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政权为什么不逃往台湾岛,继续与蒙古人抵抗呢?

独钓孤海一只鱼


"中原才是正统",这个思想作祟。

中华民族的历朝历代都以中原为正统,因为中国最早的农业区源自于这里,中原区域土地平坦,大面积务农,没有山脉大河阻隔,政治治理成本低。

农业的产出是"三年必有一储蓄",储蓄形成税收,税收形成财政,财政支持庞大的政治机构和官僚体系支出。

长城以北的草原、东北的渔猎、西域、雪域,由于农业缺失而无法形成稳定的税收、财政、政治机构。政权相对短暂,而且王权的承继以强者为尊,因为强者才能更好保证其部族的侵略和生存。

东南、西南开发比较晚,原因是丘陵、山脉、山地、河流的阻隔形成畸高的政治管理成本,给治国带来难度,因此相对于中原的较早发展历史,此地被称为"蛮"。

唐末安史之乱,北人南迁,人口充裕使长江流域及江南充分开发,南宋时己极繁荣。元朝侵南宋,朝廷宁可躲身浙江也不进入广东就是"中原才是正统"思想的延伸,因为广东当时更"蛮",宋庭在浙江被占后才不得不进入广东。至于西南、台湾,更是"蛮"上加"蛮",逃避到这些地方,似乎他们认为己与亡国无异了。


卫杰1415926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萨沙简单说一说。

第一,台湾没有开发?

也许很多人不知道,台湾的开发是很晚的。

到了清朝初年的1684年,台湾汉人仅有12万人。

12万人什么概念?南宋崖山海战跳海的军民都有好几万人。

而汉代中国人口就有5000多万。

就算逃到台湾去,依靠这点人口,不要说和元朝对抗,就算吃饭都是大问题,还是一个死。

第二,蒙古人不会追击吗?

很多人拿郑成功作为例子,其实郑成功和南宋张世杰他们有着巨大的差别。

满清其实是捡漏占领中原的,基本都是陆军,海军非常烂,经常被郑成功打的落花流水。

而郑成功老爸时期,就已经控制台湾海峡,并且将汉人移民运到台湾,轻车熟路。

但当时蒙古水军是相当强大的,从襄阳战役后连续击败南宋水军。

后来远征日本,蒙古人能够一次运输10万兵力。

就算南宋能够逃到台湾,蒙古水军必然追击,到时候也还是一个死。

第三,穿越台湾海峡不容易。

台湾海峡看着不宽,但实际上从福建出发渡海前往台湾比前往冲绳或菲律宾要难十倍。

具体不多说,主要是季风和海峡的航道复杂。清朝渡台悲歌中形容移民台湾是六死三留一回头,就是这个意思了。

如果海峡真的很容易渡过,以福建人的威力,早就占满台湾了。

而当时南宋水军均是平底船,不具备长距离远洋航行能力。

甚至遇到台风以后,就算在近海也是非常危险。

前一个小皇帝和大将张世杰本人,都是死于风暴,而船只明明就在海岸附近。

当时想要将10万军民用平底船运到台湾,等于是自我毁灭,九死一生。


大体就是这些原因了。


萨沙


既然你诚心诚意的问了,我便认认真真的回答你。

因为担心蒙古人追击、南宋政权没有办法穿越台湾海峡等,就没有逃往台湾岛。


原因一是担心蒙古人追击

南宋政权之所以没有想着逃往台湾岛,那是清楚知道自己的实力,也是知道自己海军很差,海上打仗经常是失败的,根本跟蒙古人没有得比,打个比方来说,人家有郑成功,郑成功已经成功了打赢了台湾海峡,海上作战那是轻车熟路,而南宋没有呀,他们的海军基本上没有啥实力,每次跟郑成功对上,都是一个结果那就是输了。

还有蒙古水军非常强大,连日本都一样打,可以一次运输10万兵力,南宋就算再傻,也在绝对的实力面前认清楚,自己就算逃到了台湾,结局还是一样,就不折腾了。

原因二是南宋政权没有办法穿越台湾海峡

要知道在古代穿越台湾海峡可以说是相当的不容易。虽然台湾海峡看起来不宽,但是架不住海上的航道复杂,还有季风时不时就来捣蛋,所以从福建出发去台湾可以说是很难的,因为可以这样想一下,要是简单话,福建离台湾最近了,要是过去台湾很简单,福建人早就占满台湾了。

