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仿吾:黑土地上高等師範教育的開拓者

在東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廣場上,有一尊成仿吾的塑像。這位我國著名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文學家和教育家,其紅色教育的足跡可以追溯到1931年在鄂豫皖根據地。其後,參加過兩萬五千里長徵的他,又在延安創辦陝北公學。解放後的1952年,他來到東北師範大學,成為黑土地上高等教育的開拓者。

新中國成立初期,成仿吾曾於1952年至1958年在東北師範大學擔任校長兼黨委書記,他是中央為吉林省配備的為數不多的長征幹部之一。要了解成仿吾對東師的貢獻,首先需要知道他此前在教育界的貢獻。

●在鄂豫皖根據地創辦多所學校

成仿吾從事教育的起點可以追溯到1924年,當時正是國共第一次合作的大革命時期,從日本留學歸來的成仿吾被聘任為廣東大學理學院物理和德語教授,後來又兼任黃埔軍校入伍生部政治教官。他講授的科目之所以文理雙飛,是因為成仿吾留學的專業為槍炮製造,他在留學期間還掌握了4門外語。

大革命失敗後,成仿吾前往歐洲,在法國加入中國共產黨。1931年9月,他根據黨的指示回到上海,被中央派往鄂豫皖蘇區,擔任中共鄂豫皖省委宣傳部長、省蘇維埃政府文化委員會主席。

鄂豫皖革命根據地位於湖北、河南、安徽三省交界的大別山區,是土地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創建的第二大根據地,全盛時期轄20多個縣,350多萬人口。蘇區內普遍建立了蘇維埃政府或革命委員會以及工會、共青團、貧農團等群眾組織,還有工廠和銀行。成仿吾在這裡創辦了列寧師範學校和多所列寧小學,為掃除文盲、宣傳革命道理,提高蘇區人民的文化水平做出了貢獻。

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成仿吾受省委書記沈澤民之託取道上海,輾轉來到中央蘇區,向中央彙報鄂豫皖情況,隨後在中華蘇維埃第二次全國工農兵代表大會上當選為政府委員,擔任教育委員會委員。不久,又被調到中央馬克思主義學校(中央黨校前身),代表中宣部長潘漢年為宋任窮等高級班學員講授《共產黨宣言》等課程。之後,他便以這裡為起點,參加了二萬五千里長徵。

●在延安陝北公學被稱為“媽媽校長”

紅軍經過長征到達陝北後,很快就恢復了中央黨校,成仿吾擔任教務主任。西安事變後,特別是全面抗戰爆發後,大批有志青年奔向延安,尋找抗日救亡道路。為滿足這種需求,抗日軍政大學一度專門招收來自國統區和敵佔區的學員。但這種做法仍舊滿足不了學員井噴式的增長,於是,中央決定成立陝北公學,指定成仿吾為校長。在籌辦時,該校曾取名為陝北大學,但蔣介石橫加干涉,稱“陝北已經有了一個抗大,再不能有什麼大學了”。

陝北公學成立後,兩個月就招收了近600名學員。他們分別來自包括臺灣在內的29個省、市,還有從南洋、越南、朝鮮遠道而來的學生。與此同時,公學還在可想而知的忙碌中配置了幹部和教師隊伍,安排了校舍和配套生活設施,編寫了急需的教材,其中有些事情是成仿吾直接寫信給毛澤東才得以解決的。

關於管理幹部和教師來源問題,毛澤東在接到成仿吾的報告後,馬上從抗日軍政大學和其他單位將邵式平、周純平、袁福清、張瑞華(聶榮臻夫人)等人調往公學,分別擔任教務處長、總務處長等職務。同時,通過白區地下黨將艾思奇、何干之、周揚、李初梨等秘密送往延安,使陝公有了著名文化教育工作者,大大提高了學校的知名度和教學質量。

經過幾個月準備,陝北公學於1937年11月1日舉行開學典禮(這個日子後來成為中國人民大學建校紀念日之一)。開學當日,成仿吾主持典禮並致開幕詞,隨後,毛澤東發表了題為《目前的時局和方針》的演講,這篇演講稿後來被收入《毛澤東文選》第二卷。

