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大學遷北平後,2萬師生教學用房告急!滿頭白髮、年近七旬的校長吳玉章拖著病體四處找房……

華北大學遷北平後,2萬師生教學用房告急!滿頭白髮、年近七旬的校長吳玉章拖著病體四處找房……

革命家、教育家吳玉章擔任過魯迅藝術學院院長、延安大學校長、華北大學校長、中國人民大學校長。作為一校之長,堅持每週給學生上課

作者 張惠艦

南方的炎熱征服不了我們革命的決心

西北的風沙阻擋不住我們前進的步伐

……

1949年7月31日,北平華北大學操場上人山人海,紅旗招展,這裡正為即將走上各條戰線的5000餘名學員舉行畢業典禮。吳玉章校長站在主席臺上,勉勵他們在實際鬥爭中鍛鍊自己,完成新時代的新任務。學員們聽著老校長的教誨,心潮澎湃。看著他滿頭白髮、瘦削滄桑的面容,一幕幕辛苦操勞的畫面又浮現在他們眼前。

吳玉章是著名的革命家、教育家,主持創辦過留法勤工儉學預備學校、成都高等師範學校(今四川大學)、延安大學等多所學校。1948年5月,為迎接全國解放和成立新中國,中央決定由華北聯合大學和北方大學合併組成華北大學,校址位於河北正定,任命吳玉章為校長。

吳玉章當時年近七旬,有嚴重的肛腸疾病。周恩來擔心工作繁重,怕他身體吃不消,親自寫信徵求他的意見:“玉章同志:為加強華北大學領導並便號召起見,中央與華北局商定擬請你擔任華北大學校長,范文瀾、成仿吾兩同志為副校長,不知你願意接受這一職務否?”

吳玉章讀過信後,立即回信表示接受中央的安排。他認為,辦學校是為了振興中華,提高民族文化素質,為國家培養人才,這是一個極其光榮而偉大的任務。從此,他全力以赴,組織學校籌建的繁重工作。

華北大學遷北平後,2萬師生教學用房告急!滿頭白髮、年近七旬的校長吳玉章拖著病體四處找房……

華北大學是中國人民大學前身。圖為華北大學畢業紀念章

1949年4月,華北大學校部遷入北平。根據中央要求學校多招收平津地區青年學生的指示,吳玉章剛進北平,立即組織人員在《人民日報》刊登招生簡章,深入北平各大中學進行演講,號召廣大青年、學生報考華北大學。在他的努力下,學校從學生報名、考試、體檢、出榜到報到,前後10天左右,就從平津等地學校學生和社會知識青年中招錄了大量學員,加上從正定校區進北平的教職工在內,師生員工近2萬人。

招生規模擴大,各種問題接踵而至,尤其是住房方面困難更大、更緊急。吳玉章日思夜想,夜不能寐,疾病也嚴重起來,疼得他站立都很困難。他拖著疲憊的身軀,多次去劉少奇、林伯渠、謝覺哉等處彙報情況,爭取中央和各部門支援,最終選定在鐵獅子衚衕、府學衚衕、海運倉等地安置新學員。

這些地方遠遠不能容納這麼多師生,他把副校長成仿吾、范文瀾,教務長錢俊瑞等人召集起來研究。吳玉章說:“北平的房子實在緊張啊,住不下這麼多人。大家想想還有什麼辦法。”成仿吾回答說:“北平校區人多擁擠,需要把學生安置到別處去。”吳玉章聽了大家的主意,緩緩地說道,北平的學生必須分流出去,正定老校區人員較少,地方也大,可以接納一部分學生;天津距離北平較近,可以動員學生去那裡學習。他們覺得吳校長考慮得周全,紛紛點頭同意。他們最終決定利用正定老校區房屋,同時在天津建立分校,除北平校本部安排5000多人外,分流到正定、天津分部各4000多人,暫時緩解了辦公、教學、居住用房緊張的狀況。每當有學員去分部學習,吳玉章總要到車站送行,囑咐他們好好學習,爭取更大的進步。

華北大學遷北平後,2萬師生教學用房告急!滿頭白髮、年近七旬的校長吳玉章拖著病體四處找房……

1949年春,華北大學學生在河北正定校區集會表決心,要隨軍南下,解放全中國

學員住房問題解決了,教學管理工作成為他考慮的重中之重。特別是針對建校初期出現的一些自由散漫、無組織無紀律的問題,他要求各部門堅決杜絕。有一位老師因為錯過公交車上課遲到10分鐘,吳玉章知道後,在幹部會上批評了他。有人不理解,覺得吳校長小題大做,為這個老師抱委屈。會後,吳玉章把這個老師請到自己辦公室,認真地聽完他的解釋。吳玉章嚴肅地說,作為老師,就要給學生做表率,嚴格要求自己。你自己遲到10分鐘,看似時間不長,但影響很大。我們培養學生任務雖然很重,但很光榮,就要堅決完成好黨交給的任務。這位老師認識到自己忽視課堂教學紀律的錯誤,汲取了教訓。在吳玉章的嚴格管理下,學校課堂紀律很快好轉起來。

吳玉章認為自己作為一校之長,就要處處做示範,每週堅持給學生上課。講課前,他要提前查閱大量資料,親自寫出講稿,還邀請有關同志商量修改,從不因自己資格老、革命經歷豐富而有絲毫懈怠。課堂上,他給學生們講授中國近50年來波瀾壯闊的民族與民主革命運動史,用自己豐富、曲折的人生經歷教育學生。他有時慷慨激昂,有時語重心長,每當講到革命鬥爭遭遇重大挫折時,他會不由自主地哽咽起來。學生們深受教育和感染。

提高教學質量,需要有高質量的教材。華北大學成立不久,很多課程沒有教材,部分教員的講稿質量也不高,甚至有些教師上課須臨時準備內容。吳玉章對各教研室送來的每一份講稿,都認真細緻地審看,反覆推敲。1949年8月,他要求學校中共黨史教學組組長鬍華儘快完成《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史》的編寫,以適應開展教學工作的緊迫需要。胡華每寫出一篇,即送吳玉章審閱。他百忙中擠出時間詳細審看初稿,認真核算文中引用的數字,指出許多錯誤之處。他送給胡華自己的新著《新文字與新文化運動》作為參考資料。

1950年2月,經過吳玉章多次修改、校正,胡華終於完成《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史》。後來,這本書成為青年學生了解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歷史的普及讀本,被認為是新中國第一本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指導編寫的中國現代革命史。

華北大學從創辦到結束,僅僅存在一年多時間,卻為黨培養輸送了近2萬名幹部。他們在各自不同的戰鬥崗位上,為新中國的誕生和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其中司局級、地市級以上幹部就有幾百人,高校正副校長几十人,文化藝術界人才燦若群星。這些卓著的成績與吳玉章校長的艱苦付出是分不開的。

1949年12月,黨中央決定以華北大學為基礎合併組建中國人民大學。吳玉章在做好華北大學結束工作的同時,又投入到人民大學緊張、繁重的籌建工作中去。

謝覺哉在祝賀吳玉章70歲壽辰時,曾賦詩:“況有三千諸弟子,東西南北立功勳。”這既是對他的熱情稱頌,也是他奉獻黨的教育事業的真實寫照。

來源:《老一輩革命家在香山》,北京出版集團公司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共北京市委黨史研究室、北京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辦公室組織編寫

轉自:“東方紅啦”微信公眾號
監製:方丹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