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生擒十萬農民義軍的首領,一生無敗績,妻子曾親自擂鼓助他破敵

太平本是將軍定,哪有將軍享太平",中國歷史上能夠善終的名將不多,最典型的例子便是漢朝和明朝大殺功臣。如果站在皇帝的角度,這些大將手握重兵又有威望,一旦造反,繼任的皇帝恐怕不好對付。不過也有一些名將得以安享晚年,本文的主人公便是如此,他是怎麼做到的呢?

一、生擒方臘的不是武松,也不是魯智深,而是他

在《水滸傳》中,梁山集團被宋徽宗利用,接受招安,並進攻方臘集團。征戰過程中損兵折將,在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後打敗方臘,打虎英雄武松生擒方臘。也有人說,在原著中,生擒方臘的是花和尚魯智深,不是武松。但真實的歷史上,擒住方臘的是一代名將韓世忠

宋徽宗上臺後,大肆興建亭臺樓閣,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宋徽宗喜歡很多藝術,其中就包括建築藝術,他很喜歡造園林,而造園林又少不了假山石,於是,江南地區的"花石綱"源源不斷地被運送到東京汴梁,給當地百姓帶來了沉重的負擔。

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在這種情況下,方臘利用教義起兵。備受壓迫的江南百姓一呼百應,起義規模迅速擴大。方臘帶兵攻城略地,一度攻佔江南重鎮杭州,成了宋徽宗的心腹大患。

他生擒十萬農民義軍的首領,一生無敗績,妻子曾親自擂鼓助他破敵

在《水滸傳》中,宋江集團最終佔了上風,但在歷史中,宋江起義的規模很小,方臘的規模很大,如果讓歷史上的宋江攻打方臘,估計結果只能是被方臘集團按在地上摩擦。為了消滅方臘,宋徽宗不惜調動原本北上同金軍合力收復遼國的童貫大軍,浩浩蕩蕩殺奔江南。

方臘起義雖然規模大,號稱幾十萬人,但是畢竟不是正規軍的對手。童貫的名聲並不好,不過他帶領的這支大軍也是同西夏、遼國經常打仗的部隊,實戰經驗豐富。

方臘一路潰敗,最終逃到浙江淳安縣的一處山洞中。韓世忠膽大心細,查明方臘所藏洞穴,"格殺數十人,禽臘以出",立下頭號大功。可惜的是,在返回的途中,方臘被韓世忠的上司搶走,奪了大功。

二、他是頭獅子,帶領羊群般的宋兵,依然能夠以五十兵卒退兩千金兵

一頭獅子帶領一群羊,可以戰勝一頭羊帶領的一群獅子。宋朝的屈辱,是因為皇上的軟弱,是因為帶兵將領的軟弱

。如果皇帝強硬,多重用韓世忠這樣的良將,不至於兩次被遊牧民族用幾乎同樣的方式消滅。

韓世忠是一頭勇猛的獅子,即使金兵十分強大,在韓世忠眼裡也不過草芥。據《宋史》記載,公元1121年,在收復燕京的戰爭中,韓世忠帶領五十餘名士兵,與金兵兩千人狹路相逢。

一般的宋將,早就嚇得屁股尿流,成了金人虎狼之師的腹中食,可韓世忠毫不畏懼,他沉著冷靜,先是設下疑兵,在對岸造勢,這同《三國演義》中張飛在當陽橋設疑兵是一個套路。韓世忠自己則"躍馬薄敵,迴旋如飛",這讓不可一世的金兵大吃一驚,急忙分成兩隊佔領兩處高地。

他生擒十萬農民義軍的首領,一生無敗績,妻子曾親自擂鼓助他破敵

韓世忠並未給金兵過多喘息鎮定的機會,而是出其不意,斬掉金兵執旗者,並帶領士兵奮力搏殺,再加上自己佈置的疑兵大肆鼓譟,金人一時間陣腳大亂,被韓世忠追殺者甚眾。

此後,在金兵南侵的真定一戰中,韓世忠再次展現了一代名將的風采。他組織只有三百名士卒組成的敢死隊,奮力殺向金兵大營,打亂了金兵的部署,一時間威名遠揚。

三、美人愛英雄,夫妻合力,八千宋兵困住十萬金兵

曾經,金兵提虎狼之師,一路攻城略地,佔領北宋東京汴梁,俘虜徽欽二帝,同時擄去北方的還有皇室宗親,讓皇帝的妻女易嫁給金人,讓宋朝受盡了屈辱。在當時的戰爭態勢下,八千金兵沖垮十萬宋兵是有可能的,但是八千宋兵困住十萬金兵是不可思議的,然而獅子般的將軍韓世忠做到了

