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之后,谁将继续盘踞十大城市?

所为a伊人在水一方


10年,也许作为普通人觉得很长,其实对于国家或者说城市发展来说,是很短的一个周期,对应的就是国家的两个5年计划。

我们国家是比较稳定的国家,注重规划的延续性,就城市来说,很多城市的雏形从解放初期就形成了,而且大的定位几乎没有改变。

根据目前国家的战略规划,京津冀都市群(雄安新区)、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城市群肯定今后10-30年重点发展的区域,中央文件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所谓国家战略,时间跨度20年、50年都不算长。

10年之后的城市,也就在国家的战略里。不出意料,北上广深不会出局,地位更稳。香港一定可以算上,无论政治经济角度。

天津、南京作为都市群的副中心,也会入围。

后起之秀成都、重庆、武汉、郑州、西安、长沙、合肥、济南、沈阳、杭州等省会、直辖市都有实力一搏,看造化了。

至于老牌的苏州、青岛、大连、宁波、厦门等,在各省做大省会的战略下,会让步于省会发展,最终在省内沦落为老二。


新疆好房子


1.北京-政治 文化中心 ,超大城市。

2.上海-金融 航运中心 ,超大城市。

3.广州-贸易中心, 华南中心 超大城市。

4.深圳-科技创新中心 硅谷,超大城市。

5.重庆-西部大开发支点,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直辖市,超大城市。

6.天津-北方航运中心,直辖市,超大城市。

7.武汉-中国地理经济中心,未来国家物流中心,超大城市

8.成都-西部科创中心,西部战区司令部所在地,坐拥巨大的经济腹地,航线数量 ,领事馆数量, 世界500强落户数位居中西部第一,特大城市。

9.南京-华东综合实力仅次于上海,强省省会,地铁里程中国第四,东部战区司令部所在地,经济 文化可以辐射皖南,如果能合并镇江,名次还可以上升,长三角唯一的特大城市,六朝古都。

10.杭州-互联网经济的领跑者,民营经济的典范,名牌大学,地铁里程,政治地位,建成区面积及人口还以前九名存在差距。

其他潜力城市 青岛-山东半岛核心城市,山东经济第一

沈阳-东北第一大城市

郑州-国家中心城市

西安-国家中心城市

长沙-合并株洲 湘潭还有机会


星空星月神话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想试分析一下。

首先,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地位基本不会有大变化。

1、北京

十年之后,北京将更加强大,成为世界政治、经济、文化、旅游中心之一,世界特大城市,世界中心城市之一,中国最大城市之一,随着十年后中国经济全面赶超美国,北京的国际地位会进一步提高,中国第一城市地位基本无争议。


2、上海

十年之后,上海将更加繁荣,成为世界前几位的经济、金融中心,世界最大港口城市之一,国际地位影响力将比肩纽约、东京、巴黎、伦敦,中国经济龙头,中国最大城市之一,“魔都”上海中国经济第一城地位无法憾动。

3、香港

十年后,综合实力、国际地位将被上海全面超越,经济总量被深圳、广州全面超越,甚至会被重庆、天津、苏州等国内二档城市赶超。但瘦死骆驼比马大,香港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短时间这些城市还是难以企及的。



4、深圳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深圳这座年轻的城市活力无际,十年后,深圳将全面超越广州,并拉开距离,成为仅次于北京、上海的中国第三城,世界一线城市,国际金融之城、科技之城。



5、广州

中国经济第一大省省会,继续保持南方中心城市地位,成为世界一线城市,南方经济、文化中心,中国最大城市之一。

6、重庆

作为中国面积最大直辖市,被国人戏称为“重庆省”。其在中西部的战略地位,将使其发展变得无比迅速,十年后,重庆将更加发达,成为次于北上广深的中国第五城,甚至超越广州也有可能。



7、天津

作为首都旁边的直辖市,北方第一大港,天津的地位非常重要,十年后继续保持很高活力,成为中国一线城市,国际化大都市。


8、杭州

作为浙江省省会,阿里巴巴所在地,杭州将成为中国互联网中心城市,中国一线城市。

9至10成都、武汉、南京。

为什么把这三座城放一起,因为它们各有千秋,成都、武汉都是中国中部地区重要的省会及中心城市,国家战略发展带动中西部的新引擎,经济发展前景大好。而南京,目前经济总量稍逊一筹,但作为经济强省江苏省省会,历史、文化、教育名城,一但发力,也是不可限量的,所有,十年后鹿死谁手还很难说,预计三城当有两城入围前十吧。





