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误踢袭人的那一脚,背后有哪些深意?

少读红楼


在怡红院中,袭人可是一人之下,百人之上的首席大丫头,也是一向对女孩子奉若珍宝的怡红公子,踢中一脚当场吐血的人。

原文第三十回回末第三十一回开头就说到了袭人是如何被宝玉踢了一脚,当时天下大雨,宝玉叫门不开,因为等得不耐烦了,于是没看清是谁,就不管不顾地狠狠地朝开门的人踢了一脚,却没想到是袭人。

宝玉一肚子没好气,满心里要把开门的踢几脚,开了门时只当是那些小丫头子们,便抬腿踢在肋上。袭人“嗳哟”了一声。

宝玉还骂道:“下流东西们!我素日担待你们得了意,一点儿也不怕,越发拿我取笑儿了。”口里说着,一低头见是袭人哭了,方知踢错了,忙笑道:“嗳哟,是你来了!踢在那里了?”

宝玉不是那种有着暴力倾向的男人,平时对女孩子也是态度温和,难道袭人误挨宝玉一脚,只是因为在院外淋雨么?宝玉经历了什么?院门口发火背后的深意有哪些呢?

下面有书君就和大家一起,看看宝玉这几天经历了什么?

1、 面对皇家赏赐,黛玉与宝钗的不同态度,让宝玉纠结。

贾元春省亲过后,在端午节前夕,赏赐了端午节礼。在众人赏赐的礼物中,唯独贾宝玉和薛宝钗的一样,比林黛玉和其他人的多了两样东西,其中有一样就是红麝香串,而且宝钗第一时间便戴在了腕子上。


刚巧,宝玉得了北静王爷的鹡鸰香念珠一串,喜滋滋地打算送给黛玉,而黛玉不仅不收,还鄙视其为俗物,骂其为臭男人拿过的东西,皇家的赏赐,黛玉弃之如薄履。

宝、黛对于皇家赏赐截然不同的态度,不禁引发宝玉许多想法。一方面是自己将好东西与黛玉分享被拒,而另一方面自己亲姐姐更看重宝钗,这样让宝玉左右为难。

2、 清虚观上香,宝玉在黛玉面前被提亲,让宝玉不爽。

贾母带着众人去清虚观,宝玉本身已经为金玉之事很是闹心,但是清虚观的老道还如此不开眼的,在黛玉面前给他提亲。

虽然此次提亲遭到贾母婉拒,但是宝玉心里还是大大的不爽,尤其是提亲之时,林妺妺还在面前。在为此事同样糟心的黛玉,也因此正在生闷气。

于是一场“舌战”后,黛玉哭着说了一句话“我知道,昨日张道士说亲,你怕阻了你的好姻缘,你心里生气,来拿我煞性子。”

宝玉因为张道士提亲本来就不爽,更因为黛玉不理解他的苦心而生气。金玉姻缘本来就说不清道不明,如今又多了一重心事,这件事也如一根刺一样刺痛着宝玉,他怎能不烦闷忧心?

3、 挑逗丫鬟被王夫人发现,落魄逃跑,宝玉心中忐忑。

宝玉与丫鬟之间,一直都是随意惯了,去给王夫人请安时,随便与金钏开了几句玩笑。本来只是一些平常很随意的行为,但此次却被王夫人逮个正着。宝玉很清楚王夫人的脾气,自知这次的结果,金钏必不会有善终。

而自己也很担心此事传到贾政的耳朵里。作为儿时的小伙伴,在发生事情时,自己选择了逃跑,而留丫鬟金钏自己来承担,宝玉心中也是十分懊悔与无奈。

很多时候是无巧不成书的,宝玉调戏丫头被发现、金玉良缘的事被元春认可、自己被提亲。这一切都使得宝玉很是憋闷,没有地方发泄。

在整本书中,这是宝玉第一次发这么大脾气。毕竟当时的宝玉只是对爱情懵懂的少年,而这突如其来的诸多事情交缠在一起,一时也是苦恼。

人受气总是希望得到发泄的,正赶上他刚淋了雨,又遭到自己本院的丫鬟照顾不周,于是少爷脾气顿时发作起来。

只是,宝玉本来只想借此冲着小丫头发泄一下这几日的邪火,只是偏巧赶上袭人亲自开门,这才造成误伤袭人之举。

宝玉在整个书中的唯一“临门一脚”,是作者的有意安排,被踢后袭人一句简短的话,暴露出袭人并非我本善良,无欲无求,而是有很多小心思在里面。

曹公通过这个看似不经意的安排,不仅将埋藏在宝玉心中的诸多糟心事一一展示,也貌似不经意的道出袭人的内心世界。

《红楼梦》之所以为巨著,与作者曹公的各种不经意的小心思不无关系,很精辟也很精细。

在有书君看来,《红楼梦》中的每一个小细节都有着深意,很多貌似不经意的地方,往往蕴含着大理论。所以说看《红楼梦》不仅要看,更要细细品读。

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从认知思维、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维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计划。

活动参与方式:私信回复“福利”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免费领取。限时福利,先到先得哦~


有书共读


宝玉误踢袭人的这一脚,之后被晴雯称为“窝心脚”。

这一脚踢得很多历来就不喜欢袭人的观众和读者感觉大快人心,因为历来就最能呵护女孩儿家的怡红公子“第一次”发火打丫头就误踢中了实际得到他人生“第一次”的袭人。

那么这个“窝心脚”的背后究竟有什么样的深意呢?

袭人挨了“窝心脚”的这一天是五月初四端午节前一天,这一年的端午节前后发生了太多的事情。

四月二十五午后,薛蟠冒了贾政老爷之名请宝玉出去赴宴,令到黛玉一直为宝玉悬心。傍晚宝钗到怡红院访宝玉,黛玉因为不放心宝玉也来到怡红院门口,晴雯没好气的说“宝二爷吩咐了,一概不许放人进来呢!”不给黛玉开门。之后呆立在怡红院门口伤心的黛玉亲眼看到宝玉袭人一群人将宝钗送出怡红院大门,黛玉独自站在怡红院门口的花荫之下望门洒泪。


四月二十六芒种节,黛玉误解宝玉也不理他,独自葬花去了。黛玉葬花悲作“葬花吟”,宝玉听见后痛哭。宝黛二人消除误会,宝玉方知是“丫头不开门”的原故。

原文:“林黛玉想了一想,笑道:“是了,想必是你的丫头们懒待动,丧声恶气的也是有的。”宝玉道:“想必是这个原故。等我回去问了是谁,教训教训他们就好了。”黛玉道:“你的那些姑娘们也该教训教训,只是论理论不该我说。今儿得罪了我的事小,倘或明儿宝姑娘来,什么贝姑娘来也得罪了,事情可就大了。”说着抿嘴儿笑。宝玉听了,又名是咬牙,又是笑。”

