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角卡門》:我們都想成為阿華,卻最終成了託尼

《旺角卡門》是王家衛自編自導的第一部影片,由劉德華,張曼玉,張學友,萬梓良等人主演,影片上映於1988年。

影片通過講述發生在香港旺角幾個小混混之間的黑幫故事,戲劇化的體現了一些香港底層社會中想要尋找生活尊嚴的小人物命運。

影片以劉德華飾演的黑幫人物阿華為中心,有兩條主線,一條是與張學友飾演的烏蠅哥和萬梓良飾演的託尼哥相關的黑幫線,另外一條則是與張曼玉飾演的阿娥相關的感情線,兩條線雖然有交織,但是卻呈現出兩種截然不同的基調,甚至會讓人有兩部電影的感覺。

其中,感情線部分如果單獨抽出來做成一部電影的話,會很有王家衛後來電影的質感。

影片在色彩上的運用非常的強烈,純色的主色調光搭配明度對比,具有強烈的風格化意味

影片中的人物和場景,都讓人印象深刻。

影片中,阿華、烏蠅哥、託尼哥,阿娥,四個人代表了四種人。

託尼哥,一個背叛了自己理想的人。

《旺角卡門》:我們都想成為阿華,卻最終成了託尼

萬梓良飾演的託尼

他原先是有理想的,要不然也不會做到黑幫頭目的位置,可惜他沒有堅持自己的理想,他被殘酷的現實給擊敗了,放棄了自己對於理想的追求;他心中就只剩下利益,為了利益甚至可以放棄一切,包括尊嚴,所以,面對烏蠅哥拿槍指著腦袋的時候,他慫了。

烏蠅哥,則是一個對理想有極致追求的人。

《旺角卡門》:我們都想成為阿華,卻最終成了託尼

張學友飾演的烏蠅

也正是因為他的這種極致追求,導致他跟現實生活格格不入。

他不願意去賣魚蛋,因為在他眼中,這種行為屬於背叛理想。

他被託尼哥羞辱,當所有人都認為他會消失的時候,他接受了幫派的殺手令,捍衛了自己的尊嚴與理想,當一個英雄!哪怕這個英雄只有一天,哪怕這個英雄需要生命來做代價!

在他心中理想是大於一切的,包括自己的生命。

阿華,其實是一個天真的理想主義者。

《旺角卡門》:我們都想成為阿華,卻最終成了託尼

劉德華飾演的阿華

但天真的他很快就在現實生活中發現,生活是很殘酷的,它不會跟你談理想;所以,他反覆的叫烏蠅不要出頭,也想要和阿娥一起回大嶼山,放棄自己的理想;但他終究是一個天生的理想主義者,所以,當他看到烏蠅刺殺二五仔失敗的時候,毫不猶豫的站了出來維護烏蠅的尊嚴,幫助他完成了刺殺。

而在那一刻,他應該想到了,自己是需要以生命為代價的,他也是一個對理想有極致追求,願意犧牲一切的人

阿娥,則是一個在現實生活中卻嚮往理想的人。

《旺角卡門》:我們都想成為阿華,卻最終成了託尼

張曼玉飾演的阿娥

她沒有勇氣去追求自己的理想,所以,她對阿華的愛很含蓄,面對理想中的愛情,她選擇了被動接受;當阿華要去送死的時候,她也沒有去阻攔,因為她知道她攔不住,阿華不會為了她的理想生活放棄自己對於理想的追求。

