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清明可以聚餐祭祖吗?

用户5726730602588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是古历法二十四节气中其中一个节气,也是我国传统的祭祖节日。这一天,人们会备上酒水、糯米饭、三牲上山去祭祀已故的先人,悼念先宗祖上以此为孝。2020年是庚子年,很特别,因为一场瘟疫全国人民宅在家中,武汉封城,部分地方封路封村,工厂停工停产,商铺关门暂停营业,我们的国家就像按下了“暂停键”,一切都是那么的井然有序、众志成城、团结一致阻抗疫情。现在疫情已得有效控制,处于平缓期,那么2020年清明可以聚餐祭祖吗?相信这是很多人关心的话题,以下莹姐就来谈谈自己的观点。



2020年清明可以聚餐祭祖吗?

清明节聚餐祭祖是民间各姓氏族人自发组织养成的习惯形式,这样的聚餐形式有助于族人们相处、交流,互相了解,和睦共处。在莹姐的老家,我们每年的清明、重阳都会办这样的聚餐祭祖,而且还挺隆重挺热闹的,一个晚宴就有三、四十桌,每家每户都会出动两三口人去帮忙,也因为这样,我认识了村里的很多同宗族人,按照往年的聚餐祭祖的做法,莹姐觉得这样挺好的。


但是今年的疫情却改变了莹姐对往年聚餐祭祖的观点。在我国,中医对古代的瘟疫具有“始于大雪、发于冬至、盛于立春、衰于惊蛰”的规律解释,这种说法是基于古代长期以来对我国疫病的流行特点得出的结论。但现在已不能和古代相比,人口的增长,气温在逐渐升高,环境的恶化,生态的破坏,种种因素已使疫病的爆发与蔓延,提供了许多便利的条件。所以,虽然目前新冠病毒在我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惊蛰过后,国外却呈现迅速增长和严重恶化的趋势。因此,对待疫情我们还必须严控把守,不能松懈。至于清明聚餐祭祖,莹姐想说还是不要聚了吧,清明不聚餐,是为了来年的再相聚,你说是吗?


桂南莹姐


距离清明节还有25天,从大年初一开始到现在,已经有接近50天时间,农村各种习俗都被暂时放弃,正月十五的送灯,二月二的炒豆和理发,都不得不暂停。

疫情发生到现在,像我这样的懒人连村子都没有出去过,多亏娘家是自己村,除了戴着口罩到过娘家和婆婆家,我整天在家里的热炕上,不是看今日头条就是刷抖音短视频。

而嫁到外村的姐姐一直在打听我:咱村还不准进出吗?我都两个月没看见咱老妈和老爸了,真是愁人。是的,一场疫情把所有过年不在一起的亲人们分割开了,我们村到现在还有夫妻分两地的,一个住在城里楼房,一个留在老家村里,想见面的话只能在村头看一眼,然后送一些生活用品。

再过25天,那岂不是两个多月时间了啊,到时候基本上所有封闭都已经解禁,随着复工开始,那些原本过年才能见面的亲戚们都各奔东西了,父母儿女、兄弟姐妹们没能在一年一度的春节见面,心中难免很是遗憾,大家此时心中迫切的盼望着有个节假日,让亲人们有机会聚一聚。


清明节正好是祭祖的日子,我们农村有不成文的规定,如果不是特别远,不是特别忙碌,在外的农民后代,特别是男人都需要在清明节回老家祭祖,这是对祖先的尊敬,是子孙后代一直延续的一个习俗。

再分析一下疫情方面,今天确诊新冠肺炎只有17例,武汉也仅仅是确诊15例,另外两例属于国外输入,因此有极大的可能疫情很快就结束了,到时候趁着清明节,让那些盼望子女的老人有机会看见孩子们吧。

到时候大家还要有防范意识,比如出门戴口罩,最好私家车回老家,尽量的不到人多的地方,更不要到酒店用餐,大家可以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兄弟姐妹们小聚一番,顺便庆祝一下战役胜利。


