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与火的试炼,冷战时期苏联导弹坦克发展小史

冷战时期,导弹作为一种新兴武器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苏联更是笃信导弹万能论。在这一时期,苏军装甲部队发展了两种以导弹作为主要武器的作战车辆,它们就是IT-1反坦克导弹驱逐战车和Obj.287项目,这两种武器都拥有十分低矮的外形,采用导弹作为主要武器。

血与火的试炼,冷战时期苏联导弹坦克发展小史

IT-1反坦克导弹驱逐战车开火的瞬间

1956年1月,时任苏联国家经济计划委员会第一副主席马林舍夫首次在全苏坦克工业会议上提出,将导弹作为坦克的主要武器,并全面取代以火炮作为主要武器的坦克的构想。同年8月份,马林舍夫再一次召开会议,邀请了包括火箭炮兵和装甲兵等在内的许多苏军高级官员,经过一系列讨论,达成了以下的共识:

  1. 步兵反坦克导弹只能作为坦克部队的辅助武器;
  2. 未来坦克部队的预备队应以重型制导武器为主要打击火力;
  3. 研制配备导弹的专用歼击坦克,作为摩托化步兵和坦克兵部队进攻和防御作战中集中使用的突击力量。

同时,苏军还拟定了一份草案,研制一种以反坦克导弹为主武器,同时带有厚重装甲、自动装填系统以及自动火控的坦克。而这一草案的直接产物就是IT-1反坦克导弹驱逐战车和Obj.287项目。

血与火的试炼,冷战时期苏联导弹坦克发展小史

IT-1反坦克导弹驱逐战车的正面,注意其炮塔上的红外大灯

IT-1“龙”式反坦克导弹驱逐战车

1957年5月,哈尔科夫183厂正式开始了新型坦克底盘的研制工作,而导弹部分则交由国家无线电委员会第一设计局(KB-1)和第14中央试验设计局(ЦКБ-14)联合研制,后来又改为中央实验设计局独自研制。183厂先后研制出了以T-54和T-55主战坦克底盘设计的Obj.140项目(不是坦克世界里那台140工程)。然而该项目并未受到军方青睐,1961年,开始采用T-62主战坦克的底盘,并最终成为了IT-1反坦克导弹驱逐战车的原型车。

血与火的试炼,冷战时期苏联导弹坦克发展小史

由于采用T-62主战坦克底盘,IT-1反坦克导弹驱逐战车的越野性能和防护能力都与普通坦克相差无几

IT-1反坦克导弹驱逐战车的车体完全基于T-62主战坦克设计,继承了T-62坦克低矮凶猛的设计风格,防护能力优良。炮塔则是一个新设计的半圆形炮塔,而且比T-62坦克的炮塔更加低矮,炮塔正面厚度达到了200mm。由于当时核战争的威胁甚嚣尘上,IT-1反坦克导弹驱逐战车也安装了三防系统,能够在受到放射性物质沾染,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攻击的战场上作战。

血与火的试炼,冷战时期苏联导弹坦克发展小史

IT-1的四视图,可见其车体高度极为低矮

武器设计

主武器方面,IT-1反坦克导弹驱逐战车采用了弹径180毫米的3M7反坦克导弹。这也是苏军第一种完全以反坦克导弹作为主武器的装甲车辆。3M7反坦克导弹采用聚能战斗部,能够击穿以30度角倾斜的250毫米厚均质钢装甲,该型导弹采用光学跟踪,无线电制导,还拥有在行进过程中打击多个目标的能力。该车备弹为15枚3M7反坦克导弹,其中12枚储存于弹箱内,剩余三枚储存于炮塔后部的车体内。

血与火的试炼,冷战时期苏联导弹坦克发展小史

IT-1使用的3M7反坦克导弹,其超长的弹翼能够折叠

IT-1使用了大量的先进技术,例如电动旋转的炮塔、TVN-2型夜视仪等。能够进行夜间作战。除了3M7反坦克导弹外,,IT-1反坦克导弹驱逐战车还搭载了一挺备弹2000发的PKT车载机枪。

惨淡的服役经历

IT-1反坦克导弹驱逐战车服役后,苏军很快便发现了这种新型车辆的不足,虽然反坦克导弹的精度和威力都大幅提升,但是问题也接踵而至。由于IT-1反坦克导弹驱逐战车只装备了导弹这一种主武器,使得其在对抗敌方轻装甲目标时显得十分无力。同一时期,苏军装备的其它坦克备弹量都要比IT-1高,而IT-1反坦克导弹驱逐战车的备弹仅有15发,这就意味着它在对抗敌方的步兵战车、固定掩体和反坦克火炮阵地时,也必须使用昂贵的反坦克导弹,反坦克导弹在对付这类软目标的时候效果并不好。

血与火的试炼,冷战时期苏联导弹坦克发展小史

IT-1反坦克导弹驱逐战车的用途单一,且缺乏对付轻装目标的能力

另一方面,苏军的管理指挥体系也存在巨大的问题,当时苏军的装甲兵和火箭炮兵分属不同的兵种,这两个兵种对这一新式武器的归属权争夺的不可开交。为了平息双方的争执,苏军只好将这一新式武器装备在坦克兵下属的独立营中和火箭炮兵种下辖的独立营中。坦克兵对导弹这种新式武器并无了解,而火箭炮兵更是缺乏操作坦克底盘的经验,最终导致这种新式武器在两个兵种中都恶评如潮,很快就退出了现役。

