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平倉"政策,間接鞏固了"孝宣之治"

導語:漢之強雖始於武帝,卻強於宣帝。

漢武盛世是西漢的一個鼎盛時期。軍事上,破匈奴,降西域,收南越,拓西南;政治上,行推恩,開中朝,尊儒術,立太學,定察舉;經濟上,絲綢之路,"五銖錢",行均輸制度。太多太多的成就數不勝數,可武帝時期並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麼強盛。

武帝時代,西漢的"強"大多體現在軍事上,其實力可以碾壓周圍各個國家。可經濟卻一塌糊塗,數十年的戰爭、嚴重的自然災害使得國力內耗、民力受損,甚至出現"民復相食"的可怕局面。

(漢武帝時期漢匈之戰示意圖)

反觀孝宣之治,在國家層面宣帝依然採用武帝的那套"霸道與王道雜之",可他並不熱衷於對外作戰。宣帝在位二十六年,只發動過一次戰爭,並且徹底擊垮匈奴,親自結束了百餘年的漢匈之戰。

宣帝一直採用與民休息的良好國策,糧食不斷豐收,糧價更是創下漢代最低價,真正做到了"強盛"。而在這盛世下,有一項政策不容忽視——"常平倉"。

糧食短缺

漢初,高祖至景帝的七十餘年間,國家一直奉行"無為而治"的國策,倡導修生養息、發展生產。在較為寬鬆的經濟下,國家逐漸表託秦末蕭條、凋敝的景象,人民生活富足,國庫裡的糧食多的都堆了出來。

時間漸漸來到了武帝一朝,他的窮兵黷武,對拓展疆土、實現"強漢"的渴望,一系列的大規模戰爭隨之爆發。雖說武帝通過這些戰爭收復了河套、河西走廊、南越等地區,給西漢帶去了數不清的土地。而匈奴也在漢軍的瘋狂猛攻下,不再成為威脅。

可戰爭終究是有副作用的,更何況是持續了整整四十餘年呢。它使得西漢七十餘年積累下來的財富揮霍一空,糧草短缺、將士慘死沙場,人口減半,大量田地被荒廢。無論是國力還是民力都因戰爭而大幅度減損。

(漢武帝雕塑)

國家因戰爭而民怨沸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多樣頻發的自然災害使得百姓食不果腹、民復相食,各地的流民暴亂也隨即爆發。國家本就糧食短缺,如今自然災害使得糧食徵收不上,流民過多,之後的田地也無人耕種,糧食缺乏的情況也就更加嚴重。

在國家因戰爭和自然災害而瀕臨覆滅的局面下,武帝下令停止對外作戰,重新修生養息,重視農業生產,並開創了"代田法"等一些土地政策,國家情況開始好轉。雖然流民回家,田地在重新開闢,可糧食短缺的問題依然沒有得到根本性解決,尤其是長安周邊地區,問題更為嚴重。

"常平倉"的雛形

長安周邊地區糧食緊缺,怎麼辦,肯定是從糧食富足的關東地區購買,再利用水路運送過來。糧食不是一件輕巧的物品,長安地區人口密集,需求量又大,運送過來的花費定是不少,這對朝廷來說是一筆高昂的開支。

漢宣帝登基第二十年,即五鳳四年,國家在宣帝的勵精圖治下,越來越多的田地被開墾,糧食也日益富足。這時候,耿壽昌提議朝廷向長安周邊地區購買糧食,存儲起來,已被不時之需。

(影視劇照:漢宣帝)

耿壽昌為何會這麼想?當時全國的糧食都較為充沛,導致糧價跌的很厲害,農民獲利很少。為了照顧長安附近的農民,又為免去長途的糧食運送,減少開支,耿壽昌提出由朝廷來統一收購糧食。

此外,耿壽昌還提出:希望朝廷能夠撥款在長安周邊地區大量設立"糧倉",藉此以備朝廷在從農民手中收購大量糧食的時候,能夠足夠的地方來儲存。

耿壽昌這個提議自然是在為農民考慮,如今糧食大豐收,在農民賣糧食的時候,就會被一些奸商刻意壓價,最後因糧價國第而使得農民的一年的辛苦付諸東流。長此以往,農民掙不到錢,農田就會被荒廢,朝廷就收不上賦稅,沒有糧食和錢財。隨大漢的國力也會隨之衰弱,最終走向滅亡。

耿壽昌看到問題的嚴重性,提出此策,希望國家以高於市場價價格去收購農民手中糧食,以備不時之需。這樣可以確保農民利益不受損,來年有更大的動力去開墾田地。

"常平倉"的出現

當然我們不可否認的是,耿壽昌的策略也有它的缺點。從全國各地收購來的糧食數量眾多,國家要建多少糧倉才能儲存下它們?這些開支都是要國庫負責,這也是極其耗費財力物力的。

一旦在實施過程中,西漢遭遇外敵入侵,亦或是大規模的自然災害,恐怕會再次陷入財政匱乏的邊緣。可雄才大略的宣帝並不在乎這些潛在的危險,它應允了耿壽昌的建議,很快便在各地實施起來。

(漢代糧倉)

終究瑕不掩瑜,耿壽昌策略的效果還是很顯著的。形勢一片大好下,耿壽昌又趁熱打鐵,又上一策,建議效仿在長安的做法,於邊郡建立糧倉。在糧價低的時候大量收購,在糧價高的時候以平價出售,謂之"常平倉"。自此,"常平倉"作為一項正式的制度推往全國大部分地區。

"常平倉"的出現,既可以避免糧價過低,傷害農民利益,又使得西漢社會處在一個相對安定的環境下。即便到了荒年,國家以低於市場價拋售糧食,這價格也比當時豐收年買來的高,朝廷獲得了利潤,也維持了社會經濟的穩定。

而在邊郡建糧倉,可使邊疆糧草充足,一定程度上維護邊防穩定。只有士兵吃得好,才能更好的保家衛國、奮戰沙場。

"常平倉"被廢除

"常平倉"既避免了谷賤傷民,也避免了谷貴傷民,使得國家日漸強大,間接鞏固了"孝宣之治"。這本是一件好事,可由於某些官員而失去了當初的意義。

(常平倉)

實施"常平倉"之策的官員,他們濫用國家權力,貪汙國家錢財,"常平倉"則變為剝削農民的幫兇。

在元帝初元五年,儒臣藉口關東連年災荒,而"常平倉"則與民爭利,後被廢除。

無論儒臣們怎麼說,但"常平倉"在調節糧食市場,保護農民利益,提高農民耕田積極性方面做出重大貢獻,這是毋庸置疑的。終歸來說,還是"利大於弊"的。

結束語:西漢是個以農立國的國家,而對農業做出重大貢獻的"常平倉"政策,也間接鞏固了孝宣之治。雖然"常平倉"後因貪汙腐敗的官員而出去原本為民謀利的意義,但終究是功大於過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