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麗江古城的客棧和商鋪大量轉讓,這是為什麼?是去旅遊的人不消費了嗎?

專家點評1


麗江旅遊,確實不如從前那麼火爆,但整體熱潮也沒有完全減退。我相信任何一個去過麗江的朋友都會有以下感受和印象:客棧、商鋪遍佈整個古城,原住民早已離開,古城只剩下商家和遊客,商業氛圍一年比一年厲害,古城的韻味是銅臭味的,宰客現象嚴重等等…

雖然如今的麗江古城通過整治後改善了許多,但古城依然是商業的,遊客依舊很多,商家也是不斷替換。

對於房東來說,古城是一個香餑餑,不論換多少個租客都沒關係,對方不會愁自己的房子沒人租。

但租客愁,尤其是租來改造民宿的,前期投入大,後期能不能回本都是個未知數。

因為競爭力太大,若想自己的客棧、民宿在數百家甚至上千家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前期就必須大投入,從裝修材質到設計風格等等。

包括水電費成本,人員工資成本等等,導致商家不得轉讓商鋪。

還有價格上的競爭,太貴不行,太便宜也不行,太貴的話遊客不會預定,太便宜的話自己會虧本。

再結合前期投資,價格競爭也令租客大傷元氣。

同時後期經營管理不當,人員服務態度不合格,也會導致大量客戶流失。尤其是這麼一個網絡信息化的時代,對於商家而言,名譽是很重要。一旦差評多了,出現負面新聞,就會嚴重影響客棧經營。

同時,遊客也不再是過去的“人傻錢多”,商戶多,說明了遊客選擇性多,但這對商戶來說不是件好事,不論遊客有多少,在面對眾多競爭對手,商戶並不能分到多少,有的甚至分不到。






蘇丹卿


麗江古城的客棧和商鋪大量轉讓,主要也是因為大勢所趨吧。

就先以客棧來說,這樣的情況不止是麗江,大理、香格里拉都有這樣的情況,甚至是全國各大旅遊勝地都有,為什麼呢?跟以下幾點有一定的因素,希望對你有幫助。

1、隨處都可見的客棧、酒店,甚至是民宿:現在只要是一個旅遊勝地,到處都是,雖然現在旅遊的人逐漸增多,但主要也只是旺季,我有在雲南彌勒有家酒店有股份,當時那條街就我們一家先開,短短兩年的時間,大的,小點,現在跟風似的都超過了20家,當然不止這條街上,還有其他地方的呢,本來旅客就那麼點,要這麼多家來分攤,已經分不了多少了,這點深有體會。

2、酒店的一個運營成本:做個酒店、客棧的運營成本也在逐年增加,運營酒店的成本,瞭解過的應該都知道,一般租金都是逐年增加的,還有人員工資,從前臺、保潔、保安等,工資也都是在漲的,電費、水費,不管你有多少旅客有些支出是一樣的,甚至還會有消防整改方面的,再就是酒店設備的維修、購買等等會有很多開支,但競爭激烈的情況你還不能價格高,虧本的情況誰也不願意做。

3、老闆運營模式:大家都知道,追求新的東西的人肯定比懷舊的人要多,這樣的情況就造成了,新酒店要比老酒店入住率要多,因此有些老闆自開起這個酒店,也就經營2-5年,就進行轉讓,而要進行裝修改造,有時比重新開酒店還要費用大,所以很多人更願意尋找一個新的地方。

4、酒店的服務:這點很多人都會在乎,但往往很多人開酒店是看著人家賺錢,那我也來做,這樣的酒店服務是跟不上的,隨便叫個人來做,開個酒店,並沒有“誰來住,我就收錢,開房給你”那麼簡單,工作人員都是要進行一定的培訓,不然第一次旅客來住店,服務跟不上,誰下次還來,再說網絡上差評那麼多,慢慢的處於一個虧損的狀態,不轉讓才怪,當然服務好,營銷好的酒店是不會太差的,各網站都是好評,那還差就怪了。

