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喜歡吃的臘肉是哪裡的臘肉?用什麼東西來熏製最香,最好吃?

生活陽光的男孩


當然是我們大四川的臘肉拉,四川省各個地方收臘肉的做法都不一樣,小時候,記得爺爺奶奶都是去山裡採松樹支來秋臘肉,然後放在燒火做飯的房定上面掛著,那味道不擺了,現在因為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少看到這樣的做法了,懷念啊!


流金歲月酒業yxp


您好!其實湖南人,很高興回答您這個問題。

首先我最喜歡的臘肉是我家鄉的煙燻臘肉

對於家鄉的一切包括美食感覺是一種美好的記憶,小時候每到快過年時,家家戶戶都會提前醃製各種辣魚臘肉,提前準備著。把新鮮的臘肉切成長長的一條,抹上鹽,放盆裡讓它深深的吸收。等到太陽天掛出來曬..........

湖南的煙燻臘肉,重點在燻這道工序,我們會用橘子皮,松樹枝葉,木屑,還有稻穀殼小火溫燻,這樣燻完的臘肉醇香撲鼻,肥而不膩,瘦而不僵,入口回味無窮。雖然過去這麼多年我還能清晰的記著它的做法和味道,也勾起了我兒時的記憶,回味無窮.....







皓哥走天下


說到臘肉,當然只能說是最熟悉的老家臘肉了。比如說我老家的臘肉,我老家在雲南省,臨滄市,鳳慶縣老家的臘肉種類多。味道5公里內都是能聞到煮臘肉的香味。臘肉有五花肉做的、火腿肉做的、豬頭肉做的等等。最有味的應該是五花肉做的非常的香。而且非常的下飯。在做臘肉之前需要1.準備好香料。茴香粉、花椒粉、鹽、生薑沫、辣椒粉少許看實際的肉量來定。把肉磨上醃製醃製。肉壓3-5天左右。懸掛起來,在肉下面燒香料樹枝和橙子皮,橘子皮。這樣肉裡都會有植物的香味。吃起來不上火更清香。所以臘肉五花肉不管是煮著吃炒著吃都會是一絕。



雲南外闖小妞


我們湖北房縣的臘肉很好吃,臘肉顧名思義臘月間製作的肉。以前我們老家(不代表所有人,僅僅是個人觀點)家家戶戶養肥豬,我媽常常說“能跟人家賽種田,不跟人家賽過年”,所有家家戶戶都會把菜園子,口糧田,肉豬,雞經營打理的井井有條,民風淳樸。時代變了,我們家也遷離了老家…

閒話少續,請看我一整套的描述:一般我們都會在臘月上旬“伏(降伏,殺的意思)年豬”,提前打招呼請殺豬匠,並請幾個年齡長的過來吃頓好的請幾個力壯的幫忙逮豬燙毛分段,當天早上早早的就起來燒水,煮蒲扇葉,燒水不能蓋鍋蓋,準備鬥(大木盆)盆,案板,吃過早飯,水也燒差不多了,眾人把餓了一夜的豬從圈裡趕出來了拖到案板上按住,殺豬匠一刀解決,然後七手八腳澆水燙毛,把年豬收拾乾淨,接著開腸破肚,掏下水,下豬頭,分豬蹄子,分肉,分排骨,分塊。主人家會拿一些剛分下來的上好的瘦肉,豬血去做午飯,中午忙完一起吃午飯。一頭年豬就這樣被搞定了,殺豬匠得50元的辛苦費,幫忙的鄰居鄉親不要錢,下次還工(相互捧場)。

當天宰殺的年豬,一般都有400斤往上,據我爸爸說我們家曾經養過600多斤的年豬。有的家庭甚至養兩頭,殺一頭,賣一頭,以補貼家用。

分好塊的豬肉一般按照肥瘦分明,排骨分明,整個豬腿分明這種分法,然後把豬頭,豬腿筋頭巴腦的肉拿去用燒紅的火鉗,鋼釺等等鐵棍去燙毛,把豬肉表面烙的黑不溜秋的,那些工整成塊的肉則繫上繩子碼放在鬥盆裡,放置一天,不做任何處理。