悠然见东山


对今年的清明祭祀聚餐,这问题是很多人关心的事。我还没去深圳,每到赶集日,我族很多人问我:“先生,你今年还没去深圳,我们这里没有发生疫情,趁你在家,族里举行一次清明祭祀。”我反复考虑回答说:“举行祭祀是族里的事,今年情况特殊,我们还是以国家的安危为重,不能说我们这里没发生疫情就可以举行祭祖活动"。


谭文禄


去年大年三十晚上,大牛和姐姐视频里约定:正月初二,各带各自一家人到城里五星级大酒店聚餐,也是一年一度的聚会。

大牛在省城上班,当年大学毕业后留在省城发展,娶了当地媳妇,生了闺女,而大牛的姐姐留在家里替弟弟尽孝父母双亲,嫁在自己村,生了一儿一女,如今父母已经去世了,大牛从以前的每年腊月回家改成正月初一或者初二回老家,然后在酒店住几晚,跟姐姐一家人聚一聚,长姐如母,自从父母过世后,大牛就把感恩的心放在了姐姐身上。

谁知道计划不如变化快,正月初一时,村里开始封闭,外面的进不来,村里的出不去,而大牛所居住的小区也禁止出行,于是这个春节打破了以往的规矩,现在大牛已经上班了,前几天夜里又和姐姐视频,看着五十多岁比自己大七八岁的老姐,大牛眼角微微湿润,他这样对姐姐说道:姐,我今年春天一定要回老家看看你,如果清明节时,全国疫情结束的话,我清明节回去,顺便给爸妈上坟,也和姐姐一起吃个饭,看看姐姐的大孙子。

像大牛一样早早就把清明节算计成回老家看望亲人的大有人在,村里周大妈想孙女想到直落泪,以往每年腊月儿子一家会从城市回来住十几天,去年回来住了才三天,一有风吹草动,儿子就跟惊弓之鸟似的,开车拉着老婆孩子赶紧回了城市的家。周大妈跟孙女还没亲热就分开了,要知道那孩子可是周大妈舍弃了老伴周大爷,亲自到城里给看大的孩子,如今读小学三年级了,每年放假孙女都会年底回来住到正月十五。

周大妈看着冰箱里给孙女贮备的各种她喜欢的食物,心里特别难受,老了老了越来越喜欢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孙女向奶奶保证:如果清明节学校放假,我一定跟着爸爸回老家住一两天。

现如今不知道有多少人正在期盼着清明节的时候疫情结束,然后趁着清明祭祖的时候跟远在他乡的亲人见面,小聚一下。一场疫情看出了亲情的重要性,遥远的惦记让亲人们渴望清明节会是祭祖和亲情相聚的时候。


看农村说农事


不管是在大城市就业的游子,还是在他乡打工的游子,每年清明节,都会陆续回到家乡,进行saomu活动。

然而,今年因为疫情的影响,各省各地虽然有部分企业复工,但是还没有完全解禁,疫情可能会持续到4月底,但是离清明只有25天,到时候可以聚餐saomu吗?



清明节会放假吗?聚餐有没有风险?

清明节按照原来国家的规定,放假3天,但是因为疫情的影响,很多人已经放假了几个月,如果3月底,或者是4月初,才开始复工,那么企业不会放假。

如果中小学是4月才开学,也不可能再放假,但是在疫情期间,正常上班的各行各业的职员,包括医护人员,他们辛苦工作了几个月,应该享受正常的清明节假期。

虽然部分城市的疫情,已经在逐步消失,但是国外输入性病例的增加,无症状感染人员的潜伏期比较长,各行业和学校陆续复工,都导致了疫情还存在个别增长的可能,所以目前来说,聚餐还是不允许的。



清明节允许扫墓吗?

