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最苦的是哪类人?

小赵的精彩生活


疫情期间最苦的是哪类人?

这个题目起得好,好在让我们想起,为了抗击新冠病毒,义不容辞勇往直前的人们。

当然,这次抗击疫情战斗中,我想,没有最苦的人,只有更苦的人。因为我们不是常说这样一句话,幸福是比较得来的,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套用在此处,就是,没有比较,就不知道那些奋斗在抗疫情战斗前线和后方的勇士们,是如何舍小家,顾大家,是如何背着巨大的思想和繁重的体力双重压力情况下,无怨无悔去坚守在抗击疫情的岗位上。

首先,就是我们可爱的白衣天使们。这次疫情,相比较2003年非典,来得快,快得让我们大家,当初几乎措手不及。影响面积大,打得几乎覆盖我们祖国的东西南北,家家户户,大家都知道,一座上千万人规模的武汉市竟然封城了,各地一个个小区竟然封闭了,日常出行,竟然要凭通行证了,一座座乡村,竟然将路挖了,就连我们的邻居日本,豪华的游轮,也不能靠岸了。这一切的一切,无不说明,此次疫情严重的程度,是超出我们日常任何的预估的。

面对历史罕见的疫情,我们的医务工作者,首先是武汉地区的医务工作者,在党和政府的英明领导下,本着医者仁心这一最高尚的初心,不顾被感染的危险,勇敢地冲了上去,他们原来天使般的美丽的脸被口罩戴的磨破了皮,甚至肿了起来,为了节省宝贵的防护服,许多医生竟然用起了成人尿不湿,一天天,一夜夜,我们全国各地的医务工作者,默默地勇敢地和病魔进行战斗。

君不见,祖国各地的医生护士,一批又一批,离开自己的家,离开自己的亲人,响应祖国的召唤,奔赴湖北重灾区,去支援我们兄弟的湖北人民。

每天我们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刷头条,看疫情报表,这似乎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每当我们,看到今天又有多少患者康复出院,心里会感到一丝丝温暖的欣慰,可是,我们想过吗?这背后,我们的医务工作者,不知要付出多么巨大的努力,流了多少汗水,甚至付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当我看到28岁的湖南医生劳累过度倒在抗击疫情的深夜三点钟,当我看到武汉李文亮这位多才多艺的医生去世的新闻,还有倒在抗疫情一线的武汉医院付院长,我流泪了,而且是泪流满面,记得类似的流泪,还是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如今我看抗击疫情新闻,会情不自禁地为我们的无私奉献的医务工作者,为抗击疫情勇敢奋斗的人们而感动到泪流满面。

当然,祖国是个大家庭,防治疫情,我们的公安战线的警察,我们的各级各类公务员,尤其是一线社区工作人员,我们的交通尤其是驾驶员们,我们的海外的华侨和留学生们,我们的每一条街道的保洁员们,我们的快递小哥们,我们小区的保安们,我们华夏的所有儿女们,从来没有过像今天这样,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疫情。

还是那句话,没有过不去的寒冬,只要我们继续在党和政府的英明领导下,经过全体华夏儿女的百折不挠的奋斗,一个小小的新冠病毒,一定会被我们彻底战胜。一个难得的格外温暖和谐的春天,一定会早日到来。

也许用不了十年二十年,当我们回过头来,看今天这段抗疫情的岁月,我们仍然会热血沸腾,仍然会为我们有这样一支能战斗的白衣天使队伍,而感到无比的自豪,也会为生在中华这个大家庭里而感到自豪。


印像海州府


武汉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发展至今,已给人们的生活与工作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然而,疫情之中还有几类人此刻或许正处于求生不得的残酷境地,却少有被人关注。本文抛砖引玉,希望在努力抗争疫情的同时,为他们寻求一些努力生存的动力。

第一类:生活压力大、无固定收入、无社会保障的人(如外卖配送员、网约车司机等)。

在此之前,已有各级部委和省市地方明确要求疫情期间对企业员工的收入采取措施予以保障。但那些本就没有固定薪资、没有企业明确归属的务工者却至今没有解决的方案。以外卖小哥和网约车司机为例,其既无平台的固定薪资,又无基本的社会保险福利,尤其是那些本就生活困难的务工者,疫情之下如何保障生存?疫情对于这两个行业的影响不可谓不大,尤其是从业者冒着可能感染的风险也未必能保证温饱。此时此刻这两类平台是不是应该在保障从业者收入上做些什么?而不仅仅是搞个无接触配送或者呼吁佩戴口罩。要不笔者给个建议?降低点平台抽成,拿来补贴一下从业者和商家,你看如何?

