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對教育孫子的無力感,有沒有什麼辦法緩解?

星級梁梁


阿姨,先允許我抱抱您。您辛苦了!奶奶對教育孫子的無力感,是有辦法緩解的。

阿姨,您聽我先幫您分析一下:

1.孩子依戀的原因

孫子斷奶到四歲都由您帶,這時候的孩子處於0——6歲的時間段,這個時間段是孩子品質及良好習慣形成的關鍵時期,孩子已經在您的陪伴下學會了愛與信任。這一點是值得肯定的!

孩子由您獨自帶養的時候,作為主要監護人,孩子是非常依戀和信任您的,而且認知與您是保持一致的,所以您會覺得他聽話,而且事事順意。

2.孩子疏遠的理由

當孩子在四歲時突然回到父母身邊時,實際孩子的主要監護人發生了改變,孩子是能夠明顯感受到這點變化的,因此他的內心的依戀逐漸轉向了父母。奶奶自然也能感受到孫子的疏遠。

當孩子在父母那裡受到委屈時,自然第一時間想到了奶奶,奶奶便會回到過去那樣,好好安慰。

六歲的孩子調皮,奶奶👵提醒一下,孩子不聽,奶奶責罵,孩子更不聽。奶奶經常提醒,孩子經常煩躁。久而久之,孩子拒絕奶奶的好意,奶奶便覺無力。



目前可以怎麼做呢?

1.奶奶反思自己,尋找解決辦法。

孩子回到了父母身邊,教育的主要責任人便是父母,奶奶可以放手,儘量少嘮叨。在孩子單獨與自己相處的時候,自己再發揮作用。

奶奶可以接觸育兒課程,瞭解孫子的身體與心理特點,找找原因,尋找對策,解決問題。

2.召開家庭會議,統一教育觀念。

通過定期或不定期地召開家庭會議,與孩子父母溝通、交流孫子的表現,統一認識,統一意見,一致用力,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與學習習慣。

相信在幾個大人一起努力下,一定會引導、教育好您的孫子。全家努力,歡樂無限!



希望以上內容能夠幫到您。


遇見年少的我


你好,阿姨,對於老人帶孩子,弊大於利。

我也是一個4歲孩子的媽媽,以前由於工作比較忙,孩子也是奶奶帶的,後來我越來越發現這樣下去不行,於是就接回來自己帶了。現在您能認識到這個問題還不晚,孩子最好的教育時期是0-6歲。

首先 ,老人帶孩子更多在乎的是孩子的吃飽穿暖,很少從教育方面出發。

其次,由於老人的身體素質,所以多數老人是在家看孩子的,這樣讓孩子天天呆在家裡,對於孩子的運動能力和人體素質都會有一定影響。

再就是”隔代親”,老人帶孩子一般孩子說什麼就是什麼,長時間由著孩子,最後就會養成孩子以自我為中心,不聽話,不遵守規則,沒禮貌等習慣,這些習慣養成了,就很難糾正了!

那麼應該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我的改變是從聽寶寶教育方面的一個講座開始的,您應該製造一些機會讓孩子的爸爸媽媽去接觸一下這方面的內容,只要他們認識到了孩子教育的重要性了,那教育孩子就是指日可待的了!希望我的建議能給到您一些幫助!覺得我說的對的讀者幫我點下關注,謝謝!





樂樂媽820


知識就是力量。現在孩子學習負擔重,好多作業比較難,作為奶奶的我,在孫子上高中以後,能夠在數學,物理,化學方面可以和他一同做題,訂正錯誤,有的時候,特別是化學課目在有機部分我就不會做了,真的感到知識老化,無能為力,只要求孩子上課仔細聽老師講課,記住化學式。


章守珍


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精益求精,說明您是一個非常開明的奶奶!

每個爺爺奶奶都希望孩子能夠健康,快樂,誠實,有禮貌,有責任,有擔當!那麼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給孩子潛移默化的培養這些好習性呢!我覺得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首先需要給孩子立規矩!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社會也是一個有規矩的群體!所以爺爺奶奶應該根據孩子不同時期的個性特徵,和孩子一起制定一套可行性強的規矩!比如說,放學第一件事是寫作業;週日大掃除,寶貝擦桌子等!如果孩子違反規則,那麼爺爺奶奶千萬不能姑息,要給以適當懲罰,比如說週六看動畫片時間取消!立規矩最重要的是執行,否則規矩就失去了原有的作用了!當然,立規矩之初執行起來可能會有一定難度,堅持下去,孩子將形成非常好的習慣!

2.以朋友的身份和孩子相處,儘量避免說"不"!

當然,這裡不說"不",並非嚴格意義上不說,我們只是換一種方式"說不",以一種正面的方式引導孩子!比如用"寶貝慢點走,彆著急"代替"站住,別跑"這類字眼!教會孩子懂得,遠比叫孩子做什麼的效果要理想的多!但是當孩子有對錯意識,依然無理取鬧,甚至有危險行為的時候,必須嚴格跟孩子說"不"!

3.適當拒絕孩子,給以充足理由!

