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發現76枚竹簡,內容顛覆認知,學者:請停止對秦始皇的汙衊

​楚地多名山,湘山為之冠。湘山有祭祀湘江之神“湘君”,所以此山又被稱作“君山”。


秦始皇曾在湘山遭遇大風,幾乎不能渡江。他以為這是當地神靈在作怪,便詢問隨行之秦博士,方得知“湘君”就是“堯女,舜之妻”,死後葬在此地。

湖南發現76枚竹簡,內容顛覆認知,學者:請停止對秦始皇的汙衊

秦始皇劇照

秦始皇將遇到的大風,歸罪於楚地神靈,盛怒之下,“使刑徒三千人皆伐湘山樹,赭其山”。

秦始皇“赭其山”的疑點

這則故事被記錄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之中。其中有幾個疑點,需要我們進一步論證。如“湘君”究竟是誰?何為“赭其山”?

有關“湘君”的身份,如秦博士之言,“湘君”就是“堯女,舜之妻”。《史記正義》引《列女傳》雲:“舜陟方死於蒼梧。二妃死於江湘之間,因葬焉”。

湖南發現76枚竹簡,內容顛覆認知,學者:請停止對秦始皇的汙衊

舜畫像

此種說法出現最早。先秦時期文獻中凡稱“君”者,皆是男神。如果“湘君”是指舜之二妃,那麼《楚辭》之中的“湘夫人”又是誰?因此這一說法,僅僅是民間的說法,卻是不足信的。

《史記索隱》則以為《楚辭》中有“湘君”、“湘夫人”,那麼“夫人”即是堯女,“湘君”應該是舜。近代楚辭專家多主此說。傳說中的舜,崩於蒼梧之野,葬於九嶷之山,其廟宇遍佈整個湘水流域。所以說,“湘君”便是舜,這種解釋是相對合理的。

湖南發現76枚竹簡,內容顛覆認知,學者:請停止對秦始皇的汙衊

秦始皇劇照

在筆者看來,秦博士想必也很清楚“湘君”就是舜,然而他卻答非所問,竊以為是因為他有難言之隱。舜是萬世景仰的聖王,秦博士自然不能將興風作浪之罪扣在聖王的腦袋上,但是又能不能回答秦始皇的提問,所以就將“替罪羊”——“堯女,舜之妻”搬了出來。

秦博士的回答可謂十分巧妙。然而,此言就能瞞過秦始皇麼?

湖南發現76枚竹簡,內容顛覆認知,學者:請停止對秦始皇的汙衊

秦始皇劇照

我們都知道,秦、楚之間有著密切的文化交流,秦始皇對楚國的歷史文化也是頗為熟悉的。湘山祠主祭“湘君”,“湘夫人”配祭,秦始皇親臨此地,自然不會熟視無睹。

秦始皇“赭其山”的行為,就是因為仇視舜,而採取的報復行動。他為何仇視舜?齊、楚、吳是舜之傳說比較集中的地區,此三地亦是當時反秦呼聲最高的地區。

湖南發現76枚竹簡,內容顛覆認知,學者:請停止對秦始皇的汙衊

楚之項羽劇照

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秦始皇赭其山”——他將湘山上的樹木統統砍掉,使山體呈現出土壤的“赭色”,就是為了發洩心中的怒火,以示“湘君”也成了大秦王朝的手下敗將。

76枚珍貴的秦簡,展現出另一個“秦始皇”之形象

近年來,湖南嶽麓書院獲得了76枚珍貴的秦簡,而這些竹簡所記載的內容,表現出與《史記》不同的秦始皇之形象,顛覆了我們的認知。

湖南發現76枚竹簡,內容顛覆認知,學者:請停止對秦始皇的汙衊

秦始皇劇照

秦簡公佈了一條“秦始皇禁湘山”的詔書。其中說秦始皇看到湘山之上,生長著許多的樹木,十分“野美”,因而他下達命令禁止伐湘山樹。

秦簡中的“愛好自然、保護自然”的秦始皇形象,與《史記》之中狂妄至極、“赭其山”的秦始皇形象,此二種截然不同的形象,究竟哪個才是真實的?

湖南發現76枚竹簡,內容顛覆認知,學者:請停止對秦始皇的汙衊

秦始皇劇照

在許多學者們眼中,相比於史書,考古資料顯然更有可信度。相信隨著人們不斷挖掘帝王之墓穴,進一步整理相關文物,秦始皇的“暴君”形象將會被不斷地顛覆。因此有學者已經開始呼籲:請停止對秦始皇的汙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