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既是疫情期也是春耕期,山区农民戴口罩可以下地劳动吗?

用户秋冬老王


地里又没有其他人没必要吧 主要是来去的路上记得带上 在这种非常时期才懂得粮食的珍贵 钱在生命面前真是不值一提,希望国家更加重视科研 医疗 子弟兵 农民伯伯这些为国家呕心沥血 勤勤恳恳 的人



小区的钓王


一.

我现在就在农村老家,过年带对象回家过年,现在我们两人都被“困”在村里出不去,村里最近的管控比之前更严格了,去超市买东西要测量体温,不戴口罩在村里哪里都去不了,每天有人监督管控。可以说在防控疫情上,村里人做的非常负责。

我们河北地区,在立春之后,天气一直保持晴朗,这两天一度升温到18度了,很多村里的老人在家闲不住,就想着去地里干点农活,今天下午在阿冰家后面的田地里看到两个老人在干活,也没戴口罩,当时不由得替他们担心,没干半小时的活,村里有人过来直接呵斥,让他们回家待着了。

现在是特殊时期,可以说任何一点不注意都有可能造成疫情的扩散,所以在我们这里是不让随意下地干活的,但不同的地区,情况肯定不一样,不让下地干活也不是绝对的。

二.

我们从新型冠状肺炎的传播途径,不难发现为什么在我们这里农村不允许下地干活。

1、首先,病毒可以通过患者的咳嗽、说话、打喷嚏等形式进入空气中,而且短时间内,新冠肺炎病毒还会在空气中停留,形成气溶性传播,人被感染的风险增大。

2、其次,病毒可以通过人与人的接触,人与物的接触等形成交叉感染。比如村里的超市买东西现在不让现金交易,就是为了减少人与钞票的接触,形成病毒的传播。现在疫情还处于上升期,如果大家都下地干活,难免会有所接触,不利于疫情的防控。

3、第三,病毒可以通过患者与他人的交流、接触等,由咳嗽、喷嚏等传播给别人,形成飞沫的最直接传播。这种情况就要避免人群的聚集,而现在正值开春暖和,一旦允许农民下地干活,难免加大人群的聚集,对于防控疫情不利。

三.

当然了,如果一些人口稀少的村庄,并且没有确诊患者出现,做好防范,出门戴好口罩,减少与他人接触,也不是不能下地干活。可考虑到农民干活戴口罩多有不便,所以还是建议在疫情尚未过去之前,尽量不要下地干活为好。




影视交流2020


我正好被困在乡下,其实这次疫情也让我体会到了,有时候农村生活还挺幸福的。

可以随意到楼下,山上活动,只要不和其他家聚集到一堆儿聊天打牌,活动的地方还蛮多的,随时可以欣赏这满园春色。自己家有种菜,年前有屯肉、屯粮,所以不愁吃喝。

山区人烟稀少,我们这里的人依然可以正常上山劳作,不用戴口罩。


恋恋小事


从环境角度来看,农村的自然环境比城市好一些,一方面,农村地大物博,拥有原生态的环境,农村基本上出门就有大片耕地、平原、山林、草场、河流、湖泊等,自然条件优越,空气很好;另一方面,农村的人口没有城市的人口多,人口密集性也小,相对来说污染和传播性也就少了。

从生活角度来看,农村的生活比较封闭,纯粹又单一,村与村之间没有密集的交往和接触。农民的圈子也比较小,除了亲戚朋友,就是邻里之间,他们日常接触最多的就是街坊邻居,人员还是比较单一的。农村的服务类场所较少,有些村甚至没有休闲场所,只要农民不聚集就没有密集感染的风险。

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有飞沫传播、接触传播、气溶胶传播和粪口传播,前两种很好理解,就是吸入感染者打喷嚏、咳嗽等产生的飞沫,与感染者接触,或接触感染者触碰过、用过的东西而被感染。气溶胶传播是带有病毒的飞沫与空气混合形成气溶胶,再被人体吸入,从而被感染。粪口传播是说确诊患者的排泄物中也存在活病毒,可以感染其他人。

总体来看,对抗病毒的有效方法就是做好自我防护,少出门,不聚集,日常注意个人卫生。至于说农民可不可以下地干活?这个当然是可以的,农村的田地很空旷,空气流通好,人在自然界中出现感染的可能性很小,所以不用过分担心,现在很多村也没有规定说禁止下地的。


江南z小侠


村民们下地劳作时只要不聚集,可以不用戴口罩。生活中如果在家里没有接触史,在家里或者独处,都不需要戴口罩;疫情期间也要注意通风,增加空气流通,可以更好地提升肺部呼吸能力提高抵抗力。

同时,很多村民节俭不常更换口罩,如果口罩出现被汗水、口水打湿的情况,会出现细菌附着在上面,所以也要出现以上情况,也要及时更换。


鬼战小伟




小柒Nes丶


我认为可以耕作,下地劳动对疫情防控有所帮助。但不能松懈自身防控。

1、乡下空气新鲜,劳隔一体一举两得。

2、在农地里干活,也减少扎堆聚集。

3、劳动能增强体质,增加免疫力。



用户自尊自爱168


前提是山区,山区和平原不一样,大面积平坦开阔土地少,扎堆作业的情况不多。国家防控部门也只是要求与人接触的场所一定要戴口罩。春耕期首先是春耕,如果戴口罩影响干活就摘下来,不影响最好带上。疫情期我们在家里自行隔离,一家人进屋后从来就没带过口罩。自己根据村里疫情的情况决定,有感染的就千万别大意,别侥幸。无疫情的村子,照常下地干活儿,出山到外村,进城办事就一定要防护好。既要干活,更要防护好自己。


戈壁滩上的沙尘暴


相关部门应该妥善安排好春耕的相关事宜,尽量利用机械化作业,避免过多的人群聚集、接触。同时相关作业人员应加强防护措施,在春耕作业时保持安全距离。一年之计在于春,农耕不等人,如果能够妥善安排好春耕的相关事宜以及疫情的防护措施,也可避免交叉感染


点点和楠楠


个人观点是戴口罩可以下地劳动。

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飞沫传播、接触传播。预防病毒传播的主要是防止大量的人员聚集,特别是封闭的空间的人员大量聚集。

农耕一般都是在空旷的环境中,而且一般不需要太多的人。有的可能家里一两个人就可以的。跟居家隔离都差不多了。

其次,山区农村人口相对比较少,流动性也较低,传染风险相对来说也是比较低的。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隔离,几乎可能有传染性的源头基本都已经消除。

山区环境相对来说,空气流动,人员分布较为分散,相对城镇来说,安全性还是相对要高一些,传染风险也是非常低的。

农耕也不需要大量的人员流动,就是每个村内部的流动,大部分可能就是每个家庭里面的流动,所以农耕基本上不会影响疫情的扩散,从这点来说,肯定是可以进行农耕的。

第三,随着各地疫情相对得到控制,很多地方都已经可以能够复工了。从这一点来看,工厂复工既然都已经允许了,那么农耕从理论上来讲,就是没有问题的。

各个方面考虑山区农耕都是可以进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