除此之外,最强地级市苏州,北方重点港口青岛、大连,西部重点古城西安,中原枢纽郑州,中部重城长沙等,也都有冲击前十的机会。


以名立信


标准意义上来说,中国只有五个城市——北上广深加香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香港这五大城市未来三十年的地位不会动摇。

首都北京——中国首都,政治,文化,旅游中心;历史名城;北方经济中心。

魔都上海——经济,金融中心;中国第一大城市。

华南第一城 广州——经济第一大省省会,老牌一线,实力雄厚。

科技城深圳——后起之秀,科技名城,改革开放桥头堡。

香港——亚洲金融中心;国际化大都市。

还有五个城市也有机会:浙江省会——杭州,九省通衙——武汉,西南中心——重庆,六朝古都——南京,最后一个是海南的海口或三亚中的一个(看政策侧重了)

另外同样是西南重镇的成都也有和重庆一争长短之力,最终还是看谁能成为名副其实的西南一哥。拱卫首都的天津卫和千年大计雄安以及江苏的苏州也有机会。

但是像西安,青岛,大连,厦门等就很难了。











80后读史


中国未来十大城市

看未来需要看到什么?城市的资金决定项目大不大!项目决定城市!

1上海。(谷歌中国,支付宝上海,IBM中国,特斯拉中国全来了!上海成为中国第一个完全开放的城市,因为特斯拉是中国第一个100%外资控股的制造业企业,特斯拉的到来,表明了中国政府不在保护本土制造业企业(要么转型,要么被吃)狼,真的来了!)

2北京(政策不允许它沉沦,总部经济依旧强大)

3深圳(深圳的平均年龄每年都在增长,不过认同的是深圳并不会沉沦,吸收了大湾区绝对的资源和政策(主要是深圳的税收不用上交给广东,所以深圳有钱去扩大项目))

4香港(依旧繁华,无法用言语去揣测,大湾区建设后成为湾区吸收资金的主要来源地)

5成都-杭州(平心而论,成都和杭州是我国最近人才聚集地最多的地区)

6成都-杭州(同上,杭州的开放程度高,浙江是我国唯一一个民营企业带动政府行政的地区,也可以说浙江地区的政府行政为民企而生)

7广州(广州依旧强大,可惜广州的税收明显不够引进大项目,18年财政税收,广州被北上深拉开庞大的距离,财政水平与苏州等城市差距不大,虽然压过成都,杭州,但是,广州其实很缺钱,需要维持本身项目的钱以外,还要分出钱去给周边兄弟城市,大的项目没钱引进,国家项目重点在深圳,强省会其实很“累”我想多说一下广州,因为居住在这,广州的外来人口多不假,但是,深圳的崛起其实分走了很多高层次的人才,虽然依旧是中国最大的外来人口迁入地,可是,我想生活在广州的朋友都明白,广州的外地人,少了很多很多(有一种说法是少了一半,原天下商会,开始沉沦),就算再来100万务工者,也比不上1万人才的贡献大,留给广州的时间不多了,要么大刀阔斧,要么就此一蹶不振。(北上深手拉手进入第一梯队,今年深圳金融指数进去全球前20,广州20开外),广州发展凸显乏力)

8南京(2018国务院通告批评江苏省会南京的首位度不够,年末江苏政府公开宣布,将加强南京首位度,将资金,技术,省,国家级项目优先全力提供给南京,做大南京省会,终于,南京要开始吸血全江苏了,苏南模式没有南京默许,苏锡常根本做不大,2017年南京的省会首位度倒数第二,仅仅比济南高0.1,南京“真”良心省会。)

9苏州(中国最强地级市,这就是一个怪物,不是经济特区,不是省会,不是副省级,不是计划单列,没有国家级大项目支撑为前提下,发展神速,经济指数一直力压除了广州以外的所有省会,还接纳了苹果海外数据中心,18年GDP增量紧追广州,靠近上海的优势一览无遗。)

