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丽江古城的客栈和商铺大量转让,这是为什么?是去旅游的人不消费了吗?

专家点评1


丽江旅游,确实不如从前那么火爆,但整体热潮也没有完全减退。我相信任何一个去过丽江的朋友都会有以下感受和印象:客栈、商铺遍布整个古城,原住民早已离开,古城只剩下商家和游客,商业氛围一年比一年厉害,古城的韵味是铜臭味的,宰客现象严重等等…

虽然如今的丽江古城通过整治后改善了许多,但古城依然是商业的,游客依旧很多,商家也是不断替换。

对于房东来说,古城是一个香饽饽,不论换多少个租客都没关系,对方不会愁自己的房子没人租。

但租客愁,尤其是租来改造民宿的,前期投入大,后期能不能回本都是个未知数。

因为竞争力太大,若想自己的客栈、民宿在数百家甚至上千家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前期就必须大投入,从装修材质到设计风格等等。

包括水电费成本,人员工资成本等等,导致商家不得转让商铺。

还有价格上的竞争,太贵不行,太便宜也不行,太贵的话游客不会预定,太便宜的话自己会亏本。

再结合前期投资,价格竞争也令租客大伤元气。

同时后期经营管理不当,人员服务态度不合格,也会导致大量客户流失。尤其是这么一个网络信息化的时代,对于商家而言,名誉是很重要。一旦差评多了,出现负面新闻,就会严重影响客栈经营。

同时,游客也不再是过去的“人傻钱多”,商户多,说明了游客选择性多,但这对商户来说不是件好事,不论游客有多少,在面对众多竞争对手,商户并不能分到多少,有的甚至分不到。






苏丹卿


丽江古城的客栈和商铺大量转让,主要也是因为大势所趋吧。

就先以客栈来说,这样的情况不止是丽江,大理、香格里拉都有这样的情况,甚至是全国各大旅游胜地都有,为什么呢?跟以下几点有一定的因素,希望对你有帮助。

1、随处都可见的客栈、酒店,甚至是民宿:现在只要是一个旅游胜地,到处都是,虽然现在旅游的人逐渐增多,但主要也只是旺季,我有在云南弥勒有家酒店有股份,当时那条街就我们一家先开,短短两年的时间,大的,小点,现在跟风似的都超过了20家,当然不止这条街上,还有其他地方的呢,本来旅客就那么点,要这么多家来分摊,已经分不了多少了,这点深有体会。

2、酒店的一个运营成本:做个酒店、客栈的运营成本也在逐年增加,运营酒店的成本,了解过的应该都知道,一般租金都是逐年增加的,还有人员工资,从前台、保洁、保安等,工资也都是在涨的,电费、水费,不管你有多少旅客有些支出是一样的,甚至还会有消防整改方面的,再就是酒店设备的维修、购买等等会有很多开支,但竞争激烈的情况你还不能价格高,亏本的情况谁也不愿意做。

3、老板运营模式:大家都知道,追求新的东西的人肯定比怀旧的人要多,这样的情况就造成了,新酒店要比老酒店入住率要多,因此有些老板自开起这个酒店,也就经营2-5年,就进行转让,而要进行装修改造,有时比重新开酒店还要费用大,所以很多人更愿意寻找一个新的地方。

4、酒店的服务:这点很多人都会在乎,但往往很多人开酒店是看着人家赚钱,那我也来做,这样的酒店服务是跟不上的,随便叫个人来做,开个酒店,并没有“谁来住,我就收钱,开房给你”那么简单,工作人员都是要进行一定的培训,不然第一次旅客来住店,服务跟不上,谁下次还来,再说网络上差评那么多,慢慢的处于一个亏损的状态,不转让才怪,当然服务好,营销好的酒店是不会太差的,各网站都是好评,那还差就怪了。

5、旅客消费观念的变化:比如像丽江、大理的客栈,以前是可以引导游客消费的,也就是引导你去消费除客栈外的消费,比如买门票、买特产、饭店等,他们是有回扣的,但现在的旅客大多都不买这个涨,也因此拉低了客栈的收入,再说现在的旅客大多是年轻人,也就是来玩的,不会有那么多的消费。

而针对商铺的转让跟酒店的一些情况也是一样的,比如房租,在古城里随便一间都是几十万的房租,你得卖多少东西啊,而以前有些商家为了降低成本,以次充好,这样一搞,大家都知道“不要在景区买特产、古玩、玉器等产品”,这样一来,生意冷淡,不转让也就不科学了。(图片为大理古城)


呗离旅行


丽江古城的客栈和商铺大量转让是大势所趋。不仅是丽江,大理和香格里拉也有大量的客栈转让。难道说是因为游客减少了吗?其实,现在到丽江、大理和香格里拉的游客并没有减少,反而比以前更多。但是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客栈和商铺转让呢?

