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让我干扫地这种低贱活”,8岁男孩口出狂言,尴尬了谁?

一位家长跟我说了一件事。

那天,她看到我写的文章《 》,回家叫儿子也扫扫地,还教育儿子“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结果,这8岁的男孩竟一句话怼回去:“为啥让我干扫地这种低贱的活?我不干!”

她一时语塞,跑来跟我诉说:

“他可一直是学校里的好学生啊,8岁的孩子说这种话,正常吗?你说,现在这社会风气,这孩子哪来的这种不良思想啊。”

这位家长的意思,大概是要我引着我往“金钱至上”、“极尽功利”的不良社会风气上谈吧。可是,我却不得不遗憾地告诉她,与其怪社会风气,倒不如反思家长自己的言行!

“为什么让我干扫地这种低贱活”,8岁男孩口出狂言,尴尬了谁?

孩子说这话的直接原因,不是他鄙视扫地,而是他不想扫地!

必定是之前很少让孩子扫地,更甚至家长因为有阿姨,所以自己就很少在家扫地,孩子才会不愿意扫,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吧。

其实,我的那篇文章,就是从功利性的角度出发,去谈为什么让孩子做家务的。所谓“能让收入提升20倍”,虽然是真实的统计数据,但也不是说你做了家务活,长大后收入就一定会20倍。

只是我要不这么说,你会觉得扫地对孩子来说是一件“值得”的事情么?你还能特地巴巴地让孩子去扫地么?家里不是有扫地机器人么,不是有阿姨么?

大概,在很多家长潜意识里面,做不做家务,还是不如孩子的学习成绩重要吧。要不是为了提升学习、提升竞争力,才不管孩子扫不扫地呢。

“为什么让我干扫地这种低贱活”,8岁男孩口出狂言,尴尬了谁?

再说说,“扫地=低贱”,孩子的这种思想到底从什么地方来的?

也许,从社会风评下的职业刻板印象而来;也许,从他看到的清洁工扫地工实际状况而来;也许,从他接触到的无数影视作品文章报道而来……

但,最最有可能的,还是从他身边的耳濡目染而来——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不好好学习,长大只能去扫大街。”

这些潜移默化的影响,才最有可能是孩子这种鄙视体力劳动思想的来源。

我记得,这位叫孩子扫地的家长,曾经在一次学校组织的集体田间劳动时,说过这样一句话:

“咱们读大学进城市,不就是为了有一天不这样弯腰插秧么!为了孩子,又当上农民了!”

虽然是自嘲的玩笑,却也真实地透露了家长心底对“农民”的认识。农民不读大学、农民不进城市,农民,就该是没读什么书、没见什么世面、弯着腰在田里插秧的。

你说,在这样的影响下,孩子怎么不产生对体里劳动的鄙视?怎么会去尊重农民、扫地工这样的劳动者?

“为什么让我干扫地这种低贱活”,8岁男孩口出狂言,尴尬了谁?

“以身作则”,不是一句空话。孩子需要在平日中看到家长对劳动这件事情的身体力行、需要看到家长对各行各业的体谅尊重,他才能明白劳作的意义。

在我家小区胡同口,有一个很老的老婆婆,每天定时来摆个小菜摊。有一天天气非常的冷,路过菜摊时,我家小千说:“妈妈,你看这个老婆婆好可怜,在这里买点菜吧。”我听从她的建议,买了菜,然后对她说:

“我知道你是心疼老婆婆卖菜很辛苦,但是她并不可怜,所有靠自己的能力工作挣钱的人,都不可怜,都值得尊敬。”

此后,我的孩子无需对卖菜这个职业产生居高临下的同情,更不会因此而歧视。

因此,当孩子说出“扫地是低贱活”这种话时,绝不是一朝一夕之过。“职业有贵贱”,这样的认知,已经在潜移默化间,种进了他的心里。要想改变,还是只能从家庭教育、从家长自身做起。

1、和孩子好好聊聊,在他心中,干什么活是“低贱”,什么是“高贵”。

2、家里的地谁扫,阿姨扫,阿姨低贱吗?妈妈有时候也扫,妈妈低贱吗?

3、家长身体力行,和孩子一起劳动,带领孩子干活,增加参与感,养成劳动习惯。

劳动是快乐的,别让孩子觉得是件苦差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