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中了彩票鉅獎的人,最後都過得幸福嗎?

要想中大獎有兩個方法,一是把枕頭墊高做夢,一是買彩票。很顯然,買彩票的人更容易實現夢想。幾乎每個人都想過:如果我中了五百萬,我要幹什麼。

有的人想買車買房,有的人是想辭職去環遊世界,還有的人想投資,讓一個五百萬變成n個五百萬。

其實做著中獎五百萬的夢,並不是現代人才有的專利。

彩票的歷史

彩票屬於博彩的一種變形,博彩在人類歷史上由來已久,博彩的初始方式就是骰子

在我國,最早記載可追溯到大約公元前2300年,當時是用骰子決定領地。從戰國到漢代,我國都有相應的骰子出土,但不像如今的骰子只有6面,那時的骰子有的14面,有的18面,材質有銅、石、木、象牙等。(《文物春秋》201502期)

那些中了彩票鉅獎的人,最後都過得幸福嗎?

在西方,骰子最早出現在古希臘時期,那時的骰子是20面的,和中國古代18面的骰子極其相似。由此看來,博彩的歷史源遠流長。在漫長的發展中,骰子漸漸演變成了彩票。

在古代,彩票不但是一種遊戲,也是一種聚財手段。古羅馬時期的愷撒大帝,他建造城池的資金就來源於彩票;中世紀的部分歐洲藝術家們,也用賣彩票的收入來支持自己的藝術創作。

博爾赫斯在其作品《巴比倫彩票》中,根據彩票的歷史假想出巴比倫有一個彩票公司,他們出一種彩票:

理髮師發售彩票,收的是銅幣,給的是繪有符號的長方形骨片或羊皮紙。大白天抽籤開彩:中彩的人憑票領取銀幣。

無獨有偶,馬爾克斯在《百年孤獨》中也描繪了售賣彩票的情節,彩票售賣者會自己畫彩票,把動物或者貨幣作為彩頭,以吸引人們購買。

彩票之所以頻繁出現在文學作品中,這是因為彩票在世界上是最普遍,也是很受人歡迎的遊戲。美國第一任財政部長亞歷山大·漢密爾頓這樣評價彩票:

“幾乎每個人都可以,並且也都願意為了一筆可觀的獎金而用一筆小錢來冒險。”

那些中了彩票鉅獎的人,最後都過得幸福嗎?

意大利是世界彩票的故鄉,摩德納市是全世界第一個發行彩票的地方。早在1948年,意大利政府就通過立法,將彩票半官方化了。

2017年,意大利的博彩業全年總收入已經突破1010億歐元,位居歐盟博彩國家首位。全年人均下注達到了1500歐元,彩票業幾乎已成為意大利的支柱產業。(來源於唯彩會)

我國的彩票

新中國50年代到文革初期,我國的彩票是沒有風險性的,它是一種有獎儲蓄單,人人都可以購買,人人都可以兌獎。

文革十年間中國社會沒有彩票,彩票再次出現在公眾視野裡是在1981年,此時仍舊是以有獎儲蓄單的方式發行,由中國農業銀行和中國人民銀行分別推出。

1987年,新中國成立後的中國第一家彩票經營、管理機構誕生,主要是為了發展以“安老、扶幼、助殘、救困”為主要內容的社會福利事業,它就是國家首次批准發行的“中國社會福利有獎募捐券”。

1994年末,中國福利彩票誕生(簡稱“福彩”),同年,中國體育彩票(簡稱“體彩”)也誕生了,此後,福彩和體彩共同組成了我國彩票發行的兩大體系。

那些中了彩票鉅獎的人,最後都過得幸福嗎?