5、旅客消費觀念的變化:比如像麗江、大理的客棧,以前是可以引導遊客消費的,也就是引導你去消費除客棧外的消費,比如買門票、買特產、飯店等,他們是有回扣的,但現在的旅客大多都不買這個漲,也因此拉低了客棧的收入,再說現在的旅客大多是年輕人,也就是來玩的,不會有那麼多的消費。

而針對商鋪的轉讓跟酒店的一些情況也是一樣的,比如房租,在古城裡隨便一間都是幾十萬的房租,你得賣多少東西啊,而以前有些商家為了降低成本,以次充好,這樣一搞,大家都知道“不要在景區買特產、古玩、玉器等產品”,這樣一來,生意冷淡,不轉讓也就不科學了。(圖片為大理古城)


唄離旅行


麗江古城的客棧和商鋪大量轉讓是大勢所趨。不僅是麗江,大理和香格里拉也有大量的客棧轉讓。難道說是因為遊客減少了嗎?其實,現在到麗江、大理和香格里拉的遊客並沒有減少,反而比以前更多。但是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客棧和商鋪轉讓呢?

隨著現在互聯網的普及,人們已經可以隨時隨地的獲取旅遊資訊,也沒有以前那麼容易上當受騙。以前很多客棧並不是靠住客來增加收入,而是靠遊客的消費來增加收入。比如遊客入住客棧以後,客棧的工作人員就開始講一些套路,美其名曰是讓住客防止上當受騙,這也增加了住客的信任感。那麼住客就會問怎麼玩?怎麼吃?那麼,當住客這樣問時,那麼遊客就已經進入客棧的“套路”中了。這時客棧的工作人員會給你介紹應該在什麼地方吃,在什麼地方買商品。如果此時你按他給你的指示購買商品和吃飯,那麼,工作人員最多可以收到60%的回扣。

客棧的另一個收入就是門票的拼車遊。其實很多景點的門票可以在旅行社或網上購物,他們的價格肯定要比客棧的便宜。但是此時客棧的工作人員會給遊客說旅行社有多少的黑幕,路線是如何的坑,經過不斷的“洗腦”,很多遊客也因此會在客棧購買門票。其實這完全上了客棧的“套路”。無論是在網上還是旅行社購買的票,和客棧並無二樣。

隨著遊客對這些情況的瞭解,所以慢慢的不會在客棧中購買這部分商品或門票,而是在網上或者在旅行社購買,這也減少了客棧的收入,從而導致客棧虧損或只能維持生計,以前這部分靠“忽悠”遊客的客棧現在只能轉讓。

很多客棧和商鋪以前只靠宰遊客來賺取利潤,而不在商品品質和住客服務下功夫,必然會減少遊客的入住率,而遊客又不買客棧的帳,那麼這部分客棧只有轉讓這一條路了。


十方印記


我去過麗江古城多次了,在我看來,剔除商業化氛圍的麗江古城,是一個非常吸引人的地方,我喜歡每天一大清早起來,跟著早起的居民一起漫步在小巷中,感受那份難得的寧靜和安詳。

不過,大多數時間裡面,麗江古城總是一幅人頭攢動的景象,沒辦法,去麗江旅遊的人太多了。

說回到客棧和商鋪轉讓的問題,我認為有幾方面的原因。

一、客棧店鋪的轉讓,屬於正常的商業行為。數量大,很大部分原因是因為越來越多的競爭者加入進來,每年都會很多新的客棧、廉價酒店在古城周邊開業,導致競爭的加劇,對於很多從業者來說,不得不選擇降價的方式來吸引客源。此外,人工成本的上升,單均價的下降,在遊客數量沒有大幅增長的背景下,客棧數量的增多,必然導致入住率的降低,如果缺乏足夠的經營能力,確實會出現難以為繼的情況,這種情況下,與其拖著虧本,不如早點出手買個好價錢,這是任何商業領域的通用做法。