第二天,主人家會把豬肉一塊一塊的掛在房樑上,幾百斤豬肉可以掛一大片,因為房樑上通風乾燥,老鼠沒法吃,第二年一整年的葷菜都靠這些肉了。

來年春夏交替之際,這些豬肉就演變成臘肉了,沒有新鮮味兒了。取一塊用淘米水泡上一夜,吃畢早飯開始收拾乾淨,用臺灶鍋中火煮兩個小時撈起來備用,中午做飯炒菜的時候,拿出一塊切薄片摻著辣椒或者酸菜,蒜薹等等一起炒,那滿屋飄香味兒,讓你3大碗乾飯還不想放筷子,味道好極了。

臘肉好吃,源自於材料,我家養的肉豬是我媽一手辛勤勞動換來的,頭年十月份逮小豬仔,用自家種的玉米打碎煮熟了餵養,一天兩餐。平時煮一大鍋,到飯點了熱一下,加點鹽,忙完了,再做飯自己吃。慢慢的豬仔長大了,開始加點豬草,豬草是自家菜地莊稼地裡長的,拔回來拿去洗乾淨了剁碎,這操作和養人沒什麼兩樣。到年底殺豬前一天晚上不給豬吃食了。

說完了豬再來說說臘肉製作方法,我們家的臘肉是沒有經過任何加工,直接掛起來通風陰涼乾燥,第二年春夏之交的時候就有濃濃的臘肉味兒了,煮好後,切成厚薄均勻的片,拿起來一看,肥瘦分明,瘦的暗紅,肥的晶瑩剔透成米黃色,油滋滋的,沒有蛤喇味,沒有怪味,絕對誘人。

沒有經過加工處理的臘肉有兩個缺點,一是外表起黴,二是容易長蟲,到夏天熱的時候,因為肉很肥臘肉會滴油。

臘肉在沒有冰箱的年代產生,供應著勞動人民一年的肉食。現在家家戶戶都有冰箱,在我老家人們習慣了吃土生土長自己養的肥豬,味道好,質量放心,營養豐富。殺的年豬還有製作臘肉的習慣,但不會做很多,其餘的儲藏在冰箱裡,製作的臘肉也會在春夏之交的時候及時放在冰箱保存,免得長蟲長黴。

科學家專家們號召大家吃新鮮豬肉,少吃臘肉,我不支持也不反對,畢竟基因裡有這麼個味道和生活習慣存在。所以依然很好這口美味,只是常年在外,已經無法真正飽飽吃上一頓自家滴油的臘肉了。

臘肉是我的鄉愁,聞著臘肉味我可以閉著眼睛走回家去。


山邊的眷念


大家

我是恩施麗麗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對於您的問題,我的回答是:目前來說,我是比較喜歡湖北恩施的臘肉。

因為目前我只吃過湖北和廣東的臘肉,恩施的臘肉是用材火熏製的,用小火或者中火熏製兩個月左右而成,要吃的時候,把臘肉取下來洗乾淨,切片,然後放鍋裡用一點水煮一下,把水煮幹,炒出油,然後放點青椒和蔥,吃辣的可以放辣一點的辣椒,不吃辣的朋友可以放點甜椒或者燈籠椒,這樣做出來很香,廣東的臘肉是用太陽曬得,有點甜,用來做煲仔飯也很好吃。

所以說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熏製方法,也各有各的特色。


恩施麗麗


我們貴州臘肉還不錯,我最喜歡吃的是媽媽熏製的臘肉!

我媽媽是一個非常勤勞的農村人,每年媽媽熏製臘肉都是用上好的材火,我們本地話叫做青崗材,有著很好的材質,也可以用來燒炭的那種,每年媽媽都會準備一些,熏製臘肉的時候就可以拿出來用,她從來不用亂七八糟的東西去燒火,在熏製臘肉的時候。

每年媽媽熏製的臘肉都是晶瑩剔透的,媽媽還會在臘肉上包上一層紙,這樣熏製的臘肉黃黃的,不會黑,也不會有煙嘖!很好清洗。乾乾淨淨的,吃起來味道也很正,每年都很喜歡,也很期待,就是今年肉太貴,我們家沒有準備多少,太可惜了!