陝北公學成立後,黨中央對其教學高度關注,毛澤東建議所有政治局委員都要到這裡講課,周恩來、朱德、董必武、張聞天、任弼時、王若飛等都曾到學校講課或發表演講。毛澤東更是以身作則,幾乎成了這裡的編外“教員”,1938年3月3日《對陝北公學畢業同學的臨別贈言》等演講稿後來被收入《毛澤東選集》或《毛澤東文選》中。

在管理陝北公學期間,成仿吾始終工作在教學第一線。除備課講課,他還經常深入到師生中瞭解情況,徵求大家對教學工作的意見。當毛澤東等中央領導同志來校做報告時,他總是和全校師生員工一起聽講,隨後組織大家討論。據陝北公學的老學員回憶,當時的成仿吾幾乎每天清晨都出現在操場上和師生們一起過軍事化生活。當學員在課外打球、拔河時,他便站在場外,為大家鼓勁、加油。

當時,日軍飛機經常來延安轟炸。一次,周恩來正在做報告,突然傳來空襲警報,周恩來和成仿吾站在高處,鎮定地指揮大家疏散、隱蔽,直到師生們都轉移到安全地方,他們才進入防空洞。

學員們都覺得成仿吾既是領導,又像親人。一天,他在給學生上課時收到一張紙條,上面寫道:“你是我們的媽媽。”紙條上的內容傳開後,“媽媽校長”就成了成仿吾的綽號,而且陪著他從延安到北京,一直喊了幾十年。

1939年,陝北公學與魯迅藝術學院等四校合併成立華北聯合大學。陝北公學在獨立辦學的兩年裡,共培養出6000多名抗戰幹部,吸收了3000多人入黨,造就了一大批高素質革命人才。他們像一顆顆種子,廣佈在華北敵後戰場,為建立敵後抗日根據地貢獻了力量。華北聯合大學成立後,成仿吾仍擔任校長,他率領全校3000多名師生突破日寇封鎖線,經過3000裡行軍,終於抵達晉察冀敵後根據地。在此後的6年裡,華北聯合大學師生一邊同敵人打游擊,一邊開展教學,先後畢業了8000多名學員,其中僅到聯大文藝學院受訓的劇社就有近20個、1000多人。此外,還培養了教育幹部2000多人,行政幹部三四千人,為共產黨在華北堅持敵後抗戰不斷注入新鮮血液。

1945年,成仿吾回延安參加黨的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這時抗戰勝利已指日可待,毛澤東征求成仿吾意見,問他勝利後是做行政工作還是繼續搞教育,成仿吾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教育。

解放戰爭期間,華北聯合大學與北方大學合併,成立華北大學,吳玉章與成仿吾分別擔任正、副校長,1949年3月,該校隨黨中央進入北平。

當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北平舉行,成仿吾作為教育工作者首席代表在會上發言,表示完全擁護《共同綱領》所規定的新中國教育工作的方針和任務。在幾天後舉行的開國大典上,他登上天安門,見證“中國人民站起來了”這激動人心的歷史時刻。

1949年12月16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根據中共中央政治局建議,通過了《關於成立中國人民大學的決定》。1950年10月3日,以華北大學為基礎組建的中國人民大學舉行開學典禮,成為新中國創辦的第一所新型正規大學,吳玉章和成仿吾仍舊擔任正、副校長。

●黑土地上高等師範教育的開拓者

成仿吾是1952年10月來到東北師範大學的。東北師範大學是中國共產黨在東北創建的第一所綜合性大學,起初稱“東北公學”,後改為“東北大學”,由時任東北行政委員會副主席張學思兼任校長,校址在遼寧本溪。後來根據解放戰爭的形勢,校址幾度遷移,還曾經轉移到中蘇邊境的佳木斯,1949年7月最後定址於長春。第二年4月,更名為東北師範大學,隸屬教育部,成為一所以培養新型中學師資為目標的高等師範院校。

從東北師大簡短的校史可以看出,成仿吾來到東師時,當時的東北師範大學與國內一些名校的差距是很大的。首先是學校創辦於戰爭年代,雖然教職員工隊伍經過戰爭的洗禮,在革命意志和工作作風等方面具有獨到的優勢,但就辦學來講,難免有些短缺。成仿吾上任後,經過幾個月的調查,清楚地看到了這個關乎學校發展的問題,於是便在1953年3月針對“向新型正規化大學發展緩慢”的現狀,創造性地提出了改革措施。