四月二十七元妃赐下端午节礼,宝玉宝钗两人相同、黛玉和三春相同礼物比“二宝”的要次一等。宝玉看宝钗褪红麝香珠串呆了,黛玉手绢子打“呆雁”。

五月初一清虚观打醮张道士为宝玉说媒,贾母说宝玉不易早婚。张道士献上众道士传道法器作为敬贺礼,贾母提醒宝玉其中有与湘云带着的像是一对儿的“金麒麟”,宝玉收了。

五月初二贾母、宝黛都没有再去清虚观。宝黛为张道士说亲之事拌嘴,宝玉砸玉、黛玉剪穗子,还惊动了贾母王夫人。

五月初三贾母见宝黛都没有来参加薛蹯日生宴,抱怨着哭了说“不是冤家不聚头”。

五月初四a、宝黛听见贾母说“不是冤家不聚头”后,两人自动和好了。宝玉对黛玉说了一个“做和尚”。

五月初四b、宝玉说宝钗像杨妃,惹急了宝钗。宝钗讥讽宝黛“负荆请罪”。

五月初四c、宝玉与金钏儿调笑,王夫人撵走了金钏儿。

五月初四d、宝玉看到龄官画蔷,宝玉淋雨回到怡红院误踢了袭人。



第二天端午节到了。

“午间,王夫人治了酒席,请薛家母女等过节。宝玉见宝钗淡淡的,也不和他说话,自知是昨儿的原故。王夫人见宝玉没精打彩,也只当是昨晚金钏儿之事,他不好意思的,越发不理他。黛玉见宝玉懒懒的,只当他为得罪了宝钗的原故,心中不自在,形容也就懒懒的。凤姐昨日晚上王夫人就告诉了他宝玉金钏儿的事,知道王夫人不喜欢,自己如何敢不说笑?也就随着王夫人的气色行事,更觉淡淡的。迎春姊妹见众人没意思,也都没意思了。因此,大家坐了一坐就散了。”

“因此,今日之筵,大家无兴散了,林黛玉还不觉怎么着,倒是宝玉心中闷闷的不乐,回至房中,长吁短叹。偏偏晴雯上来换衣裳,不防又把扇子失了手跌在地下,将骨子跌折。宝玉因叹道:“蠢才、蠢才!将来怎么样?明儿你自己当家立业,难道也是这么顾前不顾后的?”晴雯冷笑道:“二爷近来气大的很,行动就给脸子瞧。前儿连袭人都打了,今儿又来寻我的不是,要踢要打凭爷去。就是跌了扇子,也算不得什么大事。先时连那么样的玻璃缸、玛瑙碗不知弄坏了多少,也没见个大气儿,这会子一把扇子就这么着了,何苦来呢!要嫌我们就打发了我们,再挑好的使。好离好散的,倒不好?”宝玉听了这些话,气的浑身乱战,因说到:“你也不用忙,将来横竖有散的日子!”

袭人来劝架不小心说了“我们”,变成了宝玉晴雯袭人三人伴嘴。黛玉来了劝和宝玉袭人,宝玉对袭人说了二个“做和尚”。

五月初五c、下午薛蟠请宝玉去吃洒,晚间宝玉回来怡红院让晴雯撕扇子千金一笑。

总结:宝玉误踢袭人“窝心脚”之前,因为晴雯冒名“宝二爷”不给黛玉开门惹出了宝黛之间的一次大误会。宝玉误踢袭人的当天,宝黛因张道士说媒了事刚刚和解,宝玉向黛玉发誓“做了一个和尚”。

接着宝玉被宝钗讥讽“负荆请罪”、与金钏调笑惹怒了王夫人、看龄官画蔷淋了雨,回到怡红院居然自己撞上了丫头不给开门的事,怒火中烧第一次打丫头就误踢了袭人“窝心脚”。

第二天端午节王夫人家宴很郁闷,晴雯跌扇子惹怒了宝玉,引起宝袭晴三人拌嘴。黛玉来劝和宝玉袭人,宝玉当着黛玉的面发誓“做了两个和尚”。晚间宝玉为哄晴雯开心,让晴雯“撕扇子千金一笑”。

也可以说,宝玉在这年端午节前对“宝黛关系”的焦虑导致他为黛玉第二次“摔玉”并发誓“做了一个和尚”。宝玉因为被宝钗讥讽“负荆请罪”而郁闷,犯了调戏金钏儿的错误,又因为丫头不开门误踢了袭人。

接下来因为所有的郁闷宝玉给了晴雯脸色,晴雯因为吃醋讥讽宝玉踢袭人“窝心脚”,宝玉因为心痛愧疚对袭人发誓“做了两个和尚”。之后为晴雯开心,宝玉又让晴雯撕扇子千金一笑。

这个端午节,宝玉为了“金玉良缘”和“木石前盟”焦虑,向黛玉发誓“做了一个和尚”。为了晴雯和袭人争风吃醋,向袭人发誓“做了两个和尚”。

因为宝玉误踢袭人“窝心脚”,结果引出了宝玉为袭人“做二个和尚”。


阿丹151014015


宝玉踢袭人一脚后,袭人加快了谋取姨娘地位的脚步。宝玉变得成熟。

宝玉的人生分三个阶段,在秦可卿房里睡觉前,被打前,和被打后。宝玉初试云雨前是一个单纯的小男孩。

宝玉被打前,他与一个纨绔公子哥没啥大差别。对爱情的态度是见了宝姐姐就忘了林妹妹;与丫头们不忌云雨;与小学生们眉来眼去;与琪官等男人交往密切,甚至互换汗巾。宝玉就是一头没有笼头的马,肆意横冲直撞。

被打后,宝玉开始控制自己的行为,他为金钏心痛,他暗自检讨自己的行为,他不再恣意妄为。对于爱情,宝玉坚定了黛玉是一生最爱。不再奢求得到所有人的眼泪。宝玉逐渐成熟。

宝玉的胡闹在端午节前后,达到了一个高潮。也在端午节后,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创。

