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基层的居委会社区工作者都是临聘人员,辞职的越来越多,社工编入体制内难吗?

好多灰机2


我国社区居民委员会的性质是群众组织,主任,副主任,委员是通过召开居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任期三年为一届。现在有些人以为社区工作人员是干部,总想享受公务员待遇,目前是不可能的。难与不难关健是由社区居委会的性质来决定。现在各级政府都在精减机构,原先属于事业单位的现都改为企业单位。在这种形势下一个群众组织“社区居委会”能进入事业编制吗?再说如果把社工编入体制内,你知道全国有多少个社区居委会和社工?庞大的公务员人数可在全世界稳排第一。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别做梦了!


大华红头


你如果问直接从社区如编制难不难,那我的回答会是:非常难。但是也不是不可能。

在我的印象当中,南京之前有一个社区书记,在经过了一些列的选拔和考验之后,还是成功进入了编制。但是,想要通过这个途径来考上编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不可行的。

不过在我的身边,通过社工考试作为过渡,考上公务员的倒是不在少数。其实对于很多人来说,社工最大的好处就是离家近,工作稳定,加班相对来说比较少。

大批量直接进体制,这在很长的一段时间来说,都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但是如果说大家把这个作为过渡,一边上班一边考公务员的话,那样的上岸几率往往会大很多。


江苏基层考试网


社区工作人员就相当于村干部,当然是入不了编制的。

大家知道,在农村有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任职的人员就是村干部。在城市,与农村相对应的就社区,社区有党组织和居委会。社区党组织就相当于村党支部,社区居委会全称是社区居民委员会,就相当于村民委员会。也就是说,在社区党组织或居委会任职的干部是社区干部,包括社区党组织书记、社区居委会主任等职务,除了社区干部以外,其他人员都属于聘用人员,连社区干部都不算,所以说肯定是入不了编的,因为社区就不属于行政或者事业单位的序列,就好比农村一样,和入编根本不搭边。

当然了,现在各地都在出台鼓励村干部或社区干部考录公务员的政策。一般担任党支部书记或村主任的,都有机会成为公务员,如果遇上这两年乡镇换届的话,村干部可以直接担任乡镇领导干部,也就是公务员副科级领导。现在各省市每年都会定向招录村干部或社区干部为公务员,当然了,前提条件是你必须得是支部书记或村主任。这部分人考录公务员后,即属于村干部又属于乡镇或街道干部,可以拿两份工资,比大学毕业生的待遇好要好。尤其是近两年的乡镇换届,一大批村干部直接进入乡镇领导班子成员,不但成了公务员,还是公务员副科级领导,那些辛辛苦苦考录公务员的大学毕业生都没有这些村干部提拔的快,当然了,这些村干部都是比较优秀的村干部。

总之,社区聘任人员是不可能入编的,但是社区党组织书记或居委会主任是有机会成为公务员的,尤其是赶上乡镇换届的话,还有可能直接成为公务员副科级领导。

欢迎关注中省直遴选,有问题欢迎随时交流!


中省直遴选


不会吧?我们这是的情况是,十几年前第一批要简单考试的,以后大家一看工作还行吧就托人办,没有关系是不好进入的,现在虽然考试招聘…⋯也不好说了,这个工作工资还可以,比一般的企业强,辞职的没有听说过,进居委会是挺难的事情啊!(我是从街里下派到居委会的干部已经退休十几年了,稍微了解一些吧!)


王玲88540008


我们这里叫社区,上一级叫管委会,社区人员分为几类,一类为在编干部,在编干部属于事业编制,月工资3500元左右,五险一金,住房公积金,年终有18000元左右的奖金,综合月工资5000元左右,很多为干了一年以上经过统一考试考上的,二类为公益岗位,月工资2500元,交三险一金,多为困难群体,学历年龄要求不高,三类为所谓志愿者,工资2200元,交三险一金,学历年龄要求不高,二类三类干满一年以上符合学历和年龄要求就可以参加纳编考试而有望成为在编干部,待遇会上一个很大的台阶,但是由于工作繁琐繁重常常加班,所辖区域内大大小小的事都要管,而且本地物价消费房价都很高,很多二三类人员认为和在编干部比同工不同酬,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而辞职的比比皆是,所以社区的二三类人员流动性非常大,目前社区招聘难也是一个比较头疼的问题,这个现状可能会维持很久。



