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玉嶺:大力推進教育改革 認真搞好素質教育——在南京素質教育大會的講話


任玉嶺:大力推進教育改革 認真搞好素質教育——在南京素質教育大會的講話

任玉嶺 著名經濟學家, 原國務院參事、全國政協常委、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

根據會議的要求,我這裡就素質教育的內涵、地位和怎樣搞好素質教育談三個觀點。

一、素質教育是教育的核心與根本

習主席指出“素質教育是教育的核心”。

那麼,什麼是素質教育?至今並沒有一個特別確切的定義。也正因這樣,在社會上對素質教育出現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不同觀點,這也正是素質教育喊了20多年而並未能顯著湊效的原因所在。

任玉嶺:大力推進教育改革 認真搞好素質教育——在南京素質教育大會的講話

素質教育論壇在南京舉辦

我作為一個過來人,因為曾經在南方北方、東部西部、軍隊地方、機關學校、工廠農村、研究院所、考察團隊、人大政協、學會協會,各種公司生活過、工作過、學習過。而且參觀學習過30多個國家的很多大學、企業和研發機構。根據我的親歷和感受,我認為人的素質應是一個含義十分深刻的概念,人的素質應該包括人的生存能力、勞動技能、知識結構、思維模式、處事水平、道德情操、健康體魄、家國情懷、心理秉性、禮儀規範、愛好習慣等。而素質教育,就應該是以此為目標的教育,也就是學校對“學生該怎樣做人的教育,這個教育過程實際是使學生由懂事少到懂事多,由能力低到能力高,由想做人到會做人,由思維弱到思維強的成長過程”。也是學生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乃至文化觀、歷史觀、國家觀、民族觀的養成過程。

素質教育最早是針對教育戰線過份重視分數、過分重視升學,出現了“為分數而教”,“為應試而教”的現象提出的。但不等於素質教育就不要分數和應試,為分數和應試而教的各種書本知識同素質教育不是對立的,它們應是素質教育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是過度的分數教育,應試教育,而忽視對人的綜合素質教育,這是極不利於我們的人才培養的。做任何事情都有一個度,深有深度、淺有淺度、高有高度、強有強度。凡是超過彈性限度的事物就會走向反面。正是因為我們的教育在分數教育與應試教育上太過於重視了,越過了“度”的許可範圍,於是便背離了教育的大方向,忽略和淡化了對人的綜合素質的培養。我們現在很多青年都大學畢業了,東西南北還不能辨認,四體不勤五穀不分,這足以說明我們的教育是跟不上時代要求的。

我們的教育事業本來是足夠重視素質教育的,而且是重視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的,遠至抗日戰爭時期的西南聯大,僅8年的校史就能在國家危亡、十分艱難的條件下培養出2個諾貝爾獎獲得者和170名院士。近至解放後的前一個30年,由各類學校按照學習好、工作好、身體好的要求培養的數以萬計的優秀人才,為中國70年的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後的建設挑起了大梁,作出了巨大貢獻。只是由於文化大革命的亂局,和改革開放後“蒼蠅蚊子”的侵入,金錢至上、腐敗猖獗、拉關係、走後門,買官賣官的風生水起,嚴重波及和影響了教育的本來屬性,扭曲了教育方向,異化了教育秩序,導致了同素質教育的背道而馳和放任自流,而致“應試教育”“分數教育”佔領了整個教育陣地。

任玉嶺:大力推進教育改革 認真搞好素質教育——在南京素質教育大會的講話

任玉嶺在南京素質教育論壇講話

因此,教育改革的任務,就是要立足於素質的培養,既要擺好德智體美勞教育的位置和關係,又要使素質教育滲透於知識教育的各個環節和方面。

二、搞好素質教育是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客觀需要。

“人才決定今天,人才更決定未來”。

正如梁啟超《少年中國說》所講,“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

在中國歷史上,清朝後期,由於對教育的放任自流和國人素質的下降,以致於造成了官府的貪腐成風和百姓的逆來順受與一盤散沙,使得偌大一箇中國在敵人堅船利炮前的不堪一擊,走向了積貧積弱,陷入了被帝國主義瓜分的險境。

而後來我們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走上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發展大道,則是因為上世紀初有了像毛澤東、周恩來等的一大批有志青年或走進國內學府或出國學習深造,使素質得到提高,這才有了1919年的五四運動和1921年的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才有了1945年抗日戰爭的勝利和1949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才有了中國人民的站起來和為中國富起來奠定了根基。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70年來,特別是通過四十年的改革開放,我們已經創造了無數箇中國第一,迄今我們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並建成了位居世界第一的製造業大國和消費大國。這靠的是什麼?歸根結底是教育,特別是前三十年的教育提升了國民的素質,並培育了一大批能夠支撐方方面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和工匠。