1.端午节前,元春赐礼,黛玉与他不一样。他派人给黛玉送去自己得到的礼物,让黛玉随便挑。黛玉客气地拒绝了。

2.清虚观打蘸,张道士保媒 ,宝玉气得够呛。

宝玉一日心中不自在,回家来生气,嗔着张道士与他说了亲,口口声声说,从今以后不再见张道士了。

3.清虚观打蘸回来,黛玉奚落宝玉,宝玉更加恼怒。二人爆发大战。宝玉摔玉,黛玉剪玉穗子。

4.宝玉好不容易与黛玉和好了。因说话不防头,又惹怒了宝钗,被宝钗好一顿夹枪带棒地指桑骂槐。宝玉弄得灰头土脸,跑到王夫人房里。

5.在王夫人房里,宝玉又犯病了。他悄悄的向金钏笑道:“我明日和太太讨你,咱们在一处罢。”

(金钏)将宝玉一推,笑道:“你忙什么!‘金簪子掉在井里头,有你的只是有你的’,连这句话语难道也不明白?我倒告诉你个巧宗儿,你往东小院子里拿环哥儿同彩云去。”宝玉笑道:“凭他怎么去罢,我只守着你。”只见王夫人翻身起来,照金钏儿脸上就打着了个嘴巴子,指着骂道:“下作小娼妇!好好的爷们,都叫你们教坏了。”

宝玉见王夫人起来,发起雷霆之怒,吓得一溜烟儿逃进了大观园。

6.宝玉正看蔷薇花下一个女孩子在画“蔷”,没想到一阵大雨袭来。宝玉被浇成落汤鸡。跑回怡红院,敲半天门,没人开。

他一肚子没好气,满心里要把开门的踢几脚,及开了门,并不看真是谁,还只当是那些小丫头子们,便抬腿踢在肋上。袭人“嗳哟”了一声。宝玉还骂道:“下流东西们!我素日担待你们得了意,一点儿也不怕,越发拿我取笑儿了。”口里说着,一低头见是袭人哭了,方知踢错了,

宝玉这一脚无意中踢伤了袭人。夜里袭人还吐了一口血。

袭人本来以宝玉房里第一人自居。连宝玉打人,袭人都说:“我是个起头儿的人,不论事大事小、事好事歹,自然也该从我起。”

晚上,袭人见自己吐血,心里冷了半截。

不觉将素日想着后来争荣夸耀之心尽皆灰了,眼中不觉滴下泪来。

书里写袭人灰心了。事实是袭人的危机感更强烈了,加快了谋取宝玉姨娘的脚步。

袭人听说少年吐血,命不长久,她害怕自己没名没份的死了,因此她的危机感更严重了。

袭人被踢后,晴雯与袭人宝玉发生了一场争执,晴雯讥讽袭人连姑娘还没挣上,就称我们。袭人觉得时不我待,于是寻找机会,争取名分。

31回袭人被踢,34回,袭人就向王夫人谏言。王夫人告诉袭人把宝玉交给她,然后王夫人保证,自然不辜负她。果然不久袭人就得到了姨娘待遇。

宝玉踢了袭人一脚后,觉得后悔,他开始控制自己的情绪。

金钏儿跳井,宝玉挨打后,宝玉便再没有肆意妄为。他似乎再没有什么荒唐行为,对爱情不再动摇,宝玉和黛玉很少吵架。宝玉变得成熟了。

我是润杨,欢迎关注:润杨的红楼笔记!


润杨的红楼笔记


袭人是宝玉身边的首席大丫鬟,负责宝玉日常饮食起居,对外迎来送往,是怡红院的大管家,身份地位无人可比。温柔和顺的袭人,自从被贾母拨到宝玉身边以后,对宝玉的服侍可以说是尽心尽意,细致周到,且忠诚可靠,然而,袭人怎么也不会想到,有一天她会挨宝玉的一记窝心脚。

原文第三十回回末第三十一回开头就说到了袭人是如何被宝玉踢了一脚,当时天下大雨,宝玉叫门不开,平时都是小丫头子开门,宝玉没想到开门的是袭人,因为等得不耐烦了,于是没看清是谁,就不管不顾地狠狠地朝开门的人踢了一脚,却没想到是袭人。

宝玉一肚子没好气,满心里要把开门的踢几脚,及开了门,并不看真是谁,还只当是那些小丫头子们,便抬腿踢在肋上。袭人“嗳哟”了一声。宝玉还骂道:“下流东西们!我素日担待你们得了意,一点儿也不怕,越发拿我取笑儿了。”口里说着,一低头见是袭人哭了,方知踢错了,忙笑道:“嗳哟,是你来了!踢在那里了?”

袭人挨了宝玉一脚,宝玉是有心还是无意呢?答案很明显,宝玉自然是无意的,他根本没想到开门的是袭人,如果知道是袭人,他自然不会踢,但我们知道,宝玉平时对身边的女孩子都很好,从没有发过火,但这一次却例外,即便不是袭人,他本来也准备“把开门的踢几脚”。

这就奇了怪了,平时开门的虽然不是袭人,自然也都是小丫头子们,宝玉非常钟爱女儿,平时别人对着女儿大声说话,动手动脚他都无法忍受,为什么他这次一反常态一定要找个人踢几脚呢?宝玉哪里来的这么大的火气?

要分析袭人为何无辜挨宝玉的这一脚,就不得不分析一下这前后都发生了哪些让宝玉“一肚子没好气”的事。虽然袭人是无辜的,但宝玉这一脚不管是谁,这一次都是要发泄出来的了,因为这背后发生了太多让他不爽的事。

其一,金玉良缘浮出水面。宝玉有通灵玉,宝钗有金锁,他们之间被称为“金玉姻缘”,但在元春端午节赏赐之前,金玉良缘还没有明确的迹象,但元春的端午节赏赐,宝钗宝玉一样,黛玉与三春一样,这就明显有了分别,宝玉知道后,也觉得纳闷,他问袭人道:“这是怎么个原故?怎么林姑娘的倒不同我的一样,倒是宝姐姐的同我一样!别是传错了罢?”

可见在宝玉的心里,他一直是装着黛玉的,是只认木石姻缘而不认什么金玉姻缘的,但自从元妃端午节赏赐之后,金玉姻缘就成了尽人皆知的一件事,宝玉知道,黛玉知道,宝钗也知道,所以在面对敏感多疑的黛玉的试探时,宝玉就无比苦恼,只能一次一次“表忠心”,以此向黛玉证明自己。

林黛玉……因说道:“我没这么大福禁受,比不得宝姑娘,什么金什么玉的,我们不过是草木之人!”宝玉听他提出“金玉”二字来,不觉心动疑猜,便说道:“除了别人说什么金什么玉,我心里要有这个想头,天诛地灭,万世不得人身!”可以想见,在金玉姻缘浮出水面以后,宝玉要如何发誓才能让黛玉释怀?他怎能不苦恼?

