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3《長安十二時辰》|繁華下的危機,更值得深思

玉壺光轉魚龍舞,長安萬年終成空。

《長安十二時辰》改編自馬伯庸的同名小說。在幾乎零宣傳、突然上線的情況下,自來水的好評源源不絕,豆瓣評分一度升到8.7,成了19年的現象級口碑劇。緊湊而跌宕的情節、精美的服化道、對歷史的深挖、對細節的執著、電影質感的視覺體驗,無一不引起熱議。

故事設定在天寶三載的上元節,即歷史上唐玄宗的天保三載(公元744年)。作者選擇這個時間背景是有深意的。當時的大唐剛剛經歷開元盛世。詩聖杜甫《憶昔二首》中寫到:"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開元全盛時期,就連小縣城都有上萬戶人家。稻粟豐收,糧食不僅裝滿公倉,也裝滿了每戶人家的私倉。百姓生活富足、國家繁榮昌盛由此可見,令人神往。

豆瓣8.3《長安十二時辰》|繁華下的危機,更值得深思

然而,在花團錦簇、歌舞昇平的表面下,卻是暗流湧動,危機四伏。僅僅十一年後,即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唐玄宗棄城而逃、長安失守。一座國際化大都市瞬間被戰爭陰霾籠罩,不復往日明媚;一個時代的繁華經此由盛轉衰,難以迴歸。

所以我們不僅要看到劇中"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的繁華,更要看到繁華下的危機,學會居安思危。這才是歷史和優秀作品帶給我們的意義。

本文將從內政、土地制度、軍閥勢力三方面來淺析《長安十二時辰》對歷史的還原和帶給我們的現實意義。

豆瓣8.3《長安十二時辰》|繁華下的危機,更值得深思


內政:不患外患,而患內憂也。

劇中最重要的衝突便是太子和右相的權力之爭。右相林九郎黨羽眾多、權勢滔天,甚至敢公然在皇帝和群臣面前誣陷太子。有人質疑劇情是否誇張,為了製造衝突而刻意製造衝突,哪有人會如此寵幸外臣,甚至幫著外臣打壓自己親兒子?然而,事實遠比電視更誇張。

林九郎的原型人物是歷史上有名的奸相李林甫。成語"口蜜腹劍"說的就是他。作為宰相,他關注的從來不是國計民生,而是揣摩皇帝的心思和保住自己的地位。武惠妃誣陷三位皇子,他知皇帝生氣,便順水推舟,間接造成了"一日殺三子"的慘劇。李林甫是武惠妃的兒子李瑁的擁簇者,他沒想到最終玄宗立了李亨為太子。所以他又擔心李亨上臺後會對自己不利,便多次自己出面或指使他人誣告太子一黨,流了鮮血無數。這便是《長安十二時辰》中太子和右相相爭的背景。

豆瓣8.3《長安十二時辰》|繁華下的危機,更值得深思

宰相林九郎

打擊異己、忌才害能還不是李林甫最大的罪行。因為怕有功績的邊將們出將入相影響到自己,他又大力舉薦胡人為節度使,稱他們忠心,不會結黨營私,又驍勇善戰。

"文臣為將,怯於戰陣,不如用寒族、蕃人。蕃人驍勇善戰,而寒族在朝中沒有黨援。"

這才讓以安祿山為首的胡人們得到了足以反叛的權力,安史之亂的禍患,可以說是李林甫一手埋下的。然而,如果說以李林甫為首的奸臣們是"內憂",那麼,造成這個"內憂"的人,卻是唐玄宗自己。

豆瓣8.3《長安十二時辰》|繁華下的危機,更值得深思

唐玄宗

一方面,開元盛世的政績讓唐玄宗自滿起來,他開始沉溺享樂。不但懈怠朝政,更聽不進逆耳忠言。"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讓多少忠良耿介之臣寒了心。劇中唐玄宗想讓宰相林九郎代政,自己卻要和嚴羽幻(楊玉環)去驪山泡溫泉,正是這種荒唐的體現。另一方面,從小知道玄武門事變,又親自發動了唐隆政變和先天政變,唐玄宗的內心是深深忌憚著某天自己的兒子也會謀反的。這才給了李林甫這樣不顧大局、只一味迎合皇帝心思,又深知其痛點的小人們機會。