10合肥(我不想解释什么,2005-2015年被BBC评为全球发展速度最快的城市没有之一(实际为1995-2018年为止,发展最快的城市),被CCTV评为中国唯数不多不依靠工厂来带动GDP的城市(深圳,广州,苏州都依靠工厂),被纽约时报评为新世界的黑马城市,被中央点名为:中国制造2025,合肥当头兵的新科城市,你很难想象,一座二线城市造出了人造太阳,量子卫星,量子通讯,我国最先进的屏幕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哈佛八剑客制作),我国最先进的集成电路,人工超高技术导向技术(不用管是什么,只要知道NB就行),零差距车床(航母,军舰,空间站制造核心工具),人工智能独立接受5座国家级科学装置(超越上海,和北京一个档次,全国总共20个),我国三大科学枢纽城市(合肥,北京,上海),四大科教城市(北京,合肥,西安,成都),因为城市规模小,很多科学成果都被南京,杭州,上海拿走转换,未来2年GDP破万亿,并且将超越7座城市,完成25年超越80座城市的壮举,保持这个速度不变,未来10年进入中国十强,49年前,是一座县城的规模,不同于深圳,合肥的政策不足深圳的零头,合肥未来将成为我国大城市的依据之一即:长三角一体化提上日程,加快融入长三角,承接更多江浙沪产业的转移,与其他中西部对比之下的优势为,城市群分工合作将为合肥注入新的增长级。)



不改名是怕你找不到我


我认为未来盘踞中国(内地)前十的城市是:1,深圳,2,上海,3,北京,4,广州,5,重庆,6,天津,7,苏州,8,成都,9,武汉,10,长沙【或杭州】


我以前估计的也全对了。比如,十年前我说长沙发沙快,他们许多人不认同,结果看看长沙去年挤进gdp万亿之城,超过郑州沈阳南昌福州济南哈尔滨合肥等以前实力较强的重工业城市、沿海城市、科技雄厚城市。我是从一个台资商给大陆写信要求投资,从中看到长沙的前途的。这个台湾省投资人写20封信给内地,只有长沙回信了,并建好厂,免了3年税。投资后一发不可收拾,成了全国最大行业基地,解决上万就业岗位。几千上万人就业对城市发展多重要!

我与他们估计的不同。gdp前九名基本不可撼动,【深沪京深羊渝津苏蓉汉】,最后一名应该是长沙占多数,杭州可能败给长沙。第一名是深圳概率大,上海与深圳争头名。


为什么深圳是头名?分析一下。

深圳2016年gdp是19492亿元,2017年底是22438亿元,一年增加了近3000亿元。而上海前年gdp28178亿元,去年底30133亿,一年增加近2000亿。按照此速,深圳十年后gdp是53000亿,而上海是48000亿元

这四十年,上海速度一直落后深圳速度。深圳有能力超越。

最重要的是,深圳已经东扩,坪山新区已初见成效。现在又逾过惠阳、惠东两地,从汕尾市划出一个飞地——深汕合作区,面积有目前深圳面积的三分之一大,四个镇。现已挂牌属正地级单位。目前该四镇居民户口全划入深圳户口,土地收为国有。这些土地价值可想而知。该区距深市区120公里,距坪山70公里,城际高铁已立项,一小时内到达,另再加二条高速。深圳第二机场在此落地。将来深圳所有安置房全建在合作区。将会有更多工厂落户于此。

另外,这期间,处中间段惠阳惠东的部分乡镇也可能划入深圳,更会壮大深圳超赶国际大都市。

为什么长沙进十,杭州可能出局?

长沙比杭州制造业发达,长沙房价比杭州低一半,而gdp紧随杭州。如果长沙把房价抬上去,几个月gdp就赶上杭州。长沙的gdp是实体行业干出来的,杭州的是地产和旅游挣出来的。如果房子需求少了呢【杭州仅旅游业就创3000亿产值】。


长株潭距离近,发展融洽,互补优势明显,各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长株潭是自然形成发达的经济区,如此之快,下步在政策指导下发展合作与增加高速交通问题,速度会更快。近几年,这几个城市高铁打圈儿串通,只需半个小时抵达。现又向外实行1+6模式,把经济圈做大。所以中心城市的长沙潜力无限。

附:许多人不相信长沙。看看这个表再判断。长沙城乡发展均衡。隶属的县域经济发展强劲。(郑州10年后也会呈现后来居上态势)