加上南宋水军是平底船,根本就没有能力长距离远洋航行,要是来个台风,那么基本上就没有救了,就说小皇帝和大将张世杰,船才开没有那么多久,海岸上的人还可以看到他们,结果一样都是死于风暴,这样的情况下,试问哪个人敢把南宋10万军民用平底船运到台湾,那就等于送死没有区别了。


江水趣谈


台湾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追溯到三国时期,当时吴王孙权的船队首先抵达台湾,是大陆人最早接触、认识、开发台湾的印证,但是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有限,加之三国争霸战争不休,所以大陆对台湾的认识就处于只是知道有那么一个原始落后的地方,并没有在那里宣示主权和大力开发。

宋元时期,中国的外贸需求不断加大,造船业也极为发达,于是闽粤这些沿海地区的商人逐步意识到了台湾的经济价值,接着就派出了一批批船队远赴台湾,为当地带去了生产与种植技术,为台湾开启了农耕文化。元太祖时期,元朝虽然设置了一个所谓的澎湖巡检司,但并没有台湾岛上的驻军和对台的实际控制权。



明初时期,明朝的主要精力花费在了北方游牧民族身上,对于海外拓展毫无兴趣,于是颁布了海禁政策,与此同时西方开始了海权时代,一盘散沙的台湾就被西班牙、荷兰这些国家所武力侵占,直到南明时期,延平王郑成功击败荷兰人占领了台湾,在西方列强和郑氏家族的大力开发下,此时台湾才有了可以自给自足割据称霸的基础,清朝时期,清军灭掉郑氏攻克台湾,台湾正式被纳入到了中华帝国的行政区划之内。所以,为什么南宋君臣宁愿跳海自杀也不愿意跑到台湾割据的原因也就一目了然了。

因为宋末台湾并不具备东山再起的条件,宋朝之前官方并没有重视和很好的发展台湾,以至于台湾还保持着半原始半开化的状态,粮食产量比较少,不能满足自给自足,岛上人口比较少,而且百分之八十都是土著人,这些土著人不认同南宋政权,直到南明郑成功时期,台湾全岛不到二十万人,可见宋末时期台湾人口之少,根本不具备成为国家的基础。
另外,南宋并未在台湾驻军占领,所以台湾并不属于南宋管辖,而南宋以前之所以不占领台湾并不是没有占领的实力,而是压根就看不上这一块物资匮乏的不毛之地,即便是十万军民当时上了台湾岛也要面临着渴死饿死的境地,就算是侥幸活了下来,蒙古人就不会攻过去了吗,一旦蒙古人发水师来攻打,又该怎么办呢,不一样横竖都是死吗,还有必要瞎折腾吗?


纳兰谈史


一是逃不了,二是即便登上了台湾,死的恐怕更快!

崖山之后无中国,对于中原王朝的第一次覆灭,南宋的灭亡仍然让很多后人感到惋惜,最后时刻在崖山之战所展现出的血性虽然捍卫了大汉民族的尊严,却没有挽救政权的败亡,由于南宋最后的残余势力罕见的在海上全军覆没,因此千百年来很多后人都在提到这样一个问题,当年的南宋流亡大军就真的没有回天之力吗?明明已经乘船来到海上,难道就不能跨海逃往其他地域?



也许是明朝末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将南明抗清力量又延续了20多年的生命,因此很多人也存在疑问,在几百年前的南宋末年,拥有20多万兵民的南宋流亡政权,为什么没有选择流亡台湾,或者其他海岛?

正如前面所说,当时的南宋政权根本没有能力逃到台湾,甚至逃到台湾,他们面临的仍然是即将全军覆没的结局。

尽管崖山之战发生在广东的外海,但熟悉南宋末年历史的人都会知道,事实上南宋流亡政权退到福建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渡海逃难的准备,因此在福建一带就已经开始了征船工作,但由于著名船商蒲寿庚的反水叛变,在福建组建船队的计划被迫流产,南宋流亡大军从陆地流亡到广东,在被逼到中国内地的最南端毫无退路的时候,才被迫转移到海上,但等待南宋政权的仍然是绝望的局势。



由于没有足够数量的大型船,南宋军队四处收集各类船只,东拼西凑总算组成一支由1000艘船组成的海上大军,但船只杂七杂八,既有海船也包括河船甚至还有大量渔船,安置20万军民完全是捉襟见肘,且由于大量船只不具备远洋航行能力,指望这支船队出海远征完全是不现实的事,所以也就造成了接下来的崖山海战,南宋的1000艘船被元朝的500艘船都在港口内,原因就在于人家的500艘战船是地地道道的军舰,而你的1000艘船是地地道道的民船,双方的实力对比根本不在一个档次,数量多又有什么用?尴尬的是由于大量船只抵挡不了风浪,还未与元军交手就发生大量船只倾覆沉没,南宋瑞宗皇帝因海难而死,主帅张世杰因海难身亡,连这些主要人物的坐船都是如此的档次,其他船只的质量又可想而知,以至于崖山海战总攻一开始,南宋大军就全线崩溃。

