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時,八路軍和新四軍的軍裝顏色為何不一樣

在影視劇裡,我們經常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抗戰時,同為我軍部隊,南方的新四軍和北方的八路軍軍裝顏色竟然不一樣。實際上,即使是八路軍,不同根據地的八路軍軍裝顏色也不一樣,甚至可以說五花八門。很多人不禁感到奇怪,八路軍和新四軍的軍裝顏色為何不一樣?

抗戰時,八路軍和新四軍的軍裝顏色為何不一樣

​我們先來說說八路軍的軍裝。在抗戰初期,八路軍的軍裝是黃色和灰色的,因為軍裝大部分是由國民政府提供的。抗戰爆發後,國共攜手抗戰。1937年8月22日,在陝北的紅軍主力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簡稱八路軍),不久改為十八集團軍,下轄115、120、129三個師。八路軍劃入國軍序列後,國民政府按照編制提供後勤補給和軍費。按照規定,每師定員為15000人,三個師也就是45000人。而我軍留在南方八省的部隊,則改編為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軍,簡稱“新四軍”,共1萬餘人。

抗戰時,八路軍和新四軍的軍裝顏色為何不一樣

​抗戰初期,這些軍隊能夠從國民政府那裡獲得軍裝,當時國民黨後勤部門給八路軍的補給多是中央軍的黃色軍服以及部分德國灰色軍服,還有一部分是從晉綏軍那裡領的藍灰色軍服。但問題是,這些國民政府提供的軍服經常不足額,而且斷斷續續的,到1940年11月甚至完全停供,所以八路軍只能自籌。此外,還有一個問題是,當時紅軍的人數超過6萬,也就是說還有2萬左右的紅軍沒有“編制”。有編制的,糧餉槍彈還不足了,更別提沒有編制的了。所以剩下的軍械被服只能自己解決,因此編外人員只能穿土布做的灰藍色軍裝,有的甚至是有什麼穿什麼。

抗戰時,八路軍和新四軍的軍裝顏色為何不一樣

​抗戰後,隨著八路軍人數的激增,軍械被服的數量缺口越來越嚴重,到1940年國民政府又停止了撥餉、發放後勤物資,所以八路軍只能自己想辦法。由於根據地條件艱苦,財力和物資有限,所以八路軍只能自己想辦法。開始的時候還能去敵佔區買染料,但隨著八路軍抗日隊伍的壯大和國民黨頑固派消極抗日、製造摩擦、封鎖根據地,各根據地沒辦法,只能根據自己的條件,就地取材製作軍裝。有的根據地從草木灰中提取灰色染料,有的從草籽中提取黃色染料,有的從楊樹皮提煉青綠色染料等等。所以各根據地部隊的軍裝五花八門。八路軍總部和晉冀魯豫軍區部隊的軍服為灰色;陝甘寧邊區部隊分灰、藍兩種;晉察冀軍區部隊為土黃色;山東軍區夏服為草綠色,冬服為土黃色等等。加上漂染技術差、穿的時間過長等原因,八路軍的軍裝褪色嚴重,很多軍裝最後竟然成了有好幾種顏色的迷彩。可見,當時八路軍和根據地條件的艱苦。

抗戰時,八路軍和新四軍的軍裝顏色為何不一樣

​當然,雖然軍裝的顏色五花八門,但好歹有軍裝穿,總比沒有強。開國上將王新亭回憶道:“那時候,我們籌集到白布,但買不到染料,便採取土辦法,用槐花子染布,做成軍衣。雖然布匹染得黃綠不勻,但是,每個新戰士都領到了一套新衣,穿起來很有精神,整整齊齊到了部隊。” 相比八路軍,新四軍的處境要好一些。因為南方物產相對富饒,布料生產工藝也較為先進,生產出來的軍裝不容易褪色,一般為較穩定的藍灰色。加上新四軍人數又比較少,所以新四軍的軍裝質量和數量都能得到保障。這就是八路軍和新四軍軍裝顏色不同的主要原因。雖然新四軍也有一些和八路軍一樣軍裝顏色五花八門的部隊,但大部分都是從八路軍划過來的。其實當時不僅八路軍和新四軍的軍裝不一樣,連國民黨部隊甚至中央軍的軍裝顏色都不一樣,可以想象當時中國的抗戰部隊條件有多艱苦,能取得抗戰勝利有多不容易。

參考資料:《國民黨軍裝演變》、《國民政府時期官辦與民辦軍服業分析》、《軍史:聶榮臻為八路軍軍服選顏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