第二类:租赁私人场所经营的个体零售、餐饮店主等(如服饰店、娱乐场所店主等)。

疫情期间,各大商场出台了一些减免租金的举措,这当然是善意的。然而那些没有在商场中经营的商家又当如何?他们大多租赁的是私人场所,租金多是年付或是半年付,想要从出租者手中要回来那绝对是难上加难。更何况这些人中不乏负债经营、雇佣员工的情况,那就更为艰难,要么舍弃信用,要么背弃员工,要么承受不堪之重,此种情形要何去何从?在此建议地方相关部门(如工商等)在适当时机出面牵头组织调解,毕竟拉动消费不能只靠商场的经营。

第三类:疫情前已经逾期且尝试努力偿还的负债者(如信用卡逾期、网贷逾期等)。

这类人群,有可能是结局最凄惨的。疫情期间产生的负债监管机构发声灵活应对,但疫情之前的呢?负债人本就已经负债累累,本就无法协商,本就饱受催收之苦。顶住压力想要努力偿还债务,却偏偏遇上了疫情,好不容易树立起的信心顷刻之间就会支离破碎。这些人群大多受债务困扰处于低收入或无稳定收入人群的行列,本次受到疫情冲击,必然影响生活甚至生存。而寄希望与疫情期间不被催收,相信笔者,面对一群你死了都想着开棺验尸的人,这不现实。说句催收人员常说的话术:催收人员也要生活啊。更何况即便老天开恩疫情期间不催收,债务的利息和罚息等等费用也不会因为疫情中断,收入降低的同时负债还在不断增加,这让负债人如何面对?

疫情之后,该面对的还是要面对,债务人失去的只是宝贵的时间。对于此类情况,寄希望于银行和网贷平台开恩,绝对是难上加难,否则哪里来的那么多债务无法协商还款?寄希望于催收平台的仁慈,那更是缘木求鱼之举,众多的血泪教训已经证明催收之人何来仁慈?如果疫情持续时间较久怎么办?笔者只能希望因为疫情导致的经济负债能够加速个人破产制度的落地,也许还有一线生机。

固然,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但如果疫情之下每个人的生命是平等的,那么是否应当考虑一下这些本就艰难却因疫情而求生不得的生命?毕竟可以夺去生命的不仅仅只有疫情,还有冰冷的绝望。


芒果一把


疫情期间所有人都很苦。

医生护士就不必说了,冲在最前线、最危险的地方。从1月底到现在可能都没有休息过。他们太难了,不说累到饭吃不上,有的甚至口罩和防护服都紧缺,套着塑料袋去工作。为了阻止这次疫情,拿自己的命去拼。

中小企业的企业主和工人苦。

春节假期延长,复工时间不确定。很多中小企业主都已经快撑不住了,现金流已经用完。四处借款跑贷款,想让这个企业继续运行下去,有的企业如果再停工一个月,可能就要倒闭了,多少年的心血付诸东流,还会欠很多债。

工人们呢,复工时间延长后收入明显下降。不知道下月的贷款能不能还上,不知道下个月的工作还有没有。

农民和养殖户很苦。

由于村子封路,城市也封锁。很多农民种的菜不能出去卖,大型的农业合作社有专人来收没有问题,但是小一点的农户,没办法去批发市场卖。就只能任由蔬菜水果烂在地里。

养殖户的饲料可能进不来,想卖又没人能来收。看着自己养的鸡鸭,一只一只死去,心如刀绞。

钟南山院士也很苦。

80多岁的人了,还要冲在一线为大家研究这个病毒,还要在媒体上为大家解释各种问题,因为大家只信他。还要接受各种媒体的采访,因为他最权威。


虽然大家都很苦,但是,我们苦尽会甘来,团结就是胜利,在当前关键时刻,我们一定要管好自己,尽量不要出门,做好防护,早一天战胜疫情,就早一天结束这种苦的日子。

祝福湖北,天佑中华!