其二,张道士为宝玉提亲。贾母带着众人去清虚观打平安醮,宝玉本来已经为金玉之事够闹心的了,他没想到的是,清虚观的张道士,见到了贾母就直言看到了一个好女孩,要给宝玉提亲,虽然被贾母挡了回去,但宝玉心里依然大大的不爽,因为他的心里只有林妹妹,而这张道士说这些话的时候,林妹妹偏偏又在场。

“谁知宝玉一日心中不自在,回家来生气,嗔着张道士与他说了亲,口口声声说从今以后不再见张道士了。”宝玉因为讨厌提亲的张道士,于是不打算再去看戏了,就去找黛玉,没想到黛玉一句话,让宝玉想多了,最后俩人就闹了别扭,黛玉哭着说了一句话“我知道,昨日张道士说亲,你怕阻了你的好姻缘,你心里生气,来拿我煞性子。”

宝玉因为张道士提亲不爽,更因为因为黛玉让他去看戏不理解他的苦心而生气,而黛玉更是因为张道士的提亲,金玉姻缘之外,又多了一重心事,也心里正不痛快,总想着刺一刺宝玉……面对剪不断理还乱的愁绪,宝玉怎能不烦闷忧心?

其三,与林黛玉闹别扭。因为上面说到的两个原因,于是宝玉和黛玉之间的矛盾和误解越来越深,终于两个人大闹了一顿,因此导致宝玉摔玉,黛玉铰穗,两个人吵闹的不可开交,说到底还是因为这时候,宝玉已经年满十三岁,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因此金玉姻缘出现了,张道士也开始提亲,而这些都是黛玉的心病。

宝玉对这些事情自然是不愿接受的,但他跟黛玉之间偏偏又没有挑明,两个人之间还处于你证我证的阶段,对一切都变得敏感多疑,稍有风吹草动,都可能是一场地动山摇的大风暴。后来两个人在袭人和紫鹃两个丫鬟的劝说下很快和好了,但紧接着又发生了黛玉敲门被拒事件,而宝玉被完全蒙在鼓里,于是两个人又闹起了小别扭。

对于宝玉来说,他跟黛玉之间虽然耳鬓厮磨,两小无猜,但也矛盾不断,因为黛玉敏感多疑,总是对宝玉不能够尽信,生怕他见了姐姐就忘了妹妹,这其实怪不得黛玉,父亲去世后,她已经成了 寄人篱下的孤儿,外祖母再疼爱,不可能时时照应的到,她把所有的感情都寄托在宝玉身上,而宝玉身边偏又围绕着宝钗、湘云等人,于是心里一直装着林妹妹的宝玉,就不得不时时在黛玉跟前赔小心,生怕一句话就惹恼了黛玉,明明互相靠近的两颗心,却总是出现裂痕,宝玉如何不揪心?

其四,挑逗金钏儿被母亲发现。宝玉是个富贵闲人,一眼看不到,就能生出事端来。端午前后已经很热了,各处主仆人等多半都因日长神倦之时,只有宝玉有精神,就到处溜达,走着走着就到了母亲王夫人那里,多情的宝玉于是挑逗了似睡非睡的金钏儿。

宝玉本以为母亲睡着了,没想到王夫人是假寐,他看到了自己儿子与丫鬟亲昵举动,于是大发雷霆,接着就打了金钏儿一个耳光,而宝玉呢?他自己觉着没趣,见王夫人起来,早一溜烟去了。

本来想跟母亲说明,把金钏儿要到自己屋里,但母亲一醒,宝玉看情形不妙,立马逃跑了,留下金钏儿一个人受惩罚,最终被赶了出去。想到刚刚不尴不尬的事情,想到金钏可能因此受到的处罚,宝玉的心里一定会不好受吧?

有以上这些原因,或大或小地牵扯着宝玉,让他心里憋了一肚子的气,找不到一个好的发泄的出口,因此烦闷不已,加上又被雨淋了一身,心中就更加不痛快,于是敲门不开的时候,他猛然间又想到黛玉敲门不开的情形,就更是气不打一处来,所有的一切不快,都在袭人开门的那一刻爆发了。

因此,袭人不可避免地挨了一脚,宝玉这一脚踢的很重,袭人当时就哭了,这哭自然不是委屈,而是宝玉下脚真的很重,从后来袭人吐血可知,从宝玉这一脚,也可看出,他这一段时间以来受了太多气,他把所有的气都在那一脚上发泄了出来,可怜袭人,成了无辜的受害者。

其实无论是宝玉黛玉之间的口角,与宝钗的金玉姻缘,还是张道士的提亲,挑逗金钏儿被发现,说到底,都逃不脱一个“情”字,宝玉所有的喜怒哀乐,都围绕一个“情”字展开。红楼梦一开篇也说到了“大旨谈情”,并说这“情”最终也会是“美中不足,好事多磨”,反观宝玉在此前后的一些表现和经历,不正是如此吗?


少读红楼


宝玉误踢袭人一事发生在《红楼梦》第三十回之末。对于此事,脂砚斋有回前墨云:“脚踢袭人,是断无是理,竟有是事。”意思是说,竟有宝玉踢袭人这样的事,却又没有理由说通其中的缘故。可见了一个“误”字是紧要所在。


再看第二十六回,黛玉往怡红院来见宝玉,恰逢晴雯受气,放狂言而不开门,此一事,脂砚斋有回后评云:“晴雯迁怒系常事耳,写于钗、颦二卿身上,与踢袭人、打平儿之文,令人于何处设想着笔。”意思是说,晴雯脾气不好又狂妄自大,常将心中之气迁怒于人,此一回更是迁于宝钗、黛玉身上,再联想到后来袭人、平儿这两个温柔和气的丫头却被踢被打,让人很难想象作者着墨之真实意图。

此两处的批语告诉读者,宝玉踢袭人是无心而为,误撞误踢所致,是有其事,道理却说不通。

诚然有如此评语自云,但从此事前因后果来讲,亦是有诸多可解之深意。

01 脚踢袭人实则回应黛玉地位不可动摇

此事之前,宝黛爱情纠葛已发展到鼎盛期。

从第二十六回黛玉被晴雯隔之门外到第三十回宝玉误踢袭人,回回皆有宝黛爱情纠葛,而且一回比一回更盛,宝玉也因此受大气,毫无喘息的机会。

1、第二十六回,黛玉借《西厢记》表心声,后因宝钗起醋意。



黛玉于帐内细细一声长叹“每日家情思睡昏昏”(《西厢记》中崔莺莺的唱词,描写崔莺莺思念张生的心绪),恰被宝玉听到,而后宝玉又借《西厢记》情不自禁地作出回应,“若共你多情小姐同鸳帐,怎舍得叠被铺床?”黛玉顿时拉下脸来,说宝玉拿她取笑,自个成了替爷们解闷的。此其一。黛玉