天外来客,Obj.287项目

由于IT-1反坦克导弹驱逐战车的发展一波三折,所以1961年2月,苏联又批准列宁格勒基洛夫工厂发展另一种以导弹为主武器的装甲车辆,该型车辆基于正在研发的Obj.432底盘(也就是后来的T-64),并被命名为Obj.287,Obj.287项目最终并没有量产。

血与火的试炼,冷战时期苏联导弹坦克发展小史

Obj.287项目的最初方案,采用了301-P导弹发射器和23mm机关炮


Obj.287反坦克歼击车沿用了Obj.432项目的底盘,Obj.432项目是Obj.430系列的后续计划之一,装备了新的主炮以及复合装甲。可以视为T-64的原型车之一,而Obj.287反坦克歼击车便沿用了这种坦克的底盘,该车重36.5吨,搭载一具2冲程卧式5缸对置活塞水冷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其输出功率达700匹马力,虽然比T-64少了50匹,但由于该车总重量仅有36.5吨,所以其最大速度仍然能够达到66km/h,机动能力很强。

血与火的试炼,冷战时期苏联导弹坦克发展小史

Obj.287的最终方案,这种方案的导弹发射架可以折叠,注意两门73mm低膛压火炮之间的活动门板

该型车辆仅有两名车组成员,分别是兼任车长的炮手和驾驶员,这直接导致车长的任务十分繁重,虽然Obj.287反坦克歼击车采用自动化装填,但是其瞄准等操作仍然需要手动完成。使得车长兼炮手在发射导弹时手忙脚乱,效率低下,尤其是在2公里以内的近战中。

血与火的试炼,冷战时期苏联导弹坦克发展小史

目前保存在库宾卡装甲博物馆内的Obj.287样车

Obj.287的武器系统

而Obj.287的武器系统缺陷就更加明显了,为了避免重蹈IT-1反坦克导弹歼击车的覆辙,Obj.287除搭载301-P导弹发射器之外,还搭载了多种副武器,苏军首先为该项目搭载了两门23mm机关炮,用来对付轻装甲目标,然而301-P导弹发射器和23mm机关炮的可靠性都出现了严重的问题,随后设计人员又为其换上了73mm 双联2A25 Molniya低压滑膛炮与140mm 9K11 Tajfun导弹发射器的组合,这种低膛压炮采用自动装填,仅备弹32发,理论上可以击穿300mm厚的装甲,射程仅有500-700米,而9K11 Tajfun导弹也采用了自动化装填,最大射程4km,最小射程500m,穿深可达500mm均质钢。

血与火的试炼,冷战时期苏联导弹坦克发展小史

导弹升起状态的Obj.287项目,安装了类似于T-44的侧裙甲


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人们却发现,该型武器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首先是整车的自动化程度很低,车长不仅要持续观察战场态势,完成索敌到瞄准的一系列任务,还得负责操控73mm低膛压炮和9K11反坦克导弹发射器两种武器,效率低下,其次,9K11反坦克导弹的可靠性也较低,相比IT-1反坦克导弹歼击车的主武器有较大的差距,此外73mm滑膛炮的精度也很差,整车的武器仅有车载机枪能够勉强符合设计需求。

血与火的试炼,冷战时期苏联导弹坦克发展小史

Obj.287的武器系统可靠性很差,这直接导致苏联军方放弃了该项目

最终,Obj.287并没有被苏联军方看中,而IT-1反坦克导弹歼击车虽然顺利进入现役,但是仅在1968到1970年间有限的生产了60辆,就很快退出了现役。为何苏军的导弹坦克发展这样波折呢?首先,是因为当时的技术受限,导致反坦克导弹的可靠性不佳。其次是这两种车辆的用途都太过单一,反坦克歼击车自二战结束后就处于淘汰边缘,而这种导弹坦克,既不能像传统坦克那样组成大规模装甲集群作战,也无法执行其它任务。

血与火的试炼,冷战时期苏联导弹坦克发展小史

相较于导弹坦克,BMP-1步战车的用途更加多样,也更符合以装甲力量为核心的大纵深作战理论

尾声

相较于这两种失败的坦克,同时期的BMP-1步兵战车的用途就多的多了,BMP-1不仅能执行反坦克任务,而且其反坦克导弹和73mm低膛压火炮的可靠性都很高,而且能够搭载大量步兵,执行低烈度战斗,侦查,巡逻警戒,辅助步兵进行快速机动等等任务,在BMP-1面前,这两种用途单一的导弹坦克除了防护性能优良之外,也确实没什么优势可言了。

血与火的试炼,冷战时期苏联导弹坦克发展小史

海湾战争时期的美制m551轻型坦克,同样是以炮射导弹为主武器的坦克,也不太成功

不过,苏军当时走了这条弯路也是情有可原,美军当时也曾大力发展导弹坦克,并大量列装了M551“谢里登”这种发射炮射导弹的轻型坦克,事实证明,这也是一种不成功的武器。所以也不能全怪苏联人脑洞大,另外一方面,虽然Obj.287最终并没有进入量产,但是其却对T-64主战坦克发展出炮射导弹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苏联大量列装大口径滑膛炮和炮射导弹,都要归功于这一次不成功的尝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