莫水宏观经济


我是贵州的,我老婆在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阳光社区的基层居委会工作。

2020年1月23日(腊月二十九),我们一家人高高兴兴从贵阳回近400km兴义的岳父家,准备在兴义过年。这是老婆嫁给我近二十年来第一次准备在外婆家过年,并也是第一次和远嫁浙江、江苏的几姊妹一起回家过年,车上我看得出老婆显得十分高兴。

但车至路途4/5处,老婆接到单位电话,要求马上赶回,为阻击疫情进行排查工作。接到命令后,我们立刻调转车头,第一时间赶回贵阳,未进家门,直接送老婆去她们办公室……。

时间过得很快,今天是2020年2月13日(正月二十),也就是21天过去了。期间老婆没有休息一天,每天排查可能会存在的隐患,每家每户进行走防、登记、测休温、给隔离人员送生活用品……等。均是每天早上7点出门,工作至晚上9点之后回家,有时还通宵工作。

老婆没学过医,在疫情下也不懂怎么保护自己,并在口罩严重短缺下,一个一次性口罩要用三天。这让我十分心痛,也十分担心。

疫情下,最辛苦的一定是医护人员,但基层一线工作人员(含社区、公安、快递……)都很辛苦。

天佑中华!中国加油!武汉加油!贵州加油!


T滔


疫情期间最苦的是,战斗在抗疫一线的白衣天使们。他们冒着风险,日以继夜,默默无闻的无私奉献着自己的爱心。大爱无疆,向战斗在抗疫前线的英雄们致敬!


揽山晓月


在疫情中最辛苦的是那些冲在一线中的所有人,最最辛苦的是那些医务人员,不顾一切,他们为了救治病人从未停息过下来,饿时吃的是饭盒饭,睡时是倒地就睡了,他们辛苦的滋味谁又能体会到,我在这里说声,你们在一线的所有人辛苦了!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实体店3730522672


疫情来得兇猛,我们无奈被闷在家养膘,巳20多天了,被憋的几乎想上窜下跳,但是小居室沒那个条件。昨天天气好遛出了门,来到西边的京港大道,到处是空空的,昔日的车水马龙变成了路断人稀!路边看到一环卫工拿着工具在清理垃圾。于是上前听她说,路上虽说沒车沒人我们还一直在守着,早4点多就来了,到7点多送来早饭,过年也不让走,大冷天就在路边侍着,一个月挣这1000多元,还得租房,话沒听完我走开了,底层人真不容易,看她应是60多岁了,农村人,来市里挣几个钱!谁辛苦?这些农村的老年人,老了,沒着落,只好背井离乡来城里挣几个辛苦钱,有时还要受不少白眼,谁还能比她们辛苦?疫情兇猛让在家侍着,吃了睡,睡了吃,还怨天怨地,实在不知足!


用户砖桥集


疫情期间最苦的是哪些舍身为人的医务人员,和战斗在一线工作的防控防疫工作者,其次就是患者的家属和亲人。


傅睿卿


我感觉是一线工作人员最辛苦的,我们虽然出入不方便,不能正常上班挣钱,我们不能随便上街买菜溜弯儿,不能正常人际交往都不可怕,等一切好转就会好的,一起加油!


乡村张姐生活录


疫情期间,每天打公司电话问我医生不上班该怎么办的癌症患者是平时的十倍以上,其中有的是刚确诊需要继续治疗的,甚至是年前放化疗了主治医生让年后来继续放疗化疗的,有手术完需要复查的,有买不到靶向药让我帮忙的,各种情况都有,总之是主治医生去抗疫情一线了,治疗没法继续,医院和主治医生让等通知。

这种情况也是几十年难遇的,大家都很难,医生和医院也不想停止患者们的治疗,可是抗疫情也没办法。

这种时候说谁最难?可能没有最难的,只有更难的,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重症患者可是在和疾病赛跑抢时间的,和死亡与生存相比,还有多少事更难的?

只希望疫情早点过去,也希望各级医疗部门妥善安排,早日让重症患者开展必须的治疗工作,这可是人命关天等不起的事情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