所以,就算不是李林甫,也會有王林甫、趙林甫,能留在皇帝身邊的無非是懂他的人。李林甫之流不過是唐玄宗內心陰暗面的外在呈現而已。

豆瓣8.3《長安十二時辰》|繁華下的危機,更值得深思

李隆基被祝慈所救來到貧民街


土地制度: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長安十二時辰》剛開播時,就因為"水盆羊肉"、"火晶柿子"等陝西傳統小吃上了熱搜。看張小敬大快朵頤吃羊肉的時候,我們似乎感受到了長安人民富足美好的生活。然而,到了電視快結尾時,我們又看到,就在離皇城不遠的平康坊內,有一條街的百姓,衣衫襤褸、食不果腹。就算是招待尊貴的客人,想表示謝意,幾家人湊一湊,也只能勉強弄出窩窩頭和鹹菜這樣的吃食。想給孩子們請個教書先生,整條街的人家都出力,也就養得起一頭豬作為謝師禮。

豆瓣8.3《長安十二時辰》|繁華下的危機,更值得深思

張小敬吃的水盆羊肉

豆瓣8.3《長安十二時辰》|繁華下的危機,更值得深思

貧民街的窩窩頭和鹹菜

皇帝問:"那孩子們的爺孃都去了哪裡?"那人答:"有當兵戰死的。有欠貸還不上投河的。有生了病幹不了活,到樂遊原裡掛樹枝子的。有田產被大官搶了去,官司打不贏氣死的。哎,我們這條街,淨是故事。眼下淪落進來的人,倒越來越多了。"

這裡影射到了當時的土地制度,均田制和租庸調製。均田制起始於北魏。當時因為長期戰亂,老百姓流離失所,因此也就導致了大量的田地荒蕪。

均田制的意思即政府把這些土地平均分配給農民,租庸調製則是農民收到土地後需要履行的義務。"租"指繳納租金,"庸"指承擔徭役,"調"指繳納土產貢品。這樣一來能讓老百姓安居樂業,有了糧食,二來政府有了賦稅收入和府兵。

均田制和租庸調製本是利國利民的政策,然而它有個前提是國家手中必須掌握足夠多的土地。到了唐朝,隨著社會的安定,不再有那麼多荒蕪田地能夠分配,土地兼併也日益嚴重。老百姓賴以為生的土地,要麼根本沒有被分配到,要麼被富商官僚強佔去。劇中張小敬因為老聞報仇而獲罪成死囚,老聞之死,正是豪強和老百姓之間矛盾的縮影。

豆瓣8.3《長安十二時辰》|繁華下的危機,更值得深思

正如戶部小吏祝慈對皇帝所說:

"聖人你高坐朝堂,不聞民聲久矣……長安今日之繁華,已是在吸萬民骨髓。然而,又還能吸多久啊?"


軍閥勢力:天下郡國向萬城,無有一城無甲兵。

剛剛提到,在均田制和租庸調製的基礎上,政府有了府兵。當時的府兵去參軍是需要自備糧食的。但隨著土地制度的破壞,很多農民連溫飽都達不到,更別說帶著糧食去當兵了。所以到了唐玄宗時期,不得不改行募兵制。

豆瓣8.3《長安十二時辰》|繁華下的危機,更值得深思

張小敬曾是第三十三折衝府(管理府兵的機構)第八團的府兵

募兵制讓流離失所的百姓有了衣食,免交賦稅。少了流民的隱患,又促進生產,還增加了國家的軍事力量,看起來很順時。但它同樣讓將和兵之間有了隸屬和利益關係,不少將領趁機培養起自己的勢力。加上邊防上普遍設立節度使,遠離中央、難以控制,對長安虎視眈眈。