近些年來媒體上報道了不少老一代科學家和時代楷模,如何艱苦奮鬥,如何不計名利,如何奉獻一生。其實這很多都反映出前三十年素質教育的偉大成功。前三十年,包括改革開放初期為什麼社會發展蓬蓬勃勃和富有生機,為什麼大家都能一切行動聽指揮,不計名不計利,黨指哪裡奔哪裡,甚至娃娃在馬路上撿到兩分錢也要交到警察叔叔手裡面,這都是因為那時的教育是以綜合素質的培養為目的而致的。

我作為共和國第一批從進小學到大學畢業的親歷者,黨的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為國家建設和民族強盛而學習的教育方針,深深的融入了我們的血液裡。我記得很清楚,1964年由我牽頭領導13位大學生,18位工人擔當國家12年科技攻關任務的實施中,曾有76天沒有回宿舍睡過覺,困了或睡在乒乓球檯上,或躺在車間的地板上。還有,因為文革的特殊原因,我們1962年到1976年,這15年中,工資一次沒有調整過,但就我所知,從來沒有聽到有人發過牢騷,更不會因此而怠工。我這一生換過多次工作,而從來是黨安排哪裡就去哪裡,絕不會挑肥揀瘦。我們研發的技術成果依政府要求散發9000份資料,建起210個工廠,我們沒取一分錢。由我牽頭翻譯並由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兩套4本科技專著,不僅全都不能個人署名,而且一分稿費都沒有。這就是那個時代素質教育留給我們的烙印。因此,我認為我們前30年特別是前十七年的教育是以綜合素質教育為核心的,是為國家建設和發展作出重要貢獻的,是可圈可點值得總結的。

世界上的萬物都是要有新陳代謝的,我們的事業鞏固、發展和傳遞也是要一代一代更迭的。為了保證中國革命事業的後續發展並使共和國的紅色不發生改變,且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我們就必須狠抓素質教育,要在進一步明確素質教育內涵的前提下,搞好教育改革,真正使教育成為提升國民綜合素質的大學校,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原動力。

三、推進素質教育一定要強化問題意識和明確目標導向

找問題,是為了搞好改革,而不是否定成績。我們僅以十八大以來進行的社會治理曝出的問題,就能折射和透視出我們的教育不重視綜合素質培養的問題與現象。諸如貪腐肆無忌憚,奢靡之風盛行,買官賣官居多,製假造假成風,功利主義氾濫,拉幫結派肆起,追逐名利至上,學界風氣浮躁,科研生產兩張皮,抄襲剽竊多發,欺貧凌弱得勢,賣淫嫖娼屢禁不止,偷盜詐騙嚴重發生以及不忠不孝不誠等醜惡現象大量存在,都表明社會管理出了毛病和培養人的教育有了問題。再加上青少年近視眼高達80%以上,學生亞健康和心理疾病比較嚴重,更說明教育偏離了綜合素質培養的核心使命和教育育人的正確方向。

教育育人的被扭曲和素質教育的被偏離,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來自學校的,也有的是來自教育管理的,還有的是來自社會環境的。來自學校的有課程設置不妥問題、教材編制過繁問題、學生作業過重問題、對學生的獎懲導向問題、教學的資源與條件問題、師資水平與配備問題等。來自教學管理的有教育資源配置不正義不公平問題、評定考核的方向偏離核心問題、學校領導的選拔與安置問題、對教師的教育與要求問題、升學考試的藩籬和政策問題。來自社會的有用人導向問題、有山頭關係問題,有腐敗滋生問題,有宣傳輿論問題、有特權現象影響較為普遍問題等。

因此,作為教育核心的素質教育的推進是一項重大的系統工程,既需要由國家作出頂層設計,更需要學校、教育主管和各級政府共同努力。社會上流傳的“學好數理化,不如有個好爸爸”,這句話看似簡單,但他對學生素質的養成,一定會起到根深蒂固,深刻而廣泛的反作用。又如社會上曾經流行的關於幹部選拔的民間諺語:“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如此的選人用人不僅造成了廣大幹部群眾的不滿,也直接影響了千千萬萬的青年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了一個“行”字就要投機鑽營,逢迎拍馬,拉關係,走後門,送錢送色、陪吃陪喝,這必將對素質教育帶來破壞性的衝擊。這就是社會上展現出的各種特權現象和范冰冰欠稅8.8億元之後,又獲得了某媒體年度公益人物獎,諸如這些問題如不進行改革,也會使我們的素質教育功虧一簣。