其二,宝玉被父亲贾政叫了去,黛玉替他忧心,三更半夜往怡红院来,不得进门,却又听见宝玉与宝钗一阵说笑,顿时起了醋意,回到潇湘馆,独自抹泪到三更多天才睡下。

2、第二十七回,芒种节饯花神,黛玉《葬花吟》述心中苦情。

黛玉因昨夜之事,此回不理宝玉。因把些残花落瓣去掩埋,由不得感花伤己,又是哭又是吟葬花之词,“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宝玉听后,不觉痴倒。

3、第二十八回,元妃端午节送礼初显“金玉”之意。

二十六回之矛盾此回才有所化解。宝玉说黛玉总不理他,让他摸不着头脑,黛玉说宝玉不解她心中之情之意,“见了姐姐,忘了妹妹”,两两猜疑,弄得旁人也甚是焦虑。



而此回重中之重当属元妃送端午之礼,宝玉与宝玉一样,黛玉却是另一样,这让宝钗忽又想起“金锁是个和尚给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的往日秘事。黛玉也因此而生“金玉”之疑,“比不得宝姑娘,什么金什么玉的,我们不过是草木之人”,宝玉也因此而发毒誓,“我心里要有这个想头,天诛地灭,万世不得人身”。

至此,“金玉”引发的感情纠葛又得以化解。

然而,转眼之间,宝玉见了宝钗丰泽肌肤,又见她妩媚风流的形容,却又呆住了,心想这个膀子要是长在林妹妹身上该有多好,真乃多情公子偏逢刻薄心细姑娘。

4、第二十九回,张道士为宝玉提亲,宝玉终又摔玉表忠心。

张道士替贾母将宝玉婚事提上日程,可是贾母却婉言回绝,这样一来,贾母的态度便无人可知,黛玉也因此而忧虑不安。

而对宝玉来讲,张道士为自己提亲,所提之人自然不是心中的林黛玉,至此也大为不快。

宝黛的感情受到极大危急,一方面来自张道士的好姻缘及权威人物贾母的模糊态度,另一方面来自宝钗“金玉”相对之说的压力,再一方面来自宝黛屡屡口角之争,却终究无力表决心。

就在此时,气黄了脸的宝玉咬牙恨命地摔出了玉,“什么劳什骨子,我砸了你完事!”不仅如此,还要回身找东西砸玉,黛玉见此状,却又是哭又是吐,仍夺过穿在玉上的穗子狠心剪了去,仿佛是剪断宝玉与宝钗的“金玉”情缘。

宝玉摔玉也不过有两回,此一回更是照应前一回,而比前一回更痴,将心中痴情尽付之黛玉,不在话下。

5、第三十回,钗黛争锋相对,龄官划蔷痴女之心惹人爱。

到这里,宝黛爱情冲突已是鼎盛期。宝玉再次去潇湘馆求和解,更提到“你死了,我做和尚”之千里伏笔。此时黛玉已是放下心中的那块石头,又回到她的性情之中,和宝玉涎皮赖脸起来。

当此之时,宝玉甚至还调侃起宝钗来,说“怪不得他们拿姐姐比杨妃,原来也体丰怯热”,惹得宝钗大怒,仿佛有意而为,因为此番调侃令黛玉心中着实得意。

前面作者写两宝三更半夜有说有笑,黛玉被拒之门外,这时又写宝黛调侃宝钗,宝钗反借扇敲双玉,羞得二人面红耳赤。三人之情形,有来有回,让人惊叹作者笔法之老练。

到这里,宝黛爱情冲突终于告上了一个段落,我们可以看出,宝钗虽赢得先机,却因宝玉摔玉而止,黛玉虽得多次生疑,却因宝玉屡屡委屈求和,大发毒誓及摔玉而得以安心。

宝玉与金钏儿调情,金钏儿被王夫人骂作“下作小娼妇”,以及大有林黛玉之态的龄官划蔷,仿佛是黛玉在极端环境下对宝玉的爱表忠心。

这两件事加上先前黛玉敲门被拒对宝玉误踢袭人,并说道“下流东西们!我素日担待你们得了意,一点儿也不怕,越发拿我取笑儿了”起了关键照应,更体现出林黛玉忠贞爱情地位的不可动摇。

02 误踢袭人是对袭人“争荣夸耀之心”的直接打击

上面就宝玉误踢袭人之前种种事态作了分析,下面就之后宝玉、袭人与晴雯三者赌气的一番对话再作分析。

笔者认为宝玉经与黛玉几番纠葛,到和好及感情增进,到调戏金钏儿失败,再到龄官划蔷,这一系列事情之后,虽然心中一直受着气,但此时宝玉的心中只装着林妹妹,装着那份痴情,而无念他人,所以他不管是何人来开门,自当临门一脚,也当是替林妹妹出了一口气。

可是,开门的人是袭人,踢中了这个曾多次与自己偷试云雨情的人。看似无理之笔,却在后文中屡屡写出新意来。

1、袭人心灰意冷

从后面章回可一窥,袭人不甘于做丫头之辈,而大有做“通房丫头”的心思,但此时还未得到王夫人授意,被宝玉误踢后,少年吐血,感命不长,于是对于后面的争名份之事尽皆心灰意冷,眼中不觉滴下泪来。

2、与宝玉云雨之情败露

晴雯失手跌了扇子,与宝玉发生口角,袭人忙来劝解,不料自己说错了话,“好妹妹,你出去逛逛,原是我们的不是”,将自己与宝玉和称“我们”来。

晴雯借机说出他们的秘事来,“便是你们鬼鬼祟祟干的那事儿,也瞒不过我去”,可见宝玉与袭人偷试云雨情也不是一两次了。最为关键的是,他们是不未经授权的不被认可的,这样的事败露出来,也正印证袭人的不合法性,她终究还是个奴才。

至此,袭人争名不成,反倒被给予双重打击。而这打击,却又由宝玉误踢袭人而来。


苔花文轩


在《红楼梦》第三十一回,晴雯跌了扇子与宝玉闹别扭,袭人赶来劝和,晴雯便揶揄:“自古以来,就你一个人服侍爷的,因你服侍得好,昨儿才挨了窝心脚……”。

晴雯虽是嘲讽的话,但说的也是真话,袭人自小被送进贾府做奴婢,跟着哪位主子就眼里心里只有这个主子,贾母见她心地纯良,恪尽职任便与了宝玉。袭人跟了宝玉后,越发要尽心竭力服侍,与宝玉共试云雨情后,袭人可谓是身心都献给了宝玉。而宝玉此人一生最疼爱女儿,这个要求小斯念女儿名字时要用茶水漱口的贵族公子,平生第一次打人,却打着对自己最费心费力的袭人,袭人挨下这一脚后亦落下咯血的毛病,真真天意弄人。



那么,最珍视女儿、是女儿为珍珠的宝玉,为何如此大动肝火以致踢人呢?