安祿山便是范陽、平盧、河東三地的節度使。當時全國共設有九個節度使、一個經略使,而安祿山一人便統領了三個,領兵近20萬。其權勢之大,可以想見。

豆瓣8.3《長安十二時辰》|繁華下的危機,更值得深思

安祿山統領范陽、平盧、河東三地

安史之亂中,靠著"節度使打節度使"的策略,唐朝最終平叛。安史之亂後,一方面國力衰弱,朝廷仍需要節度使戍衛邊疆;另一方面為了制約,採取了"節度使平衡節度使"的策略,所以節度使的數目不僅沒少,反而增多,到唐代宗時達到40多個。

豆瓣8.3《長安十二時辰》|繁華下的危機,更值得深思

唐代藩鎮分佈


杜甫有詩云:

天下郡國向萬城,無有一城無甲兵!

焉得鑄甲作農器,一寸荒田牛得耕?

牛盡耕,蠶亦成。

不勞烈士淚滂沱,男谷女絲行復歌。

這首《蠶谷行》描寫的便是唐代宗時期藩鎮割據的局面。然而,杜甫"讓鎧甲作農器"的美好願望沒有實現。唐朝中後期的皇帝一直在和藩鎮勢力鬥智鬥勇,卻始終限於困局,直到最後都未打破。

本是為抵禦外部危機,卻讓自己內部分崩離析,最終導致五代十國的亂世。令人唏噓。


《長安十二時辰》的現實意義

長安城分為東西兩塊,東面是長安縣,西面是萬年縣,取"長安萬年"的吉祥寓意。然而,因為政治、經濟、軍事等複雜原因,未及千年,便成黃粱一夢。

豆瓣8.3《長安十二時辰》|繁華下的危機,更值得深思

歷史不僅僅是給治國者看的,對我們普通人而言,更具有現實意義。以下是《長安十二時辰》繁華下的危機帶給我的思考,寫下來,希望與各位朋友共勉。

  • 居安思危。太平盛世是假,繁華和危機共存才是真。唐玄宗只看到了盛世,沒看到危機,這是他犯的最大的錯誤。能夠開創開元盛世,唐玄宗的才智和手段無疑是一流的。但他卻因為只看到了一面就自得自滿,沒有危機意識,最終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走下坡路的時候才會舒服。居安思危,才能讓我們不墜險境。
  • 走出去。唐玄宗一直生活在皇城內,如果不是被龍波劫持出去,又在逃跑中意外被祝慈所救,他可能永遠無法知道,就在皇城外不遠的平康坊內竟然會有一條貧民街,貧民街的百姓生活會如此艱苦。我們都不願意做井底之蛙,可又有多少人成了井底之蛙?看著井上的天空就以為是全世界,卻不知危險早已在井壁上,隨時會將我們吞噬。跳出去,走出去,我們才能看清危險,更好地保護自己。
豆瓣8.3《長安十二時辰》|繁華下的危機,更值得深思

  • 時刻保持發展的眼光。唐玄宗以為大唐會永遠是太平盛世,所以他懈怠了。土地制度早已不順應時代潮流,人和事的變化早已超乎他想象,他卻毫不放心上。等到他發現他再也無法控制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去年有個很扎心的社會現象,人到中年被公司辭退。若是我們不想這樣的事發生在自己身上,便需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工作崗位、看待同事、看待自己。
  • 虛心納諫。誰都喜歡聽好話,但我們更要學會接受批評。唐玄宗親小人遠賢臣,口蜜腹劍的李林甫又給他帶來了什麼呢?聽到別人的批評,先別生氣。如果對方是惡意的,那根本不要放心上,如果對方所說有道理,那我們就該反思和改正。閉塞視聽只會讓我們落後,虛心納諫才能讓我們進步。


與諸君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