看到影片中這四人對於理想的追求,再回頭來看看自己,就能發現,幾乎都是我們最初面對自己理想時的樣子。

雖然有些難以接受,但現實中大部分人都是託尼哥、阿娥,只有少部分人能做到烏蠅哥、阿華。

這是事實,客觀存在的事實。

說完人物,我們再來談談電影的場景設計。

作為王家衛的處女作,《旺角卡門》真的很驚豔,尤其是場景的設計上,非常的巧妙;讓人看了印象深刻,以至於在觀影后許久,依舊能在腦海中想起。

比如,阿娥離開阿華回大嶼山的那場戲。

《旺角卡門》:我們都想成為阿華,卻最終成了託尼

旺角卡門

王家衛用一些看似不太相關的鏡頭序列,配上電影旁白來描繪人物的內心世界,讓人看了卻不會有任何的違和感,這種設計,非常的巧妙。

又比如,阿華和阿娥面對面吃飯的那場戲。

《旺角卡門》:我們都想成為阿華,卻最終成了託尼

旺角卡門劇照

王家衛刻意的把阿娥的腳用高對比的亮色拍了出來,在桌子上,阿娥正常的在吃飯,沒有什麼動作;但是在桌子下,她的腳已經出賣了她,晃動的腳,預示了她萌動的心。

桌子上和桌子下,剛好對應了人物的表面和內心的活動,非常的巧妙。

還有阿華為受傷的烏蠅報仇前往飯店砍人的那場戲,以及阿華最後幫烏蠅補槍的那場戲。

《旺角卡門》:我們都想成為阿華,卻最終成了託尼

旺角卡門劇照

王家衛都使用了大量的降格拍攝鏡頭,這也叫做抽幀鏡頭,但並不算完全意義上的抽幀,更像是單純的降幀拍攝,把每一幀的曝光時間增加,所以,會在跳幀的同時,有拖影。

這些拍攝技巧,在他之後的作品《重慶森林》、《東邪西毒》、《花樣年華》中都是有運用到的。

也正是因為王家衛在《旺角卡門》中實驗了很多的拍攝手法,才有了之後作品的經典鏡頭。

所以,才會有今天的王家衛導演。

話說回來,《旺角卡門》的鏡頭還算是比較有邏輯的,但到了他後面的《東邪西毒》,就單純的憑藉意識和情感的相似來組合成鏡頭。

所以,《東邪西毒》的評價分兩極化……

總體來說,《旺角卡門》雖然是一部商業片,但裡面卻融合了王家衛的想法與風格,所以,與一般主流的香港黑幫商業片略有些不同。

當年的香港電影,是比較喜歡在黑幫故事中塑造個人英雄,觀眾們喜歡這種小人物在大都市環境下憑藉著自己的特立獨行然後走向成功的故事,但王家衛的《旺角卡門》卻是與這種主流背道而馳的。

在《旺角卡門》的世界裡,每個人都是真實立體的,沒有小馬哥那麼的英雄,阿華混了那麼久只有烏蠅一個小弟,兩人最後還死了。

《旺角卡門》:我們都想成為阿華,卻最終成了託尼

旺角卡門劇照

導演最終將一個殘酷的悲劇呈現在人們的面前。

還有在主流香港黑幫電影中被故意忽略掉的愛情也被王家衛提高到了兄弟之情相同的地位,阿娥和阿華的感情戲細膩不像是一部黑幫電影,他們之間愛情給這部黑幫犯罪電影注入了一絲浪漫而又溫柔的氣息。

他們兩人在電話亭的熱吻,成為了一個永恆的經典。

電影的兩條線,一條是殘酷的黑幫鬥爭,一條是甜蜜的愛情,兩條線的交錯糾纏創造出了一種獨特的魅力,殘酷中帶著溫柔,溫柔中帶著浪漫。

其實可以看得出來王家衛最想講的並不是黑幫鬥爭,而是單純的愛情。

但他是新人導演,他不得不放棄自己的理想,向現實妥協,為了票房,他最終變成了託尼哥,在影片的結尾抹殺掉了阿華和阿娥的愛情,也抹殺掉了他的理想。

而正是因為這樣的妥協,《旺角卡門》成了一個另類作品,對於王家衛和香港電影而言都是這樣。

對於王家衛:這是他唯一一部黑幫片,他想講自己理想中的愛情故事,但卻又不敢那麼明目張膽地講。

對於香港電影:原來黑幫片還可以這麼拍啊,主流的黑幫電影多了一條支流。

《旺角卡門》:我們都想成為阿華,卻最終成了託尼

旺角卡門劇照

關於影片為什麼叫《旺角卡門》,很好理解,拆開來解讀。

旺角:故事發生在旺角,這個一個地名。

卡門:其實是法國作家普羅斯貝爾.梅里美寫的短篇小說

而小說《卡門》的主題是一個脫離了道德的束縛去追求精神的純粹自由,最終死掉的故事。

而在《旺角卡門》這個故事裡,烏蠅哥為了維護自己的尊嚴,去做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而阿華終究還是兌現了自己的承諾,幫烏蠅補掉了那個人,從而,烏蠅哥終於可以不用說自己一世烏蠅,在死的那刻,他終於達成了他的理想,做了一日英雄。

而這個英雄其實是以他們兩個人的生命為代價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這種對於理想的強烈而極致的追求,正好對應了卡門嚮往純粹自由的死去,所以,這也是電影為什麼叫《旺角卡門》的原因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