随着现在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已经可以随时随地的获取旅游资讯,也没有以前那么容易上当受骗。以前很多客栈并不是靠住客来增加收入,而是靠游客的消费来增加收入。比如游客入住客栈以后,客栈的工作人员就开始讲一些套路,美其名曰是让住客防止上当受骗,这也增加了住客的信任感。那么住客就会问怎么玩?怎么吃?那么,当住客这样问时,那么游客就已经进入客栈的“套路”中了。这时客栈的工作人员会给你介绍应该在什么地方吃,在什么地方买商品。如果此时你按他给你的指示购买商品和吃饭,那么,工作人员最多可以收到60%的回扣。

客栈的另一个收入就是门票的拼车游。其实很多景点的门票可以在旅行社或网上购物,他们的价格肯定要比客栈的便宜。但是此时客栈的工作人员会给游客说旅行社有多少的黑幕,路线是如何的坑,经过不断的“洗脑”,很多游客也因此会在客栈购买门票。其实这完全上了客栈的“套路”。无论是在网上还是旅行社购买的票,和客栈并无二样。

随着游客对这些情况的了解,所以慢慢的不会在客栈中购买这部分商品或门票,而是在网上或者在旅行社购买,这也减少了客栈的收入,从而导致客栈亏损或只能维持生计,以前这部分靠“忽悠”游客的客栈现在只能转让。

很多客栈和商铺以前只靠宰游客来赚取利润,而不在商品品质和住客服务下功夫,必然会减少游客的入住率,而游客又不买客栈的帐,那么这部分客栈只有转让这一条路了。


十方印记


我去过丽江古城多次了,在我看来,剔除商业化氛围的丽江古城,是一个非常吸引人的地方,我喜欢每天一大清早起来,跟着早起的居民一起漫步在小巷中,感受那份难得的宁静和安详。

不过,大多数时间里面,丽江古城总是一幅人头攒动的景象,没办法,去丽江旅游的人太多了。

说回到客栈和商铺转让的问题,我认为有几方面的原因。

一、客栈店铺的转让,属于正常的商业行为。数量大,很大部分原因是因为越来越多的竞争者加入进来,每年都会很多新的客栈、廉价酒店在古城周边开业,导致竞争的加剧,对于很多从业者来说,不得不选择降价的方式来吸引客源。此外,人工成本的上升,单均价的下降,在游客数量没有大幅增长的背景下,客栈数量的增多,必然导致入住率的降低,如果缺乏足够的经营能力,确实会出现难以为继的情况,这种情况下,与其拖着亏本,不如早点出手买个好价钱,这是任何商业领域的通用做法。

二、作为旅游景区的客栈,除了房费收入以外,门票、旅游套票、特产代购等都是收入的重要来源,我以前带孩子旅行,就从客栈老板处买过这类票,虽然价格看上去优惠,但实际上客栈老板任然可以从中获得不菲的提成收益,现在互联网的发达,让信息变得更加透明了,游客可以很方便的通过各种平台购买到廉价的门票,不再需要通过客栈代理的方式来操作,这样的改变,也会断掉客栈的一大笔财源。

三、旅游景点的店铺,同质化越来越严重,对于很多游客来说,出来游玩的次数多了,会对购物变得越来越没兴趣了,即便进店观看,也主要是观赏为主,掏钱购买的欲望和行为大大降低。此外,欺诈购物、以次充好的新闻严重的影响了消费者的认知,也让人不敢在景区里面随意的购物了,这种情况下,会导致很多商店变成了赔本赚吆喝,店铺的租金不菲,一直这么熬下去,只会越亏越多,所以,干脆转让走人。

反正呢,现在的人变得越来越理智了,对于消费的观念,会选择货比三家,根据口碑来做选择,只有那些注重服务质量和细节,持续提升品质的商家,才能够获得客户的青睐和买单,只要用心做,就不用担心赚不到钱的,毕竟,丽江的金字招牌,会吸引着大量的游客源源不断的前来。

我是元宝爸爸,亲子旅行、自驾旅行爱好者,多平台独立撰稿人,分享专业的自驾旅行、亲子旅行等旅行知识和经验!欢迎关注我,留言讨论和交流沟通。本文系原创,抄袭必究!

自驾趣旅行


1,现在部分企业,供应商,生产实业都在减产限产停产,链条收入减少,消费自然要再三考虑。

2,各行各业都在为适应新的游戏规则而阵痛,唯独房东这个产业没有任何影响,他们根本不知道或不想知道风刮成什么样,还沉浸在以前的年代预计式的轨道增长中。看看所有的新闻,从来没有涉及过房东。

3,本人有10年开店经验,经历了邻居无数家,甚至一年换了三个邻居过来,现在很多人根本没有经验,没有《可行性报告》,就凭着家里缴来的资产,盲人摸象的预计就上手开店装修,半年关店,造成的后果就是钱赔了,父母遭罪,没生意就搞花样搞臭市场,造成同行利润下降,房东看一转二转三转还被抽了转让费,果断涨房租。总之这是一个准入门槛底,外表光鲜的行业,有点钱就能当老板的行业,而多数半吊子老板也就当了一回搅屎棍而已。

