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5G智能机芯片的两大巨头,高通骁龙X50和华为巴龙5000有多大差别?

cnBeta


目前国内上市的5G手机中分为华为系和高通系,其中华为5G手机中采用的是麒麟980+巴龙5000基带来实现5G网络的接入,而高通系5G手机中采用的是骁龙855+X50基带来实现5G网络的接入,那么巴龙5000和X50两款5G基带芯片到底有多大的差别呢?请看下面具体对比。

高通X50 VS 巴龙5000


一、工艺制程。巴龙5000是采用7nm工艺,而高通X50则是采用10nm工艺,工艺越先进意味着功耗越小,这一点,后发的巴龙5000基带有很大的优势。


二、网络制式。巴龙5000是全球首款支持2/3/4/5G网络制式的多模终端芯片,并且支持5G SA/NSA两种组网方式,而高通X50却只支持5G单模和NSA组网,这就意味着目前的高通系5G手机在实际使用时,需要同时启用两路基带来完成2/3/4/5G网络的连接,功耗是相当感人的,这一点也是两者最大的差别所在。


三、网络速率。巴龙5000基带芯片在Sub-6GHz(低频段5G)频段中支持4.6Gbps的峰值下载速率,而在mmWave(高频段5G)毫米波频段中支持6.5Gbps的峰值下载速率,是目前全球最快的一款5G基带芯片。而高通X50的网络速率信息,官方并没有公布,根据网络信息,X50基带在Sub-6GHz频段中只能实现2.3Gbps的峰值下载速率,远远落后于巴龙5000。



综上所述,高通X50基带和巴龙5000基带相比就相当于是半成品,毕竟它的发布时间是在2016年,比华为发布巴龙5000早了三年多的时间,有如此大的差距也在情理之中了,而高通即将发布的第二代5G基带X55就和巴龙5000不相上下了,所以今年的高通系5G手机并不建议大家购买,能等就尽量等等吧!


电子维修


“极客谈科技局”,全新视角、全新思路,伴你遨游神奇的科技世界。


5G基带芯片的研发上,华为可以说已经全面领先高通,高通一直落后于华为。

华为已经先后研发出巴龙5G01、巴龙5000两款基带芯片,高通目前仅研发出骁龙X50,骁龙X55一直还处于PPT阶段。巴龙5000与骁龙X50相比属于两个时代的产品,巴龙5000已经全面领先于骁龙X50。

好吧,那么就一起来看看这两款5G基带芯片之间的具体差距吧!


华为巴龙5000与高通骁龙X50的差异对比

华为巴龙5000领先高通骁龙X50并不是一星半点,多方面已经全面领先。

一、关于全网段的支持

巴龙5G01与高通骁龙X50属于同一代产品,仅仅支持5G网络,并不支持2、3、4G网络。巴龙5000支持全网段的网络,这是两款基带芯片最明显的提升。那么,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就是使用骁龙X50能否使用其他网络?毕竟很多国产安卓5G手机均要使用骁龙X50这款基带芯片。这里大家可以放心,虽然骁龙X50无法支持2、3、4G网络,但是高通处理器内置的网络模块可以支持4G一下的网络,只是需要进行切换,执行效率要低于巴龙5000基带芯片。

二、关于5G组网模式的支持

5G组网当前有两种方案,一种是NSA、一种是SA。

两种组网方案略有差异,NSA是当前运营商5G网络的主流组网方案,在4G网络的基础上搭建5G网络;SA则完全属于5G网络的独立架构,又被成为独立组网。工信部已经明确提出要求,2020年不允许仅支持NSA模式的手机入网。

高通骁龙X50则仅支持NSA组网,巴龙5000则同时支持两种方式的组网。那么,大家较为关心的是使用了高通骁龙X50的手机在2020年是否可以继续使用呢?大家也可以放心,不支持新的手机入网,但是老款的5G手机是依然可以使用的!

三、关于5G基带芯片速度的问题

5G网络最为突出的优势就是速度,高通骁龙X50理论值最高仅支持5Gbps的下载速度。华为的巴龙5000理论最高能实现6.5Gbps的下载,上传最高支持3.5Gbps。

除此之外,巴龙5000使用7nm的工艺制程,要远远优于高通骁龙的28nm工艺制程。


华为5G基带芯片全面领先高通的其他方面

再来谈谈华为5G基带芯片全面领先高通的其他方面,高通骁龙X55可以看做与巴龙5000同级别的芯片,预计在今年下半年才能够正式商用,华为至少领先高通将近半年以上的时间。就在高通还在为骁龙X55做着努力的同时,华为麒麟990即将正式商用。这款处理器最大的亮点是集成了巴龙5000基带芯片,而高通却还只能通过基带外挂的方式实现5G网络传输。


关于华为在5G基带芯片的领先优势上,您怎么看?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喜欢的点点关注。



极客谈科技


5G 智能机市场刚刚起步,目前高通和华为属于业内的两大巨头。但即便是巨头之间,他们的芯片产品之间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华为 Mate 20X 的 iFixit 拆解表明,该公司首款 5G 智能机所使用的芯片,在尺寸和能效上仍与高通骁龙有一定的距离。

此外在今日发布的一份报告中, IHS Markit 也给出了他们对于六款早期 5G 智能机的拆解分析结果。

【图自:IHS Markit,via VentureBeat】


本次拆解从芯片封装尺寸、系统设计和内存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考量,并取得了一些有趣的发现。

比如华为给出了相对低效的市场解决方案,导致设备体型会略大一些、成本略高、且能效略低。

为了推出首款 5G 智能机,华为选择了麒麟 980 SoC 和巴龙 5000 5G 调制解调器,后者也是首款商用的多模 5G / 4G / 3G / 2G 基带解决方案。

理论上讲,Mate 20X 的基带应该比早期骁龙竞品要更具优势。然而 IHS 指出,由于麒麟 980 SoC 中已经集成了 4G / 3G / 2G 基带,外挂 5G 多模基带的效益并不高。

对于空间宝贵的机身内部空间,这部分“未使用且不必要”,徒增成本、耗电量和 PCB 占用面积。IHS 的建议是,如果后续华为能换成较小的 SoC,那就更合适了。

此外,华为首款 5G 智能机的基带芯片,其封装尺寸较高通骁龙 X50 大 50% 左右。尽管拿出了 3GB RAM 来给 Modem 做缓存,但缺少了对 5G 毫米波频段的支持。

IHS 首席分析师 Wayne Lam 在接受外媒 VentureBeat 采访时称:“相比之下,三星 Exynos 5100 基带的封装尺寸与高通骁龙 X50 几乎完全相同”。

展望未来,IHS 预计业界通讯大厂会努力将 5G Modem 集成到智能手机 SoC 内部,这或许要等到 2020 年才能完成。

同时为了削减相关组件的能耗和成本,厂商可能会选择将 RAM 缓存和电源管理芯片等组件都容纳进去,比如联发科就已经宣布要在 2020 年发布这样一款设备芯片。


cnBeta


高通是一流的顶级芯片,华伪是二流的企业造的三流产品,芯片连三星联发科都没法比


传递正能量专斗下三烂


海思Balong5000/高通 X50

工艺制程 7nm / 10nm

5G模式 NSA和SA / NSA

双卡双待 是 / 否

很明显Balong5000工艺制程更先进,支持双模全网通和双卡双待,X50仅支持单模单卡单待。

SA独立组网的才是真5G网络但不兼容4G3G2G,而且建设成本高,因此采用兼容4G以下网络的NSA并非真正意义上的5G,只是一个过渡方案。

中国移动从2020年1月1日起不允许只支持NSA单网络制式的终端入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