公元1130年,金兀朮提十萬金兵浩浩蕩蕩殺向江南,企圖把剛成立不久的南宋徹底消滅。軟弱的主和派害怕了,建議宋高宗再次遷都,避開金兵主力。然而,大宋朝已然失掉了半壁江山,在逃下去實在是說不過去,在主戰派韓世忠等人的堅持下,宋高宗也硬氣了一回,命令韓世忠帶兵迎敵。

黃天蕩一戰十分激烈,金人漫山遍野,一次次向宋軍的陣地發起衝鋒,卻一次次被韓世忠殺退。韓世忠的夫人梁紅玉,是一位英姿颯爽的愛國女英雄,她傾慕韓世忠,並與韓世忠結為夫妻。在戰爭的最關鍵時刻,梁紅玉親自擂鼓助陣,宋軍將士大受鼓舞,金兵的進犯再次被殺退,"梁紅玉擊鼓退金兵"的故事一時傳為美談。

他生擒十萬農民義軍的首領,一生無敗績,妻子曾親自擂鼓助他破敵

有勇有謀的韓世忠,設計將金兀朮十萬大兵困在了黃天蕩,金兀朮痛苦不堪,求戰不得,求死不得,最後竟然主動派人向韓世忠求和,韓世忠斷然拒絕,並提出了"復我疆土,還我二聖"的霸氣話語。

什麼事都怕出內奸,"千防萬防,家賊難防",韓世忠精心佈局,最後卻因為漢奸的出謀劃策,讓金兀朮十萬大兵得以逃脫。若沒有這個奸細,金兵將元氣大傷,宋朝再出個霸氣點的皇帝,說不定收復北宋疆土都有可能。

黃天蕩一戰意義重大,既鼓舞了南宋軍民的抗金斗志,也大滅了金人的威風。從此金兵再也無力南犯,宋金取代宋遼,形成了新的對峙局面,南宋相對平穩下來,可是這種相對和平的狀態下,又如何容得了韓世忠這種正直的主戰派呢?韓世忠最大的敵人不是金人,而是自己人。

四、將軍無奈享太平

若論南宋中興四名臣,個人認為韓世忠可以排在首位。黃天蕩一戰以八千敵十萬,差點滅了金兀朮。後來金兵再次舉兵南犯,韓世忠在大儀鎮一戰中再次殲滅大量金兵。此時岳飛也是一路取勝,眼看著北宋大好河山有收復的希望,可是難以招架的金人用了離間之計,暗中收買秦檜,形勢大變。

主和派秦檜得勢,宋高宗趙構軟弱多疑,最終聽信秦檜之言,再次選擇議和,韓世忠和岳飛這種天天要打金兵的人自然不受待見,中興功臣韓世忠、岳飛等人都被收了兵權。韓世忠眼看復國無望,留在朝廷也是無能為力,乾脆辭官在家,研究起黃老之學,這也是英雄無奈之舉

他生擒十萬農民義軍的首領,一生無敗績,妻子曾親自擂鼓助他破敵

宋高宗沒有殺韓世忠,也與韓世忠的行為有關係,他曾經輔佐宋高宗阻止政變,是南宋政權建立的功勳。在與金人作戰之時,也總是在南宋統治中心周圍,這符合宋高宗的真實想法。而且韋太后等人也都照顧韓世忠,這些行為使得韓世忠得以善終,只不過這並非英雄期待的生活,他的善終,也算是南宋主戰派失利的無奈之舉吧。

結語

"窮鄉僻野出英雄,收復中原立功勳。匡扶宋室擎天柱,功蓋千秋遭盜名"。 韓世忠並非將門之後,而是出身貧寒,終其一生,面對金人他始終能夠泰然自若,真乃大將軍也!

點讚美三代,關注富一生,您的支持是作者創作的最大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