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潛艇設計成在裡面能直接看見外面,是不是可以減輕壓抑感?能否通過大量攝像頭實現?

東北男2019


不考慮作戰因素,單純的從技術角度看,通過佈設攝像頭實現裡面看見外面是沒有太大問題的,但對於減壓似乎沒有太大幫助。

有一部分觀光用的潛艇本身就已經實現了這一設想,它主要用於淺水區域,並非適合所有水深;另外有一部分深淺裝備本身就具備這種能力,諸如蛟龍號等。

總所周知,現代常規潛艇最大潛深一般在300米左右,核潛艇部分型號可以達到五六百米,前蘇聯的阿爾法核潛艇,使用鈦合金艇體,正常工作潛深可達700米,最大潛深可以達到1000米。成為世界上潛深最大的潛艇。

這就帶來一個問題,我們知道水下世界是一片漆黑,能見度極差,在艇體佈設了攝像設備又如何,鏡頭內豈不是一片漆黑什麼也看不到,那佈設攝像設備的意義在哪裡?

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就要解決光線問題,也就是說需要同步安裝照明裝置,對於潛艇來說,最大技術難點就在於電力問題,想要看的遠,功率就必須大,功率大隨之而來的就是較大的電力消耗,彼此之間呈現出遞增關係。

在來看看潛艇本身,潛艇在水下航行時間有限,通常常規潛艇在水下自持力也不過兩三天,就需要上浮換氣、充電;即便是安裝了AIP技術的常規潛艇也一般在一個星期左右,核潛艇理論上可以接近無限制巡航,但是實際作戰運用中,仍舊難以擺脫這一技術命運。

由此可見,潛艇在水下活動賴以生存的就是電力問題,除了基礎的推進和武器運用之外,艇上的吃喝拉撒都要用到電力,其本身對於電力的消耗就已經達到空前,世界各國都是通過節省電力來實現最大水下自持力,從而保證潛艇最大的優勢,即隱蔽性。

在這樣的技術背景之下,為了所謂的舒適性,給艇體佈設大量的攝像設備和照明設備,無疑將進一步增加潛艇的電力消耗,這對於潛艇整體作戰能力發揮帶來嚴重影響,最突出的表現就是水下自持力降低。

另外,為了保證光線,使用大量照明設備後,就好比一個在水下的發光體,豈不是讓潛艇的隱蔽性蕩然無存了。要麼被誤認為是水下“UFO”,要麼就是一個天然的靶標,等待而來的將是現代立體反潛網絡下的打擊。

顯然,這並符合潛艇隱蔽作戰理念和發展初衷。

實際佈設很難取得相匹配的實際效果,屬於典型的出力不討好,既然達不到既定的效果,那又有什麼必要非要去搞這一套呢?

潛艇作為一款主戰兵器,其首要保證的是作戰能力的發揮,而不是所謂艇員的舒適性,能保證自身的安全才是最重要的,艇被擊沉了,生命垂危,還談什麼舒適性。

從現實的角度來看,顯然這條路是行不通的,世界各國海軍都在積極探索潛艇減壓問題,諸如心理醫生上艇、增加一些娛樂性設施等。


鷹鴿分析


我坐在潛艇裡,看著碧藍的海水淡金色的波光,魚兒環繞著我,似在歡呼,似在舞蹈,珊瑚如翡翠亭亭玉立,波濤映光明揮灑人間。

樓主一定是想坐著潛艇看這樣的一幅360度全景海底圖。

樓主的心地一定非常的善良,還會考慮我軍潛艇官兵的心理健康問題。

但是!

我要說但是!

D君恐怕要把樓主的幻想破滅了。

因為樓主的幻想不太可能實現。

下面我來解釋解釋。

關於海洋,有一個概念叫透光層一定要知道。

這個透光層是陽光能夠照到海水的深度。

光沿直線傳播,然後找到物體反射回我們的眼中,這樣我們才能看見東西。

而光在穿透水的時候會逐漸被水吸收然後轉化成熱量。

這一點做一個實驗就可以知道。

拿一盆水放在烈日下暴曬,水裡放一個溫度計,那就會看到溫度計上面顯示的溫度會不斷升高,會一直上升到環境的溫度。

這裡說的有點跑偏,我們回到正題。

總之你就知道光會被海水吸收就行了。

接下來我們說一下這個透光帶的問題。

廢話不多說,直接上圖。

這個圖已經很直觀了。

你在水深200米一下的位置,眼前一定是漆黑一片,看不到任何東西的。

再說潛艇

以我們的093型攻擊核潛艇為例。

我們093攻擊核潛艇的潛航深度是300-400米

這個深度不用我說了吧!

