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绣鞋“打草鞋”,8旬老太60年前以此为生,1双草鞋2毛钱


说起草鞋,很多人都会想起小学课本里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鞋子,它是一个时期辉煌的印象。80年代有一首流行歌“草鞋是船,爸爸是帆”,唤醒了一代人对草鞋的记忆。如今,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沙河镇苇合村81岁老人卢百彩,依然坚守着这份老手艺。

卢百彩打草鞋的手艺是从小跟妈妈学的。卢百彩说:60多年前,因为家穷买不起胶鞋,就穿草鞋,好多人家都会打草鞋。卢百彩年轻时一天可打5双草鞋,时常携带草鞋赶集贴补家用。

印象中,当时一双草鞋要二毛钱左右。草鞋质量毕竟不抵布鞋,那时人们出远门时脖子上常挂着一串草鞋,以便穿坏了备用。你们别小瞧那草鞋,夏天穿着非常凉快,还不会有脚气。

王老太说,年轻那会村里人经常穿着草鞋赶场种田,那时候,从村里去一趟城里,每个人至少要带上两双草鞋,因为路途遥远且路面崎岖不平,一双草鞋走到城里就基本烂了,所以带上两双替换很有必要。

王老太说,当年1双草鞋卖2毛钱左右,几乎人人都需要草鞋。叫草鞋,其实就是草凉鞋,它轻便、防滑,虽然廉价,却在60年前的农村,成了日常生活必需品。

打草鞋要经过敲草、搓绳、编底、编绑、编脸和锁口等几道工序,其中最累人的就是敲草,要把稻草用木锤反复敲打至柔软,很费功夫,这可能也就是编制草鞋被称为“打草鞋”的原因吧?

王老太说,打草鞋有草鞋耙、草鞋扒、草鞋扛、芒捶等工具,“草鞋耙”是在长方形木头上做7个木齿,长方形木头连接着勾头,是固定草鞋绳的主要工具。“草鞋扒”上圆下扁,开有4个齿,用于拗紧稻草。“草鞋扛”是方木上面锯有4行锯齿型,供“草鞋扒”顶力用。

看似简单的手艺,其实也有着不少技巧。编草鞋最好用当年的新鲜稻草,将稻草剥开、抽芯、锤扁后放进大锅里煮,煮好后,再把每根谷芯撕成若干条草穗、晾干,晾好的草穗捻成草线,用它编草鞋比较结实,耐穿。

这就是王老太编好的草鞋,造型比南方的草鞋要漂亮多了,不仅仅有鞋底,还有精致的鞋帮,看上去很结实呢!王老太说,穿草鞋放牛,下地干活,最多能穿40多天,用旧布条和稻草混合编的草鞋,就比较耐穿了,穿起来更柔软舒适。

网老太说,过去窑场、盐场、油坊和秋天割芦苇的人,都穿草鞋,后来发展到只在丧事送葬的队伍中才见到穿草鞋的人,现在农村丧事送葬,也渐渐以白布鞋取代了草鞋。

60多年,从一个豆蔻年华的少女变成知天命的老奶奶,王老太家里的条件越来越好了,再也不用在煤油灯下打草鞋了,但她依然坚守这份手艺,只要有空就打草鞋,至今打了100多双草鞋放在家里,等着人去收购。

对于打了一辈子草鞋的卢百彩老人来说,这很可能是最后一批草鞋了。这一针一线渗透着她对家人的爱,更有对艰苦岁月陪伴自己长大的老物件的怀念。一双双精巧的草鞋不仅见证了老人当年的蹉跎人生,而且见证着她的幸福晚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