青岛杭州南京辖属这样都很强势的县吗,欢迎留言讨论噢。


怡冉说事儿


现在十大城市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天津,成都,武汉,杭州,苏州。十年后,难料定,应该变化不大,估计长沙极有可能会挤入前十,因为长沙在搞长株潭合并工程,长沙地处华中腹地,又有京广与沪昆两大交通线交汇,水陆经湘江可入长江,战略位置与交通都好,这几年,经济发展速度高于其他省会的平均值,会将哪座挤掉,不得而知!我这个说法完全正确,就像马拉松赛跑一样,谁不拚命向前跑,谁就得掉队!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家搞改革开放,深圳,珠海,厦门等先批开放城市发展速度最快,近几年,成都,苏州,长沙等城市发展速度最快,中国的改革开放,明显由沿海向内陆引伸了。

京津城市区,长江三角城市区,珠江三角城市区,是中国的三大城市区,十大城市中,有七大位于这三个城市区(北京,天津。上海,苏州,杭州。广州,深圳。)。

现在,各个大小城市的政府领导人,都拚命的扩建城市,都想争做中国大城市,这也是值得称赞的,毕竟,中国城市化,国民富强化,是中国政府的重点工作。





用户创维


一座大城市的综合实力靠的是软实力与硬实力,评比的指标有政治地位,GDP总量与人均,产业,科研创新,城市规模,基建设施,教育,交通枢纽,卫生环境,医疗,人文历史,军事地位,旅游,金融,人均收入与消费。

中国现在的经济结构正在逐步转型,由以前的外向型对外经贸为主转变为拉动内需消费和产业升级为主,一旦中美贸易战全面开打,沿海城市经济会受到影响GDP增速放慢。沿海很多城市的城市化进程快要发展到头了,这些发达地区的高房价都是人口增长与其他因素推动的,所以未来一段时间中西部是中国主要的经济增长引擎。美国只有2%的人口从事农业确滋养全国3.25亿人并且还多余农产品可以出口赚钱。中国只有再多发展建设十几座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才能完成五六亿的农村人口转移,整个中国只有走完城市化进程全部人口实现城市化和工业化我们国家的人均GDP才会进入发达国家行列。明年会实行GDP统计新政,国家统计局会用新的计算方法统一进行核算统计,明年GDP挤完水后各城市的排名还会有变化,浙江和湖北今年就已经开始实行统计新政试点了。

香港暂不排列也许十年后都会超过香港。北上广就不用说了。定位决定地位,深圳未来多少年都会是中国前四,深圳的发展就是中央zf全力支持的结果,设立进出口海港及保税区,设立深交所,还有国家投资建设带动港澳投资以及招商(华侨城 招商局 中信集团 保利 华润 中集集团 中海外发展集团等等太多的央企和国企)。如果这些政策和资源放到厦门或汕头一样可以进中国前十。天津是老牌城市底子好政治地位和工业基础好,但经济结构转型还没完成,未来几年经济增速不会太高,不会挤出前十,但会退后。重庆在没有分离四川省从新中国成立到至今都是中国前十城市,直辖市的地位加上《长江经济带规划发展纲要》确立的龙尾地位(龙头上海 龙腰武汉 ),实力一直靠前。武汉经济结构基本转型成功,经济不在主要依赖传统的钢铁汽车,已经布局了各种高端附加值产业,各种实力下面有数据自己看。因为西部地区还落后许多,成都有国家政策支持今后扶持力度还会加大,人均GDP低,人口多,近年的增速很快,所以今后的增长空间非常大。南京是科教强市,在十大城市里人均GDP很高,人民收入也高,人文历史与城市建设都很好,依据各方面综合实力还是可以进前十的。最后一个名额竞争者非常多不确定,因素太多无法判别。

我认为十年后的中国十大城市如下,和国家发展战略定位有很大关系,华东两个,华北两个,华南两个,华西两个,华中一个。不能满嘴喷粪,用数据说话直接上图。

1北京

2上海

3广州

4深圳

5重庆

6武汉

7天津

8成都

9南京

10的竞争者有 杭州 郑州 长沙 青岛

武汉各项指标均排名靠前,在北上广深后,综合成绩应该在第5或6名。非要找一项那就是武汉进出口贸易不行。

1 武汉人均GDP 12.4万和北京上海出不太多超过天津。人均GDP比南京杭州低。人均收入还比不上长三角与珠三角发达地区。今年预计增速8.4%,未来几年GDP增速不会低于8%。

