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沪者丨馒头店开门了、商户有人气了……多亏“村”里有个“跑不停”的“蓝色身影”

去馒头店、到超市、访药店、“逛”商业广场……在静安区彭浦新村这个人口密度超大的老工人新村,有个“跑不停”的“蓝色身影”,她就是军转干部、彭浦新村市场监督管理所副所长余琼。疫情期间,为了守护“村”里人的健康,穿着蓝色制服的余琼,整天穿行在大街小巷巡查。最近一段时间,她还东奔西走,想方设法支持帮助企业、商户等复工复产。

守沪者丨馒头店开门了、商户有人气了……多亏“村”里有个“跑不停”的“蓝色身影”

图说:彭浦新村市场监督管理所副所长余琼 新民晚报记者 张龙/摄(下同)

馒头店开门了

“生意怎么样?有什么困难吗?”3月6日一早,在长临路一家馒头店前,余琼向店主张阿姨了解复工后的经营情况。此前,她和同事们已经来过好几次,成功帮助馒头店复工。

因为张阿姨和丈夫共用一部手机,她自己没有绿色“随申码”,不符合复工要求。余琼和同事在查询“健康云”APP登记信息和核对两人身份证件后,确认两人同时从武汉回沪,并已经进行了14天的居家隔离。“我们这个店每个月的租金要一万多元,一直关着的话,经济压力很大的。幸亏有了市场监管所同志的帮忙,才解了我们的忧愁。”张阿姨说。2月下旬,接到餐饮业允许有序复工外卖的指令,余琼马上通知到张阿姨,可是张阿姨没有手机,无法出示绿色“随申码”,就在夫妻俩为此一筹莫展时,余琼赶到馒头店,通过调取张阿姨在其老伴手机上的“健康云”APP登记信息,证明张阿姨符合复工人员健康管理要求,开启了“防疫绿色通道”,协助这家“夫妻老婆店”于2月25日开工。“目前营业额差不多恢复了7成,相信很快就会恢复正常的。”张阿姨信心十足。

守沪者丨馒头店开门了、商户有人气了……多亏“村”里有个“跑不停”的“蓝色身影”

图说:余琼向店主了解复工后的经营情况

“额温枪”到手了

位于闻喜路681号底层的元华超市,是方圆一公里唯一的标准超市,附近的居民平时生活用品、粮油蔬菜很大一部分是从这里购买的。复工的第一前提就是要配备“额温枪”,好对顾客和店员测量体温,保证顾客及店员的安全。但疫情期间,全国的“额温枪”都吃紧,元华超市跑遍了大半个上海的药店,也没有买到,手机上各大网商平台也显示暂时缺货。元华超市的吴老板心急如焚,附近的王阿姨也一直来电询问吴老板,超市何时开业,家里的大米都快吃完了。

负责这一路段商户复工的余琼了解到超市的困难后,立即向街道汇报,就在她四处打听购买“额温枪”的渠道时,街道传来了好消息,通过政府采购到了一批。余琼和她的同事火速将争取到的30把“额温枪”,分头送到了元华超市以及辖区内各大超市的老板手上。“超市早一天复工,老百姓就能早一天得益,方便生活。”吴老板激动地说:“终于能开业了,感谢彭浦新村市场监管所,周围的居民方便多了,我一定用好‘额温枪’,做好人员测温及登记,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商户有人气了

城市新汇园区几十家餐饮店等商户,已经开张十几天,“市场监管所为此做了大量工作,功不可没!”园区总经理周毅告诉记者,餐饮店复工遇到困难,余琼总是第一时间给予现场指导,使商户复工比较早,也很顺利,“现在这些商户渐渐有了人气,大家都很欣慰。”

“我是新汇园‘蜀大侠’火锅店的老板,外卖一天只有3单,再这么下去,我们真的不知道怎么办了……”昔日网红火锅店,热闹扎堆排队的场景不见了,员工们天天坐冷板凳……500多平方米的经营面积,高昂的租金和人工费用,火锅店快要撑不下去了。

有条件的餐饮企业逐渐开放堂食。那么新问题来了,除了人员轨迹、“随申码”、顾客信息和体温测量登记,电梯消毒环节也至关重要。怎样才能让老百姓安全放心地抵达三楼吃上火锅呢?余琼立即联系火锅店老板和物业管理方,三方经实地勘察后,为“蜀大侠”腾出一路“顾客专用梯”。在妥善落实物业方和火锅店的客梯消毒分工责任后,简化原有的复工手续,快速让“网红”店开放了堂食,更扶持企业成了园区内中餐的“复工样板单位”。

新民晚报记者 江跃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