船队只能停留在近海无法远航,这也意味着南宋流亡政权无论在福建还是广东,都无法做到跨海逃亡,与内地远离数百里的台湾岛,对于这个流亡政权来说完全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且就算能够侥幸登陆台湾,等待南宋的仍然不会是一个好的结局。



先不说台湾岛上的汉族人口不过万人,由于台湾岛在这一时期根本没有得到开发,又被大量原始部落控制,在台湾岛拓展地盘要需要足够的实力和时间,数百年后郑成功登陆台湾,才两万多人的队伍也解决不了供给问题,只能安排大量人员屯田生产,由于土地开发资源有限直到20多年后明郑政权灭亡,这股南明最后的力量也只能偏居台湾岛的最南端,甚至又过200年日本占领台湾时,全岛上下仍然有大量土地没有开发,又耗费了日本几十年的时间才逐渐控制全岛,几百年后尚且如此,几百年前这20万没有任何支援的流亡大军,即便侥幸登陆台湾,又将如何生存?


辽宁资深球迷


几百年的宋朝没有再一次的机会能够苟延残喘下去,凶悍的蒙古骑兵是越来越锋利,最终宋朝很多人不愿意投降,在南阳这个地方,几万的居民就跳海自尽了,有人说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亡国,从此再也没有中华了,这个是不对的。


有些人认为南宋的朝廷应该漂流到海外,在那里建一个国家,这个是不可能的,因为当时没有做好任何准备,想要度过去是非常困难,更何况海上非常的凶险,波浪汹涌此时此刻已经到了危难时刻,要么就投降,要么就拼死一战,而南宋的朝廷就选择了跳海自尽。



想要到台湾去的话是非常困难,九死一生,大多数人不愿意去,都选择了最有骨气的一种方式,那就是自尽。

由于当时的季风来临,再加上难受没有准备好,但这几万居民不可能就这样跑到台湾去了,就算跑到台湾去的话,台湾也没有进行很好的开发,可能就是一条前路未知的死路,但是南宋人虽然是很多次都选择了和谈,但是这一次没有了退路,他们没有投降反而是跳海自尽了,因为他们要选择一条光辉的道路。


就像文天祥死的时候,很多有骨气的人都不愿意投降,他们要拼命的抵抗,但是没有抵抗的能力的时候,他们不愿意成为俘虏,被援朝的那些人所要挟,他们要死得轰轰烈烈,就如这一生从来没有后悔过,要对得起自己读的那些书,听从圣贤的教诲,就像孔夫子的弟子死的时候,死的时候要正衣冠。

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光辉的一刻,但是中华的骨气依然还在保持下去,话从来不缺那些铁骨,真正的男子汉,这些人都是真正的英雄。


最帅汪公说


《台湾四百年》曾记载过,1603年以前的台湾并不被中原朝廷重视,而当时的原住民还是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人口不到十来万。

清代的《裨海纪游》写到,去往台湾的路上可谓是艰难险阻,所以娇生惯养的南宋皇帝和官员们,能不能撑到台湾还是个问题。

再说,当时的台湾经济水平那么低,属于完全的蛮荒之地,中原朝廷也没将其划入版图,一直到了元朝时期才将澎湖列岛划入福建管辖,所以即便南宋朝廷跑到台湾,人家懒得理你,搞不好还要经历各种恶战。

我们再看当时两方的军事力量,当时的元军不但在陆地上有着绝对优势,在海上由于金朝汉人张弘范那些的努力发展,已经和南宋不相上下。而在1276年谢太后投降后,留在杭州的南宋海上力量几乎都被元军给收编了。

陆秀夫和张世杰的船队也都是浙江、福建的民兵,让民兵跟正规军对打,结果可想而知,所以为什么崖山海战是南宋十多万打不过元军一两万人。在这样的海上力量对比下,如果流亡政府逃亡台湾,在半路被元军堵截,那么死的更快。

1276年谢太后虽然投降,但两广、福建、江西一代还有人支持南宋政府坚决抵抗,这些的确对南宋政府来说还是有着可控的地方。也就是说,这看似小小的地区其实比蛮荒之地的台湾更好,台湾还未被开发,而对流亡朝廷来说起义军如果纳为己有或许还有一拼之力。