改革伊始,成仿吾遇到了一個老問題,即如何學習蘇聯的辦學經驗。上世紀50年代初,各行各業都在照搬蘇聯的管理模式。對此,成仿吾有自己的見解,他主張既要認真學習蘇聯先進的教學理論,又要具體分析,不能生搬硬套。他堅持認為“在學習蘇聯經驗的時候,必須與中國的實踐相結合”,在強調“建設正規化大學”的問題上充分利用了蘇聯的經驗和教訓,在具體教學工作中,則根據中國的實際情況,不斷探尋新的教育模式和教學方法。

東北師範大學的周毓方老師撰寫的文章稱,成仿吾是高等師範教育的積極開拓者,成仿吾當年在學校進行的改革有5個方面,認為“新中國未來的人民教師,首先要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要懂得革命,要幹革命,要為人民服務。因此,必須解決好人生觀和世界觀問題。這是一個根本性問題,也是我們辦教育的一條最基本的經驗”。

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東北師範大學在國內首批開設了“中國革命史”“馬列主義基礎”“政治經濟學”和“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等4門政治理論課,而且為保證這些課程的教學質量,從機構到教學內容都做了調整,使全校本科生政治課的教學用時比重從此前的10%提高到14%,為東北師範大學向社會輸送合格的人民教師做出了巨大貢獻。

1956年,學校收到上級關於高等師範院校撤銷政治教育系的通知,成仿吾認為高等學校的馬列主義理論教育不能削弱,就將想法向中央作了彙報。不久,有關部門糾正了這一決定。

由於成仿吾的堅持,東北師大在政治系“存”與“撤”的問題上與同類學校相比少走了許多彎路,從而使東師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得到快速、健康發展。現在,經過多年的風風雨雨,東北師範大學依託最早的4個教研室,已建成了一個研究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基地,在全國處於領先地位。

●傳承有序福廕後輩的教學理念

2018年11月,東北師範大學原副校長、博士生導師、全國著名中共黨史學家、毛澤東思想研究專家、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的重要開拓者和奠基人鄭德榮入選100名改革開放傑出貢獻人物。2018年12月18日,黨中央、國務院授予鄭德榮同志改革先鋒稱號,頒授改革先鋒獎章,並獲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研究的推動者稱號。

鄭德榮的榮譽是東師幾代人共同努力的結果,所以他們始終沒有忘記該校這個學科的奠基人。在2016年東師舉辦的“成仿吾與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思想”研討會上,鄭德榮表示:我65年來從教,就是按照他當時的這種要求,思想印象非常深刻。我現在還是奉行當年成老的教學理念來搞教學,到現在我認為還仍然適用,仍然有現實意義,沒過時。”

在宣講鄭德榮事蹟的紀錄片《赤子情懷 信念永恆》中,人們也欣慰地聽到了成仿吾的名字。成仿吾作為東師校長兼黨委書記期間,還做出過幾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貢獻:通過建立研究生部,使一批年輕教師脫穎而出,為新中國培養了眾多優秀師資人才;依據在中國人民大學開展函授教育的經驗和東北地區中學師資力量的實際情況,創辦了合理有序的函授機制,使東北地區數以千計教師的教學能力得到提高,為快速改變整個地區師資隊伍的水平走了一條捷徑。為銘記成仿吾對該校的功績,1986年和2004年,東北師範大學兩次在校園內為其建立塑像,供師生瞻仰。可以說,成仿吾為東北師範大學的辦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6年後,成仿吾出任山東大學校長兼黨委書記。1978年,中國人民大學覆校,成仿吾又回到這所他創建的學校,擔任校長兼黨委書記。至此,從1931年進入鄂豫皖根據地創辦列寧師範和列寧小學,成仿吾已經為新中國的教育事業奮鬥了半個世紀,培養了數不清的優秀人才,其中多有黨和國家的高級幹部。成仿吾也因此成為當之無愧的無產階級教育家、新中國的一代學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