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身穿熱孝不登門,冷棺進村敗到底”,為什麼這麼說?

在農村,家裡有人去世了是一件非常悲哀的事情,也是全村人的大事。這是因為喪事有很多講究和規矩。

農村俗語“身穿熱孝不登門,冷棺進村敗到底”,為什麼這麼說?


“身穿熱孝不登門,冷棺進村敗到底”的農村俗語,也算是農村喪事的禁忌,為什麼會這麼說?

以我們當地來說,“熱孝”有兩層含義:一是說家裡有人剛剛去世了,或者說與你關係非常近的人去世了。在治喪期間,大都要停屍三天或五天,孝子身上還穿著孝服,只有出殯下葬了才能脫下並拆開孝帽、孝服被縫製的地方;另一層是指親人或親戚,去世還不到四十九天,即還在“七期”之內。

農村俗語“身穿熱孝不登門,冷棺進村敗到底”,為什麼這麼說?


在這兩種情況下,也不管你是否還著孝服,都還是“服孝”之人。做為你自己,也深知自己有孝在身,且是“熱孝”,是絕對不能去別人家串門等。鄉里鄉親,彼此都很熟悉,若是你還想貿然登門,一定會被人家毫不客氣地拒絕,有的還會數落你不懂禮數。於是才有了“身穿熱孝不登門”的說法。

農村俗語“身穿熱孝不登門,冷棺進村敗到底”,為什麼這麼說?


“冷棺”是因突發的原因,人客死他鄉。擱在過去,由於交通不發達,將亡者運回來,往往要歷經數日,待運到村上,屍體有可能開始腐爛。為了防止疫情疾病的傳播是不讓進村的。

要說現在,則是指死在村子外面的“村裡人”。這也有幾種類型,或因病在醫院醫治無效的,或外出遭遇意外的,或從本村“走出去”,欲葉落歸根的。村裡人按照習俗也不會讓屍體進村的。不管你是骨灰,還是靈柩,想進村子,沒人答應。這是一種禁忌,怕對村子不利。也就有了“冷棺進村敗到底”一說。

農村俗語“身穿熱孝不登門,冷棺進村敗到底”,為什麼這麼說?


但是亡者還是要入土為安的。於是,事主家只能在遠離人群的地方搭起帳篷,設置靈堂,置辦酒席,也是等三天或五天後安葬。而此時的行走路線,必須走村外通往墳地的道路。

農村俗語“身穿熱孝不登門,冷棺進村敗到底”,為什麼這麼說?


“身穿熱孝不登門,冷棺進村敗到底”的俗語,前半句因為人人都懼怕死亡,也忌諱喪事。尊人是在尊自己,是有一定的道理;後半句在今天來說,是誇大其辭,無道理可言。只是提醒病危之人,趁著病人還有最後一口氣,就想方設法提前進村,避免發生進退兩難之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