孔子曰“民以吏為師”,而如果我們的各級官員退了休還不能在工資、住房、醫療、養老等方面與百姓同軌運行,還要做雙軌運作,那就必然加深社會的裂痕,和群眾對特權的嫉恨,從而影響到素質教育的開展與推進。社會的氣正風清同學校的素質教育相互影響,相輔相成,要搞好素質教育必須有社會大環境的同步推進,必須有政策和輿論重推氣正風清。

任玉嶺:大力推進教育改革 認真搞好素質教育——在南京素質教育大會的講話

任玉嶺在南京參觀素質教育博覽會

當然,作為學校還是要先行一步,對素質教育還是要千方百計、盡力而為。一是需要大力提升對素質教育的認知和真正做到使素質教育成為我們教育的核心。二是需要在課程設置上強化有關提升綜合素質的課程分量和內容。三是要對一些教材進行刪繁就簡,減輕學生學習和作業負擔。四是要加強各科老師對素質教育的擔當,使素質教育滲透到所有學科的教學與課堂。五是要增加學生的社會實踐,在擴大學生知識半徑的同時,努力提高升學生的社會實踐半徑。

習主席講,我們要讀有字之書,也要讀無字之書。無字之書對於提高人的素質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們這一代人的學生時代因為有機會參與了大量的社會實踐,不僅使我們得到了眾多知識和技能,而且,更加強了對社會的瞭解和認識,也因此更加懂得了真善美和假醜惡,更加熟悉了人民群眾和熱愛人民群眾。

回想我讀小學到大學過程中,從我河南老家的農村到遂平縣城,再到專署所在地信陽市,再到直轄市天津,曾先後參加過迎接地方的被解放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併為此學會了打花棍、扭秧歌和參與話劇的演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先後參加過的社會實踐有土地改革,反霸鬥爭,以及全方位的農村勞動,從中認清了土改的意義和地主惡霸的罪行,在農村勞動中學會了養豬養雞、餵驢喂牛、除草打穀、種菜拾花、積肥施肥、磨面做飯、推小磨、做豆腐、割麥子插稻秧,並參與了經線織布、描圖繡花、採桑養蠶等。上中學期間還參與了抗美援朝的宣傳,和各種節慶的講演,在高中和大學參加了向科學進軍的遊行誓師及聲勢很大的反右鬥爭。為掙學費還做過建築工地、水車製造廠、釀酒廠的臨時工。為南灣水庫、十三陵水庫建設義務勞動挑過土,為天津海河閘建設做過半個月的推土勞動,還參加過打麻雀除四害及國家安排的燕山植物資源的兩個月的暑期考察。還在一九五八年學軍期間,參加過實戰演習,和對步槍、高射炮與坦克的演練,並經歷了大躍進時期的超英趕美和學校食堂的無人售飯,以及進入1960年的困難時期和走進河北省農村生活工作隊。在南開大學還參加了田徑隊的長跑和競走,及射擊代表隊的小口徑步槍的長期的訓練。這些社會實踐,使我廣泛接觸了社會,增長了知識,開闊了眼界,而且也使我知道了柴米油鹽醬醋茶的來之不易和薯秫稷蔴稻麥菽的種植艱難。更使我懂得了什麼是城市,什麼是農村,什麼是工人,什麼是農民,並同他們增進了感情,密切了關係。激發和興奮了為人民服務的中樞神經。

今天,時代變了,各種社會實踐也與過去不同了,但有一條,生產實踐連繫著社會、連繫著人民沒有變,我們的青年學生要提升素質就要接觸實踐和人民。一個高素質的學生首先要對人民愛的真摯和全面。為此,我們的教育一定要強化社會實踐的教育,除了必要的演算、背誦、抄寫外,要讓學生參加更多的週末觀光,假日旅遊、農村勞動、工廠實踐、野外考察、軍隊訓練,觀看展覽館、採風攝影、書法繪畫、彈拉演唱、設計製作、會議懇談等,讓學生在實踐中得到更多的學習和鍛鍊,錘鍊出更優異的品德、情操、能力與才幹。

為了搞好素質教育,還需要重視愛國愛黨、理想信念、健康體質、志存高遠、珍惜時光、自立自強、誠信為人、使命擔當的教育,特別是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滲透到學校教育的各方面和學校教育的全過程,只有這樣,我們的教育才算擔當起了教育的真正使命和責任,才能真正把綜合素質教育作為教育的核心與根本,得到弘揚和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