200米以下就啥都看不見了,眼前漆黑一片。

如果潛艇真裝了攝像機,拿每個艇員就會發現自己被黑暗淹沒,不知所措。

這麼待著沒有心理陰影才怪呢!

不過樓主也不用擔心,我們的潛艇上都是有心理疏導員的,很會照顧官兵的情緒。

雖然軍用潛艇是不行了,但D君還是希望能夠有朝一日坐上一個能360度全景觀看海底美景的淺水潛艇呢~!


軍武數據庫


這個當然是可以的,實際上深潛考察的科研潛艇或者觀光潛艇都有類似設計。

但是軍用作戰潛艇有所不同,它首先考慮的是作戰能力。在深水中由於缺乏光線,視距十分有限,即使用照明,光在水中的傳播距離距離也很短。

但聲波在水下能傳播很遠,因此軍用潛艇放棄了視覺而強化聽覺,使用主動和被動聲吶監控周圍的情況。現代聲吶已經可以對探測到的物體進行成像,也算另一種“看”到了外界。

而如前所述,對於普通水兵來說,即使能通過設備實時看到外界,大多數時候也是昏沉沉一片的單調場景,類似於夜間在火車上看外面的農村。這恐怕對減少壓力並無幫助。

其實現代潛艇的空間比二戰時期寬鬆很多,輔以適當的照明,有利於降低壓抑感。但歸根結底他們是隨時準備獻身的戰士而不是遊客,壓抑感只能通過人員篩選、自我控制和輪班制度加以克服。

配圖分別為科研潛艇、觀光潛艇和軍用潛艇。





老槍與戰線


如果為了舒適而設計武器,這樣的武器是不能用來打仗的。

轟炸機如果設計成總統使用的空軍一號那樣的話,執行轟炸任務,既飛不進去,也飛不出來。

如果潛艇設計成泰坦尼克號那樣豪華舒適,就不能攜帶多少導彈和魚雷,根本沒有戰鬥力。

目前透明材料主要是高分子樹脂做的有機玻璃,其強度不如高強度合金鋼。在水下的抗壓能力低於鋼材,影響潛艇的下潛深度。

其次是透明材料和鋼鐵艇身之間的連接牢固程度,不如鋼材一體化的高。連接處是潛艇最薄弱的地方,應力高度集中。

在潛水區活動的觀光潛艇,可以有比較大的透明窗口,甚至是船頭。但是深潛艇、深潛器只有很小的,安裝了厚重的高強度玻璃舷窗,用於觀察。

圖為美國阿爾文號深潛器,曾下潛到4500米深度。



一葉楓流O靈似舞妖


在海底看見外面只會增加恐懼感,只要裡面貼滿顯示屏,播放海面風光就行了。


北天-mucd


通過安裝大量攝像頭來實現潛艇裡面直接看到外面來減輕壓抑感,理論上可以實現,但實際操作起來難度高,成本高,也沒必要,至少目前如此。

潛艇作為實戰兵器,對其搭載的設備要求極高,能在潛艇搭載的外部攝像頭除了攝像性能之外還要滿足抗壓(水壓)、抗衝擊(深水炸彈、魚雷)、抗振動(坐底、碰撞)、密封性、高可靠性、電磁屏蔽、低水中阻力等等要求。能滿足這些要求的攝像頭造出來肯定價格不菲,一艘潛艇搭載多個就更奢侈了。而能在潛艇裡使用的顯示屏也不便宜,就算每個倉室一個也是不小的支出。最重要的是潛艇上寸土寸金,不說安裝攝像頭和線纜,就是每個艙室裝一個顯示屏就夠設計師頭疼了。

至於安裝大量攝像頭減輕壓抑感也沒多大的用處,潛艇為了隱蔽性一般都在比較深的海域活動,戰略核潛艇更甚。水深超過200米基本沒多少光了,就算用夜視攝像頭也沒什麼用,因為絕大多數海洋生物不會到沒有陽光的深度生活。所以真有潛艇兵通過攝像頭觀察外邊,多數情況下就是一片漆黑罷了,就算有夜視攝像頭,也幾乎看不到什麼生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