清明节能不能扫墓,要根据当地的疫情,还有当地关于扫墓的规定。

湖北,特别是武汉,因为还没有解禁,所以清明扫墓的可能性并不大。

关于扫墓,各地的要求不同,为了避免疫情扩散和反复,不提倡大规模的集体saomu,比较普遍的是两种做法:

1.由墓园的工作人员,免费代替扫墓,以个体为单位,进行一次集体扫墓,比如:无锡。

2.开通网上saomu通道。

3月20日,扬州市民可以登陆相关平台免费线上saomu。


星星妈育儿说


今年的清明节在4月4日,说实话,到那个时候应该是可以聚餐祭祖的,在我们成都,现在都是没有限制出行的,只不过点餐依旧只能够外卖,不能在店里吃饭,相信这只是非常时期非常办法,这个只能点餐让很多商家流失了一部分客户,但好在让商家可以正常开店营业,能找一点是一点。

距离清明节还有大半个月的时间,疫情就目前走向来说是已经趋于平稳了,如果按照这个趋势下去,在本月底即可恢复社会的正常秩序,自然而然也是可以进行聚餐祭祖活动的,当疫情结束后一切活动将不受到限制。



但是疫情之所以叫疫情,因为他有非常大的不可控性,谁也不知道疫情的走向会如何发展,目前又有新闻爆料说疫情发生了的变异,传播途径会更广,但我国对于疫情非常重视,在第一时间启动了应急措施,这才没有导致疫情出现大范围爆发。

而且现在我国不仅要控制国内疫情,同时也要密切关注国外疫情的发展趋势,我国目前已经发展了超过一百例境外输入病例,这意味着我们与疫情的斗争远远没有结束,甚至现在正处于一个关键点上。
这个关键点尤为重要,关系到了疫情的走向,在疫情没有真正控制之前,尽量少参与集体活动,切记与人过度接触,这样只会增加自己的危险,避免聚集,这是为自己负责,同时也是为社会负责。


达人陈可可


2020年清明是4月4日,虽然受疫情影响有些事被禁止,到4月份早就恢复到从前。聚餐祭祖是民间流传下来的习惯和风俗习以为常了,应该不会被完全禁止,和以前一样,但是祭祖烧纸时注意防火。


熊猫血王海明


这又是一个很好的问题,也是一个常人无法回答的问题,但是我可以给大家一个百分之八十的回答。

为什么说你敢回答这样准确,我告诉你们,准确的评估一个事情的发展,要从很多方面,只要你掌握正确的信息反应,精准的评估一个国家的执行能力,及精准施策的手段就可以,基本的把握时间,这和决胜千里之外是一样的道理,但也需要一定的智慧与胆略,否则谁也不敢乱说。

所以说按常理,全国大多数地区都开始没有确诊病,如果疑似病也被清零的时间充足,加上疫苗的成功研发,还有对外来输入病毒的严格管控,不出意外的话,这场抗疫战争在三月底就会基本结束,就是武汉有几例未痊愈的病人也不会影响全国人民过清明节,我们只要把握好外来输入,清零时间长的地区完全可以逐渐开放,但是先期聚会人多的情况必须戴口罩,避免意外发生,武汉这样突发的疫情我们都能有效管控。

过分的反应也会给国家带来经济损失的!

我想全国大多数人清明节吃团圆饭,应该没有问题!





辛兆金


时光匆匆,一刻不停。今天是2020年的3月9日,再有20多天就是一年一度的清明了。清明既是一个节气,也是一个节日。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情况下,2020年清明可以聚餐祭祖吗?相信这样的问题一定会萦绕在不少人的心头,想要追寻到一个明确的答案。

24节气是干支历中表示季节、物候、气候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节令。“建”代表北斗斗柄顶端的指向,斗柄旋转依次指向“十二辰”。斗柄从正东偏北的寅位开始,绕东、南、西、北旋转,每旋转一圈为一个周期,也就是一年。清明作为24节气中的一个节气,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每年太阳黄经达到15°、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正东偏南的“乙”位时正式开始。清明节气之后,生气旺盛,阴气衰退,春和景明,世间万物一片生机。