2 科技创新教育 各类科研实验院所121家,武汉高校89所 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比c以上有288个 超过南京上榜的280个 西安上榜240个学科。大学生数量130万左右。(客观来讲武汉和南京不相上下,都排第三或四)

3 人文历史 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全国文明城市 海绵城市示范试点 全国园林城市 全国湿地公园数量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第一声枪响,成功推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帝制,汉口江滩租界区20世纪建筑博物馆,汉阳兵工厂汉阳造和汉阳铁厂,抗日战争武汉保卫战奸敌25万人有余,是抗日战争时期杀敌人数最多的一场战役也是对日军全面反击的开始。

4 医疗 武汉有三甲医院33家以上,人均住院医疗床位数量全国前三,全国100强医院武汉有5家上榜。

5 交通枢纽 天河国际机场,武汉阳逻国际港,武汉站武昌站汉口站,还有建设中的武汉光谷火车站(2019年投入使用)与新汉阳火车站(2022年投入使用),现在是高铁时代飞机运力有限成本高,武汉火车可以通达所有省会城市海口也能到,铁路客运量前几年就超过上海北京排第一,离武汉65公里航空物流顺丰机场 2020年投入使用。

6 政治地位 副省级城市, 一带一路战略节点城市, 国家发改委《长江经济带规划发展纲要》列为超大城市,国家发改委支持武汉建设成国家中心城市 中国制造2025战略国家首批试点示范城市。

7 城市规模与基建 建成面积1200多平方公里,中国基建狂魔的代表就是武汉,港珠奥大桥60%工程由武汉国家队完成。建筑工程国家队企业有(每年签的工程合同做不完)中建三局 中交二航局 铁四院 中铁大桥局 中铁大桥院 中铁十一局 中南设计院 葛洲坝。

8 产业 武汉是全国工业基地拥有钢铁 汽车 激光技术 光电子通信 化工 冶金 纺织 造船 装备制造 生物制药 食品加工和重工业,现在还发展了信息网络安全基地和航空航天产业基地, 60家科技大咖第二总部或华中总部(华为 百度 腾讯 联想 小米 360 小红书 今日头条 海康威视 科大讯飞 滴滴等)。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刘经南院士团队发布北斗导航精度即将进入厘米级,绝大部分核潜艇,驱逐舰,护卫舰都是武汉中船重工下属研究所和海军工程大学设计研究的,还有航母。就在这个月一家武汉企业成功发射一枚民用航空航天火箭卫星,国际市场价格一公斤4万美金,武汉企业只要1万美金。武汉布局的还有长江存储的芯片,京东方与康宁等企业的屏幕产业链,深圳天马,TCL华星光电,这些都是投资几百亿的产业。

9 旅游 世界经济论坛(WEF)发布的2017年中国旅游城市排行榜 武汉第七名。

10 消费 20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武汉6196亿第六名。

11 近日中央财经大学与西南财经大学联合发布 2018城市社会资金总量榜 武汉排名第六名。(85268万亿在四大城市和重庆之后)

12 联合国人居署 评选武汉为中国第四个世界设计之都城市。(其他三个北京 上海 深圳)

13 军事地位 武汉是中央军委联勤保障中心总部。

14 人口 现在常住人口超过1100万,每年新增至少20多万人以上。











座向标


基本强者恒强,无悬念





星星月亮Q


小编提法有问题。个人观点:国家以后几十年将大力发展城市群经济圈,一座中心城市带动周围城市共同发展。以后排名应该以城市群经济圈为核心的排名:长三角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京津冀经济区应该是排名前三。如果只是城市排名那么这三个城市群里的城市经济会发展较快。剩下的是中部经济圈:以武汉,郑州,长沙为核心城市,西部经济圈:以成都,重庆,西安为核心城市。武汉,郑州,长沙这三个城市引领的中部城市发展潜力很大,各地经济发展较平衡。关键是谁能在以后的发展中拔得头筹,辐射力更强更广!西部地区除了成都,重庆,西安三市其它地区发展严重滞后,所以不存在区域内竞争,这三座城市主要是如何带动周围城市一起发展。老少边穷经济垫底的绝大部分都在西部。国家肯定希望三座城市能够做大自己的同时带领周围城市共同发展!所以单就某个城市经济排名今后将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更应该看的是整个经济圈的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