二、作為旅遊景區的客棧,除了房費收入以外,門票、旅遊套票、特產代購等都是收入的重要來源,我以前帶孩子旅行,就從客棧老闆處買過這類票,雖然價格看上去優惠,但實際上客棧老闆任然可以從中獲得不菲的提成收益,現在互聯網的發達,讓信息變得更加透明瞭,遊客可以很方便的通過各種平臺購買到廉價的門票,不再需要通過客棧代理的方式來操作,這樣的改變,也會斷掉客棧的一大筆財源。

三、旅遊景點的店鋪,同質化越來越嚴重,對於很多遊客來說,出來遊玩的次數多了,會對購物變得越來越沒興趣了,即便進店觀看,也主要是觀賞為主,掏錢購買的慾望和行為大大降低。此外,欺詐購物、以次充好的新聞嚴重的影響了消費者的認知,也讓人不敢在景區裡面隨意的購物了,這種情況下,會導致很多商店變成了賠本賺吆喝,店鋪的租金不菲,一直這麼熬下去,只會越虧越多,所以,乾脆轉讓走人。

反正呢,現在的人變得越來越理智了,對於消費的觀念,會選擇貨比三家,根據口碑來做選擇,只有那些注重服務質量和細節,持續提升品質的商家,才能夠獲得客戶的青睞和買單,只要用心做,就不用擔心賺不到錢的,畢竟,麗江的金字招牌,會吸引著大量的遊客源源不斷的前來。

我是元寶爸爸,親子旅行、自駕旅行愛好者,多平臺獨立撰稿人,分享專業的自駕旅行、親子旅行等旅行知識和經驗!歡迎關注我,留言討論和交流溝通。本文系原創,抄襲必究!

自駕趣旅行


1,現在部分企業,供應商,生產實業都在減產限產停產,鏈條收入減少,消費自然要再三考慮。

2,各行各業都在為適應新的遊戲規則而陣痛,唯獨房東這個產業沒有任何影響,他們根本不知道或不想知道風颳成什麼樣,還沉浸在以前的年代預計式的軌道增長中。看看所有的新聞,從來沒有涉及過房東。

3,本人有10年開店經驗,經歷了鄰居無數家,甚至一年換了三個鄰居過來,現在很多人根本沒有經驗,沒有《可行性報告》,就憑著家裡繳來的資產,盲人摸象的預計就上手開店裝修,半年關店,造成的後果就是錢賠了,父母遭罪,沒生意就搞花樣搞臭市場,造成同行利潤下降,房東看一轉二轉三轉還被抽了轉讓費,果斷漲房租。總之這是一個准入門檻底,外表光鮮的行業,有點錢就能當老闆的行業,而多數半吊子老闆也就當了一回攪屎棍而已。

4,各位看官也別太操心,你不租他會租,說到底,降點點租金馬上就租掉了,在整個體系中是最穩的,而且固定資產在手上年年升值,無論什麼官方民間商業新規,不需要面臨任何陣痛,還能規避很多測射傷害,這個行業不需要擔心,各位洗洗睡吧。


我是alee


來到麗江古城確實有很多的店面轉讓,確實是生意不好,大不如前,有的老闆說相比較麗江最受歡迎的旅遊時期,生意差了十幾倍不止,如今即使還有生意也是相當難做,畢竟全國各地都有古鎮,同樣的商業,同樣的模式,去哪都是看,何必來麗江。

雖然如今去雲南旅遊的人依然很多,但是相比較十年前數量已經大大減少,尤其是麗江,它曾經是很多人嚮往的豔遇之城,也是雲南最受歡迎的旅遊地,但是隨著口碑的變差和旅遊勝地不斷的開發和出境遊的增多,麗江如今的旅遊流量跟繁盛時期相比已經可以用慘淡來形容。

就拿現在五一小長假的情況來說,大理的火爆程度遠遠超過麗江,房價3倍起漲,而麗江的漲幅卻不到兩倍,從住房情況來看,大理的受歡迎程度遠超麗江。但是如今的大理也都是商業化、模式化,麗江也就是它的前車之鑑。