读《红楼梦》,第二十八回至第三十回是我最爱看的回目,在这三回。从元春赐礼宝钗羞笼红麝串到清虚观打礁贾母拒亲,从宝黛真吵同归于好到宝钗指槐骂桑,从宝玉调戏金钏到痴看龄官画蔷,直至最后瓢泼大雨下逃回怡红院,一气之下踢中开门的袭人……三个回目下来,环环相扣,步步紧跟,宝玉的情绪时起时伏,中间穿插王熙凤贾母等人的老谋深算的言语举动,让人为之叫绝。

黛玉的眼泪,一生只为宝玉而流,宝玉的怒气,大多也为了黛玉。这一回踢人便是。



宝黛二人自小同吃同睡,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息同止,两人感情比别人更不相同。但人说求全之毁不虞之隙总是有的,黛玉因爱宝玉便过于追求亲密无间,常常怀疑宝玉真心,宝玉因爱黛玉,觉得君心我心,理应同理同源,如何还要我解释?如此引发多少傻事来!

端午节元妃赐礼,黛玉与三春一样,独独宝玉与宝钗同样。黛玉知道后心里自然不快,宝玉早已疑惑,还问袭人是否发错了。可知以宝玉所想,他认为自己的该和黛玉是一样才对,元春此举,有明显的推崇“金玉良缘”的意味。宝黛两人为此心生嫌隙。

面对元春的表态,贾母自然不能视而不见,她决定借清虚观打礁反击。所以去清虚观之前,她要求宝钗:“你也去,连你母亲也去”,书中写到“宝钗只能应了。



在清虚观,贾母借张道士提亲一事表态,大致意思就是宝玉还小,命里不该早娶,过个几年罢。而此时贾母刚大张旗鼓为宝钗办十五岁成人礼,在古代,十五岁就是及荊之年,意味着女子可以将头发挽起来嫁人了。贾母这是在告诉宝钗“你该出嫁了”,可宝钗不仅没有反而还将“金玉良缘”闹到元春的耳边,贾母焉能坐以待毙?所以她要打消薛姨妈等人的念头,“我宝玉还小,能等,你宝钗能等几年?”

谁知黛玉却因金麒麟生了宝玉的起两人闹得不可开交,贾母自然气的跺脚:“不是冤家不聚头”。

好不易两人稍微和好,宝玉又在宝钗面前碰了钉子,两人被宝钗指桑骂槐一阵嘲讽。吃完饭过王夫人处来,正遇金钏给王夫人锤脚,给金钏好一顿调戏,以宝玉的轻车熟路,应该不是第一次调戏金钏,谁知此次王夫人一党刚在清虚观被贾母幌了一枪,脾气也暴躁起来,给金钏赏了巴掌,宝玉夺门而出……



宝玉的疑惑、失落、愤怒、小得意、尴尬和恐惧都在这几天集中到了一块,而这些情绪说来都是因黛玉而起,因为太在乎,便想拢得紧,谁知因为现实种种,他也只有心无力,加上黛玉步步紧逼,宝玉对此既愤怒又无处可泄,终于,在这适时而下的暴雨中,他在一众丫头的欢笑声中将愤怒逼到顶峰,袭人开门的那一刻,他将它一脚踢了出来。

巧不巧?为何偏偏踢中袭人?虽然宝玉肯定不是故意的,但肯定也是作者有意安排的。

在后文中,我们知道袭人在王夫人面前进言,意思直指宝玉与黛玉有不轨行为,王夫人因此震怒,抄检大观园后便要宝玉搬出大观园。袭人这一脚,挨得不冤。



其次,袭人挨了这一脚后,落下了咯血的毛病,常常背着宝玉。所以即便后来她成了宝玉的准姨娘,也会无所出,而一个小妾没有生育能力意味着什么?当然袭人后来被打发出去嫁了蒋玉菡,可惜蒋玉菡终究是个命运飘零之人,袭人后面的日子大抵就是他唱过的:

女儿悲,丈夫一去不回归。女儿愁,无钱去打桂花油。

这,才是袭人列入薄命册的主要原因吧!


微影悼红


(我是君笺雅,欢迎关注君笺雅侃红楼)

贾宝玉在端午节前狠狠踢了袭人一脚造成的影响很大,不但踢熄灭了袭人心中的平生抱负,也踢出了贾宝玉的乖戾之气!


一,宝玉踢袭人一脚之前发生了什么?

在踢袭人那一脚前,贾宝玉经历了噩梦般一天。他早上腆着脸皮去找林黛玉道歉,好容易林黛玉勉强原谅了他,他却也讪讪的。不想又没事找抽惹怒了薛宝钗,让薛宝钗劈头盖脸的嘲讽一顿,臊的他恨不得钻进地缝。无聊下在母亲房中调戏了金钏儿害的金钏儿被撵走,灰溜溜回到大观园,又看到龄官画蔷触动了心思,再被大雨浇了透心凉。真是喝口凉水都塞牙的一天,贾宝玉从里到外憋着一股邪火。在他叫门不开的时候,心中的怒火彻底爆发。一切怒火都积蓄在贾宝玉那抬起的一脚上。我相信那一刻,贾宝玉心里之恨怒滔天!

二,宝玉踢袭人暴露了什么?

贾宝玉一直以来给人的感觉都是温柔的人。对待他身边所有的女孩子都是温柔体贴,做牛做马。贾宝玉说:死了化成灰,风一吹散了才知道我呢。就是他的真心。可这样一个人很难与那个恨恨的抬脚踢人的贾宝玉相重叠。


其实我们或许都被贾宝玉骗了。红楼梦的主旨是假作真时真亦假,曹雪芹给我们呈现的一切都有另一面,包括贾宝玉。从贾宝玉撒酒疯摔了茶杯骂茜雪:“她是你那一门子奶奶”开始,到调戏金钏儿,踢了袭人最后被贾政暴打一顿,我想说:该!