媛媛姐愛美食


臘肉是我的最愛,特別是五花臘肉。其它地方的沒吃過,但我們彝族的臘肉絕對是一流的。彝族年基本都是在十一月底十二月初,每家每戶都基本殺一到兩頭自家養的肥豬。殺豬的第二天就是婦女們最忙的時候了,要灌血腸做凍肉醃臘肉。醃製臘肉的佐料也是最簡單的灑些鹽才是,之後把肉掛在火塘上方的橫樑上,火塘燒火自然也就有了煙燻肉。還有臘豬頭肉也是好吃得不要不要的,肥而不膩,肥肉咬在嘴裡還有嚼蘿蔔般的清脆,再配上一個燒洋芋和一罐茶,哎!神仙般的日子[大笑]


倔強蘿蔔小王櫟


每個人喜歡吃的臘肉應該都是自己家鄉的臘肉,並不是肉有多好,味道有多特殊,而是吃習慣了。我們家鄉這裡最好的臘肉是農村家裡餵養的黑豬,小豬從年頭喂到年尾才長成一條大豬,這樣的豬肉吃起來特別香。完全不是現在的飼料肉能媲美的。鹽好的黑豬肉用香椿樹來燻肉,大家都知道香椿好吃,那香椿樹燻肉自帶香氣,自然也是非常好吃的。往年父親在老家我們是可以吃到香椿樹燻肉,現在都在城裡住,沒地方燻肉。這些都快成為回憶了。


胖姐在皖南


我最喜歡吃的臘肉是我們湖南的煙燻臘肉。



每到寒冬臘月,鄰居家如果殺了年豬,奶就會搬一個筐去買肉。肉買來後,奶奶會切成長長的細條,然後抹上鹽,掛在灶門前的橫樑上。燒柴火的時候,任由其煙熏火燎,時間久了,煙燻臘肉就做好了。



要吃的時候,就割一截下來,大蒜炒臘肉是奶奶的經典菜。奶奶會先把臘肉刮洗乾淨,切成一片片。然後鍋裡放油,待油燒紅後,放入辣椒、姜炒出香味。

最後把臘肉一起翻炒幾下就好了。奶奶經常說,農家豬儘量少放配料,保持肉的原味。炒臘肉時,奶奶也不會把臘肉肥肥的油煸出來,一個是因為臘肉油煸出來,會比較幹。二個是因為肥肥的肉,肚裡有油,耐餓。

農村的農活很多,有些很費體力,如果肚子裡沒油水,就很容易餓,做不動農活。



後來我去深圳後,我也學著奶奶的方法醃製臘肉,但怎麼都不是奶奶做的那個味道。後來我分析了一下,可能是因為深圳氣溫高,或在深圳是靠風乾,不是煙燻,當然最主要的可能原材料也沒有農家豬好。

你們說我分析的對不對啊?


湘菜羅哥


你好!我是快樂的逸王致李!很開心回答你的問題!我最喜歡吃的臘肉是四川老家的,是用柏樹枝和陳皮、柚子皮熏製而成的。熏製過程如下:

具體做法:

第一步、把材料都準備齊.

第二步、把花椒、胡椒、小茴香、丁香、山奈、鹽用鍋炒幹水分,烘焙香.

第三步、把上敘焙好材料碾磨成粉末.

第四步、準備上一個大盆,取出豬肉,切成長條狀(敲黑板:大小在三指或者四指之間)

第五步、把調料粉末均勻的塗抹在肉條上放在盆中

第六步、把陳皮適量、辣椒適量放入盆中,充分的拌均勻,碼好在盆中,淹制七天(這期間記得每天翻動肉塊一次)

第七步、淹制七天後,用清水清洗乾淨,晾曬三天,曬乾水分!

第八步、晾曬乾水分之後,用新鮮柏樹枝、新鮮陳皮、新鮮柚子皮,香薰一個小時以上。

第九步、薰制完成後,懸掛二十日以上.

美味的臘肉做成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