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創新案例⑫】“智慧黨建 + 三社聯動” 開啟 “互聯互動互助” 社區治理模式

【黨建創新案例⑫】“智慧黨建 + 三社聯動” 開啟 “互聯互動互助” 社區治理模式

近期,無論是到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的市民,還是小區的居民都能明顯感受到社區辦事更快捷方便了,社區幹部的服務水平明顯提高了,甚至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自己滿意的社區服務,社區更加和諧安全。是什麼模式,讓社區工作和麵貌能有這麼大的變化呢?

【党建创新案例⑫】“智慧党建 + 三社联动” 开启 “互联互动互助” 社区治理模式

“四點半課堂”△

▽公益書屋 舞蹈教室▽

【党建创新案例⑫】“智慧党建 + 三社联动” 开启 “互联互动互助” 社区治理模式【党建创新案例⑫】“智慧党建 + 三社联动” 开启 “互联互动互助” 社区治理模式

全國融媒體記者團探訪大富社區△

為加強城市基層黨建,破解城市社區在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和城市管理治理中存在的各種難題,2018年以來,撫州市東鄉區創新“黨建+”思維,率全市之先,在孝崗鎮大富社區試點推廣“智慧黨建+三社聯動”管理模式,實現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的科學化、信息化和規範化,提升服務能力,開啟 “互聯互動互助” 社區治理模式,全面提升社區治理水平。

·“智慧黨建”

以“東鄉智慧黨建”平臺為基礎,建立“大富智慧黨建”和社區智慧服務系統,利用智能技術和方式整合社區現有的服務資源,為社區黨員和群眾提供黨務、政務、社會事務、志願服務等多種便捷服務的模式。

·“三社聯動”

以社區為平臺、社會組織(共建單位)為資源、社工(黨員志願者)為支撐,三者互聯互動互補,推動大富社區共建治理。

打造“智慧黨建”創新服務平臺

【党建创新案例⑫】“智慧党建 + 三社联动” 开启 “互联互动互助” 社区治理模式

健全社區黨建陣地:按照城市基層黨建的需要,建成功能齊備的黨建活動場所。

建好黨建主陣地。全面整合社區居委會、社區工作站以及各部門在社區設置的各類機構、牌子、平臺、工作力量和陣地資源,打造標準化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集中為社區居民提供一站式、綜合性的社區公共服務,為“智慧黨建 + 三社聯動”提供陣地保障。黨群服務中心按照一類標準社區所需的“一廳、一站、七區”總體佈局進行打造。在功能定位上達到“六個標準”,形成“五大平臺”。六個標準:整體形象標準、社區建設標準、服務項目標準、服務類型標準、崗位設置標準、服務公開標準;五大平臺:區委區政府在基層的黨建活動平臺、教育培訓平臺、形象展示平臺、資源整合平臺、服務群眾平臺。

搭好聯動新場所。中心建成後,為參與社區建設和治理的單位及社會組織安排活動場所,為“三社聯動”打下陣地基層。為黨員報到“落戶”。設立“黨員社區報到室” 和“在職黨員社區活動室”,讓到社區報到的黨員有落腳之地;為社會組織“築巢”。為東鄉公益志願者協會等3家社會組織安排辦公場所;為服務機構“安家”。為社會服務機構提供社區留守兒童之家、社團活動中心、愛心超市、律師在線等十餘個活動場所;為志願者協會“助力”。協助東鄉區公益志願者協會在新龍花苑、景泰鳳凰城等小區協調設立“三社聯動”社團志願服務站。

【党建创新案例⑫】“智慧党建 + 三社联动” 开启 “互联互动互助” 社区治理模式

打造智慧黨建平臺:按照黨建信息化管理的要求,建成獨具特色的智慧化系統。

建立系統平臺。依託“東鄉智慧黨建”系統,建立大富社區“智慧黨建” 系統平臺。在線實時管理社區黨委的2個黨支部, 74名黨員,實現黨建數據雲端存儲、實時更新、動態共享。黨員通過手機APP及時瞭解最新黨建資訊, 及時學習“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 裡的內容,及時參加“三會一課”、黨員固定活動日等活動,得到一站式便捷服務,拉近黨員與黨組織之間的距離,增加黨員與黨員之間的交流。

健全操作平臺。在黨群服務中心建立“大富社區微信公眾號”、 黨建網格化系統、懸掛LED顯示屏、安放黨群服務中心和“智慧黨建”APP觸摸屏、建成VR立體全景體驗系統,讓社區黨員群眾自己操作,親身體驗“智慧黨建”和智慧社區帶來的科學高效,方便快捷。

完善服務平臺。建設完善“一庫、兩平臺、三大應用”等“智慧社區”服務平臺。

構建“三社聯動”共建共治網絡

從2018年2月起探索開展以社區為平臺、社會組織為資源、社工為支撐,三者互聯互動互補的治理模式,同時,結合區直單位與社區結對共建、黨員進社區報到這兩項活動,推動社區共建共治共享。

搭建功能齊全的管理平臺:按照“智慧黨建+三社聯動”新模式開展黨建工作,“智慧黨建”功能日趨完善。

完善管理模式。社區黨委通過PC端進一步拓展社區黨建宣傳,加強社區黨員在線學習教育和管理;黨員通過手機APP及時瞭解最新黨建資訊,及時參加“三會一課”、黨員固定活動日等活動;建立黨建網格化管理。在“新龍花苑”小區進行黨建網格化管理模式試點。新龍花苑現有居民2000餘戶,黨員280名,其中在職黨員71名。自從推出黨建網格化管理模式,效果明顯。在春節期間,各黨建網格的治安巡邏黨小組發揮黨員帶頭作用,積極參與禁燃禁放,使社區的禁燃禁放工作成果顯著,沒有發生一例違規燃放煙花爆竹的情況發生。