1279年的流亡朝廷能控制的地区已经被压缩到了只有广东珠三角和海南岛这点地方,等到流亡朝廷从浙江到福建再到广东,黄花菜都凉了,就是想逃也不可能了。在崖山海战之前,流亡朝廷其实想逃到占城,也就是越南南部地区,他们是想离元军越远越好。

因为离元军遥远,张弘范会因为后勤的原因不详再追,而元军如果沿越南海岸线南下必定会被越南北部的陈氏王朝阻拦,对流亡朝廷有心无力。但事实,流亡朝廷最终还是没有想逃亡别国的想法,最后才有那么多人跳海自尽。

按照上面的分析,南宋政府其实心里面还是想利用可控地区的力量再拼一次,而台湾在当时处于荒凉之地,进入这个岛除了要面对元军海上力量的围追堵截,在到达之后还要重新发展自己的势力,已经面对原住民的对抗等等因素,所以流亡朝廷根本没想过要逃亡到这样的地方去。


大国布衣


元军在襄樊之战大破宋军以后,宋朝求和遭到拒绝,5岁的小皇帝宋恭帝投降。杨淑妃在国舅杨亮节的护卫下,带着两个儿子(益王赵昰、广王赵昺)出逃。逃到福建时大臣拥戴7岁的赵昰做了皇帝,是为宋端宗。

两年后,福州沦陷,宋端宗的南宋流亡小朝廷直奔泉州,张世杰借船遭到阿拉伯商人蒲寿庚拒绝,张世杰抢夺船只出海,南宋流亡朝廷只好去广东。宋端宗准备逃到雷州,遭遇台风,小皇帝所乘的船倾覆,宋端宗溺水生病。不久崩逝,由7岁的弟弟卫王赵昺登基,年号祥兴。左丞相陆秀夫和太傅张世杰护卫赵昺逃到崖山。文天祥在江西和广东抗敌,因为寡不敌众最后被俘。

公元1279年(祥兴二年)正月,张弘范率元军攻至崖门,对崖山三面包围。1279年2月6日,43岁的陆秀夫见无法突围,便背着8岁的赵昺投海,随行10多万军民亦相继跳海。

首先,南宋时期的台湾,还没有开发,一片荒凉,只有少数打渔为生的人停留在台湾。其次,南宋需要大量的船只,估计上万艘来运兵和粮草,当时肯定来不及准备。

最后,即便能逃到台湾,几十万宋朝军队的粮食问题得不到解决。耕种也要一年的时间,宋朝军队主要是无法解决几十万军队所需的粮食。逃到了台湾,几十万人没有吃的,士兵不投降也会自相残杀,最终也会被剿灭。所以,在大陆与蒙古对抗,粮草可以解决,说不定还有翻盘的机会。对古人来说, 逃亡台湾,看不到任何希望,还不如决一死战。

不过在《台湾史》中记载:“蒙古崛起,侵灭女真,金人泛海避乱,漂人台湾。宋末零丁洋之败,残兵义士亦有至者。故名为部落,自耕自赡,同族相扶,以资捍卫。”蒙古崛起的时候,也有金人漂流到台湾避难,宋朝灭亡以后,也有残兵逃到台湾。

此外,元朝征讨蒙古失败以后,准备第二次征讨日本。遭遇飓风,在台湾西岸短暂停留后回到了福建。整顿过后,元朝又准备征讨日本,不过没有出海。元朝就命令海船副万户(元朝官职)杨祥、合迷、张文虎为都元帅征讨琉球,设置了左右两万户府。这么说来,台湾岛上也有宋朝残兵。只是,大规模的兵员涌入台湾不可行。上面我们也说了,台湾地区荒凉,大量的人涌入,没有足够的粮草是很难生存的。

公元1628年,郑芝龙投降明朝,福建巡抚为了解决数以万计的饥民问题,希望郑芝龙将饥民移到台湾垦荒。传说郑芝龙提出给饥民渡台的优惠方案是“每人给银三两,三人给牛一头”;也有更优惠的说法是“每人给银三两,给牛一头” 。可见,移民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情,当时的明朝政府还有奖励措施。住在大陆的人民,迫不得已是不会移民台湾。毕竟当时的台湾还是一块为开垦之地,所以南宋那个时期就更加荒凉了。南宋小皇帝流亡时期,还有大量的军队跟随,移民台湾显然不适合。