當不想滿足孩子的無理要求時,先真實的告訴孩子不能滿足的理由,而不是隨便編造藉口!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其實他很願意傾聽長輩說的每一句話!遇到孩子無理取鬧的時候,心平氣和的告訴孩子"爺爺奶奶很不喜歡你現在的行為,想知道為什麼嗎?"孩子的好奇心會讓孩子接著問"為什麼"!這時候就可以告訴孩子為什麼不能這樣做,應該如何去做!當然,如果孩子情緒非常激動的無理取鬧時,應該做到心平氣和的陪著孩子,讓孩子發洩完,再和孩子進行溝通,千萬不要在孩子情緒激動的時候跟孩子講道理,因為這時候根本無道理可講!

當然,在日常生活中,要有意識的拒絕孩子,比如,糖果不能多吃,非必需的物品不用買等!讓孩子知道,生活並非事事都可如願!

4.注意力轉移法!

爺爺奶奶拒絕孩子的時候,可以將孩子的注意力轉移到別處,如果孩子開開心心的跟著轉移了注意力,接著對孩子進行表揚一番!每個孩子都喜歡聽讚賞表揚的話,孩子一聽到表揚,就會做其他事情了!這種方法可以讓孩子高興的接受拒絕!

5.不心軟,堅持原則!

但凡做家長的,爸爸媽媽也好,爺爺奶奶也好,對孩子都會有些心軟,孩子一旦哭鬧,就投降妥協,這樣的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因為這樣非但不能解決問題,還縱容了孩子的壞習慣,讓孩子以為哭鬧是解決自己問題的好辦法,以後會更加的變本加厲!因此,爺爺奶奶只要認為自己是對的,就一定要堅持原則,毫不退讓!這樣孩子在日後會變得更加懂事,有原則,更加不會無理取鬧了!

6.和孩子父母統一戰線,制定一套長遠的育兒方案!

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的親情陪伴,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也需要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如果父母工作比較忙,也需要定期抽出時間高效陪伴孩子,這樣孩子的個性身心發展才會更加的健康全面!

教育孩子是一項偉大的工程,需要我們用一生來探索,相信你會在未來的生活中,找到最適合孩子成長的方案,讓孩子健康的生活,愉快的成長!


Kira老師英語學習課堂


孩子從小由奶奶看護撫養,

如果方法得當的話,肯定是與奶奶最親近,遇事也喜歡與奶奶訴說。

現實是:老年人思想固執,放不開手腳!

從小跟著老人的孩子,父母不在身邊,六歲前後,就已經表現出明顯固執的脾性,有想法也不敢大方的表達出來。

接到父母身邊後,由於父母沒有日夜照顧孩子的辛苦經歷,所以根本不理解孩子。

孩子不聽父母的話時,父母很容易衝動,易爆易怒,粗糙對待孩子!

父母的表現會直接“複製”給孩子,孩子長大後,一般也會有這種表現。

已經耽誤的陪伴孩子的時間,不可能挽回了。

可以及時止損。

指望老年人做出改變是基本不可能的,

只能寄希望於父母,先控制住自己的脾氣,多多學習教育孩子的知識,改善與孩子的關係,才有緩和的可能性。

教育孩子的觀點即使說了,父母不試著改變自己,也不會運用。

因為孩子各有不同。

教育方法不能生搬硬套,唯有俯下身子潛心感受才有希望。


白雲漂來


按照習慣,先答非所問[可愛]

家庭關係理論裡面有一條

夫妻關係>親子關係

意思就是夫妻之間應該先處理好關係,讓家庭溫馨和諧,當夫妻關係與親子關係發生衝突的時候,應該優先解決夫妻之間的問題

舉例:孩子要出去玩,媽媽正生氣呢,這時候爸爸應該先哄好媽媽,再陪孩子去玩

這個理論的核心意思是

家庭中的每個成員應該活出自己的風采,活出自己的人生,簡言之,得為自己活著

聽著好像有點自私啊,其實不然

這裡咱就不深入分析了

題主說的問題

俺們家也有這樣一個奶奶

小時候,好幾個弟弟,為家裡為弟弟們操勞

結婚後,為家裡為孩子操勞

現在,心就在孫子孫女身上

從來都是為別人活,未曾真正為自己活過

也許這就是他們這輩人生活的方式吧

還是慣例,說建議

1.發掘發掘,引導引導奶奶的興趣愛好,廣場舞,唱歌等等,讓奶奶有其他事惦記著,還能有點成就感滿足感

2.具體管孩子方面,立立規矩,分分工,孩子慢慢長大了,獨立性也漸強。有些方面肯定不希望別人管,而且越來越多。該放手就放手,有些事孩子能自己安排解決的,大人就不要摻乎了

[耶]


三善居士00


阿姨,您能提出這樣的問題,說明您已經在進步的路上了,恭喜您!

我自己這幾年因為孩子的成長遇到問題很多也在學習,所以想分享幾點經驗供您參考!