強化政治學習。堅持把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通過“三會一課”、智慧黨建手機APP、學習強國APP、宣傳冊、集中學習討論、心得體會等方式,多層次組織黨員學習貫徹;認真組織“黨員固定活動日”活動。為了讓在外黨員過好組織生活,感受組織氛圍,社區黨委主動聯繫支部每名在外黨員,建立大富社區黨員微信學習群,定期為黨員發送學習內容,使他們“離家不離黨”。

“雙城同創”活動▽

【党建创新案例⑫】“智慧党建 + 三社联动” 开启 “互联互动互助” 社区治理模式
【党建创新案例⑫】“智慧党建 + 三社联动” 开启 “互联互动互助” 社区治理模式

黨員活動日△

立足為民服務。積極開展“雙城同創”工作。2018-2019年共硬化社區內小街小巷1.5萬平方米,安裝路燈163盞,清除牛皮蘚267處,安裝減速帶320米,清理危舊房,修建小遊園3個,為居民休閒娛樂提供更好的場所。同小區物業一起加強新龍花苑、金水灣、萬豪公館等小區的管理。

加強治安巡邏。組織黨員積極參加文明勸導隊、義務巡邏隊宣傳和維護治安,參與公共事務管理,收集居民的意見建議,協助社區做好宣傳引導,形成了“黨員帯頭,人人參與的良好風尚”,為開展社區為民服務工作起到積極的示範帶頭作用。同時,通過網格化管理,加強對社區穩定的管理,一年來,共接到各類糾紛46件,處理46件,處理率100%。

老年協會送戲進社區▽

【党建创新案例⑫】“智慧党建 + 三社联动” 开启 “互联互动互助” 社区治理模式【党建创新案例⑫】“智慧党建 + 三社联动” 开启 “互联互动互助” 社区治理模式

治安巡邏社會應急志願服務隊△

加強宣傳引導。先後舉辦十九大專題講座、健康生活方式講座、環保知識進社區、黨員齊唱紅歌、送戲進社區、家長課堂等30餘次系列活動,不僅展示了新時代幹部及黨員風采,也有效的滿足了社區居民的文化需求,為建設品質東鄉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力量。

構築共建共治的治理網絡:按照“智慧黨建+三社聯動”新模式開展社區治理工作,“三社聯動”成效明顯。

健全多方聯動的共建單位功能。按照城市基層黨建社區結對共建和黨員進社區報到活動安排,與社區結對共建的5個區直單位黨組織和74名在職黨員圍繞社區黨建聯抓、思想政治聯做、服務聯辦、治安聯防、經濟工作聯網、環境衛生聯治、文化娛樂聯誼、公益事業聯辦的“八聯”方式開展社區共建活動。在職黨員進社區自覺參與社區環境整治、社區管理、雙城同創、城鎮脫貧解困等中心工作中去,成了社區發展的“智囊團”。

發揮互聯互動的社會組織作用。結合“三社聯動”平臺,依託共建單位、社會組織、在職黨員技能廣的優勢,有選擇性的引進東鄉公益志願者協會、體育舞蹈協會、律師協會、杏林春志願者協會等5家功能性的社會組織入駐,建立服務聯盟;協調南昌靜心社、撫州傳統文化促進會、東鄉區公益志願者協會、東鄉朗讀協會等社會組織按各自特長建立敬老助殘、扶貧助困、治安巡邏、社區應急、法律援助、文明倡導、文體活動等10餘個志願服務隊,促進其團隊組織化,活動常態化,共同參與和諧社區的建設。

提升專業規範的服務水平:按照“智慧黨建+三社聯動”新模式開展社區服務工作,“社工(志願者)服務”水平得到提升。

針對社區居民需求,吸納和使用社會志願者和社會工作專業人才,提升社區管理服務的精細化、規範化水平。組織社區“4點半課堂”助學小組、“我愛我家”環保小組、“鄰里大舞臺”文藝小組、“七色彩虹”助殘等小組開展服務活動,以老年人、未成年人、殘疾人和低收入家庭為重點,綜合運用社會工作專業方法,開展社區照顧、社區救助、社區融入、社區矯正、精神減壓與心理疏導等服務;積極鼓勵志願者結合社區特色,整合社區資源,協助社區“兩委”制定發展規劃,培育社區組織和骨幹,增強社區居民參與社區建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指導和協助社團組織舉辦社區優秀社工人才及優秀社工案例評選活動,提升社區工作者整體素質。

【党建创新案例⑫】“智慧党建 + 三社联动” 开启 “互联互动互助” 社区治理模式

基層黨建社區結對共建、黨員進社區活動 △

一年來的創建,無論是到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的市民,還是小區的居民都能明顯感受到社區辦事更快捷方便了,社區幹部的服務水平明顯提高了,甚至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自己滿意的社區服務,社區更加和諧安全。

【党建创新案例⑫】“智慧党建 + 三社联动” 开启 “互联互动互助” 社区治理模式

審核:王 黎

供稿:東鄉區委組織部

【党建创新案例⑫】“智慧党建 + 三社联动” 开启 “互联互动互助” 社区治理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