楊戩,埋藏在隴南市仇池山的秘密

那些殘留在仇池故土的氐族餘部自稱白馬人,隱姓埋名遊蕩在白龍江畔仇池山中,以漁獵為生,他們尊崇最古老的薩滿教,相信天空大地山川河流萬物有靈,有自己的語言,沒能發展出自己的文字。

到唐初吐蕃崛起,佔據河西走廊以後氐族羌族大部分被同化,隴南和甘青川的安多藏族基本都是藏化的羌族後裔。但是氐族不一樣,他們的語言習俗和藏族截然不同。時至今日,隴南的絕大部分蒲姓、符姓、強姓、楊姓、苟姓、呂姓、雷姓都是漢化氐族後裔。其他姓氏就不說了,比如蒲姓和強姓就根本就不可能是原生的漢姓。新中國建立之後,應當時藏區班禪要求,郭沫若考證,白馬人被劃入藏族。可恨郭沫若的《氐族史》根本狗屁不通,可嘆今天的白馬人也不認同強加給自己的藏族身份,起初他們依然自稱白馬羌,近年來他們又稱自己為白馬氐。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幫助他們尋根問祖,新建立的武都白馬氐族風情園就是最好的例子。氐族,一個傳奇的民族,他們的歷史和漢族一樣久遠,祝福他們能找到自己的源流,永久的傳承下去吧!


二郎楊戩,埋藏在隴南市仇池山的秘密

再來說說楊難當楊二郎~

在我們的神話傳說裡,有一位極其最特殊的存在,像古希臘神話裡的赫拉克勒斯一樣,他是神和人生出的孩子,在歷經無數磨難之後,終於以肉身成聖,他就是二郎神楊戩。

我們今天對於二郎神的印象主要來自上世紀八十年代出版的《寶蓮燈》和明代的《西遊記》和《封神演義》這三本書。然而官方認定的是明代嘉靖年間的《清源妙道顯聖真君一丁真人護國佑民忠孝二郎寶卷》,成書於公元1555年,早於《西遊記》40年,《二郎寶卷》等二郎神民間傳說對吳承恩《西遊記》中二郎神的描繪應該產生過深遠影響。

一般來說,神話中的神仙形象都是由不同時期多個傳說人物粘合而成的,二郎神楊戩也一樣。

據說氐族人最早崇拜的獵神,大約就是個帶著一條狗放牧的獵人形象,沒有名字,但他有氐族最高貴的姓氏,楊!因為楊難當也叫楊二郎,所以這個半人半神的形象也就固定下來了,這位氐族的楊二郎獵神信仰,主要流傳在隴南和四川的氐文化圈裡。

在漢文化圈裡最早的二郎神是在唐初出現的二郎獨健。傳說佛教密宗中毗沙門天王有三個兒子,長子最勝太子,四面八臂,是為佛教的守護神和戰神;二子就是二郎獨健,他和溼婆一樣,有第三隻眼睛;三子哪吒,三頭六臂,就不用多說了。

資治通鑑裡記載:秦王李世民隨李淵在太原起兵時,曾有自稱毗沙門天王的神降於府前,表示願意幫助老李家起兵。因此在太宗即位後,毗沙門天王信仰在全國範圍內被推廣開來。作為天王的次子,獨健自然也在祭祀之列。傳說有一次,大唐安西都護府受到西域五國聯軍進攻,二郎獨健曾身披金甲,手執弓矢降世,睜開了他的第三隻眼睛,逼退了西域聯軍,因此名噪一時,莫高窟還有一副這個題材的壁畫留存至今。唐代在很多地方,尤其是河西一帶甚至單獨設立了獨健二郎的寺廟。隴南很多地方的家神廟裡面供奉的家神也有一個顯著的特徵,就是三隻眼。

代表佛教的獨健二郎出現之後,道教也來蹭流量。其中四川的道教門徒便將滅蛟龍除水患的趙昱改造為道教神祇。據道藏記載:趙昱字仲明,與兄冕俱隱青城山, 從事道士李珏。隋末時趙昱拜嘉州太守,由於犍為潭中有蛟龍作祟,趙昱為保百姓平安,不顧個人安危入水斗蛟,最終勝利而歸。因其排行老二故稱為趙二郎。相比於佛教獨健二郎逼退西域聯軍,趙昱的殺蛟事蹟對深受水害的川蜀百姓更有吸引力,因此雖然趙二郎的崇拜基本侷限於川蜀,但他更有群眾基礎是毫無疑問的。

趙二郎的故事在川蜀地區流傳不久,名氣更大的李二郎便蓋過了其風頭,成為了川蜀地區盛行至今的灌口二郎神。李冰就不多說了,先秦時期李冰在蜀地修建都江堰,造福一方,去過的人都知道。所謂李二郎,指的就是李冰的次子二郎。傳說李二郎智勇雙全,協助父親李冰修建都江堰的時候,也曾入水斬殺蛟龍。然而在正史裡並沒有關於李冰次子的記載。李二郎信仰在唐末五代時期才流傳開來,所以說李二郎的形象是在前述兩個二郎的基礎上,吸收李冰的傳說結合而來的。

明初,楊難當楊二郎的形象逐漸與川蜀地區其他的二郎神結合,最終出現了二郎神楊戩這一形象。他頭頂翎毛,手持弓矢,架鷹帶犬,基本上就是個獵神的形象。還有兩點佐證,一是道藏裡明文記載祭祀二郎神要宰羊,這在漢族祭禮中是唯一的一例;二是現在氐族人的民族服裝裡帽子上插著兩根長長的翎毛,也是絕無僅有的服飾習慣。

二郎神的傳說也隨著評書話本的流傳,成為當時的主流故事。在元代時就出現了《灌口二郎斬健蛟》、《二郎神醉射鎖魔鏡》、《二郎神鎖齊天大聖》等等諸多關於二郎神的話本,其中的主角都是趙昱。直到明代,《西遊記》《封神演義》的出現,才將二郎神楊戩的形象固定下來。


二郎楊戩,埋藏在隴南市仇池山的秘密

所以說,二郎楊戩歸根到底還是氐族的獵神。西和與其弄一個說不明白的巧娘娘,還不如圍繞仇池古國、楊氏氐族、楊難當楊二郎神做一個大大的IP,發展自己特色的旅遊項目。還有諸葛亮的第四次北伐,要知道你們現在不到三小時就能走完的高速,可是諸葛丞相一生都沒能走完的路啊。

​我天水這片多災多難的故土,隨便一個犄角旮旯的小鎮小村,任何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山小河,都能說起很多很多的英雄往事。

發展天水旅遊事業,我們缺的不是IP也不是故事,而是探索我們從哪來走來的初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