第一,首先是學習教育理念,打破自己的舊有思維,如果您和孩子父母都可以看看書,推舉您讀林文采博士的《心理營養》,李雪的《當我遇到一個人》,一念行者的《救救孩子還是救救救你自己》。

第二,能夠充份的尊重到孩子,允許這個生命是獨一無二的,不以愛的名義控制,不替代他的體驗,保障安全的情況下,允許他自己做他感興趣的探索。

第三,是關於您自己的,您自己的生命狀態是怎樣的呢?積極樂觀的?輕鬆愉快的?活力程度怎樣?家庭氛圍是怎樣的?您和孩子父母的關係是怎樣的?這些都是孩子的成長環境奧!

第四,您適當放手,孩子的教育責任是他的父母,讓孩子的父母成為孩子的重要他人,這很關鍵!

總結,學習帶來成長,帶來幸福!祝福您!


人生過課俠


在兩千多年前的孟母,她是個不識字的女人,但是她知道教育方式的重要。她三遷,實際上我們知道,故事講的是搬家了三次,實際上肯定不會有那麼一帆風順,必然進行過很多次搬家後,才找到一個正人君子的教書先生。孟母的決心也告訴了孟子,必須學好,否則老媽還會進一步想出更多的辦法讓他學習有進步。我們知道,孟母不識字,但是很有文化,思想很進步,想出很多好辦法讓她兒子學習進步。教育是非常關鍵。把孩子生下來,就顧著去工作,這樣是不智的,是缺乏長遠目光。孩子的教育問題應該是擺在第一位才對。兩千年前的孟母就知道這個道理。我們現代人如果沒有這樣的意識,真的是個很沒有思想的愚昧了人。夫妻倆瞎忙瞎忙目的是為了什麼?還不是為了孩子嗎?


愛國客家人乙乙


說實在的,人們的焦慮感和無力感大多數都是庸人自擾罷了。

奶奶對孫子教育的無力感來自哪裡呢?

主要是孩子的不配合。孩子在很小沒什麼主見的階段,容易對照顧自己的成年人產生依賴感,這階段也是大人教育最容易的階段。孩子如果調皮了,大人只需拿一顆糖、一個玩具,或者打個岔,就可以輕鬆把孩子捋順。但是這段時期過去後,孩子有想法了,對大人的心理摸透了,知道你的底線在哪裡了,所以變得格外不好管教。如果大人仍然用以前哄三歲小孩兒的辦法,是不可能管教好的。



擺清自己的位置,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有句話不是說,人之所以痛苦,在於強求得不到的東西。

當奶奶的不得不承認,對於孩子的最終教育權,還是在孩子父母身上,老人最多是輔助者。

有的奶奶可能又說了,那孩子他爸他媽管不好,我看著著急啊!



千萬不要有這種擔心。執行者不盡人意的行為,可以由輔助者幫忙改進和完善,但是執行者的震懾力和權威性是無法取代的。奶奶們可以把想法和孩子父母溝通,讓他們改,由他們管教。把家長管教好了,孫子就好管教了。

轉移注意力,把生活重心重新放回自己身上。

奶奶們照顧孩子很辛苦,尤其是照顧了好幾年的,身心都牽掛在孩子身上,對孩子的一舉一動都牽腸掛肚,對孩子也寄予了成龍成鳳的殷切希望,為了孩子甚至沒有了自己的時間。



奶奶們的付出值得尊敬。但是,如果已經產生深深的無力感,或許是時候考慮抽身出來了。孩子已經不再需要耳邊的嘮叨,不論是奶奶的還是媽媽的,對他們來說都難以入耳。如果奶奶強人所難,難免會敗壞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這其實是得不償失的。不如抽身出來,多研究研究晚年生活,過一個多姿多彩的夕陽紅。


雙子說


隔代教育,確實存在很多問題。但是或因夫妻關係不合導致離婚,或因生活所迫,很多家庭不得已把孩子給奶奶帶。那麼,問題就來了,教育方式、生活方式、衛生等,都會遇到很多問題。

第一,生活方面,奶奶,多數會溺愛孫子。就算犯錯了也不知道怎麼教育,也捨不得打,捨不得罵。久而久之,孩子慢慢就會養成很多壞習慣,甚至都不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最後大家都不怎麼喜歡這個孩子了,孩子從而變得自卑、偏激。到青春逆反起期甚至可能犯一些無法挽回的錯誤。

第二,學習方面,奶奶基本對孩子的學習沒什麼幫助,孩子甚至都不會聽奶奶的話好好學習,奶奶也不知道怎麼引導孩子學習。時間長了,孩子沒有好的學習習慣,成績下降,對學習失去信心,最後棄學。棄學又沒父母管的孩子容易和一些不務正業人混在一起,甚至因為年輕被有心人利用,犯下不可彌補的錯誤。

以上兩點如果有發生,都足以令父母悔恨終身。所以奉勸大家,選結婚對象一定要謹慎,別等有了孩子,害了孩子一輩子。至於經濟方面,前幾年就辛苦爸爸一點,等孩子上學了,媽媽和爸爸就可以調整時間接送送孩子去學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