據世界彩票協會公佈的數據:2018年,中國大陸地區的彩票總銷量為5114.72億元人民幣,其中中國體彩貢獻了56.1%,大約2869.16億元人民幣,中國福彩貢獻了2245.56億元人民幣,約佔43.9%。

除了福彩和體彩,中國還有多種其他類型的彩票,它們包括:傳統樂透數字型彩票、競猜型彩票,以及視頻彩票。

當我們都在譴責賭博時,彩票卻給人帶來了樂趣和希望,甚至讓不少人一夜之間就變成了百萬富翁、千萬富翁。然而這些被彩票鉅獎砸中的人們,境遇卻各有不同,甚至可以說是天壤之別。

彩票鉅獎,讓中獎人改天換命

如果一個人買彩票中了鉅獎,他不會正大光明的去領獎,他會戴著各種面具去領獎,這經形成了一套標準的領獎模式。

而這個面具,並不是領獎那一刻才戴上的,面具其實在得知中獎那一刻就戴上了。中獎的幸運兒們不再是他們自己,而是變成了另外一個人,有的完成了階層躍遷,而有的卻成了地獄之囚。因為彩票鉅獎,既是祝福,也是詛咒。

他們有的人中獎以後,憑藉自己優秀的理財手段,用錢生錢,完成了人生的逆襲。然而我們看到更多的是,中獎以後,獲獎人有的慘遭橫禍,有的肆意揮霍、走上邪路,有的甚至造成家破人亡的慘劇。

那些中了彩票鉅獎的人,最後都過得幸福嗎?

中鉅獎的人,一般會被人們叫做“暴發戶”,也就是有大量的並不是通過努力或者能力換來的錢,純靠運氣。

這種錢來得容易,去得也快。它通常悄悄的來,走的時候卻帶著模糊的血肉。

2012年1月3日,四川一男子嚴某獲中雙色球669萬鉅獎,稅後獲得現金535.2萬元。嚴某拿到獎金後,嚴某拋妻棄子,和另一個女人再婚並生育子女。

嚴某原配不服,告到法院要求平分中獎獲得的獎金,然而嚴某已將獎金揮霍一空,因嚴某犯重婚罪、轉移夫妻共同財產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年10個月。(來源於網易新聞)

2019年10月,韓國全羅北道全州市發生了一起兄弟相殘兇的慘案,哥哥親手殺死了自己的弟弟。哥哥幾年前買彩票中了金額高達17億的鉅獎(摺合成人民幣1000萬元),哥哥中獎後買了一套房產,並無償贈給弟弟。

然而由於投資失敗,哥哥的獎金在短短几年間就花光了,出現了嚴重的資金缺口。走投無路的哥哥偷偷將贈給弟弟的房產抵押給銀行。

然而他的生意並沒有好轉,銀行的催債電話接連不斷的打來,弟弟不勝其煩,和哥哥之間的衝突也越來越甚,最終全面爆發的那天,哥哥朝自己的弟弟舉起了屠刀,而弟弟則慘死於哥哥刀下。(來源於新浪體育)

那些中了彩票鉅獎的人,最後都過得幸福嗎?

還有許多因鉅獎而帶來的慘劇,這些慘劇幾乎發生在世界上每一個角落。為什麼這些人中了鉅獎不是祝福,反而是詛咒呢,這其實跟中獎人自身分不開。

絕大部分因中獎而釀成的慘劇背後,都是由於中獎人對獎金不合理的安排和利用,導致獎金很快就揮霍一空。“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於是他們窮途迷路,人生的最後一點光亮也熄滅了。

沒有正確的金錢觀、理財手段和處事智慧,鉅獎就會變成災難

我們縱觀所有社會新聞板塊中,那些中了鉅獎卻沒有好下場的“幸運兒”,他們身上都有以下幾個特質。

首先,沒有正確的金錢觀。

他們認為有了錢就有了全世界,老子兜裡有錢,老子就是大爺。於是他們肆意揮霍,甚至認為有了錢,老婆孩子都可以換更好的。他已經成功飛上天和太陽肩並肩了。這些飄了的中獎者,大多數最後都做出了許多後悔莫及的事,也造就了很多令人唏噓的人間慘劇。

什麼是正確的金錢觀,正確的金錢觀就是把金錢看作是生活的一種手段、工具,它既是我們生活的工具,也是我們生活的助推器。有了錢,我們可以選擇一種更好的生活。

那些中了彩票鉅獎的人,最後都過得幸福嗎?

