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徐州:口述歷史——老一輩公安人司霞的流金歲月(來源:徐州警方)

蘇徐州:口述歷史——老一輩公安人司霞的流金歲月(來源:徐州警方)

白錫笙、張淑玲、丁湧、胡基芳、周廣秀


今年85歲的司霞是徐州市的一名老公安戰士,她看到《都市晨報》刊登的《讓收藏警品“活”在警隊建設中》文章裡,有一張新中國第一代女警花的照片,正好這五位女警花她都認識。

1948年12月1日徐州解放,12月10日徐州市公安局成立。1949年1月,照片上的五位女警花就來到徐州市公安局了,白錫笙、張淑玲、丁湧、胡基芳、周廣秀五個人全是來自革命老區沂蒙地區。

為了讓年輕人能夠了解更多的公安往事,司霞打電話找到了收藏這張照片的於永志,不僅向於永志捐出了許多自己在公安戰線上的老照片,還講了很多以前的工作經歷,其中最引以為豪的是她作為徐州最早的一批女交警,曾當過三年女子交警隊隊員的光榮歷史。

蘇徐州:口述歷史——老一輩公安人司霞的流金歲月(來源:徐州警方)

新中國成立後徐州第一個女子交警班合影

(中排右二為司霞)

回憶往事,85歲的司霞依然清晰地記得:徐州市公安局第一個女子交警班成立的時間是在1959年上半年。1959年5月13日,徐州市公安局從機關、公安分局和民政等部門抽調了14名政治覺悟高、業務素質好的女同志,組成了女子交通民警班。經過月餘訓練,開始上崗執勤。

新中國成立後至上世紀五十年代後期,徐州在幾處重要的路口交叉處安裝了木質結構的簡易崗亭,並於1958年購置了三套手控式交通指揮信號燈,分別安裝在中山路與淮海路交叉口和東站、天橋三處,結束了徐州無交通信號指揮的歷史。

成立女子交警班後,14個女同志實行三班倒,從早六點到晚十點上崗,班長叫劉清昌。主要負責執勤路段在中山路、淮海路、大同街、青年路、解放路。解放路北口是市政府,大同街、中山路、淮海路是繁華商業區,在這些路段站崗任務艱鉅。一個班兩個人,一人負責巡邏,一人負責站崗。重點整治行人不走人行橫道,遇到這種情況,把人叫回來,重走人行橫道。自行車有規定線路,汽車按規定行車、停車,不能違規。


這身警服是她一生的摯愛


蘇徐州:口述歷史——老一輩公安人司霞的流金歲月(來源:徐州警方)

司霞上世紀70年代著警服照片

新組建的女子交警班成員都是從各部門挑選的優秀人才,人員素質很過硬,女子交警班年年都被評為先進班組。中山路與淮海路交叉口剛安裝了紅綠燈,就讓女子交警班首先上崗亮相。很多老百姓一見到女子交警在那裡指揮交通,都站在那兒看稀奇,看到女交警颯爽英姿的交通指揮動作,拿著紅白相間的交通指揮棒,發出向前、向後、向左、向右的通行指令,真是亮眼。

當時全交警班只有三個已婚的,其餘全是未婚女青年。有一個長得最漂亮的女交警小姜,美芳照相館的攝影師專門給她拍了一張站崗值勤的工作照,把照片放大展示在櫥窗裡,人們走過大同街美芳照相館時都要駐足多看幾眼,只可惜現在找不到這張照片了。


女子交警班留下的深刻記憶


蘇徐州:口述歷史——老一輩公安人司霞的流金歲月(來源:徐州警方)

 司霞老人仍會用指揮棒做指揮動作

司霞說:“當交警是很苦的,白天風吹日曬,冬天凍得臉通紅。女性的生理特點也決定著女交警必然要付出比男交警更多的努力和代價。1961年我懷著二女兒時,眼看著肚子越發大了,但還是堅持站崗,不願下來。”

也許是當過交警的烙印太深了,85歲的司霞接過於永志收藏的紅白相間的木質交通指揮棒時,就像見到熟悉的老朋友,立刻挺直腰板,兩眼放光,迅速用指揮棒做出了向前、向後、向左、向右的幾個標準動作。司霞說:“也許是職業病吧,到現在只要我上街,見到違反交通規則的人,都會上前進行勸導、制止。遇到闖紅燈的人,我依然會上前拉住不讓走。”


做一名盡職的管片民警


蘇徐州:口述歷史——老一輩公安人司霞的流金歲月(來源:徐州警方)

司霞(前排左二)與派出所戰友們的合影

1963年離開女子交警隊後,司霞來到鼓樓派出所(現黃樓派出所)當了一名管片民警。那時候,白天下街道每家每戶尋查,違法青少年一天至少見一面進行教育,遇到各類管制人員,每天都要進行談話,同時幫助他們解決生活出路,每週只能休息半天。司霞的丈夫也是民警,兩人各忙各的,很多家務事都顧不上。在彭城路、興徐巷、回馬巷、黃樓那一片所管轄區,治安狀況非常好。

後來到了王陵派出所工作,司霞也是與群眾打成一片。誰家有困難需要救濟的,就送去補助金和物資,下雪了第一個出來幫助百姓掃雪。海鄭裡有一年積水,她趟著沒膝的水去居民家中察看水情,幫大家排憂解難。



自學文化,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


蘇徐州:口述歷史——老一輩公安人司霞的流金歲月(來源:徐州警方)

司霞夫婦上世紀50年代著警服照片

司霞是徐州人,父母在下街(現解放南路局部)做點小生意,由於家貧,沒上過學。解放後,13歲就參加了冬防服務隊,在街道當起了志願服務者。由於積極肯幹,熱愛學習,又參加識字班學習文化,當選為街道保衛委員會副主任。

四區(解放初期徐州區劃)選人民代表時,司霞不夠年齡,但公安分局破例讓她參加選舉人民代表。由於工作表現積極,派出所所長習達慈認為她有培養前途,就保送她去派出所工作。那一年是1952年,她16歲。經過了半年試用期,1952年司霞正式成為一名人民警察,月工資是18元錢,後來又漲到33.5元。歲月更替,她穿過黃軍裝,也穿過列寧服,再後來改成藍色警服。夏天上身是白襯衫,下身是黃裙子。她非常感恩共產黨對自己的培養教育,努力工作,積極要求進步,於1956年12月22日終於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為了學習文化知識,每天早上6點去上課,8點再去上班,堅持一學幾年,一直學到1960年。她說,學好本領才能勝任各項工作,不然就會落後於人。


退休時獲得“從警30年”榮譽證書


蘇徐州:口述歷史——老一輩公安人司霞的流金歲月(來源:徐州警方)

司霞退休時獲得“從警30年“榮譽證書

司霞說,自己上世紀六十年代的月工資36.5元,多年沒漲過。到了七十年代末,遇到一次漲工資的機會,但全所只有一個名額。大家一致同意把這個名額給她,但她卻把這個名額主動讓給了生活困難的同志。

從警幾十年,雖然走過了坎坷路,但司霞說自己一直清白做人、乾淨做事。上世紀八十年代她又調到東站派出所工作,在一次騎自行車辦案時,被汽車撞倒,腿部粉碎性骨折。1991年,司霞在雲龍公安分局退休,獲得了“從警30年”榮譽證書。


讓我們向這些將青春和熱血

奉獻給公安事業的老一輩公安人,

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