4,各位看官也别太操心,你不租他会租,说到底,降点点租金马上就租掉了,在整个体系中是最稳的,而且固定资产在手上年年升值,无论什么官方民间商业新规,不需要面临任何阵痛,还能规避很多测射伤害,这个行业不需要担心,各位洗洗睡吧。


我是alee


来到丽江古城确实有很多的店面转让,确实是生意不好,大不如前,有的老板说相比较丽江最受欢迎的旅游时期,生意差了十几倍不止,如今即使还有生意也是相当难做,毕竟全国各地都有古镇,同样的商业,同样的模式,去哪都是看,何必来丽江。

虽然如今去云南旅游的人依然很多,但是相比较十年前数量已经大大减少,尤其是丽江,它曾经是很多人向往的艳遇之城,也是云南最受欢迎的旅游地,但是随着口碑的变差和旅游胜地不断的开发和出境游的增多,丽江如今的旅游流量跟繁盛时期相比已经可以用惨淡来形容。

就拿现在五一小长假的情况来说,大理的火爆程度远远超过丽江,房价3倍起涨,而丽江的涨幅却不到两倍,从住房情况来看,大理的受欢迎程度远超丽江。但是如今的大理也都是商业化、模式化,丽江也就是它的前车之鉴。





塞外小野


上大学的时候,幻想着能有一天呆呆地倚坐在丽江街头,看无数的生埃在光影里飞舞,或者漫步在某个长长的雨巷,去经历一场美丽的邂逅,延续友情或者爱情。

多年以后,依然向往丽江,向往能随意敲开一座客栈,坐看记忆里,看古街慢慢变成灯火辉煌,看月光漫过皎洁的玉龙雪山,唤醒一城沉睡的憧憬。

那时候觉得,浪漫如丽江,悠然如丽江,一定属于有故事的人。

今年暑假,我终于去了一次丽江,漫步在人生嘈杂的街头,却发现,无处不在的商业气息,让我再也无法喜欢这座城市。

它已经失去了往日的悠闲与浪漫,变得越来越无序与世俗了。

在那个著名的大水车前,几个大妈正在互相拍照,她们不停的变换姿势,变换表情,变换纱巾。而我,就那么傻愣愣的等着,希望能在无人的间隙,去拍一张地标照。一直等了将近半个小时,大妈们兴趣不减,而我,只好落寞地离开了。

在一米阳光,歌声飞扬,乐声阵阵,门童站在门口卖力地吆喝,里面也只有寥寥几位客人。据说此处消费水准颇高,是年轻人的夜场。我刚想探头看看,被一个门童盯看了五分钟,顿时没了底气,也就不好意思踏进去了。

就连那些著名的鲜花饼,竟然也不够友好。一块钱一枚的,生得太袖珍,两块钱一枚的,又出落得太甜腻。我买回去一些,没有吃完,想分给同行的朋友吃,竟落了个人人嫌弃的后果。

丽江不再有艳遇,只剩下那弯弯河水。

丽江不再有浪漫,处处充斥着世故与庸俗。

丽江不再是天堂,只有满街的人山人海和无处安放的商品气息。





阿果悠悠


生活在昆明,前些年去过两次丽江,一次比一次感觉差,我们一行都是云南口音,可到了丽江一样是宰你没商量,吃饭,坐车感触最深,民风不纯,我说过丽江这样做完全是死路一条,发誓永不再去,今天看来,我的感觉完全正确![赞]


心如水32981


我是今年才来丽江束河古镇做生意的,正赶上生意不景气的时候,知道为什么旅游景区的东西卖得贵吗?因为房租实在是太贵了,而其旅游地方都是淡旺季差别太大,除了暑假两个月,一年当中其它时候都是没有什么人来消费的,所以现在在旅游地方做生意的都是帮别人挣房租,基本都是亏本,才会有那么多的铺面和客栈转让,现在的旅游业都在走下坡路,方方面面的原因都是有的


香草6174


丽江古城前几年炒得火热,很多有钱人不计成本去丽江租房开店。

就说我认识的一个煤矿老板的女儿吧,2012年到丽江租了一幢老房子,年租金80万,每年按百分之十递增,煤老板女儿有钱,没有好好讲价,其实她那房子年租金也就三四万。然后煤老板女儿大刀阔斧的花600万元进行改造,搞成了一个客栈。她的定价是旺季800至1500,淡季600至1000左右,30间房,加上餐饮,计划平均每天20000以上收入,二年收回成本。营业后她才知道,那些在丽江玩时间很长的都是些屌丝,只住得起100元的家庭客栈,古城虽然一碗牛肉面25元,但很多人都是到新城区吃。

2015年,据她所说,旺季将房价降到500都住不满,淡季也就300左右。每年都亏损上百万元,按房租价转让都少有人问津,三年时间亏损近千万。时逢煤矿整合,家里的煤矿被停产,无法再向客栈输血,真是欲哭无泪。

这几年丽江新城一直在扩建,客栈多如牛毛,价格没有最低,只有更低。现在理性旅游的人也越来越多。

我们公司已经每几个月不发工资了!没钱去旅游,很多公司和我们也差不多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