贾宝玉有很多行为是不可原谅的。除了上面说的,他自己不学习却拿林黛玉做幌子:

“林姑娘从来说过这些混账话不曾?若她也说过这些混账话,我早和她生分了。”

这简直是把林黛玉放在火上烤。王夫人听到这件事会如何想林黛玉?而贾宝玉平时的行为毫不禁忌,袭人道:“你有甚忌讳的,一时高兴了,你就不管有人无人了。我也曾使过眼色,也曾递过暗号,倒被那别人已知道了,你反不觉。”可不是实话?这里的贾宝玉并不是那个柔情蜜意的多情公子,只是一个胡闹惹事却不能善后的富贵二世祖。而这样的贾宝玉,曹雪芹必然不可能放了他,通过一些蛛丝马迹呈现出来。尤其踢袭人那一下,狠狠的一脚踢得袭人当场吐血,实在不敢想象要是踢在那些十岁左右小丫头身上将会如何?而他这一脚明显是踢她们的。

三,宝玉踢袭人踢熄了袭人的平生抱负。

袭人是有不甘于人下的志气的。她一个买来的丫头,长的不出众,又不能说会道,想要出人头地,唯有拼命工作。曹雪芹说她:

这袭人亦有些痴处:服侍贾母时,心中眼中只有一个贾母;如今服侍宝玉,心中眼中又只有一个宝玉。



我觉得这不是袭人的痴处,这是袭人的自律准则。努力工作是不够的,唯有一心为主加上努力工作才可以在一群人中脱颖而出。事实证明袭人是对的。她顺利成了宝玉的大丫头,又与贾宝玉偷试了云雨情,再为了贾宝玉进言王夫人终成准姨娘。袭人所作所为没一样为了自己,但每一样自己都会得利!这样的袭人情商之高是罕见的。不过袭人还是小看了他人。她自以为自己做的机密,不想别人也都看在眼里。

自古以来,就是你一个人服侍爷的,我们原没服侍过。因为你服侍得好,昨日才挨窝心脚;我们不会服侍的,到明儿还不知是个什么罪呢!”

晴雯这句骂是所有人的心声,也揭露了贾宝玉这一脚的真正原委。如果袭人不是面面俱到也不会挨这一脚。深层意思就是袭人挨这一脚是自找的。对于袭人来说,她也非常懊悔,原文说“不觉将素日想着后来争荣夸耀之心尽皆灰了,眼中不觉滴下泪来”。贾宝玉这一脚何尝不是对袭人苦心钻营的当头棒喝?也是对所有苦心钻营者警醒!

综上,我们看贾宝玉也有两面性,而袭人太尽职尽责也为自己招祸。贾宝玉这一脚。脂砚斋在回前批:【脚踢袭人是断无是理,竟有是事】,表明曾经确实发生过踢人的情节,只是不知道当初被踢之“袭人”后来如何…

君笺雅侃红楼,多歧为贵。你的关注将是我写作的最大动力,动动手指,关注一下,欢迎收藏转发。非常感谢 !


君笺雅侃红楼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中学时代读红楼,说实话不知道作者想表达什么,后来也看了一些评论《红楼梦》的文章,我也体会不到那些评论者的点,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对《红楼梦》也有了自己的理解,恰好与此题的题目相关,就想说一说。

宝玉踢袭人,原因很多答友都说了,无非就是在黛玉、宝钗那受了气,在丫头那也受了气,宝二爷不高兴了,要找人出气,那些小姐们自然不敢拿来出气了,只能找丫头发泄,恰恰宝玉回府,敲个门又半天没人开,这一下子多方累积的怨气爆发了,抬腿就是一脚,而袭人恰恰好巧不巧开了门,当了个倒霉蛋。可以看出来,宝玉真的不是诚心踢袭人,但是少爷脾气在这一次爆发的淋淋尽致。

我一直疑惑曹雪芹写贾宝玉这个角色代表了什么,代表了封建大家庭里的一股清流和反叛者吗。如果置身在红楼里面看,宝玉在对待女性和仆人要比其他男性角色好一些,起码他有尊重女性的意识。但是这份尊重来自哪里呢,我觉得更多的是来自宝玉自己的心情,就是我舒服我高兴,他一贯喜欢跟女子厮混,和她们在一起比跟男人或者读书用功有趣多了,他有时候可以对着丫头都低眉顺眼,那是他心里高兴啊,舒畅啊。贾母评价他“混世魔王”,真是一点不假,他首先是一个任性妄为的纨绔子弟,心地不坏,但是自幼受宠,一般宠坏的孩子的坏毛病他是一样不拉,他的反叛更多的是来自我不高兴了,你们惹我了,所以我就要闹,而不是真的有多么先进的思想觉悟。

贾宝玉是最受宠的一个,但是他这个宠主要来源于老太太贾母,这是贾家的权力核心。而实际上呢,由于贾宝玉一贯喜欢在脂粉堆里,既没有一般世家子弟的心机城府,也没有世家子弟的志向才干,所以贾宝玉的爹贾政是很不喜欢他的,因为贾宝玉跟端方规矩的贾政差别太大了。他母亲王夫人看似宠溺宝玉,实际上更爱权势利益,贾宝玉作为老祖宗贾母最爱的孙子,也是她仅存的一个亲儿子,她不爱他又去爱谁呢。而实际上呢,贾政打宝玉时,她说出这样的话来:要是贾珠活着,宝玉便死一百个我也不管了。原来贾宝玉还有个哥哥贾珠,有才有干又知书达理,比宝玉省心多了,可惜死的早,那才是王夫人心头好。所以贾宝玉实际上混的是一个爹不亲娘不爱。

就这么一个看着尊宠无比实际上却没有好爹好妈正确引导的贾宝玉,品性习惯真的是野蛮生长。他平日里跟丫头们混的很熟,丫头们似乎也不怕他,但这一切有个前提,就是要顺着他,哄他开心。如果宝二爷不高兴了,他主人的威风就起来了,压根不会丝毫顾虑下人们的想法感受。你看他踹袭人那一脚,本来是想着踹个其他小丫头出气的,那一脚踹的袭人吐血,随便是踹胳膊腿上,也得踹折了,他怒气来,平素什么姐妹情的全没了。

在我看来,贾宝玉纵有些许反叛精神,也有几分良善之心,但与其他被宠坏的大家子弟并无本质不同。一个人平日里你好我好大家好,是看不出真性情真品格的,只有遇到事情了,遇到矛盾和利益冲突了,才能看出来,贾宝玉在这里并没有什么过人的表现,一样的甩脸子,使性子。

袭人本来就精明世故,一心想攀附贾宝玉,但是这一脚下去,虽然不是针对她的,估计也把她踹清醒了:贾宝玉确实是可以攀附的对象,但绝对靠不住,遇到事了指望不上。比起袭人,另一个丫头晴雯就真的不知进退了,事后还拿这事挤兑宝玉,宝玉那时候满怀对袭人的愧疚之心,也不住的去哄晴雯,可怜晴雯,真的以为可以跟宝玉对顶几句使个性子就把自己当人物了,始终认不清形势,最后悲惨的死去。