但是,金錢不是萬能的。金錢可以是許多東西的外殼,卻不是裡面的果實。我們的生活中除了金錢,還有很多其他很重要的東西,比如感情、心情、純淨的空氣,這些東西是金錢無法衡量的,也是我們人生必不可少的。

正確認識金錢,是我們美好生活的基石。正如席慕蓉所說:“金錢是一種有用的東西,但是,只有在你覺得知足的時候,它才會帶給你快樂,否則的話,它除了給你煩惱和妒忌之外,毫無任何積極的意義。”

其次,缺乏正確有效的理財手段。

很多人中獎後的常規套路:首先是買車買房,然後是吃喝玩樂,最後是投資。

買車買房沒有錯,但是如果你已經有了這些東西,再把買車買房當成樂趣,那就真的成了人們所鄙夷的暴發戶行徑了。

很多獲獎者都會想到投資,用錢生錢,但是由於缺乏理財手段,於是常在自己不熟悉的領域亂投,最終就落得竹籃打水一場空的窘境。

不論是彩票中獎者還是普通人,你如果自己不懂投資,除了把錢存進銀行裡,最好找有經驗的理財師幫助自己,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東西,我們應該相信專業的力量。

真正的富翁不在於他的銀行卡里有多少錢,而在於他有多少種方法掙到錢。

那些中了彩票鉅獎的人,最後都過得幸福嗎?

最後,不論是否中獎,都應該有正確的生活智慧,中獎的人更應該有生活智慧。

什麼是正確的生活智慧。

第一,明白自己想要什麼。很多人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以至於突然有了錢就肆意揮霍,把花錢當做獲得感的來源,殊不知沒有目標的花費,只會讓自己越來越空虛。你渾身名牌、奢侈品又怎麼樣呢,骨子裡不還是那副瘦骨嶙峋的可憐相。

第二,知道別人想要什麼。一個人的價值包括兩個方面,即你能創造什麼和你能給予什麼。

中獎後身邊肯定會有很多想不勞而獲的人,他們認為你的錢來得容易,給他們一些你也不會心疼,甚至還認為你發了橫財是一種災禍,他們問你要錢是在幫你分擔呢。

對於想佔你便宜的人,要智慧地說不,讓他們明白,你不是隨便讓人予取予求的人,千萬別當朱之文式的人,一個人把周圍的人全整飄了。

那些中了彩票鉅獎的人,最後都過得幸福嗎?

除開那些飄飄欲仙的人,還應該想想你能為那些真正需要幫助的人做些什麼。這並不是道德綁架,根據你捐出多少獎金來判斷你好到什麼程度,而是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能幫助人更明白自己,從而走上一條更好的路。

如果真的能做到以上三點,有正確的金錢觀和有效的理財手段,以及有正確的人生智慧,不論你中多大的獎,它都只會是祝福,而不會變成詛咒。

即使你將鉅獎花完了,也能做到“千金散盡還復來”。

如今受疫情的影響,很多人都是負收入狀態,在這種情況下的人更願意買彩票賭一把,這成了很多人的投資手段。這本無可厚非,因為所有的人不分貧富都應有參加買彩票的平等權利。

那些中了彩票鉅獎的人,最後都過得幸福嗎?

但是請記住,千萬不要一頭栽進去了。馬克·吐溫曾對金錢做過以下預言:

狂熱的慾望,會誘出危險的行動,幹出荒謬的事情來。這個預言時刻都在變成現實。我們要做的就是,剋制自己的慾望,不要讓這個預言在自己身上變成現實。

請謹慎購買彩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