塞外小野


上大學的時候,幻想著能有一天呆呆地倚坐在麗江街頭,看無數的生埃在光影裡飛舞,或者漫步在某個長長的雨巷,去經歷一場美麗的邂逅,延續友情或者愛情。

多年以後,依然嚮往麗江,嚮往能隨意敲開一座客棧,坐看記憶裡,看古街慢慢變成燈火輝煌,看月光漫過皎潔的玉龍雪山,喚醒一城沉睡的憧憬。

那時候覺得,浪漫如麗江,悠然如麗江,一定屬於有故事的人。

今年暑假,我終於去了一次麗江,漫步在人生嘈雜的街頭,卻發現,無處不在的商業氣息,讓我再也無法喜歡這座城市。

它已經失去了往日的悠閒與浪漫,變得越來越無序與世俗了。

在那個著名的大水車前,幾個大媽正在互相拍照,她們不停的變換姿勢,變換表情,變換紗巾。而我,就那麼傻愣愣的等著,希望能在無人的間隙,去拍一張地標照。一直等了將近半個小時,大媽們興趣不減,而我,只好落寞地離開了。

在一米陽光,歌聲飛揚,樂聲陣陣,門童站在門口賣力地吆喝,裡面也只有寥寥幾位客人。據說此處消費水準頗高,是年輕人的夜場。我剛想探頭看看,被一個門童盯看了五分鐘,頓時沒了底氣,也就不好意思踏進去了。

就連那些著名的鮮花餅,竟然也不夠友好。一塊錢一枚的,生得太袖珍,兩塊錢一枚的,又出落得太甜膩。我買回去一些,沒有吃完,想分給同行的朋友吃,竟落了個人人嫌棄的後果。

麗江不再有豔遇,只剩下那彎彎河水。

麗江不再有浪漫,處處充斥著世故與庸俗。

麗江不再是天堂,只有滿街的人山人海和無處安放的商品氣息。





阿果悠悠


生活在昆明,前些年去過兩次麗江,一次比一次感覺差,我們一行都是雲南口音,可到了麗江一樣是宰你沒商量,吃飯,坐車感觸最深,民風不純,我說過麗江這樣做完全是死路一條,發誓永不再去,今天看來,我的感覺完全正確![贊]


心如水32981


我是今年才來麗江束河古鎮做生意的,正趕上生意不景氣的時候,知道為什麼旅遊景區的東西賣得貴嗎?因為房租實在是太貴了,而其旅遊地方都是淡旺季差別太大,除了暑假兩個月,一年當中其它時候都是沒有什麼人來消費的,所以現在在旅遊地方做生意的都是幫別人掙房租,基本都是虧本,才會有那麼多的鋪面和客棧轉讓,現在的旅遊業都在走下坡路,方方面面的原因都是有的


香草6174


麗江古城前幾年炒得火熱,很多有錢人不計成本去麗江租房開店。

就說我認識的一個煤礦老闆的女兒吧,2012年到麗江租了一幢老房子,年租金80萬,每年按百分之十遞增,煤老闆女兒有錢,沒有好好講價,其實她那房子年租金也就三四萬。然後煤老闆女兒大刀闊斧的花600萬元進行改造,搞成了一個客棧。她的定價是旺季800至1500,淡季600至1000左右,30間房,加上餐飲,計劃平均每天20000以上收入,二年收回成本。營業後她才知道,那些在麗江玩時間很長的都是些屌絲,只住得起100元的家庭客棧,古城雖然一碗牛肉麵25元,但很多人都是到新城區吃。

2015年,據她所說,旺季將房價降到500都住不滿,淡季也就300左右。每年都虧損上百萬元,按房租價轉讓都少有人問津,三年時間虧損近千萬。時逢煤礦整合,家裡的煤礦被停產,無法再向客棧輸血,真是欲哭無淚。

這幾年麗江新城一直在擴建,客棧多如牛毛,價格沒有最低,只有更低。現在理性旅遊的人也越來越多。

我們公司已經每幾個月不發工資了!沒錢去旅遊,很多公司和我們也差不多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