平凡de在路上


纳入职业化体系的社区工作者,和聘用街道办签订劳动合同,属于劳动用工。他们不是事业编制人员,也不是公务员,但有向其靠拢的机会。

一般除了主任,书记,(管治安的多由片警下派,身份不在社区。)和社会保障的,什么网格员,协管员,流管员,经管员啥的基本都是所谓临时工待遇。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工作繁复,小社区大社会缩影,也是相关工作落实的直接实施者,千头万绪。不少社区工作者坦言,若要一一落到实处,做好做细再多一半人也怕不够。往往还有公益性岗位人员加以补充。

算福利待遇时是临时工,干工作就没有区别了。每天开证明的,要帮扶的,求协调的,问政策的,闹纠纷的,都是编外工作,络绎不绝。上面要搞活动,下基层做准备工作,流动人口,常住户,困难户,监管户,户户登记,常常入户。

噪音扰民,油烟堵屋,下水道公共设施破损,开业委会,搞选举,发通知,征兵,高考助学,困难救济,廉租房经适房,下岗人员优惠,居民保健,创卫,人口普查,经济普查样样操心,费时费心费力,还可能不讨好。还要应对从老到小的人物,有情绪不理解的委曲。

尤其岁未年终,各种报表数据,白天上门,夜里赶表常有的时,当然现在全国性的普查工作,一般有些补助,但考核也很严格。

相对于所获待遇,基层社工人员的确不高,相比较原来居委会大妈时代,信息化年轻化后效率提高了,但对工作者要求也更高了。

逢进必考要学历,限年纪,临时工想进入编制,可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最后成了万金油,哪里需要哪里搬,一块还有可能背锅的砖。很多青年人工作一段时间后不能适应,又进升无望离开也正常了。

一🌸一世界。元元,金沙江边的小鱼🐠儿,期待您的关注点评。

元元的天下


难得在悟空问答遇到做社工的小伙伴,我在社工行业也有6-7年,算是有些经验。其实在这个行业越久,对行业的发展大概有些看法。对于社工编入体制的问题,从内地的发展来说,暂时不可能会编入的。

我目前在珠海,珠海的居委会社区工作者待遇还算不错,年薪甚至可以达到10万(加上公积金和社保的),但确实在发展上会受限。如果题主想要在这个行业有更好的发展,肯定要脱身出来。

我在前几年也请教了不少机构总干事及督导、顾问等,发现目前在社工行业越是往上发展,行业知名度和个人品牌越是重要,越来越多的机构高层会往督导、顾问的方向发展,即除了正职之外,同时兼职其他机构、协会的督导或顾问,甚至外出开培训等,收入达到月薪2万都不是问题。要达到这一层次,我们需得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打造品牌项目,提升行业知名度

第一点就是将你自己带领的项目服务做起来,得到外界的认可,编写成优秀案例,并铺开项目宣传,从而获得一定的行业知名度。在这一点上,你除了要把项目做好,做得有特色,同时你还要铺开项目宣传,将项目做得好的案例进行包装,推广出去。


打造个人品牌,提升行业认可度

要打造个人品牌,你要做的第一步是融入行业圈子,社工这个行业属于刚起步,所以你有很多机会接触各种大佬,还有很多培训等,你要多主动跟别人交流、讨论,了解行业的信息。同时,你要推广你个人,这点要花些心思,其一是多写案例或者实践文章发布出去,其二是参加各种优秀社工/案例评选,其三是多跟大佬交流,刷存在感。基本这几点做到了,自然而然你就会在行业内建立起一定的认可度。


走出去,主动争取平台

我就是主动争取督导、协会顾问等平台的,尤其是一些刚成立的机构和公益协会,他们常常遇到很多问题和困难,这时候主动伸援手,给他们建议,帮他们写一些简单的方案,解决目前的主要困难。当然,要做到这点,你就要多走出去,才有机会跟一些机构和协会接触、交流,并主动争取帮他们解决问题。

当你获得这些协会和机构的认可时,慢慢就可以发展成为对方的督导、顾问。

只要你做到以上三点,你在社工行业的发展就有很多可能性,包括其他机构的督导、顾问,包括有人主动请你做培训等,这些兼职收入,有时候甚至比你的正职收入要高。所以,不要太纠结于社工能不能入编制,应主动提升自己,寻求更高的发展。

我是关注于职场和写作的写作者林莫,欢迎各位小伙伴关注,如有不同的观点,也可以在留言区评论,尤其是从事社工的小伙伴!


