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商銀行會不會走上市融資的道路?

xsdmm


任何一個企業,經歷了初創發展後,只要其商業模式具有可持續盈利的能力,為了進一步擴大規模,並在資本市場尋求更大收益,引入資本,謀求上市幾乎是所有企業主都會做的選項。但上市融資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資本化的估值可以讓一個企業脫胎換骨,增加了更多的融資渠道;另一方面,企業的經營受更多層次的監督,股價的變動取決於企業給市場多少的信心。許多企業主把公司上市作為經營企業的終點,這個思路是不對的,上市是一個企業要承擔更多責任的新起點。

再看農商行,屬於銀行業,所以其商業模式和盈利方式和一般銀行一樣,吸收存款,放出貸款,賺取息差。且銀行業作為傳統金融板塊,要增加上市公司,理論上是可行的,但現階段看,農商行入駐股市的可能性並不大,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我國的商業銀行在滬深兩市已有31只股票,基本為國有四大行,股份制銀行,經濟活躍地區的地方商業銀行,其流通市值基本都在20億以上,一般的農商行主要服務於縣、區級,總資產都很難上20億,更別提流通市值了。

2、國內資本市場對於銀行業的定位基本是屬於大盤權重,且國內商業銀行的另一個重要身份是貨幣政策的直接執行者,兼帶近兩年所講的金融創新主要實踐者。農商行由於自身能力邊界所限,這三條都不能發揮核心作用,強行上市也毫無概念用於股票流通。

3、國內大多數農商行本身管理並不規範,由於經營時間短,適逢國內商業銀行業轉型期,不論是行業經營業績,還是業務水準,行業業務人員的綜合素質,一般都達不到上市的要求。

4、1月14日,銀保監會制定出臺了《關於推進農村商業銀行堅守定位強化治理提升金融服務能力的意見》,要求專注服務本地、服務縣域、服務社區,專注服務“三農”和小微企業。《意見》體現了國家監管層對於農商行的定位:做好基層金融服務,做好本地精耕,不要跨區域經營。換句話說,農商行的定位不在於上市融資擴大經營資本,而是做好本地的“三農”與小微的普惠型金融服務。

綜上,縱使農商行有上市的心,監管層也未必會批准。現階段看,國內農商行不會走上市融資的道路。


NPL施恩


目前的A股因為不強制分紅,上市後可以減持,而且還可以再融資,可轉債,所以上市就等於暴發戶取款機,即使虧損還可以賣殼,哪個不搶著上市呢?只不過自身條件不夠而上不了市罷了,目前已有青島農商行已經過會了


大道至簡終有成


當然會,現在不是有的農商行已經上市了嗎?例如,無錫農商行。


期海葉舟


這輩子有點難


手機用戶25650965172


上市融資是原始產業資本最快的獲利退出渠道,有條件的一定會上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