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著名"将军系",52人授予少将以上,个个战功赫赫、鼎鼎大名

1955年11月29日,南京地区驻军和军事院校在军事学院礼堂隆重举行授衔、授勋典礼。总高级步兵学校校长宋时轮宣读命令,国务院副总理陈毅元帅和军事学院院长刘伯承元帅代表国务院向将军们授衔、授勋。战役系52名学员全部被授予将军军衔,其中学员兼战役系主任杨得志、学员兼一组组长陈锡联等5人为上将,学员兼二组组长廖汉生、学员兼四组组长张震等23人为中将,学员兼三组组长谭希林等24人为少将。战役系因此被人们称为"将军系"。

我军著名

陈毅元帅,网络图

这就是我军历史上著名的"将军系",也是我军第一个"将军系"。

"将军系"的全名是军事学院战役系。1954年1月,刘伯承元帅在一次重要会议中提出,要组建军事学院战役系的最初设想。

战役系的门槛很高,当初设想是招收兵团以上高级将领。最开始刘伯承元帅提出的人数是在30到60人。后来在正是招收中,拟招收的是30到40名,最后敲定的大名单上,一共是52名战役系学员。

我军著名

刘伯承

战役系的设定主要是培养一批适应国防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级将领,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储备一批后备干部。在校期间,主要学习政治、战略、战役等内容。

刘帅提出建立战役系的想法很务实,他在会议上说:"希望年壮的将领有机会来和我们一道学习。我虽年纪大一点,但仍愿意同诸位年壮的同志一起学习。"他还诚恳地点出了杨得志、张爱萍、萧克、萧华、邓华、李达、叶飞等10个人的名字。

我军著名

杨得志

可以说,能够进入战役系学习的,一个个都是战功赫赫、鼎鼎大名的精英。

最后,从全军各大单位选调52名高级干部进入战役系学习,其中有杨得志、陈锡联、韩先楚、刘震、李天佑、张震、杜义德、吴克华、张祖谅、陈先瑞、秦基伟、曾思玉、廖汉生等解放军著名战将。

据廖汉生将军回忆,调入南京军事学院战役系学习后,首先进行一个学期的预科文化学习,当年9月正式开课。

我军著名

廖汉生

在预科学习期间,全军开始自上而下地评定军衔工作。评定军衔是以1952年干部评定级别为主要依据,廖汉生当时评为副兵团级,以后又担任了西北军区政治部主任、副政委。军事学院战役系的52名学员,都是来自全军的兵团职和军职干部,军衔由中央军委在北京统一评定。

在校期间,这些高级将领并不怎么关心授衔情况,谁也不会去打听自己授什么衔,授什么勋章,一切都服从组织安排。这些学员都是授衔时才知道评定为什么军衔。

我军著名

廖汉生

廖汉生将军在授衔时,却想到了当时一同参军的战友们:1933年,我所在的游击大队一百多人编入红军,到授衔时只剩下我一个人。我所熟悉的贺锦斋、周逸群、段德昌、王炳南、关向应等一大批湘鄂西苏区和红军的创建者都在残酷的战争中先后牺牲。

廖汉生将军的家乡是湖南省桑植县,1928年春在贺龙等同志领导下建立了工农革命军,1929年夏建立了苏维埃政权,1935年11月红二、六军团又从桑植县,出发长征。这个当时只有8万来人的山区小县,先后有一万多人参加了红军。1955年授衔时,桑植县并没有成为"将军县",只有一个元帅、一个中将、一个少将,其他人大多牺牲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正是千百万英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我军著名

1957年7月,军事学院战役系52名将军学员顺利通过严格的国家考试毕业了,作为我军自己培养的第一批战役指挥员重新走上各大军区、各军兵种的领导岗位,成为我军正规化建设的中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