写作者林莫


机构改革后,社工入编已无可能。

体制意味着身份,编制是保障。有了编制一般不用担心那天突然下岗,家里房子断供、车里没油。尽管体制内工资待遇不高,但温饱线还是可以保证,也就促使了人们对编制情结的热衷。

社区与村委会都是自治组织,只是管理对象不同,工作性质大同小异。

社区工作千头万绪,现如今,社区的工作已经偏离服务居民的主业,更多的时候是为了应付县直单位的一些考核和侧重参与配合一些副业。

凡是县直单位工作,只要与老百姓有关,需要开展活动、统计数据之类的工作,最终都会落在社区。还有各个地方的中心工作,比如征地拆迁、文明创建、环境整治等,都需要社区参与配合。

社区人员,大多是聘任制,也有街道委派或者大学生村官。工作待遇偏低,福利待遇几乎没有,社保、年终奖等会根据政策地方不同等会有一些差异保障。

这种工作强度和待遇的不匹配,导致了社工队伍的不稳定。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一是在建立公务员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的同时,要将社工的工资待遇正常增长一并纳入,而不是看街道主官的率性而为,靠主官人品拿钱活命。

二是在县级层面以上,理顺县直部门工作职能,不搞工作摊派,为社工工作减负,让其回归服务居民的主业。

三是畅通社工考录晋升渠道,加大在优秀社工当中选拔考录比例,让社工有盼头有希望。


小公务


去了解下进社区或村组织的十个有八个拼爹妈裙带关系,为什么进社区或村组织,1.待遇基本工资低但实际总收入超过企业职工。2.工作散漫,轻松,基层组织一般到下午都出去"办公了"😜,就逢检查或重大活动忙一些。3、有优越感,别人找他帮忙办琐事多些,圈子中有地位的人多。4、村或社区组织本身党组织人员较少,过一段时间一般都会成为主任,副主任,副书记,共青团书记等,晋升前途好。所以希望国家减少面试的占比,规范各级组织部门的招聘。


快乐一升


介绍下社区情况:

社区居委会的人员是有一定编制的,社区委员会是社区的自治组织,一般也就是一个主任,一个副主任,几个委员的编制,那么这几个人要承担社区数万人的居民管理,工作人员肯定是不足,这种情况下会采取这样的几个措施来解决:

一是,区一级的人力资源部门会安排公益性岗位的人员到社区帮助工作,安排到劳动保障或者社会福利、民政等相关的岗位上,这样的话不占用社区委员会的编制,但是却能够为社区工作。

二是,上级会下放一些机构,到社区帮助工作,相关人员也会到社区参与社区的事务和管理,对社区的工作进行指导。

三是,有一些临时性的人员,有时候区级的相关部门下放派到社区工作,个别情况是社区自己聘用一些,也参与社区的管理,是社区的临时性工作人员。

四是,社区党支部也有一套班子,也有一些相关工作人员也能参与社区的管理。

五是,一些重大的工作和公益性的活动,社区会选派志愿者参与社区的工作,比如说这次疫情防控就选拔了一批志愿者参与社区的防控工作,对社区的管理也进行参与。

六是,社区委员会管理的辖区企业,会在一些涉及到辖区企业的工作的时候,抽掉一些工作人员,帮助社区工作,比如说统计调查,经济调查,人口调查之类。

这种情况下,一般临时性工作结束,志愿者还有从企业抽调的人员都会回到自己其他的工作岗位上离开了社区,只有社区委员会和社区党支部的人员是固定的,还有上级下派的公益性岗位或临时性的聘任人员,能够继续在社区工作,但是由于他们本身就不是正式编制,所以今后想要纳入正式的事业编制,基本没有什么可能性,尤其是事业单位,已经分类别进行改革的情况下,在编制紧张的大环境下,这个问题都不可能解决。如果有社区工作人员觉得工作太辛苦,辞职的话也是得等到换届的时候进行补充,参加社区委员会的选举,所以也不是能随随便便能够增补的。

如果下一步国家要对社区建立社区政务服务中心,把这个机构变成政府编制的事业机构的话,进入社区政务中心的人员有可能是事业编制,但这得参加统一招考,需要国家统一规划有政策支持,自行不能解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