而曹雪芹塑造了贾宝玉这个形象,到底表达了什么呢,是一个封建家族的反叛者吗,是在正统卫道思想下的一股清流吗,曹雪芹也没有明说。不过明显的,贾宝玉还是曹雪芹偏爱推崇的人物,是一个不同于一般封建家族世子的形象,但就算如此,最后的表现也就这副德行了,就好像他的通灵宝玉,华丽脱俗,却毫无用处。


一览众河小


袭人挨了宝玉的窝心脚,这件事发生在元春赐下端午节礼的那个端阳节前一天,宝玉刚刚因把宝姐姐比做杨贵妃而得罪了宝钗,又被黛玉讽刺碰到对手了,还被凤姐嘲笑说吃了生姜,正是又羞又愧,还有一件就是在母亲王夫人屋里调笑金钏,王夫人大怒,打了金钏并撵了她出去,一连串的事让宝玉心情低落到极点,又淋成了落汤鸡,敲半天门没人开,这两天的宝玉就像中了邪,喝口水都塞牙,一腔邪火于是爆发,恰巧是袭人开门,算是撞上了枪口,不过,这也是作者的故意的安排。

宝玉偶尔骂人,也会偶尔踢小厮们一脚,但这种踢骂玩笑成分居多,并不是真的打骂人。而且宝玉对待女孩儿们的态度是一贯的,那就是最善俯低作小,就连要说出“女儿”二字都恨不能要焚香沐浴,清茶漱口方行,让他去狠狠踢一个女孩子,实在不符合“怡红”公子的本性。

全本《红楼梦》里,宝玉给过冷脸继而厌弃的只有两个人,就是薛宝钗和花袭人,而且“袭为钗副”,二人均属“金玉良缘”利益集团的核心人物。与其说宝玉是踹袭人的一脚,不如说这是作者对“金玉良缘的否定”,只是借用一下宝玉的脚罢了。

袭人是怎么得罪了宝玉或者就是得罪了读者呢?在这个端午节间,发生的事情太多了,先是贵妃娘娘贾元春赏下端午节礼,独宝玉宝钗一样而且丰厚,暗示金玉良缘的意味很明显(我本人倾向元妃这个礼被调包了,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翻阅我之前的文章),接着贾母抛出宝玉不宜早娶的话,这明显是在否定金玉良缘,因为宝钗年龄大等不得啊,随后贾母公开说宝玉黛玉是一对小冤家,凤姐还补刀,当众说宝玉黛玉是“黄鹰抓住鹞子脚,扣了环了”,就是将两人说成小两口。一向稳重的宝钗都发了怒,疾言厉色的骂了小丫鬟,王夫人发了更大的怒火,撞上枪口的小丫头靛儿还好,可怜金钏直接就被打了耳光撵了出去。袭人对史湘云大赞宝钗,贬低黛玉,宝玉对黛玉的真情告白错对袭人倾口而出,晴雯撕扇一番前因后果让宝玉认定晴雯才是和他志趣相同之人,也是懂他、支持他、理解他的人。金钏跳井、宝玉挨打,于是袭人趁机向王夫人表忠心,后来宝玉被王夫人搬出园子,袭人的这番忠心功不可没,宝玉挨了打,要派个人去帮他给黛玉传送两方旧帕子,他专门支开袭人,让晴雯来做这传情之事。这个端午节,是金玉良缘和木石姻缘的正面交锋,重要人物也都完成了站队,袭人和晴雯在宝玉心中的重要性也完成了转换。

我们读者站在上帝视角自然清晰看到每一个人物,宝玉当时虽不知袭人背后的小动作,可是他知道袭人不喜欢黛玉,不支持他和黛玉的感情,在后来晴雯被驱逐后,宝玉直接质问袭人:晴雯当初也和你一样,都是老太太屋里的,并没有防碍到你什么。这个时候,他对袭人的态度差不多等同于宝钗了。

宝玉踢袭人那一脚显然比较靠前了,而且袭人作为大丫鬟,开门这等事本来是小丫头婆子们该做的,鬼使神差的,作者偏要让她挨了这一脚。


(我是屏山,欢迎点评、关注,为您探究红楼一梦。我的喜马拉雅FM:屏山讲读红楼梦)


屏山品红楼


《红楼梦》第三十回,宝玉冒着雨回到怡红院,兴许雨大声杂,众人没听出他的声音,迟疑了会子儿,袭人才前去开门。

先前在花架旁偷看龄官画蔷,原以为众女孩子都应爱自己,却发现不是,而是各有所属,未免有些个失落。


另一方面乃是因为不久前,因为小丫头不给黛玉开门,造成其误会,认为宝玉的意思,弄得宝玉费了好大的神,赔了众多的好话,俩人才和好如初,心里原本就是有怨气的:这些下人们,忒不把主人放眼里了!

再加上大雨淋湿了狼狈不舒服,没看出袭人模样,狠狠一脚就踹出去了,多狠呢?踹在袭人心窝子上,伤得都吐血了!

这一脚看似无心,却踢碎了袭人对富贵荣华的幻想,一时间万念俱灰,纵宝玉再三赔理也难以释怀。是啊,想当初赵姨娘不也是贾政老爷的心尖尖么,纵生儿育女也脱不了主子与奴才的关系;宝玉和她有了私情,原以为能当半个主子,其实毫无改变。

当然曹公于此伏笔千里,暗道袭人和宝云有缘无份,一窝心脚和日后打发她嫁与蒋玉菡一事,前后照应,袭人终是难尝所愿,一场欢喜一场空。

其次呢非常真实地描绘了宝玉纨绔子弟的属性,其耍横乘戾的脾气。发在开篇介绍这位贾府公子哥的时候,"混世魔王"可不仅仅摔摔玉,吃吃丫头们唇上的胭脂,使使小性子,不求上进懒于学业也罢了。一个被从小宠上天的主子,对上心的美妹可以怜香惜玉面孔下,对于众多的丫头仆妇却一副高高在上,任意欺负的真实状况。



晴雯这句"因为你服侍得好,昨日才挨窝心脚;我们不会服侍的,到明儿还不知是个什么罪呢!”的怨言,更深刻了揭示了大观园等级的森严,毫无疑问更具批判的力量。

金无足赤,宝玉这一窝心脚,愈发粉碎了读者心中痴情公子的好印象…


一🌸一世界。元元,金沙江的小咸🐟,期待你顺手点评,手有余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