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蘇中地區這座城市當年未分開,江蘇第四大城市就不是南通了


倘若蘇中地區這座城市當年未分開,江蘇第四大城市就不是南通了

揚州


江蘇憑藉著既沿海又沿江(特別是沿長江兩岸)的獨特地理位置,經濟非常發達,曾經是我國排名第一的經濟大省,直至1989年,才被廣東取而代之,30多年來,江蘇經濟總量一直保持全國第二!

江蘇經濟如此強大,得益於眾多大城市的支撐,如省內排名第一的蘇州;省會城市南京;第三城市無錫,第四城市南通等等;但是有一座大城市往往不被人們所提及,1996年之前,這座城市曾經緊跟無錫,經濟總量排在南通前面,這座城市就是揚州市。

1996年,揚州市被分一分為兩,一是揚州市,另一個是泰州市,揚州市下設江都、高郵、寶應、儀徵等市縣,在分市的前一年,即1995年,江蘇省各市GDP排名為:第一,蘇州,蘇州1995年GDP為903億元;第二是無錫,無錫GDP為761億元;第三就是揚州,揚州1995年的GDP為605億元;力壓南京和南通,南京南通GDP分別是576億元和467億元,排在後面分別是:徐州411億元;常州370億元;鹽城324億元;鎮江286億元;淮陰277億元;連雲港155億元。


倘若蘇中地區這座城市當年未分開,江蘇第四大城市就不是南通了

揚州GDP:1995年和2018年


可見,揚州當年有多厲害,列江蘇第四位,全國排名也進入了前20強,列全國排名第十七位。

如果將揚州和泰州2城市再合併起來,或者說揚州當年未分開泰州,揚州將會怎樣?

由於2019年江蘇分市GDP未能集齊,而且江蘇在去年經濟普查中,各市GDP不僅沒有“縮水”,而且還有少量增加,以2018年江蘇公佈的GDP情況作為參照,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2018年,江蘇各市GDP排名中,蘇州第一,總是為18597億元;南京第二,GDP為了12820億元;第三無錫,無錫GDP為11439億元;第四就是揚州與泰州合計GDP為10574億元。第五才是南通市;後面的城市就不表了。


倘若蘇中地區這座城市當年未分開,江蘇第四大城市就不是南通了

揚州


這也就是說,如果揚州與泰州合併以後,2018年GDP就超過了1萬億元,不僅名列全省第四大經濟強城市,還進入了全國GDP萬億元俱樂部,使國家GDP億元俱樂部城市增加到18個城市。

近幾年來,在民間關於揚州與泰州合併之事,呼聲較高,其原因:

一是揚泰歷史上本來就是“一家親”,不少泰州人至今仍然認為自己是揚州人,而揚州人也認為泰州是揚州的,文化根源相同,相親相近無法割捨。

二是蘇南地區經濟發展一路絕塵,沿江地區也應該有一個對等的大城市來平衡平衡。爭取蘇北地區的話語權。

三是揚州和泰州的經濟發展也很快,增速增量也比江南差不了多少,揚泰合併後的GDP總和確實超過了1萬億元,在省內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揚州,古稱“廣陵、江都、維揚”,建城史可上溯至公元前486年,揚州歷史悠久,文化璀璨,商業昌盛,人傑地靈。地處江蘇省中部,長江與京杭大運河交匯處,是南京都市圈緊密圈城市和長三角城市群城市,國家重點工程南水北調東線水源地。有著“淮左名都,竹西佳處”之稱;又有著中國運河第一城的美譽,也是中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

對於揚州和泰州,你怎麼看?歡迎你發表評論!


倘若蘇中地區這座城市當年未分開,江蘇第四大城市就不是南通了

揚州白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