清明作为祭祀扫墓的传统节日,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既有自然的因素,也有人文气息。清明期间,祭祀扫墓,缅怀祖先是重要的节日活动。先前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在一定程度上打乱了不少人的原有安排,今年在清明扫墓祭祀时,绝对不能像往年一样,亲朋和家族之间事先相互联络后聚到一起,声势浩大地前往,并在祭祀后聚餐了。为自己考虑,也为他人着想,改变原有的祭祀方式理所应当地纳入考虑范围。前不久,已经有些地方部门在相关防控疫情的政策性通知或通告中,倡导民众通过在家中摆放遗像追思、书写寄语制作思念卡等简约方式缅怀逝去的亲人,这一点还是可以参考和借鉴的。

一切服从于疫情防控,各自祭祀,避免聚拢,咋说今年的聚餐都应该免了。


乡村萤火虫


最近网上全国各地省市对清明祭扫发出了通知,对今年清明祭扫做出了规定,主要是不能聚集、聚餐,因此,今年清明祭扫家族统一祭扫应该减少人数,家庭为单位的祭扫也应该控制在一到两人。今年非常特殊的一个年份,为了自己的健康,为了家人健康,为了大家健康,我们应该理解、支持一下。我想先人们也不想看到子孙后代被感染冠状病毒的。其实,现在祭扫方式也很多,没必要聚集几百人浩浩荡荡地去清明祭扫。

在安徽安庆农村有一种“遥祭”的古老清明祭奠方式。就是对找不到坟头、没有后人的亲戚亡者在家门口烧纸、烧祭品、燃放鞭炮祭奠一下。每年我们当地年轻人外出打工了,老人们在家就用这种“遥祭”的方式“做清明”(祭奠)。今年大家也可以采取这种方式祭奠、缅怀祖先。这几年流行网上清明祭扫,今年也可以采取这种方式。我们当地几年前,提倡用鲜花代替焚烧冥币、草纸了,我见过很多人祭扫时在墓碑前插一株菊花,叩三个头,也能表达对先人缅怀,没有数典忘祖的意思。现在农村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焚烧草纸冥币祭品引发山林大火风险较大,出现火情连扑灭大火的人都没有,也找不到了。每年,我们当地都有清明祭扫引发的火灾, 肇事者被拘留判刑的案例。每年“春分”节气之后,是我们安庆清明祭扫高峰,农村三步一岗,五步一哨,严查带易燃易爆、违禁品进山,严禁带火种进山。今年清明祭扫大家可以移风易俗,遵守当地政府部门的规定,文明祭祀,安全第一,生命至上。


今年餐饮业还没有开张,在饭店酒馆聚餐可能不行。在农村有清明祭扫聚餐的习俗,过去都在宗祠聚餐,现在大多都在餐馆聚餐。在我们安庆农村有吃“蒸蒸菜”的习俗,就是茼蒿剁碎、腊肉切成丁,加入蒸肉粉或米粉、盐,加水搅拌一集入面团、,用蒸笼(屉)蒸熟,也可在锅里煮熟。清明吃韭菜鸡蛋羹也是一个风俗,小孩吃了不会染上眼疾。安庆农村还有吃“清明果”的习俗,包子、饺子、丸子、山粉圆子、蒿子粑粑等,甚至水果也算“清明果”,其典故我无法考证。今年清明祭扫后,大家可以回家里吃些清明节文化食品,也是不错的选择。其他地方我不知道,但安庆城乡小餐馆尚未开业,加上清明祭扫禁止聚集扎堆,聚餐是不太可能了。清明祭扫今年最好以家庭为单位,而不要以家族为单位祭扫。人数越少越好,要戴口罩,不聚餐、聚集,不结伴而行。


清明祭扫聚餐,是家族聚餐聚会,增加家族凝聚力,寻根问祖,追根溯源,交流感情,同时,也是重温家训、家风、家规、家教的一次家族教育。传承家族历史、文化传统,了解我们从哪里来的,教育下一代不忘先祖恩泽,至于今年聚会可以省去,明年清明节祭扫再聚会弥补一下遗憾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