谋士说


南宋祥兴二年(西历1279年),元朝大军将南宋朝廷赶下海喂了鱼,自此,南宋最后一致抗元势力消亡——尽管数年后,广东地区爆发以复辟南宋的抗争运动,但这已经和南宋政权没有真正的渊源了。

很多人对此深恨不已:为什么南宋朝廷不逃到台湾,和元朝继续周旋——要知道,明朝在大陆灭亡以后,郑成功的后人还打着南明的旗号在台湾和清朝周旋若干年。

个人认为:

台湾开发程度

在中国历史上,海南的开发历史要比台湾早很多。

一般认为,中原王朝最早在海南建立统治是在汉朝。不过,这种统治时断时续。因为古代朝廷对一个地区的统治,是需要考虑行政成本的——在一地建立统治,需要官僚系统,同时,还需要驻军。这些开销如果不能依靠当地的财政来自给自足,就需要朝廷统筹安排了。

如果朝廷财力雄厚,不差这点费用,那这种统治就可以维系下去,反之就可以考虑放弃了。

历史上,古代华夏王朝因为成本问题放弃土地的例子很多:比如明朝就曾因为统治成本问题,放弃了在东北设立的很多卫所,而历史上,海南岛也曾有过被朝廷放弃的记录——东晋时期,东晋朝廷考虑海南岛的税赋不足以支持朝廷在海南所支出的款项,而放弃对海南进行统治。

此后历朝历代,海南都是一个极为偏远的存在。甚至在北宋,苏大学士因为得罪了朝廷的权贵,组织被流放在海南——由此可以知道海南的偏远。

台湾和大陆的交集,有专家认为早在汉代,台湾土著就来到今天的浙江地区,和当地百姓进行交易——汉朝将他们称之为东鳀人。之后三国的孙权和隋炀帝,也曾派人去探索过台湾,不过由于当时各种技术条件的限制,不论是孙权还是隋炀帝,都没在台湾建立直接的统治。虽然宋元时候,台湾被纳入宋元朝廷的管辖范围,但也只是名义管辖,出于成本考虑,宋元朝廷并未在台湾设立官署、派遣驻军,甚至在明初,明朝船队经过基隆的时候,还和当地土著产生冲突——这些,足以可以让人感到当时台湾的蛮荒。

南宋的抉择

南宋最后的抵抗,是在大陆结束的。从始至终,南宋朝廷都没考虑过去海南或者台湾躲避元朝追杀。

因为前文说过,海南的蛮荒,维持当地官署的经费,尚且未必可以自给自足,如果南宋朝廷和十余万军民一起涌入海南,海南经济必然瞬间崩溃。

同样,如果南宋朝廷逃到台湾,台湾当时的物产,更加无法维持南宋朝廷的运作,甚至可以说,如果赵家孤儿寡母逃到台湾,只怕不用等忽必烈大军来追杀,赵家孤儿寡母先被活活饿死了。


藤树先生


1276年,蒙古大军攻占临安,俘获宋恭宗,陆秀夫、文天祥和张世杰等人连续拥立了宋端宗和宋少帝,继续抵抗蒙元进攻。在1279年,崖山之战之前的两年多时间里,南宋政权主要活动在广东一带,虽然有相当长的时间里漂泊在海上,但始终留在大陆海岸线附近,没有逃往台湾,以此为根据地继续与蒙古人对抗。原因就在于虽然台湾很早之前就被大陆先民所发现,但纳入中国版图比较迟。台湾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230年。三国时期,吴王孙权派将军卫温、诸葛直率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是中国大陆居民利用先进的文化知识开发台湾的开始。在这之后,各朝代陆续加大对台湾的开发力度。9至10世纪的唐末宋初开始有汉族人定居澎湖。12世纪中叶南宋将澎湖划归福建路晋江县(今福建晋江)管辖,并派兵戌守。但此时的台湾本岛基本上处于待开发的境地。

南宋君臣当然可以前往台湾避难,但此时的台湾基本上没有汉人定居,只有为数众多的山地民族生存,即使南宋君臣来到台湾,面临的也是一片蛮荒,这样的地方只适合短期内避难,却无法长期扎根,也不能从台湾本岛获取足够的战略补给,并不是理想的根据地。相比之下,依托广东忠于赵宋政权的军民持续抵抗蒙元进攻,是相对更理想的战略选择。但是,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南宋政权大势已去,即使南宋军民奋力抵抗到底,崖山之战也还是悲壮的结局,只留下“崖山之后无华夏”的感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